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94963U - 黑板灯 - Google Patents

黑板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94963U
CN213394963U CN202022406931.5U CN202022406931U CN213394963U CN 213394963 U CN213394963 U CN 213394963U CN 202022406931 U CN202022406931 U CN 202022406931U CN 213394963 U CN213394963 U CN 213394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blackboard
lamp body
angle
j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069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翔
阙钦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Lidaxin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Lidaxi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Lidaxin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Lidaxi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069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94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94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94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黑板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板灯。该黑板灯包括灯体、吊杆和角度调节机构,灯体包括与吊杆枢接的灯壳,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和旋转件,安装支架与吊杆相连,旋转件具有朝向灯壳设置并与灯壳相连的连接端,旋转件转动安装于安装支架上,并能够于安装支架上旋转以使连接端靠近或者远离安装支架,从而拉动或者推动灯壳相对吊杆摆动。需要调节黑板灯的光线出射角度时,转动旋转件,旋转件的连接端拉动或者推动灯壳相对吊杆摆动,从而调整灯壳相对吊杆的安装角度,即可实现灯体出光角度的调节。这样,通过控制旋转件的旋转角度,便能实现黑板灯出光角度的精准控制,黑板灯的角度调节精度及稳定性都相对较高。

Description

黑板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黑板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黑板灯。
背景技术
黑板灯是在教学场景中使用较多的一类黑板灯,其安装于黑板的前方,用于为黑板提供照明。现有技术中,安装黑板灯时,需要根据实际的黑板位置调整黑板灯的光线出射角度,以使黑板灯能够有效的为黑板提供照明,因此,需要在黑板灯上设置角度调节机构或装置,用于调节黑板灯的出光角度。
然而,现有黑板灯的角度调节机构,普遍存在角度调节精度不高,且角度调整好后不易固定角度位置、角度易回弹等的问题,使得黑板灯无法为黑板提供有效及可靠的照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板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黑板灯角度调节精度低、角度调整后不易固定且角度易回弹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黑板灯,包括灯体、吊杆和角度调节机构,灯体包括与吊杆枢接的灯壳,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和旋转件,安装支架与吊杆相连,旋转件具有朝向灯壳设置并与灯壳相连的连接端,旋转件转动安装于安装支架上,并能够于安装支架上旋转以使连接端靠近或者远离安装支架,从而拉动或者推动灯壳相对吊杆摆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安装于灯壳上,吊杆的端部与连接支架枢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支架包括支撑件和转接件,支撑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端和第二支撑端,转接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转接端和第二转接端,第一支撑端与灯壳固定连接,第二支撑端与第一转接端枢接,第二转接端与吊杆固定连接,安装支架安装于转接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接端上开设有第一枢接孔,第二支撑端上开设有第二枢接孔,连接支架还包括枢转轴,枢转轴穿设于第一枢接孔和第二枢接孔,从而连接第二支撑端和第一转接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端的相对的两侧边延伸形成有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灯壳上设置有供第一连接耳适配卡接的第一卡槽和供第二连接耳适配卡接的第二卡槽,第一连接耳卡接于第一卡槽内,第二连接耳卡接于第二卡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上均凸设有定位凸起,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槽壁上均凹设有供定位凸起适配卡入的卡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为贯穿灯壳的相对的两端部的通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支架远离转接件的端部悬设于枢转轴的侧边并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轴线与枢转轴垂直,旋转件转动连接于安装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黑板灯还包括防脱件,防脱件与连接端伸入至灯壳内部的部分相连,以防止连接端脱离灯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件为蝶形螺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板灯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设置安装支架连接于吊杆上,并在安装支架上转动连接旋转件,旋转件的连接端与壳体相连,需要调节灯体的光线出射角度时,转动旋转件,使旋转件的连接端靠近或者远离安装支架,此时,由于灯壳与吊杆枢接,如此,旋转件的连接端便可拉动或者推动灯壳相对吊杆摆动,从而调整灯壳相对吊杆的安装角度,这样,即可实现黑板灯出光角度的调节。本实用新型的黑板灯,角度调节操作简单,且旋转件旋转不同的角度,便可对应调整灯壳相对吊杆的安装角度,从而获得不同的出光角度,通过控制旋转件的旋转角度,便能实现黑板灯出光角度的精准控制,角度调节精度较高;此外,旋转件旋转至固定角度完成黑板灯出光角度的调节后,旋转件不再受外力作用而发生旋转,此时,灯壳在旋转件的连接下与吊杆呈固定角度保持稳定连接,灯壳不会相对吊杆移动,灯壳与吊杆间的角度不变,即黑板灯出光角度调整后不会出现角度回弹的现象,角度调整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黑板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黑板灯的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角度调节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黑板灯的使用状态视图一;
图7为图1所示的黑板灯的使用状态视图二;
图8为图1所示的黑板灯的使用状态视图三。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灯体;11-灯壳;111-第一卡槽;112-第二卡槽;113-定位孔;114-光源驱动盒;12-吊杆;121-筒形端;20-角度调节机构;21-连接支架;211-支撑件;2111-第一支撑端;2112-第二支撑端;2113-第二枢接孔;2114-第一支撑臂;2115-第二支撑臂;2116-第一连接耳;2117-第二连接耳;2118-定位凸起;212-转接件;2121-第一转接端;2122-第二转接端;2123-第一枢接孔;2124-第一连接孔;2125-紧固件;2126-插销;2127-通孔;213-枢转轴;2131-松紧螺母;22-安装支架;221-第二连接孔;222-第一连接臂;223-第二连接臂;224-安装孔;23-旋转件;231-连接端;24-防脱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8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黑板灯20。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黑板灯包括灯体10和吊杆12,灯体10包括灯壳11、安装于灯壳11内部的光源组件(图未示)和安装于灯壳11顶部的光源驱动盒114,其中,光源组件包括但不仅限于光源板、反射片、导光板、微透镜板以及散热件等部件,光源驱动盒114内部设置有与光源板电性连接电路板,电路板用于控制驱动光源板通电点亮或是断电关闭,导光板安装于灯壳11的底部并形成灯体10的出光面,吊杆12安装于灯壳11的顶部,用于将灯体10吊装于天花板等安装面上,并且,一般情况下,灯壳11与吊杆12垂直相连,灯体10朝灯壳11的正下方出射光线。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黑板灯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20,角度调节机构20安装于灯体10的灯壳11上,用以调整灯壳11相对吊杆12的安装角度,从而调整灯体10的出光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吊杆12与灯壳11枢接,上述的角度调节机构20包括安装支架22和旋转件23,安装支架22与吊杆12相连并悬设于灯壳11的上方,具体地,安装支架22可以直接安装于吊杆12上,也可以安装于其他结构上,再通过其他结构间接的与吊杆12相连。旋转件23具有朝向灯壳11设置并与灯壳11相连的连接端231,该连接端231可以但不仅限于与灯壳11紧固连接、焊接连接或者卡接等。旋转件23转动安装于安装支架22上,并能够于安装支架22上旋转以使连接端231靠近或者远离安装支架22,从而拉动或者推动灯壳11相对吊杆12摆动,从而实现对灯体10出光角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黑板灯20,使用时,将灯壳11与吊杆12枢接,再将旋转件23与吊杆12相连,并将旋转件23的连接端231与灯壳11连接,需要调节灯体10的光线出射角度时,转动旋转件23,使旋转件23的连接端231靠近或者远离安装支架22,此时,由于灯壳11与吊杆12枢接,如此,旋转件23的连接端231便可拉动或者推动灯体10的灯壳11相对吊杆12摆动,从而调整灯壳11相对吊杆12的安装角度,这样,即可实现灯体10出光角度的调节。本实施例的黑板灯20,角度调节操作简单,且旋转件23旋转不同的角度,便可对应调整灯壳11相对吊杆12的安装角度,从而获得不同的出光角度,通过控制旋转件23的旋转角度,便能实现灯体10出光角度的精准控制,角度调节精度较高;此外,旋转件23旋转至固定角度完成灯体10出光角度的调节后,旋转件23不再受外力作用而发生旋转,此时,灯壳11在旋转件23的连接下与吊杆12呈固定角度保持稳定连接,灯壳11不会相对吊杆12移动,灯壳11与吊杆12间的角度不变,即灯体10出光角度调整后不会出现角度回弹的现象,角度调整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角度调节机构20还包括连接支架21,连接支架21安装于灯壳11上,吊杆12与连接支架21枢接。具体地,在组装适配时,可以使连接支架21与灯壳11枢接,或者也可以使连接支架21与吊杆12枢接,甚至还可以使连接支架21的同时与灯壳11和吊杆12枢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连接支架21包括支撑件211和转接件212,支撑件2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端2111和第二支撑端2112,转接件2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转接端2121和第二转接端2122,第一支撑端2111用于与灯壳11固定连接,第二支撑端2112与第一转接端2121枢接,第二转接端2122与吊杆12固定连接,安装支架22安装于转接件212上。如此,设置支撑件211与转接件212枢接,从而是连接支架21枢接灯壳11和吊杆12,连接支架21结构简单,与灯壳11及吊杆12连接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转接件212的第一转接端2121上开设有第一枢接孔2123,支撑件211的第二支撑端2112上开设有第二枢接孔2113,连接支架21还包括枢转轴213,枢转轴213穿设于第一枢接孔2123和第二枢接孔2113,从而连接第二支撑端2112和第一转接端2121,实现支撑件211与转接件212之间的枢转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枢转轴213优选为螺栓,连接支架21还包括松紧螺母2131,螺栓设置有螺纹的一端从第一枢接孔2123或第二枢接孔2113穿出,松紧螺母2131螺接于螺栓的螺纹端,当不需要对灯体10进行角度调整时,拧紧松紧螺母2131,使支撑件211无法相对转接件212枢转,确保灯体10在正常使用时不会发生摆动;当灯体10需要进行角度调整时,拧松松紧螺母2131,使支撑件211能够相对转接件212枢转,此时在旋转安装支架22上的旋转件23,灯壳11即可在旋转件23的拉动或推动作用下,以螺栓为轴线相对吊杆12枢转摆动,从而进行调整灯壳11相对吊杆12的安装角度,调节灯体10的出光角度。如此,设置松紧螺母2131配合螺栓作为枢转轴213枢接支撑件211和转接件212,通过拧紧或者拧松松紧螺母2131可以避免灯壳11在不需要进行角度调节时发生误摆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灯壳11在不进行角度调节时与吊杆12之间的稳定连接,进一步避免灯壳11在角度调节后出现回弹。
更近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上述支撑件211的第二支撑端2112具有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臂2114和第二支撑臂2115,转接件212的第一转接端2121位于第一支撑臂2114和第二支撑臂2115之间,第一支撑臂2114和第二支撑臂2115上均开设有第二枢接孔2113。设置第一支撑臂2114和第二支撑臂2115从第一转接端2121的两侧于第一转接端2121相连,即支撑件211大致呈U形状,转接件212与支撑件21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且拧紧松紧螺母2131时,第一支撑臂2114和第二支撑臂2115能够将第一转接端2121夹紧,灯壳11出现误摆动的几率更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5所示,第一支撑端2111的相对的两侧边延伸形成有第一连接耳2116和第二连接耳2117,灯壳11上开设有供第一连接耳2116适配卡接的第一卡槽111,以及供第二连接耳2117适配卡接的第二卡槽112,第一连接耳2116卡接于第一卡槽111内,第二连接耳2117卡接于第二卡槽112内,从而将支撑件211与灯壳11的固定连接。如此,设置第一卡槽111对应卡接第一连接耳2116、第二卡槽112对应卡接第二连接耳2117,即可将支撑件211固定安装至灯壳11上,支撑件211与灯壳11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耳2116和第二连接耳2117上均凸设有定位凸起2118,第一卡槽111和第二卡槽112的槽壁上均凹设有供定位凸起2118适配卡入的卡口(图未示),组装支撑件211和灯壳11时,当定位凸起2118卡入对应的卡口内时,即表示支撑件211与灯壳11组装到位。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5所示,第一卡槽111和第二卡槽112为贯穿灯壳11相对的两端部的滑槽,卡口靠近灯壳11与旋转件23的连接端231的相连的位置处设置,如此,组装支撑件211和灯壳11时,将第一连接耳2116卡入第一卡槽111内,并将第二连接耳2117卡入第二卡槽112内,沿第一卡槽111和第二卡槽112推动支撑件211相对灯壳11移动,至旋转件23的连接端231移动至其与灯壳11的连接位置处时,第一连接耳2116和第二连接耳2117上的定位凸起2118卡入对应的卡口内,从而实现支撑件211与灯壳11的定位安装,支撑件211与灯壳11装配精度更高,装配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图3、图4和图5所示,转接件212的第二转接端2122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124,安装支架22远离旋转件23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21,安装支架22通过紧固件2125依序穿设第二连接孔221和第一连接孔2124与转接件212紧固连接,安装支架22与转接件212通过紧固件2125连接,连接结构简单,连接稳定性高。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图3、图4和图5所示,安装支架22远离旋转件23的端部相连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臂222和第二连接臂223,第二转接端2122位于第一连接臂222与第二连接臂223之间,第一连接臂222和第二连接臂223上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21。与转接件212的第二转接端2122相连的吊杆12的一端为中空的筒形端,吊杆12的筒形端121与转接件212的第二转接端2122套接连接,且筒形端121上还开设有供紧固件2125穿过的第三连接孔,如此,组装转接件212、安装支架22和吊杆12时,将吊杆12的筒形端121插接至转接件212的第二转接端2122,再用紧固件2125连接即可,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更近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图3、图4和图5所示,紧固件2125从第二连接孔221穿出的端部还开设有通孔2127,通孔2127内插设有插销2126,当转接件212、安装支架22及吊杆12三者连接在一起时,插销2126插设于通孔2127内,避免紧固件2125松动脱出,需要将转接件212拆离吊杆12时,将插销2126从通孔2127内拔出,再将紧固件2125卸下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图1、图3和图4所示3,安装支架22远离转接件212的端部悬空设置于枢转轴213的侧边并开设有安装孔224,安装孔224的轴线与枢转轴213垂直,旋转件23转动连接于安装孔224内。如此,如图6~8所示,需要调节灯体10的出光角度时,转动旋转件23,使其相对安装孔224旋进或者旋出,当连接端231靠近安装支架22时,旋转件23拉动灯壳11相对吊杆12摆动,使灯壳11在旋转件23所在的一侧缩小其与吊杆12之间的夹角α,使灯体10从吊杆12的一侧出射光线,如图7所示;当连接端231远离安装支架22时,旋转件23推动灯壳11相对吊杆12摆动,使灯壳11在旋转件23所在的一侧扩大其与吊高之间的夹角α,从而将使灯体10从吊杆12相对的另一侧出射光线,如图8所示;而当灯体10的照明范围位于灯体10正下方时,转动旋转件23,使灯壳11与吊杆12之间的夹角α的值调整为90°即可,如图6所示,此时,即灯壳11与吊杆12垂直相连的一般安装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5所示,黑板灯20还包括防脱件24,防脱件24与旋转件23的连接端231伸入至灯壳11内部的部分相连,即防脱件24用于在旋转件23的连接端231伸入至灯壳11内部时与连接端231相连,用以防止连接端231脱离灯壳1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旋转件23的连接端231设置有外螺纹,灯壳11上开设有供旋转件23的连接端231插设连接的定位孔113,定位孔113设置有与连接端231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连接端231与灯壳11螺接,防脱件24与连接端231穿出定位孔113并伸入灯壳11内部的端面相连,如此,通过设置防脱件24的尺寸大于定位孔113的尺寸,即可避免旋转件23的连接端231从定位孔113脱出,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旋转件23与灯壳11的连接稳定性。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防脱件24可以为金属球或者弹性球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旋转件23为蝶形螺丝,更加方便手持旋转,且通过蝶形螺丝的螺距还能够计算灯体10调节角度,从而实现灯体10角度的定量调节,进一步提高本实施的黑板灯出光角度的精准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黑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吊杆和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灯体包括与所述吊杆枢接的灯壳,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和旋转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吊杆相连,所述旋转件具有朝向所述灯壳设置并与所述灯壳相连的连接端,所述旋转件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并能够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旋转以使所述连接端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安装支架,从而拉动或者推动所述灯壳相对所述吊杆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安装于所述灯壳上,所述吊杆与所述连接支架枢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支撑件和转接件,所述支撑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端和第二支撑端,所述转接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转接端和第二转接端,所述第一支撑端与所述灯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端与所述第一转接端枢接,所述第二转接端与所述吊杆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转接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端上开设有第一枢接孔,所述第二支撑端上开设有第二枢接孔,所述连接支架还包括枢转轴,所述枢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枢接孔和所述第二枢接孔,从而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端和所述第一转接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端的相对的两侧边延伸形成有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所述灯壳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连接耳适配卡接的第一卡槽和供所述第二连接耳适配卡接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连接耳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连接耳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耳和所述第二连接耳上均凸设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壁上均凹设有供所述定位凸起适配卡入的卡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均为贯穿所述灯壳的相对的两端部的通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远离所述转接件的端部悬设于所述枢转轴的侧边并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枢转轴垂直,所述旋转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板灯还包括防脱件,所述防脱件与所述连接端伸入至所述灯壳内部的部分相连,以防止所述连接端脱离所述灯壳。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为蝶形螺丝。
CN202022406931.5U 2020-10-26 2020-10-26 黑板灯 Active CN213394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06931.5U CN213394963U (zh) 2020-10-26 2020-10-26 黑板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06931.5U CN213394963U (zh) 2020-10-26 2020-10-26 黑板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94963U true CN213394963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91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06931.5U Active CN213394963U (zh) 2020-10-26 2020-10-26 黑板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949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2479A (zh) * 2022-05-19 2022-08-09 深圳创硕光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多功能黑板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2479A (zh) * 2022-05-19 2022-08-09 深圳创硕光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多功能黑板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08526B2 (en) LED street lamp
CN213394963U (zh) 黑板灯
US11041613B1 (en) Ceiling lamp
CN109862247B (zh) 一种矿用本安型光纤摄像仪
CN213395220U (zh) 灯具角度调节装置
CN201636785U (zh) 隧道灯角度调节机构
CN218042063U (zh) 自适应重力调节装置
CN112610589A (zh) 防螺钉脱落结构及灯具
CN210623338U (zh) 一种安装盒的锁附结构、接线盒及灯具
CN212777073U (zh) 吊挂安装机构及追光灯
CN214228167U (zh) 太阳能发电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2840543U (zh) 一种安防监控摄像头用支架
CN210319698U (zh) 一种适用于任意厚度天花板安装的led筒灯
CN215171453U (zh) 防螺钉脱落结构及灯具
CN209857007U (zh) 一种灯钩
CN217540553U (zh) 吸顶灯
CN219143251U (zh) 一种灯具固定架及其灯具组件
CN211649989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灯架及灯具系统
CN214580733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天花板条形灯
CN110375275B (zh) 灯具头盔连接器
JP4290503B2 (ja) 照明器具
CN209458732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led路灯
CN216312094U (zh) 一种固定pcba的卡扣结构
CN212850813U (zh) 一种具有主动激光部件的监控设备
CN217843619U (zh) 一种投光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