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72752U - 一种组合颈椎融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颈椎融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72752U
CN213372752U CN202021042287.1U CN202021042287U CN213372752U CN 213372752 U CN213372752 U CN 213372752U CN 202021042287 U CN202021042287 U CN 202021042287U CN 213372752 U CN213372752 U CN 213372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ion
fixing body
cervical
fixing
cervical verteb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422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强
许建中
陈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rn Theater Command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0422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72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72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727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颈椎融合器,通过设置第二固定体,且所述第二固定体的自由端超出所述颈椎融合体的端面,同时,在所述第二固定体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二螺钉孔,通过该设置,可以减少锁紧螺钉的占用所述颈椎融合体的表面结构,尽量增加颈椎融合体与颈椎骨的接触面积,增加二者之间的融合效果;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体与所述第一固定体错位设置,尽量减少锁紧螺钉与颈椎骨融合面的接触,进而减少锁紧螺钉对融合面的破坏,进一步增加融合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颈椎融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颈椎融合器。
背景技术
自从20世纪50年代开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以来,颈椎的融合技术得到推广和发展。脊柱融合术现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脊柱疾病,包括脊柱先天性疾病、畸形、退行性疾病、良性和恶性肿瘤及脊柱骨折等,是目前脊柱外科最常用的外科手术之一。颈椎病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疾病,而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方式。
目前,较常使用的颈椎间融合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体骨移植; (2)异体骨移植;(3)人工骨替代材料,如钛合金、聚醚醚酮等。其中,自体骨移植,能达到较高的植骨融合率,被认为是椎间植骨的金标准,但自体骨供区存在疼痛、血肿、感染、局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异体骨移植,融合率低,存在传播传染病等的隐患。另外,无论是自体骨移植还是异体骨移植均由于植骨块骨折、塌陷、吸收等导致椎间高度和生理弧度的丢失,进而影响手术效果。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国内外学者通过研制设计椎间融合器,使其既能实现植入后的及时稳定性,又能促进融合,并且能很好的重建并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弧度。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5163322U公开了一种颈椎零切迹融合器,其包括颈椎融合体、固定体、锁紧螺钉和定位针,所述颈椎融合体类似U字型,所述颈椎融合体对称设置连接槽,连接槽内设置有凸起,所述颈椎融合体对称设置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所述固定体设置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类似于L型,所述连接装置外侧为斜面,连接装置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颈椎融合体上的连接槽相连接,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相连接,所述固定体上设置4个螺钉孔,螺钉孔由导向孔、锥面螺纹孔和光孔组成,两端螺钉孔与中间两个螺钉孔成80度夹角;锁紧螺钉钉头成锥状、带有螺纹、钉体部位设置螺纹,所述钉头设置在所述螺钉孔的锥面螺纹孔处。上述融合器通过设置相互连接的椎间融合器和固定体,既有效的能够保持椎间高度,又能通过固定体上的螺钉孔使用锁紧螺钉进行固定,但是,上述结构中,颈椎融合体上设置的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占用了颈椎融合体与颈椎骨接触的面积,降低了一定的融合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颈椎融合器,其包括:颈椎融合体以及与所述颈椎融合体连接的固定体;所述固定体包括与所述颈椎融合体连接的第一固定体和与所述第一固定体连接的第二固定体,所述第一固定体与所述第二固定体错位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体的自由端超出所述颈椎融合体的端面;所述第一固定体上形成有第一螺钉孔,所述第二固定体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二螺钉孔。
进一步,所述颈椎融合体为非闭合的围绕结构,其两自由端之间形成融合体开口;所述第一固定体上形成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与所述融合体开口相适配。
进一步,所述加强块的两侧形成两个容置槽,其分别与所述颈椎融合器的两自由端相适配。
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体为两个,分列所述加强块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体连接。
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体之间形成镂空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螺钉孔的个数为1个,其贯穿所述加强块形成;所述第二螺钉孔的个数为2个,其分别形成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体的自由端。
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体成弧形设计;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侧面为弧面设计。
进一步,所述第一螺钉孔倾斜设计,当锁紧螺钉安装在所述第一螺钉孔后,所述锁紧螺钉的中轴线与所述颈椎融合体的中线a之间的角度A在35-70 度;所述颈椎融合体的中线a与所述第二固定体之间的夹角B为90-100度。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螺钉孔的旁边设置有止退孔,所述止退孔内安装有锁紧片。
进一步,所述颈椎融合体靠近自由端的外侧部形成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两端部分别形成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形成有凹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连接块相适配,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颈椎融合器,通过设置第二固定体,且所述第二固定体的自由端超出所述颈椎融合体的端面,同时,在所述第二固定体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二螺钉孔,通过该设置,可以减少锁紧螺钉的占用所述颈椎融合体的表面结构,尽量增加颈椎融合体与颈椎骨的接触面积,增加二者之间的融合效果;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体与所述第一固定体错位设置,尽量减少锁紧螺钉与颈椎骨融合面的接触,进而减少锁紧螺钉对融合面的破坏,进一步增加融合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颈椎融合器,所述第一固定体上形成有加强块,其与所述融合器开口相适配,该设置增加了第一固定体的强度,同时,增加了颈椎骨与颈椎融合器支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所述加强块的两侧形成两个容置槽,其分别与所述颈椎融合器的两自由端相适配,该设置进一步增加了颈椎骨与颈椎融合器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该设置使得颈椎融合体变相接近于一个闭合的结构,尽最大可能增加融合器与颈椎骨的接触支撑。
(3)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颈椎融合器,第二固定体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固定体之间形成镂空槽,同时,第一螺钉孔为1个,所述第二螺钉孔为2个,此时,三个螺钉孔呈品字形设计,使得锁紧螺钉同样的呈品字形设计,提供更加稳定的固定结构;进一步,第一螺钉孔倾斜设计,使得锁紧螺钉提供更强的把持力;进一步,所述第一螺钉孔贯穿加强块,加上镂空槽设计,使得拧紧锁紧螺钉方便,且方便医生操作,重要的是,镂空槽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压迫颈椎骨的凸起;进一步,镂空槽还可以配合撑开复位装置,有利于骨折复位。
(4)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颈椎融合器,为了更加适宜人体化设计,所述第二固定体成弧形设计;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侧面为弧面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颈椎融合器(分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颈椎融合器(组合)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仰视图;
图5是图2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颈椎融合器(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锁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颈椎融合体;2-固定体;3-锁紧螺钉;4-止退孔; 5-锁紧片;11-植骨孔;12-融合体开口;13-连接槽;14-凸起;21-第一固定体; 211-第一螺钉孔;212-加强块;213-容置槽;214-连接块;215-凹槽;22-第二固定体;221-第二螺钉孔;23-镂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居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组合颈椎融合器,其包括颈椎融合体以及与所述颈椎融合体连接的固定体,所述颈椎融合体1用以支撑颈椎骨,其形状不做具体限制,常用的能够支撑颈椎骨的颈椎融合器即可,优选的,所述颈椎融合体1为非闭合的围绕结构,给围绕结构形成植骨孔11,所述植骨孔11 可以填充相应的骨科手术材料,其两自由端之间形成融合器开口12,具体点,所述颈椎融合体1为C型或者U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颈椎融合体1为 C型;所述颈椎融合体1与颈椎骨接触的上下表面形成锯齿结构,优选的,上表面的锯齿结构的顶端呈圆弧形设计,这更符合颈椎第二节段与第三节段之间的生理弧度;所述固定体2用以连接所述颈椎融合体1并固定在颈椎骨伤,其包括与所述颈椎融合体1连接的第一固定体21和与所述第一固定体21连接的第二固定体22,所述第一固定体21与所述第二固定体22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体21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优选长条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体21的一侧面为弧面设计,具体点,是指外侧面呈弧面设计,所述第一固定体21上形成有第一螺钉孔211,所述第一螺钉孔211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只要缩颈螺钉3能够穿过即可;所述第一螺钉孔的个数211为1个,且所述第一螺钉孔211倾斜设计,当锁紧螺钉安装在所述第一螺钉孔211后,所述锁紧螺钉的中轴线与所述颈椎融合体1的中线a之间的角度A在35-70度,具体的,角度A为40度;所述第一固定体21上形成有加强块212,所述加强块 212和所述融合体开口12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安装时,所述加强块212与所述融合器开口12相适配,优选所述加强块212填充于所述融合器开口12;所述第一螺钉孔211优选贯穿所述加强块形成;所述加强块212的两侧形成两个容置槽213,所述容置槽213和所述颈椎融合体1的两自由端的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安装时,二者相互匹配,优选所述颈椎融合体1的两自由端分别填充两所述容置槽213;所述第二固定体22的自由端超出所述颈椎融合体1的下端面,在所述第二固定体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二螺钉孔221;所述第二固定体22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优选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二固定体22与所述第一固定体 21的连接处与颈椎骨接触的结构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固定体22的个数不做具体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体22为两个,分列所述加强块212 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体21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体22之间形成镂空槽23,所述第二固定体22的自由端呈弧形结构,同时,所述镂空槽23具有开口;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体22的自由端均形成一个第二螺钉孔221,其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缩颈螺钉能够穿过即可,进一步,优选的,两个第二螺钉孔221之间的角度C为10-25度,在实施例中,角度C为17度;为了能有效避免颈椎第3节段前段凸起,尽量减少手术中骨头的剔除,所述颈椎融合体1的中线a与所述第二固定体之间的夹角B为90-100度,优选角度B为95度。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螺钉孔211的旁边设置有止退孔4,所述止退孔4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止退孔4位阶梯型孔;在所述止退孔 4内安装有锁紧片5,所述锁紧片5用以锁住止退安装在第一螺钉孔211中的锁紧螺钉,所述锁紧片5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其为与所述止退孔4相配合的阶梯型结构,且具有缺口,安装时,所述锁紧片5 插入所述止退孔4后,所述锁紧片5的插入端部外径变大,从而锁紧片5固定在所述止退孔4上。
进一步,所述颈椎融合体1与所述固定件连接的方式很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颈椎融合体1靠近自由端的外侧部形成有连接槽13,所述连接槽13 内设置有凸起14,两所述连接槽13为位倾斜八字槽,所述凸起14为弧形凸起;所述第一固定体21的两端部分别形成连接块214,所述连接块214上形成有凹槽215,两所述连接块214为倾斜八字结构,所述凹槽215为弧形凹槽;所述连接槽13与所述连接块214相适配,所述凸起14与所述凹槽215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颈椎融合器与现有的颈椎融合器使用方法差不多,都是通过颈椎外科手术实现相应的安装位置和安装孔,填充完相应的填充材料,固定好即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组合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颈椎融合体以及与所述颈椎融合体连接的固定体;所述固定体包括与所述颈椎融合体连接的第一固定体和与所述第一固定体连接的第二固定体,所述第一固定体与所述第二固定体错位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体的自由端超出所述颈椎融合体的端面;所述第一固定体上形成有第一螺钉孔,所述第二固定体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二螺钉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融合体为非闭合的围绕结构,其两自由端之间形成融合体开口;所述第一固定体上形成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与所述融合体开口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块的两侧形成两个容置槽,其分别与所述颈椎融合器的两自由端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体为两个,分列所述加强块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体之间形成镂空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钉孔的个数为1个,其贯穿所述加强块形成;所述第二螺钉孔的个数为2个,其分别形成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体的自由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体成弧形设计;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侧面为弧面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钉孔倾斜设计,当锁紧螺钉安装在所述第一螺钉孔后,所述锁紧螺钉的中轴线与所述颈椎融合体的中线a之间的角度A在35-70度;所述颈椎融合体的中线a与所述第二固定体之间的夹角B为90-100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螺钉孔的旁边设置有止退孔,所述止退孔内安装有锁紧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融合体靠近自由端的外侧部形成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两端部分别形成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形成有凹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连接块相适配,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相适配。
CN202021042287.1U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组合颈椎融合器 Active CN213372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2287.1U CN213372752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组合颈椎融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2287.1U CN213372752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组合颈椎融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72752U true CN213372752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97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42287.1U Active CN213372752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组合颈椎融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727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00550A (en) Interbody fusion cage
US20030055505A1 (en) Intervertebral fusion device
US20060052870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revent movement through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s
CN109758272A (zh) 一种可中间植骨高度可调的可撑开融合器
CN109481101A (zh) 一种颈前路自固定人工椎体
CN213372752U (zh) 一种组合颈椎融合器
CN205163322U (zh) 颈椎零切迹融合器
CN100358484C (zh) 用于融合椎骨的装置
CN210095998U (zh) 一种嵌合式同种异体颈椎融合骨块
CN205286619U (zh) 颈椎椎体次全切融合系统
CN210228406U (zh) 椎体假体
CN218792651U (zh) 可撑开椎间融合器
CN209107683U (zh) 一种椎间融合固定器
CN203244449U (zh) 用于髂腹股沟入路髋臼方形区骨折治疗的固定器
CN216455498U (zh) 一种3d打印固定融合一体化后路颈枕融合假体
CN208065304U (zh) 一种颈椎椎间融合器
CN115414106A (zh) 一种组合式一体化防沉降颈椎前路融合系统
CN213788020U (zh) 一种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融合器
CN217793483U (zh) 颈椎关节突融合器
CN107693169A (zh) 楔入式可调节人工椎体
CN210301312U (zh) 一种锁定融合器开孔锥
CN1372869A (zh) 一种颈前路钢板融合器
CN114129308A (zh) 一种3d打印固定融合一体化后路颈枕融合假体
CN209285839U (zh) 腰骶人工假体
KR101799730B1 (ko) 경추 유합술용 케이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3

Address after: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10 Liuhua Road No. 111

Patentee after: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SOUTHERN THEATER GENERAL Hospital

Address before: No. 111 Liuhua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10

Patentee before: Tu 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