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97526U -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中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中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97526U
CN213397526U CN202022728071.7U CN202022728071U CN213397526U CN 213397526 U CN213397526 U CN 213397526U CN 202022728071 U CN202022728071 U CN 202022728071U CN 213397526 U CN213397526 U CN 213397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butt joint
box
hand
sealing was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280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小宁
蒋月
袁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ib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27280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97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97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975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绿色建筑中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箱体,且箱体的顶端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分别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安装有安装板,并且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罩体,所述罩体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密封圈,且罩体的表面安装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多个对接槽,且对接槽与罩体的底端之间为嵌合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滑块在滑槽的内部滑动,便于将羽毛移动到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处,当气泵工作时,向第一密封圈的底端吹气,通过观测羽毛的动静,便于对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处进行检测,防止其漏气影响对外窗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中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绿色建筑中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密性检测是应用于飞机、汽车外壳、舰船及内部容器的严密完整性评估,为运输部门、军事部门和基础工业提高车辆、飞行器、舰船等密闭性而开发的质量控制应用,把超声波发射器放在容器内部,由于超声波的特性,这些波能可以穿透小孔,在容器外使用超声波检测系统检测,检查者能迅速找出缺陷源,它们可能变成潜在的漏水或风噪点。
现有的绿色建筑中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大多都是通过人员通过感觉对外窗进行检测,这样不仅检测的结果不够准确,且增加了人员的劳动力,且在检测时由于风力不够集中的原因会导致其涣散,影响到对外窗的检测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绿色建筑中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大多都是通过人员通过感觉对外窗进行检测,这样不仅检测的结果不够准确,且增加了人员的劳动力,且在检测时由于风力不够集中的原因会导致其涣散,影响到对外窗的检测结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绿色建筑中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箱体,且箱体的顶端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分别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安装有安装板,并且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罩体,所述罩体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密封圈,且罩体的表面安装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多个对接槽,且对接槽与罩体的底端之间为嵌合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的顶端安装有多个对接块,且对接块与对接槽的内部之间相连接,所述罩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手拧螺栓,并且第一手拧螺栓穿过连接板与罩体的一侧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罩体的表面嵌合连接有多个滑槽,且滑槽的内部套接插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环,且连接环的表面连接有绳索,并且绳索的底端连接有羽毛,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集气机构。
进一步而言,所述安装板通过电动伸缩杆与底座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电动伸缩杆关于罩体的中轴线呈对称。
进一步而言,所述连接环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滑槽关于罩体的中轴线呈对称。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二密封圈通过对接块与对接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所述转动杆通过转动轴与罩体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第一手拧螺栓通过连接板与第二密封圈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
进一步而言,所述集气机构的内部包括有气泵,且气泵与底座的顶端之间相连接,所述气泵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穿过箱体连接有盒体,所述盒体的一侧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的顶端安装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与箱体的内壁之间相连接,且集气罩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手拧螺栓,并且第二手拧螺栓穿过集气罩与箱体的一侧之间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二手拧螺栓通过集气罩与箱体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第二手拧螺栓关于集气罩的中轴线呈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辅助机构,通过将滑块在滑槽的内部滑动,便于将羽毛移动到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处,当气泵工作时,向第一密封圈的底端吹气,通过观测羽毛的动静,便于对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处进行检测,防止其漏气影响对外窗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对接块与对接槽,通过对接块与对接槽的连接,便于将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分别与箱体以及罩体进行安装,通过转动转动杆,将其表面连接的连接板移动到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的一侧,通过将第一手拧螺栓转入到连接板以及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的内部,便于在密封圈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对其进行更换安装,便于后续对外窗进行检测。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集气机构机构,通过集气罩的作用,便于将气泵的气体向外窗的底端进行输送,防止因气体的涣散,影响到对外窗气密性检测的准确性,盒体是防止外窗在有一定的空隙时,导致罩体内部的水流到气泵的内部,对气泵的内部造成损坏,第二手拧螺栓便于将集气罩进行安装和拆卸,便于将盒体内部的积水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所述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机构部分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机构部分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箱体;3、第一密封圈;4、电动伸缩杆;5、安装板;6、罩体;7、第二密封圈;8、辅助机构;801、对接槽;802、对接块;803、转动轴;804、转动杆;805、连接板;806、第一手拧螺栓;807、滑槽;808、滑块;809、连接环;8010、绳索;8011、羽毛;9、集气机构;901、气泵;902、第一连接管;903、盒体;904、第二连接管;905、集气罩;906、第二手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绿色建筑中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箱体2,且箱体2的顶端安装有第一密封圈3,底座1的顶端两侧分别安装有电动伸缩杆4,且电动伸缩杆4的顶端安装有安装板5,并且安装板5的一侧安装有罩体6,罩体6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密封圈7,且罩体6的表面安装有辅助机构8,辅助机构8的内部包括有多个对接槽801,且对接槽801与罩体6的底端之间为嵌合连接,第二密封圈7的顶端安装有多个对接块802,且对接块802与对接槽801的内部之间相连接,罩体6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转动轴803,且转动轴80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804,转动杆80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05,且连接板805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手拧螺栓806,并且第一手拧螺栓806穿过连接板805与罩体6的一侧之间为螺纹连接,罩体6的表面嵌合连接有多个滑槽807,且滑槽807的内部套接插设有滑块808,滑块80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环809,且连接环809的表面连接有绳索8010,并且绳索8010的底端连接有羽毛8011,箱体2的内部安装有集气机构9,罩体6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口以及控制阀,便于将其内部用来检测气密性的水排出,通过将外窗放在第一密封圈3的顶端,通过电动伸缩杆4的工作,可使罩体6带动着第二密封圈7向下移动,便于通过第一密封圈3以及第二密封圈7对外窗进行密封。
如图1-图3所示,安装板5通过电动伸缩杆4与底座1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电动伸缩杆4关于罩体6的中轴线呈对称,电动伸缩杆4是由外部开关进行控制其升降工作的。
如图1-图3所示,连接环809通过滑块808与滑槽807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滑槽807关于罩体6的中轴线呈对称,通过将滑块808在滑槽807的内部移动,便于将羽毛8011移动到第一密封圈3以及第二密封圈7的一侧,便于对其进行检测,防止第一密封圈3以及第二密封圈7出现漏气的现象,影响对外窗的检测效果。
如图1-图3所示,第二密封圈7通过对接块802与对接槽801之间构成卡合结构,转动杆804通过转动轴803与罩体6之间构成转动结构,第一手拧螺栓806通过连接板805与第二密封圈7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通过对接块802与对接槽801的连接,便于将第一密封圈3以及第二密封圈7分别与箱体2罩体6进行连接,通过第一手拧螺栓806转入到连接板805以及第一密封圈3与第二密封圈7的内部,便于对其进行跟换和安装。
如图1所示,集气机构9的内部包括有气泵901,且气泵901与底座1的顶端之间相连接,气泵90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管902,且第一连接管902穿过箱体2连接有盒体903,盒体903的一侧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904,且第二连接管904的顶端安装有集气罩905,集气罩905与箱体2的内壁之间相连接,且集气罩905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手拧螺栓906,并且第二手拧螺栓906穿过集气罩905与箱体2的一侧之间为螺纹连接,集气罩905是便于气泵901的风能够对外窗的底端进行吹,防止风力的涣散影响对外窗的检测结果。
如图1所示,第二手拧螺栓906通过集气罩905与箱体2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第二手拧螺栓906关于集气罩905的中轴线呈对称,盒体903是防止罩体6内部的水流到气泵901的内部,对其造成损坏,第二手拧螺栓906可对集气罩905进行安装和拆卸,便于将盒体903内部的水进行处理。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将外窗放在第一密封圈3的顶端,通过电动伸缩杆4的工作,可使罩体6带动着第二密封圈7向下移动,便于通过第一密封圈3以及第二密封圈7对外窗进行密封,通过气泵901的工作,气体通过第一连接管902以及第二连接管904出现外窗的底端,通过在罩体6的顶端放入一些水,通过观测罩体6内部的水可产生气泡,便于对外窗的气密性进行检测,通过将滑块808在滑槽807的内部滑动,便于将羽毛8011移动到第一密封圈3与第二密封圈7处,当气泵901工作时,向第一密封圈3的底端吹气,通过观测羽毛8011的动静,便于对第一密封圈3与第二密封圈7处进行检测,防止其漏气影响对外窗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接块802与对接槽801的连接,便于将第一密封圈3与第二密封圈7分别与箱体2以及罩体6进行安装,通过转动转动杆804,将其表面连接的连接板805移动到第一密封圈7以及第二密封圈3的一侧,通过将第一手拧螺栓806转入到连接板805以及第一密封圈3与第二密封圈7的内部,便于在密封圈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对其进行更换安装,便于后续对外窗进行检测,通过集气罩905的作用,便于将气泵901的气体向外窗的底端进行输送,防止因气体的涣散,影响到对外窗气密性检测的准确性,盒体903是防止外窗在有一定的空隙时,导致罩体6内部的水流到气泵901的内部,对气泵901的内部造成损坏,第二手拧螺栓906便于将集气罩905进行安装和拆卸,便于将盒体903内部的积水进行处理。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用于绿色建筑中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箱体(2),且箱体(2)的顶端安装有第一密封圈(3),所述底座(1)的顶端两侧分别安装有电动伸缩杆(4),且电动伸缩杆(4)的顶端安装有安装板(5),并且安装板(5)的一侧安装有罩体(6),所述罩体(6)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密封圈(7),且罩体(6)的表面安装有辅助机构(8),所述辅助机构(8)的内部包括有多个对接槽(801),且对接槽(801)与罩体(6)的底端之间为嵌合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7)的顶端安装有多个对接块(802),且对接块(802)与对接槽(801)的内部之间相连接,所述罩体(6)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转动轴(803),且转动轴(80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804),所述转动杆(80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05),且连接板(805)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手拧螺栓(806),并且第一手拧螺栓(806)穿过连接板(805)与罩体(6)的一侧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罩体(6)的表面嵌合连接有多个滑槽(807),且滑槽(807)的内部套接插设有滑块(808),所述滑块(80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环(809),且连接环(809)的表面连接有绳索(8010),并且绳索(8010)的底端连接有羽毛(8011),所述箱体(2)的内部安装有集气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中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通过电动伸缩杆(4)与底座(1)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电动伸缩杆(4)关于罩体(6)的中轴线呈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中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809)通过滑块(808)与滑槽(807)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滑槽(807)关于罩体(6)的中轴线呈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中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7)通过对接块(802)与对接槽(801)之间构成卡合结构,所述转动杆(804)通过转动轴(803)与罩体(6)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第一手拧螺栓(806)通过连接板(805)与第二密封圈(7)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中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机构(9)的内部包括有气泵(901),且气泵(901)与底座(1)的顶端之间相连接,所述气泵(90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管(902),且第一连接管(902)穿过箱体(2)连接有盒体(903),所述盒体(903)的一侧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904),且第二连接管(904)的顶端安装有集气罩(905),所述集气罩(905)与箱体(2)的内壁之间相连接,且集气罩(905)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手拧螺栓(906),并且第二手拧螺栓(906)穿过集气罩(905)与箱体(2)的一侧之间为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中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拧螺栓(906)通过集气罩(905)与箱体(2)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第二手拧螺栓(906)关于集气罩(905)的中轴线呈对称。
CN202022728071.7U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中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397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28071.7U CN213397526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中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28071.7U CN213397526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中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97526U true CN213397526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94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2807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397526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中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975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6071A (zh) * 2022-06-11 2022-10-25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低维光电材料的性能测试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6071A (zh) * 2022-06-11 2022-10-25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低维光电材料的性能测试装置
CN115236071B (zh) * 2022-06-11 2024-01-23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低维光电材料的性能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97526U (zh)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中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1726449B (zh) 无损检测装置
EP3372974A1 (en) Negative-pressure airtightness tes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11070918U (zh) 一种试压机气密性检测系统
CN105424295B (zh) 潜水泵的密封性检测设备
CN109870275A (zh) 液压管生产用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0132725A (zh) 一种五金板强度检测装置
CN204788809U (zh) 一种液压缓冲器的油缸用气密性试验装置
CN208420282U (zh) 一种用于汽车测试模拟风雨的风机
CN209485629U (zh) 一种门窗幕墙密封检测装置
CN108502451B (zh) 一种包括尾轮传动装置及物料检测装置的斗提机
CN110006606B (zh) 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及其工作方法
CN206920235U (zh) 一种用于钢筋拉拔测试的夹具
CN210051481U (zh) 一种汽车后桥箱试漏工装
CN212007682U (zh) 一种汽车排气转接管检漏装置
CN205748847U (zh) 一种水压自动检测装置
CN211904573U (zh) 一种耐腐蚀密封圈测试装置
CN106679713A (zh) 一种沙尘实验装置
CN206861143U (zh) 非开挖修复密封箱
CN209249095U (zh) 一种探伤机防护装置
CN211013383U (zh) 一种阀门接口处气密性检测试验台
CN213874836U (zh) 一种阀门生产用质量检测装置
CN216895396U (zh) 一种端盖滑动轴承防漏油结构
CN210161069U (zh) 一种用于制冷机石墨轴承的提拉机构
CN218454770U (zh) 一种井下通风实时监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8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