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97570U - 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97570U
CN213397570U CN202022461084.2U CN202022461084U CN213397570U CN 213397570 U CN213397570 U CN 213397570U CN 202022461084 U CN202022461084 U CN 202022461084U CN 213397570 U CN213397570 U CN 213397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luster
impact test
vibration impact
plate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610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新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610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97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97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97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其包括转接件、收容组件和防护部,其中,转接件可安装于振动冲击试验台上,收容组件具有以容纳并固定电池簇的容纳腔,且收容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转接件上,而防护部则设于容纳腔内,并可被夹紧于电池簇与容纳腔的内壁之间,以形成对固定于容纳腔内的电池簇的缓冲防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可对电池簇进行收容,从而能够对电池簇进行振动冲击试验,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锂是一种特别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金属,易延伸和燃烧,锂电池包装和运输如处理不当,易燃烧和爆炸,事故也时有发生。锂离子电池的包装及其运输中的非规范行为而导致的事故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保证电池的包装可以满足运输过程的工况要求,需要对已包装的电池簇提前进行相关安全测试,但是目前没有专门的装置进行测试,测试过程更无法实现模拟电池实际包装运输工况,使测试数据的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而导致测试数据说服力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以对电池簇进行收容,从而能够对电池簇进行振动冲击试验,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包括:
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可安装于振动冲击试验台上;
收容组件,所述收容组件具有以容纳并固定电池簇的容纳腔,且所述收容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转接件上;
防护部,所述防护部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可被夹紧于所述电池簇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以形成对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所述电池簇的缓冲防护。
进一步的,所述收容组件具有可拆卸相连于一起的多个板体,且多个所述板体因连接而围构形成所述容纳腔。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板体具有分设于两端的端板,以及分别设于两所述端板的各侧边沿之间的多个侧板。
进一步的,于所述端板和所述侧板的连接处设有避让豁口,且对应于所述避让豁口,于所述转接件上设有避让槽。
进一步的,各所述板体通过螺栓结构连接于一起。
进一步的,于各所述板体上均构造有用以与所述转接件连接的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开设于所述板体上的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部采用泡棉衬板。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件通过设于自身上的安装部安装于所述振动冲击试验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为设于所述转接件上的安装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通过设置的收容组件和防护部可对电池簇进行收纳及缓冲防护,以能够模拟电池簇的实际包装情况,同时使收容组件与转接件的可拆卸连接,可有利于收容组件的拆装,并通过转接件与振动冲击试验台的安装连接,能够对电池簇进行振动冲击试验,且试验测试过程与电池簇的实际包装运输过程更为接近,测试数据更准确,从而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2)采用可拆卸相连于一起多个板体围构成容纳腔,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3)设置的避让豁口及避让槽,可防止电池簇与周边部件发生干涉,使得电池簇能够顺利安装于转接件上。
(4)采用螺栓结构连接,结构简单,并便于拆装。
(5)在各板体上设置连接孔,使得各板体均可与转接件进行可拆卸连接,而能够实现对电池簇多个方向进行振动冲击试验。
(6)采用泡棉衬板,不仅质量轻,而且能够对容纳腔内的电池簇起到较好的缓冲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转接件;2、顶板;3、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底板;6、吊环;10、连接孔;20、板体连接孔;30、安装孔;40、避让槽;50、避让豁口;100、泡棉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其在整体构成上,主要包括转接件、收容组件和防护部,其中,转接件可安装于振动冲击试验台上,收容组件具有以容纳并固定电池簇的容纳腔,且收容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转接件上,而防护部则设于容纳腔内,并可被夹紧于电池簇与容纳腔的内壁之间,以形成对固定于容纳腔内的电池簇的缓冲防护。
本实施例的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能够模拟电池簇的实际包装运输工况,并通过转接件与振动冲击试验台的连接,可对电池簇进行振动冲击试验,且试验测试过程与电池簇的试验运输过程更为接近,测试数据更为准确。
基于如上整体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前述的转接件1为板状的板体,于该转接件1上设有若干个安装部,该转接件1通过设于自身上的安装部顺利安装于振动冲击试验台上。具体的,安装部为设于转接件1是的多个安装孔30,并通过穿设于安装孔30中的连接件将转接件1安装于振动冲击试验台上。
由于电池簇的体积较大,质量较重,使得装有电池簇的收容组件质量较重,为便于使装设有电池簇的转接件1轻松省力地安装于振动冲击试验台上,本实施例中,于转接件1的四角处设有吊环6,从而可实现转接件1的吊装操作,并使得电池簇能够轻松省力地安装于振动冲击试验台上。
本实施例的收容组件具有可拆卸相连于一起的多个板体,且多个板体因连接而围构形成容纳腔。其中,多个板体具有分设于两端的端板,以及分别设于两端板的各侧边沿之间的多个侧板,各板体通过螺栓结构连接于一起。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的端板为上下间距设置的顶板2和底板5,于顶板2和底板5之间设有多个侧板,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多个侧板采用两个结构相同且相对布置的第一侧板3,和两个结构相同且相对布置的第二侧板4,其中,于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及顶板2和底板5上均开设有板体连接孔20,通过穿设于板体连接孔20中的螺栓结构,将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以及端板与多个侧板连接于一起。如此,使得该收容组件的结构较为简单,且易于加工制造。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收容组件除了上述中的结构形式外,还可采用其他结构,其设置原则以能够围构形成有容纳电池簇的容纳腔,且能够与转接件可拆卸连接为宜。
为防止电池簇与周边部件发生干涉,本实施例中,由图1、图2并结合图4所示,于端板和侧板的连接处设有避让豁口50,且对应于避让豁口50,于转接件1上设有避让槽40。如此,可使得电池簇能够顺利安装于转接件1上,以顺利进行振动冲击试验。
另外,为便于收容组件与转接件1的连接,于各板体上均构造有用以与转接件1连接的连接部。具体的,该连接部为开设于各板体上的连接孔10,其中,该连接孔10优选为螺纹孔,采用螺纹连接件,具体例如可采用螺钉、螺栓等,通过转接件1的下方穿入,以将螺纹连接件紧固于连接孔10上。如此,可使得收容组件的各侧面,也即是收容组件的顶板2、底板5及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均可与转接件1可拆卸连接,从而在不需要振动冲击设备台面进行翻转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电池簇±X、±Y、±Z六个方向的振动冲击测试。
本实施例的防护部采用泡棉衬板100,具体的,以第一侧板3为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于第一侧板3的一侧设有与之形状相同的泡棉衬板100,该泡棉衬板100侧位于容纳腔内。同样的,于第二侧板4及顶板2和底板5上均设有泡棉衬板100,如此可对电池簇的周向进行更好的防护。
在此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板体,也即是对应的顶板2、底板5以及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优选为铝合金板,如此可在保证足够强度的基础上,具有质量较轻的优点。
本实施例的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电池簇放置于收容组件的容纳腔中,同时使得容纳腔中的泡棉衬板100抵紧于电池簇的周向,以防止电池簇在容纳腔中的晃动,然后将收容装置的其一板体连接于转接件1上,再通过设置的吊环6将转接件1吊装至振动冲击试验台上进行振动冲击试验。待试验完毕后,调整收容装置的连接位置,具体可将吊具螺接于设置在板体上的连接孔10中,将收容装置吊起,使得收容装置的另一板体连接于转接件1上,如此重复,可在振动冲击试验台不翻转的情况下,对收容装置的六个板体进行连接以进行振动冲击试验,从而实现对电池簇六个方向的振动冲击测试。
本实施例的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通过设置转接件1与振动冲击试验台的连接,能够对电池簇进行振动冲击试验,且该试验测试过程与电池簇的实际包装运输过程更为接近,从而使得测试数据更准确,并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接件(1),所述转接件(1)可安装于振动冲击试验台上;
收容组件,所述收容组件具有以容纳并固定电池簇的容纳腔,且所述收容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转接件(1)上;
防护部,所述防护部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可被夹紧于所述电池簇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以形成对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所述电池簇的缓冲防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组件具有可拆卸相连于一起的多个板体,且多个所述板体因连接而围构形成所述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板体具有分设于两端的端板,以及分别设于两所述端板的各侧边沿之间的多个侧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端板和所述侧板的连接处设有避让豁口(50),且对应于所述避让豁口(50),于所述转接件(1)上设有避让槽(4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板体通过螺栓结构连接于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其特征在于:于各所述板体上均构造有用以与所述转接件(1)连接的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开设于所述板体上的连接孔(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采用泡棉衬板(10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1)通过设于自身上的安装部安装于所述振动冲击试验台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设于所述转接件(1)上的安装孔(30)。
CN202022461084.2U 2020-10-29 2020-10-29 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 Active CN213397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61084.2U CN213397570U (zh) 2020-10-29 2020-10-29 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61084.2U CN213397570U (zh) 2020-10-29 2020-10-29 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97570U true CN213397570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93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61084.2U Active CN213397570U (zh) 2020-10-29 2020-10-29 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975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3724A (zh) * 2021-09-16 2022-01-14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一种金属空气电池安全性的试验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3724A (zh) * 2021-09-16 2022-01-14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一种金属空气电池安全性的试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168356A (ja) 電源装置
CN213397570U (zh) 振动冲击试验用电池簇收容装置
JP2013168355A (ja) 組電池及び電源装置
KR101844113B1 (ko) 전지 팩
CN108140776A (zh) 带有具有接合的突出部槽固定装置的轨道的电池盒
CN107498478B (zh) 一种电池系统振动测试固定工装
US20220123410A1 (en) Battery, electr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battery
CN207908131U (zh) 一种用于电池系统振动测试的振动工装
JP5966371B2 (ja) 電源装置
CN110631791A (zh) 用于电池装置的测试装置
JP5998487B2 (ja) 組電池及び電源装置
KR20240065158A (ko) 배터리 팩 및 전기 장치
CN212180220U (zh) 用于电池包的振动冲击测试工装和振动冲击测试装置
CN211877334U (zh) 一种电池包振动工装
CN210156463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池模组
CN220084319U (zh) 一种振动马达机械实验工装
CN214407958U (zh) 冲击试验用电池包固定工装和电池包冲击测试装置
TWI449243B (zh) 電池固定架
CN219085564U (zh) 一种电池包仿真模型
CN219122363U (zh) 换电电池包测试工装及测试设备
CN216485426U (zh) 测试工装
CN208062121U (zh) 防震动锂电池组箱体
CN217765432U (zh) 电池包振动工装结构
CN217360236U (zh) 电池总成固定工装及电池测试装置
CN217951807U (zh) 一种车载排放测试系统稳定减振便捷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