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86553U - 取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取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86553U
CN213386553U CN202021681243.3U CN202021681243U CN213386553U CN 213386553 U CN213386553 U CN 213386553U CN 202021681243 U CN202021681243 U CN 202021681243U CN 213386553 U CN213386553 U CN 2133865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taking
seat
along
block
det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812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eid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812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865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865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865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料装置。该取料装置包括:固定座,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取料座,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固定座,取料座具有沿第二方向布设的至少一个承载位,承载位用于承载物料;取料座沿第二方向纵长延伸,以在沿第二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可穿入物料的空腔;及驱动组件,设置于固定座,且与取料座传动连接。上述取料装置,驱动组件驱动取料座沿第二方向移动,使得取料座穿入物料的空腔中。然后驱动组件停止驱动取料座移动,固定座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物料落入取料座上的承载位内,并将物料抬起。此时,物料承载在取料座上,从而使得物料可随取料装置移动而实现将物料取走,从而无须人工取料,降低了工作强度以及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取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下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取料装置。
背景技术
卷绕设备一般用于对多种膜材进行卷绕作业,例如将正极片、隔膜以及负极片进行卷绕形成电芯。膜材在进行卷绕时需要将料筒上膜材放卷输出,当料筒上的膜材放卷完成成为空料筒。因此需要对卷绕车间内的空料筒进行转运。
然而,现有技术中一般需要人工将空料筒搬运至转运车上运走,增加了工作强度以及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将空料筒搬运至转运车上,增加了工作强度以及人工成本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取料装置。
一种取料装置,包括:
固定座,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取料座,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取料座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布设的至少一个承载位,所述承载位用于承载物料;所述取料座沿所述第二方向纵长延伸,以在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可穿入所述物料的空腔;及
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且与所述取料座传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料座上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分隔块,每相邻两个所述分隔块之间形成所述承载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料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组件,每一所述承载位内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每一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对应所述承载位内的所述物料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触头、第一感应片及第一传感器;
所述触头配接于所述取料座,且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所述取料座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所述第一感应片连接于所述触头,所述第一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取料座,且对应于所述第一感应片布设;
其中,所述物料进入所述承载位而抵压所述触头时,驱使所述触头带动所述第一感应片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感应片触发所述第一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块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固定块连接于所述取料座,所述触头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触头与所述第一固定块,以提供使得所述触头带动所述第一感应片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分离的预紧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料座包括作为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的取料端,在所述取料座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取料端可穿入所述物料的空腔;
所述取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取料端的第二检测组件,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用于在所述取料端穿入所述物料的空腔的过程中检测障碍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块、第二感应片及第二传感器,所述检测块设置于所述取料端,且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所述取料座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所述第二感应片连接于所述检测块,所述第二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取料座,且对应于所述第二感应片布设;
其中,当所述取料端穿入所述物料的空腔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所述检测块在所述障碍物的抵压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二感应片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感应片触发所述第二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块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固定块连接于所述取料端,所述检测块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检测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以提供使得所述检测块带动所述第二感应片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分离的预紧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驱动件及传动带;
所述主动轮及所述从动轮均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座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端;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且传动连接于所述主动轮;所述传动带套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以在所述主动轮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二方向循序前移,且所述传动带与所述取料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料装置还包括物料车,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物料车。
上述取料装置,取料作业时,驱动组件驱动取料座沿第二方向移动,使得取料座穿入物料的空腔中。然后驱动组件停止驱动取料座移动,固定座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物料落入取料座上的承载位内,并将物料抬起。此时,物料承载在取料座上,从而使得物料可随取料装置移动而实现将物料取走。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取料装置可自动完成取料,无须人工取料,降低了工作强度以及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取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了上壳和下壳);
图2为图1所示的取料装置的俯视图(省略了上壳和下壳);
图3为图1所示的取料装置的俯视图(未省略上壳和下壳);
图4为图1所示的取料装置的第一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取料装置的第二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取料装置的上壳和下壳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料装置,包括固定座10、取料座 20及驱动组件(图未标)。
固定座10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取料座20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固定座10。取料座20具有沿第二方向布设的至少一个承载位21。该承载位21用于承载物料。取料座20沿第二方向纵长延伸,以在沿第二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可穿入物料的空腔。驱动组件设置于固定座10,且与取料座20传动连接,以驱动取料座2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上述取料装置,取料作业时,驱动组件驱动取料座20相对固定座10沿第二方向移动,使得取料座20穿入物料的空腔中。然后驱动组件停止驱动取料座 20移动,固定座10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物料落入取料座20上的承载位21内,并将物料抬起。此时,物料承载在取料座20上,从而使得物料可随取料装置移动而实现将物料取走。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取料装置可自动完成取料,无须人工取料,降低了工作强度以及人工成本。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第二方向为左右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物料可以是膜材放卷完成后的空料筒,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物料,只要具有可供取料座20穿入的空腔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取料座20上可设置多个承载位21,从而可实现同时取走多个物料,有利于提高取料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到实施例中,取料装置还包括物料车(图未示),固定座10安装于该物料车,从而可通过控制物料车行走使得取料装置的取料座20与物料的空腔对齐,以便于取料座20相对固定座10沿第二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可穿入物料的空腔。并且,当物料进入取料座20的承载位21且被抬起时,可通过控制物料车行走而将物料移动至指定位置。进一步地,物料车还可驱动固定座10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物料进入取料座20的承载位21,进而将物料抬起。优选地,该物料车可为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简称AGV))。
具体到实施例中,固定座10包括安装座11及安装板12,该安装座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2,相对的另一端沿第二方向纵长延伸。取料座20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该安装座11。安装板12用于安装在物料车上。
进一步地,安装座11上设置有滑轨111,取料座20上设置有滑块202,该滑块202沿滑轨111可滑动地连接于滑轨111上,且滑轨111沿第二方向纵长延伸,从而实现了取料座20相对安装座11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滑轨111也可设置在取料座20上,滑块202设置在安装座11上,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到实施例中,安装板12安装于物料车,且相对物料车在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如此,可通过调节安装板12的位置对取料座20的位置进行精确调节,以提高取料装置的兼容性。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板12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的位置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电机与滚珠丝杆的结构实现自动调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的结构实现,在此不作限定。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方向为垂直于纸面的方向。
请一并参见图1至图3所示,具体到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轮31、从动轮32、驱动件34及传动带33。主动轮31及从动轮32均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座10,且分别位于固定座10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驱动件34 设置于固定座10,且传动连接于主动轮31,以驱动该主动轮31绕自身轴线转动。传动带33套设于主动轮31和从动轮32之间,以在主动轮31的带动下沿第二方向循序前移。并且,传动带33与取料座20连接,从而使得取料座20随传动带33沿第二方向同步移动。如此,通过带传动机构驱动取料座20沿第二方向移动,一方面制造成本较低,且动作迅速灵活,有利于提高取料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使得取料装置更加扁平,节省所需占用的空间,增加取料装置的兼容性。可选地,该驱动件34可为电机。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组件并不仅限于采用上述带传动结构,也可采用其他传动结构,例如链传动结构、齿轮传动结构或电缸传动结构等,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取料座20上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分隔块22,每相邻两个分隔块22之间形成上述承载位21。如此,当取料座20穿入物料的空腔后,固定座10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物料进入两个分隔块22之间,进而抬起物料。分隔块22起到间隔相邻两个物料的作用,防止相邻两个物料接触而相互挤压。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分隔块22彼此相对的表面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倾斜设置,使得相邻两个分隔块22彼此相对的表面呈张开状态,以便于物料进入相邻两个分隔块22之间的承载位21。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个分隔块22之间的间距稍大于物料的宽度,以确保物料能够进入相邻两个分隔块22之间承载位21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取料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组件23,每一承载位21 内均设置有该第一检测组件23,每一第一检测组件23用于检测对应承载位21 内的物料的位置,以便于确定物料是否进入到位。如此,当物料对准承载位21 (即相邻两个分隔块22之间),固定座1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物料顺利的进入承载位21从而触发第一检测组件23。当物料未完全对准承载位21,固定座10 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物料会搭在分隔块22上,导致无法进入承载位21,从而无法触发第一检测组件23。
请一并参见图4所示,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组件23包括触头231、第一感应片232及第一传感器233。触头231配接于取料座20,且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取料座20沿第一方向可移动。第一感应片232连接于触头231,从而可随触头231一同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传感器233连接于取料座20,且对应于第一感应片232布设。其中,物料进入承载位21而抵压触头231时,驱使触头231带动第一感应片232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第一感应片232触发第一传感器233。可选地,第一传感器233可为接近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组件23还包括第一固定块234及第一弹性件235,第一固定块234连接于取料座20,触头231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第一固定座10。第一弹性件235连接于触头231与第一固定块234,以提供使得触头231带动第一感应片232与第一传感器233分离的预紧力。如此,在触头 231未受到物料抵压时,在第一弹性件235的预紧力作用下保持触头231带动第一感应片232位于与第一传感器233分离的位置,即保持不触发第一传感器233 的状态。当触头231受到物料抵压时,触头231克服第一弹性件235提供的预紧力(即继续压缩第一弹性件235)而带动第一感应片232朝向第一传感器233 移动,直到触发第一传感器233。可选地,第一弹性件235可为弹簧。
请一并参见图1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取料座20包括作为其在第二方向上的一端的取料端201,在取料座20沿第二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取料端201可穿入物料的空腔。
取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该取料端201的第二检测组件24,该第二检测组件 24用于在取料端201穿入物料的空腔的过程中检测障碍物。如此,当取料端201 穿入物料的空腔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而触发第二检测组件24,以便于控制取料装置停机、发出警报等保护措施,防止损坏设备。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二检测组件24包括检测块241、第二感应片242及第二传感器243。检测块241设置于取料端201,且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取料座20 沿第二方向可移动。第二感应片242连接于检测块241,以随检测块241同步移动。第二传感器243连接于取料座20,且对应于第二感应片242布设。其中,当取料端201穿入物料的空腔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检测块241在该障碍物的抵压作用下带动第二感应片242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第二感应片242触发第二传感器243。可选地,第二传感器243可为接近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二检测组件24还包括第二固定块244及第二弹性件 245,第二固定块244连接于取料端201,检测块241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第二固定块244。第二弹性件245连接于检测块241和第二固定块244,以提供使得检测块241带动第二感应片242与第二传感器243分离的预紧力。如此,在检测块241未受到障碍物抵压时,在第二弹性件245提供的预紧力的作用下保持检测块241带动第二感应片242位于与第二传感器243分离的位置,即保持不触发第二传感器243的状态。当检测块241受到障碍物抵压,驱使检测块241克服第二弹性件245提供的预紧力(即继续压缩第二弹性件245)而带动第二感应片242朝向第二传感器243移动,直至触发第二传感器243。可选地,第二弹性件245可为弹簧。
请参见图3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取料装置还可包括上壳 25,该上壳25套设在取料座20上。分隔块22设置在该上壳25。第一检测组件 23的触头231穿出该上壳25,以便于被进入承载位21的物料抵压。
取料装置还可包括下壳14,该下壳14套设在安装座11,且与安装板12固定连接。如此,上壳25和下壳14的设置起到了保护取料装置的作用,并且下壳14还起到了加固安装座11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结构强度。可选地,下壳14 可通过下壳安装板16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2。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座,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取料座,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取料座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布设的至少一个承载位,所述承载位用于承载物料;所述取料座沿所述第二方向纵长延伸,以在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可穿入所述物料的空腔;及
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且与所述取料座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座上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分隔块,每相邻两个所述分隔块之间形成所述承载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组件,每一所述承载位内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每一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对应所述承载位内的所述物料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触头、第一感应片及第一传感器;
所述触头配接于所述取料座,且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所述取料座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所述第一感应片连接于所述触头,所述第一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取料座,且对应于所述第一感应片布设;
其中,所述物料进入所述承载位而抵压所述触头时,驱使所述触头带动所述第一感应片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感应片触发所述第一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块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固定块连接于所述取料座,所述触头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触头与所述第一固定块,以提供使得所述触头带动所述第一感应片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分离的预紧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座包括作为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的取料端,在所述取料座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取料端可穿入所述物料的空腔;
所述取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取料端的第二检测组件,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用于在所述取料端穿入所述物料的空腔的过程中检测障碍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块、第二感应片及第二传感器,所述检测块设置于所述取料端,且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所述取料座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所述第二感应片连接于所述检测块,所述第二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取料座,且对应于所述第二感应片布设;
其中,当所述取料端穿入所述物料的空腔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所述检测块在所述障碍物的抵压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二感应片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感应片触发所述第二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块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固定块连接于所述取料端,所述检测块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检测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以提供使得所述检测块带动所述第二感应片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分离的预紧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驱动件及传动带;
所述主动轮及所述从动轮均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座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端;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且传动连接于所述主动轮;所述传动带套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以在所述主动轮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二方向循序前移,且所述传动带与所述取料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装置还包括物料车,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物料车。
CN202021681243.3U 2020-08-13 2020-08-13 取料装置 Active CN2133865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1243.3U CN213386553U (zh) 2020-08-13 2020-08-13 取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1243.3U CN213386553U (zh) 2020-08-13 2020-08-13 取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86553U true CN213386553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204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81243.3U Active CN213386553U (zh) 2020-08-13 2020-08-13 取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865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35916B (zh) 一种机械自动化抓取设备
CN109128610A (zh) 焊接机构
CN114932360B (zh) 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数字化焊接设备
CN112490486A (zh) 一种电芯极耳和盖板焊接系统
CN114034712A (zh) 产品外观缺陷检测装置
CN115084666A (zh) 锂电池电芯自动上料贴纸分选一体设备及其组装生产线
KR101614314B1 (ko) 무인 운반차용 배터리 이송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무인 운반차의 배터리 자동 교환장치
CN213386553U (zh) 取料装置
CN113664492B (zh) 显示屏自动撕膜组装设备
CN209503228U (zh) 焊接系统
CN214336757U (zh) 一种电芯极耳和盖板焊接系统
CN214454862U (zh) 一种用于电池上下料的翻转夹具及电池翻转运输装置
CN213007005U (zh) 一种覆膜装置
CN109175679A (zh) 焊接系统
CN209503274U (zh) 焊接机构
CN111697772A (zh) 一种电机定子扣片上下料装置
CN216188721U (zh) 电芯抓取夹具及电芯组装装置
KR101614316B1 (ko) 무인 운반차용 배터리 충전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무인 운반차의 배터리 자동 교환장치
CN215695946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紧密尺寸检测工装
CN215556274U (zh) 一种轨道升降式对接动力电池立体仓库
CN215884378U (zh) 显示屏自动撕膜组装设备
CN109128496A (zh) 焊接系统
CN112643644B (zh) 一种工程机器人的取料方法
CN210281282U (zh) 球绞组装设备
CN211493152U (zh) 物料上下料及覆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22

Address after: 519040 zone T, room 205, second floor, No. 28, West Coast Avenue, Sanzao Town, Jinwan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Beid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0 Xinxi Road, national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