CN213397984U - 壳体载荷测试组件 - Google Patents

壳体载荷测试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97984U
CN213397984U CN202022129486.2U CN202022129486U CN213397984U CN 213397984 U CN213397984 U CN 213397984U CN 202022129486 U CN202022129486 U CN 202022129486U CN 213397984 U CN213397984 U CN 213397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ole
bearing table
clamping plat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294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鹏
王�锋
詹军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Mount Li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Mount Li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Mount Li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Mount Li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294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97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97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97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载荷测试组件,包括:支撑台、承载台、至少一个振动马达、调节架组件、电动液压千斤顶、压力传感器、夹紧机构和反力板;承载台位于支撑台上方;振动马达位于支撑台和承载台之间;调节架组件固设在承载台的台面上;反力板的两端与调节架组件可拆卸连接;电动液压千斤顶固设在反力板朝向承载台的板面上;压力传感器固设在电动液压千斤顶朝向承载台的端面上;夹紧机构设置在承载台的台面上,用于夹持待测试壳体。本实用新型通过振动马达能够使承载台产生振动,从而使待测试壳体能够处于振动环境下测试其载荷能力,能够在不同测试条件下测试待测试壳体的性能,增加了功能性。

Description

壳体载荷测试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载荷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载荷测试组件。
背景技术
载荷测试是检验工件产品质量及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通过载荷试验不仅可以检测工件承载时结构的变形情况,还可判断工件结构的实际承载力,验证工件结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可行性,检测工件的裂纹情况,联接松动情况等。尤其是航天设备,在其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承受一定载荷的冲击作用,久而久之,设备的器件就会产生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失效不能使用。设备的壳体是设备最外层的器件,通常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但是航天设备的工作环境复杂,壳体会受到载荷的冲击作用,因此,在壳体组装之前需要对壳体载荷进行测试。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对待测试壳体局部逐步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或水平推力进行静载荷测试,待测试壳体的测试环境较为单一,测试结果也较为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壳体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体载荷测试组件。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壳体载荷测试组件,包括:支撑台、承载台、至少一个振动马达、调节架组件、电动液压千斤顶、压力传感器、夹紧机构和反力板;
所述承载台,位于所述支撑台上方,与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台的台面上用于放置外部的待测试壳体;
所述振动马达,位于所述支撑台和所述承载台之间,与所述支撑台和所述承载台接触;
调节架组件,固设在所述承载台的台面上;
所述反力板,两端与所述调节架组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电动液压千斤顶,固设在所述反力板朝向所述承载台的板面上;
所述压力传感器,固设在所述电动液压千斤顶朝向所述承载台的端面上;
所述夹紧机构,设置在所述承载台的台面上,用于夹持所述待测试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紧机构,包括:驱动气缸、固定板、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连接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所述驱动气缸,固定端与所述承载台的台面固定连接,活塞杆穿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水平设置;
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承载的台面固定连接,与所述活塞杆滑动接触;
所述第一夹持板,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滑动连接,另一端向背向所述固定板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夹持板,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另一端向背向所述固定板的方向延伸;
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且位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连接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板铰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连接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板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一端开设有第一滑动通孔,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滑动通孔;
所述第一滑动通孔,为长形孔结构,长轴沿垂直于所述活塞杆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滑动通孔,为长形孔结构,长轴沿垂直于所述活塞杆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夹持板,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所述第一滑动通孔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夹持板,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第二滑动通孔滑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架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架和第二调节架;
所述第一调节架,竖直固设在所述承载台的台面上;
所述第二调节架,竖直固设在所述承载台的台面上,与所述第一调节架相对设置;
所述反力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架和所述第二调节架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架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架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孔;
多个所述第一调节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多个所述第二调节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与多个所述第一调节孔相对应;
所示反力板,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
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均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摄像机;
所述摄像机,设置在所述承载台的一侧,镜头朝向所述待测试壳体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接触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缓冲橡胶垫;
所述缓冲橡胶垫,固设在所述支撑台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振动马达能够使承载台产生振动,从而使待测试壳体能够处于振动环境下测试其载荷能力,因此,可以测试不同条件下待测试壳体的性能,能够全面的测试待测试壳体的性能,增加了功能性。同时,夹紧机构能够将待测试壳体夹紧在承载台上,以防止在施压过程中待测试壳体发生运动,提升了结构的可靠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载荷测试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载荷测试组件的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载荷测试组件的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载荷测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紧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调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载荷测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台;2-承载台;3-振动马达;4-调节架组件;5-电动液压千斤顶;6-压力传感器;7-夹紧机构;8-反力板;9-驱动气缸;10-固定板;11-第一夹持板;12-第二夹持板;13-连接板;14-第一连接杆;15-第二连接杆;16-第一滑动通孔;17-第二滑动通孔;18-第一销轴;19-第二销轴;20-第一调节架;21-第二调节架;22-第一调节孔;23-摄像机;24-缓冲橡胶垫;25-待测试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壳体载荷测试组件,包括:支撑台1、承载台2、至少一个振动马达3、调节架组件4、电动液压千斤顶5、压力传感器6、夹紧机构7和反力板8。承载台2位于支撑台1上方,承载台2与支撑台1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承载台2的台面上用于放置外部的待测试壳体25。支撑台1用于支撑承载台2,支撑台1可以放置在桌面或地面上。振动马达3位于支撑台1和承载台2之间,振动马达3与支撑台1和承载台2接触。振动马达3工作时可以使承载台2产生振动运动。调节架组件4固设在承载台2的台面上。反力板8的两端与调节架组件4可拆卸连接。反力板8可拆卸地设置在调节架组件4上,反力板8从调节架组件4上拆卸后高度可以调节到合适的位置,调节后反力板8再与调节架组件4固定即可。电动液压千斤顶5固设在反力板8朝向承载台2的板面上。电动液压千斤顶5可以向承载台2上的待测试壳体25施加外力,挤压待测试壳体25。压力传感器6固设在电动液压千斤顶5朝向承载台2的端面上。压力传感器6可以实时检测电动液压千斤顶5对待测试壳体25施加外力的大小。夹紧机构7设置在承载台2的台面上,夹紧机构7用于夹持待测试壳体25。本实施例中,将待测试壳体25放置在承载台2上,然后通过夹紧机构7夹持,在调节架组件4上调节反力板8的高度,使电动液压千斤顶5和待测试壳体25可以接触,从而压力传感器6设置在电动液压千斤顶5上,且压力传感器6位于电动液压千斤顶5和待测试壳体25之间,压力传感器6可以与待测试壳体25接触,在启动电动液压千斤顶5后,电动液压千斤顶5会向待测试壳体25施加压力,压力传感器6可以检测该压力的大小。同时,启动振动马达3,使承载台2振动运动,从而可以模拟振动的检测环境,进而可以在振动环境下测试待测试壳体25的载荷能力。当然,无需在振动环境下测试时,则无需启动振动马达3,因此,本实施例的壳体载荷测试组件可以测试不同环境下待测试壳体25的性能,能够全面的反应待测试壳体25的性能,增加了功能性。同时,夹紧机构7能够将待测试壳体25夹紧在承载台2上,以防止在施压过程中待测试壳体25发生运动,提升了结构的可靠性。其中振动马达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夹紧机构7包括:驱动气缸9、固定板10、第一夹持板11、第二夹持板12、连接板13、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连接杆15。驱动气缸9的固定端与承载台2的台面固定连接,驱动气缸9的活塞杆穿过固定板10与连接板13固定连接,活塞杆水平设置。驱动气缸9固定在承载台2上。固定板10与承载的台面固定连接,固定板10与活塞杆滑动接触。第一夹持板11的一端与固定板10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一夹持板11的另一端向背向固定板10的方向延伸。第一夹持板11可沿垂直于驱动气缸9的活塞杆的方向滑动。第二夹持板12的一端与固定板10的另一端滑动连接,第二夹持板12的另一端向背向固定板10的方向延伸。第二夹持板12可沿垂直于驱动气缸9的活塞杆的方向滑动。第一夹持板11和第二夹持板12可在固定板10上相向运动或相背离运动。连接板13位于第一夹持板11和第二夹持板12之间,且连接板13位于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连接杆15之间。驱动气缸9的活塞杆可带动连接杆往复直线运动。第一连接杆14的一端与连接板13铰接,第一连接杆14的另一端与第一夹持板11铰接。第二连接杆15的一端与连接板13铰接,第二连接杆15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板12铰接。本实施例中,待测试壳体25可位于第一夹持板11和第二夹持板12之间。驱动气缸9的活塞杆伸缩往复运动,带动连接板13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连接杆15运动以使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连接杆15之间的夹角变大或变小,具体的,例如当驱动气缸9的活塞杆收缩时,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连接杆15之间的夹角变小,从而拉动第一夹持板11和第二夹持板12相向运动,此时,第一夹持板11和第二夹持板12之间的距离变小,可以夹紧待测试壳体25。当驱动气缸9的活塞杆伸出时,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连接杆15之间的夹角变大,从而推动第一夹持板11和第二夹持板12相背离运动,第一夹持板11和第二夹持板12之间的距离变大,可以将待测试壳体25松开。同时,第一夹持板11和第二夹持板12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可以夹持不同尺寸的待测试壳体25。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5所示,固定板1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滑动通孔16,固定板10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滑动通孔17。第一滑动通孔16的长轴沿垂直于活塞杆的方向延伸。第二滑动通孔17的长轴沿垂直于活塞杆的方向延伸。第一滑动通孔16和第二滑动通孔17为长形孔结构或腰型孔结构。第一夹持板11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18与第一滑动通孔16滑动连接。第二夹持板12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19与第二滑动通孔17滑动连接。第一销轴18穿设在第一滑动通孔16上,第一销轴18与第一滑动通孔16滑动接触,第一销轴18与第一夹持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销轴19穿设在第二滑动通孔17上,第二销轴19与第二滑动通孔17滑动接触,第二销轴19与第二夹持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销轴18的两端具有限位帽,限位帽的最小直径大于第一滑动通孔16的短轴,以使第一销轴18不会脱离第一滑动通孔16,同理,第二销轴19也具有同样结构的限位帽。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调节架组件4包括:第一调节架20和第二调节架21。第一调节架20竖直固设在承载台2的台面上。第二调节架21竖直固设在承载台2的台面上,第二调节架21与第一调节架20相对设置。反力板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调节架20和第二调节架21可拆卸连接。反力板8相对与承载台2的台面的高度可以在第一调节架20和第二调节架21上进行调节和固定,从而调节电动液压千斤顶5和承载台2的台面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待测试壳体25。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调节架20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22,第二调节架21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孔。多个第一调节孔22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调节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调节孔与多个第一调节孔22相对应。所示反力板8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第一调节孔22和第二调节孔均通过螺栓与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连接。其中,螺栓可以穿过第一调节孔22与第一螺孔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需要调节反力板8的高度时,将螺栓拧下,然后将反力板8放到所需高度的位置,使该高度位置处的第一调节孔22和第一螺孔对应,第二调节孔和第二螺孔对应,然后将两个螺栓在该第一调节孔22和第二调节孔上拧紧即可,调节便捷,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壳体载荷测试组件还包括:摄像机23。摄像机23设置在承载台2的一侧,摄像机23的镜头朝向待测试壳体25与压力传感器6的接触处。摄像机23可以通过支架设置在承载台2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摄像机23可以对待测试壳体25的测试过程进行拍摄,并将拍摄的图像传输至计算机中。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摄像机23对测试过程进行拍摄和记录,以便于后续对测试过程的进行查看。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壳体载荷测试组件还包括:缓冲橡胶垫24。缓冲橡胶垫24固设在支撑台1的底部。缓冲橡胶垫24可以对由于振动马达3使支撑台1产生的振动运动进行缓冲,以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壳体载荷测试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1)、承载台(2)、至少一个振动马达(3)、调节架组件(4)、电动液压千斤顶(5)、压力传感器(6)、夹紧机构(7)和反力板(8);
所述承载台(2),位于所述支撑台(1)上方,与所述支撑台(1)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台(2)的台面上用于放置外部的待测试壳体(25);
所述振动马达(3),位于所述支撑台(1)和所述承载台(2)之间,与所述支撑台(1)和所述承载台(2)接触;
调节架组件(4),固设在所述承载台(2)的台面上;
所述反力板(8),两端与所述调节架组件(4)可拆卸连接;
所述电动液压千斤顶(5),固设在所述反力板(8)朝向所述承载台(2)的板面上;
所述压力传感器(6),固设在所述电动液压千斤顶(5)朝向所述承载台(2)的端面上;
所述夹紧机构(7),设置在所述承载台(2)的台面上,用于夹持所述待测试壳体(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载荷测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7),包括:驱动气缸(9)、固定板(10)、第一夹持板(11)、第二夹持板(12)、连接板(13)、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连接杆(15);
所述驱动气缸(9),固定端与所述承载台(2)的台面固定连接,活塞杆穿过所述固定板(10)与所述连接板(13)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水平设置;
所述固定板(10),与所述承载的台面固定连接,与所述活塞杆滑动接触;
所述第一夹持板(11),一端与所述固定板(10)的一端滑动连接,另一端向背向所述固定板(10)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夹持板(12),一端与所述固定板(10)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另一端向背向所述固定板(10)的方向延伸;
所述连接板(13),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板(11)和第二夹持板(12)之间,且位于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连接杆(15)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杆(14),一端与所述连接板(1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板(11)铰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15),一端与所述连接板(1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板(1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载荷测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一端开设有第一滑动通孔(16),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滑动通孔(17);
所述第一滑动通孔(16),为长形孔结构,长轴沿垂直于所述活塞杆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滑动通孔(17),为长形孔结构,长轴沿垂直于所述活塞杆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夹持板(11),一端通过第一销轴(18)与所述第一滑动通孔(16)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夹持板(12),一端通过第二销轴(19)与所述第二滑动通孔(17)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载荷测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组件(4),包括:第一调节架(20)和第二调节架(21);
所述第一调节架(20),竖直固设在所述承载台(2)的台面上;
所述第二调节架(21),竖直固设在所述承载台(2)的台面上,与所述第一调节架(20)相对设置;
所述反力板(8),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架(20)和所述第二调节架(21)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载荷测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架(20)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22),所述第二调节架(21)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孔;
多个所述第一调节孔(22),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多个所述第二调节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与多个所述第一调节孔(22)相对应;
所示反力板(8),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
所述第一调节孔(22)和所述第二调节孔均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载荷测试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机(23);
所述摄像机(23),设置在所述承载台(2)的一侧,镜头朝向所述待测试壳体(25)与所述压力传感器(6)的接触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载荷测试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橡胶垫(24);
所述缓冲橡胶垫(24),固设在所述支撑台(1)的底部。
CN202022129486.2U 2020-09-24 2020-09-24 壳体载荷测试组件 Active CN213397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9486.2U CN213397984U (zh) 2020-09-24 2020-09-24 壳体载荷测试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9486.2U CN213397984U (zh) 2020-09-24 2020-09-24 壳体载荷测试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97984U true CN213397984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82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29486.2U Active CN213397984U (zh) 2020-09-24 2020-09-24 壳体载荷测试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9798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0587A (zh) * 2021-07-26 2021-11-19 上海睿而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弹簧浮置板受力检测装置
CN114325381A (zh) * 2021-12-10 2022-04-12 上海泛德声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振动测试工装及其方法
CN116358812A (zh) * 2023-03-02 2023-06-30 无锡市恒鼎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受力载荷谱采集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0587A (zh) * 2021-07-26 2021-11-19 上海睿而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弹簧浮置板受力检测装置
CN113670587B (zh) * 2021-07-26 2024-02-23 上海睿而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弹簧浮置板受力检测装置
CN114325381A (zh) * 2021-12-10 2022-04-12 上海泛德声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振动测试工装及其方法
CN116358812A (zh) * 2023-03-02 2023-06-30 无锡市恒鼎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受力载荷谱采集设备
CN116358812B (zh) * 2023-03-02 2023-11-07 无锡市恒鼎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受力载荷谱采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97984U (zh) 壳体载荷测试组件
JP6858534B2 (ja) 動電型加振機のための位置決め装置
EP261313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igning a test article with a load
JP2011033380A (ja) 加力試験装置
JP2008541463A (ja) アクティブなプローブコンタクトアレイの管理
CN111272583A (zh) 一种压剪试验机
CN104354129A (zh) 弱刚性零件的柔性压紧装置及其装配压紧的方法
US20230268567A1 (en) Battery test device
CN114509271A (zh) 一种发动机推力测量台架及推力测试方法
CN110987343A (zh) 一种飞机面板连接件振动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US4063453A (en) Adjustable space frame for testing machine
CA3081471A1 (en) A device for structural testing
JP4219095B2 (ja) 圧縮・剪断試験方法及びその試験装置
CN116818498A (zh) 一种大型力平衡补偿器冲压弯矩下刚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KR101003253B1 (ko) 강의 황 분포 시험용 압착 장치
CN113865974B (zh) 观测电极材料在压缩/压痕工况下变形失效的实验平台
CN211404647U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循环夹具加压装置
CN219608652U (zh) 岩石剪切观测设备
CN216207404U (zh) 应用于大型试件的力控振动试验台
CN113640007A (zh) 一种驻车制动性能测试装置
JP7481224B2 (ja) タイヤ台上試験装置
CN216451556U (zh) 散热测试用模拟热源
CN113084516B (zh) 一种多轴可调支架装配装置及装配工艺
CN213337288U (zh) 一种笔记本外壳的自动测试拉力治具
CN216387053U (zh) 固结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