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72423U - 用于下肢接骨手术中的断骨侧向复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下肢接骨手术中的断骨侧向复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72423U
CN213372423U CN202022023788.1U CN202022023788U CN213372423U CN 213372423 U CN213372423 U CN 213372423U CN 202022023788 U CN202022023788 U CN 202022023788U CN 213372423 U CN213372423 U CN 213372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hole
sliding
suppor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237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蕴威
邢欣
吕红芝
王娟
陈伟
张奇
田洪涛
孙东伟
侯志勇
赵亚攀
张英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hir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20237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72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72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724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下肢接骨手术中的断骨侧向复位装置的,包括支撑架和侧向复位机构,支撑架呈三角体结构,用于支撑患者下肢使其形成并保持曲腿状态,于承托面上设有用于断骨侧向复位机构,侧顶丝上的插杆在弹簧四的作用下与插孔偏心设置,使得卡块二卡入卡槽二内,实现插杆的轴向锁定,该装置能够快速调节,实现对断骨侧向成角畸形的纠正。

Description

用于下肢接骨手术中的断骨侧向复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下肢接骨手术中的断骨侧向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股骨和胫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由于腿部肌肉力量强大,患者胫骨发生骨折后常常会在肌肉的牵拉下出现短缩畸形,术中复位、恢复其长度并有效维持较为困难。如果术中不能解剖复位,术后可能发生畸形愈合和下肢力线不良等并发症,进而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或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髓内钉固定或经皮微创植入接骨板是股骨和胫骨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术中牵引是复位股骨和胫骨骨折、恢复下肢长度的重要手段。目前,植入髓内钉或经皮微创植入接骨板手术时一般需两位助手帮助牵引患者,两助手分别把持断骨的近端和远端,使股骨或胫骨复位,然而这种方法往往不能稳定维持骨折复位和下肢长度,复位效果不理想,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而且两位助手会挤占术者空间,影响术者手术操作。
采用牵引装置对骨折的股骨或胫骨进行复位可以克服上述缺点,但现有的牵引装置都是使下肢伸直,而髓内钉是从股骨远端或胫骨近端植入的,患者必须保持曲腿姿态手术才能进行。
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911423627.7中公开了一种用于下肢骨折接骨手术的自动牵引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三角形的支撑架使患者保持曲腿姿态进行手术,通过各面间铰接且长度可调的功能完成了对断骨的牵拉,并在支撑架上还设有各角度的调节机构,便于使断骨复位,满足术中操作的各种需求,以适用于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推广性较高。但该装置至少还存在以下的使用弊端:
在对胫骨近端侧向成角畸形调整时,两侧的侧顶杆通过弧形的第一联动板连接形成联动的侧顶形式,即一端侧顶杆主动伸长,另一端侧顶杆被动收缩。该结构在侧顶时,第一联动板要克服小腿的压力产生横向位移,且第一联动板呈弧形,造成第一联动板与小腿间摩擦力较大,甚至在弧形结构的带动下使患者小腿相对支撑架产生横向位移,影响对断骨畸形的纠正效果。
另外,该公开的侧顶结构中,侧顶的高度无法调节,对于体态胖瘦差异较大的患者,其胫骨具承托面的距离差距较大,因此该公开的对胫骨断骨侧成向成角畸形纠正的侧顶结构的应用价值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下肢接骨手术中的断骨侧向复位装置,能够调节侧顶丝的距承托面的距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下肢接骨手术中的断骨侧向复位装置,包括:
支撑架,用于支撑患者下肢使其形成并保持曲腿状态,具有水平的支撑底面和相对设于支撑底面两侧的两个承托面,两个承托面分别用于承载患者的小腿和大腿,并于支撑架的顶部形成有用于对膝关节进行支撑的支撑部;
其特征在于,
于任一或两承托面上设有用于侧向顶压断骨的侧向复位机构,所述侧向复位机构包括:
至少两根侧顶丝,分设于所在承托面的两侧,并与承托面平行设置,用于对断骨进行侧向顶压;
每一所述侧顶丝通过一侧顶驱动组件能够靠近或远离承托面移动并锁定、沿承托面的长度方向移动并锁定、以及轴向移动并锁定;其中
所述侧顶驱动组件包括:
滑块二,沿承托面的长度方向滑接于承托面的两侧并能够锁定,于滑块二上开设有垂直于承托面的通孔及与通孔相贯的滑槽;
快调块二,滑动置于滑槽内,所述快调块二的外端伸出滑槽外,所述快调块二上开设有能够与通孔同轴、且直径大于通孔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上具有一块凸出的卡块二;
弹簧四,压制于滑槽底部与快调块二之间,对快调块二施加有向外的推力;
定位结构,用于防止快调块二与滑块二脱离,并留有使快调块二向内移动以进一步压缩弹簧四的移动量;及
插杆,外径与通孔相匹配,并插设于通孔和插孔内,所述插杆外壁上轴向间距设有多圈凹陷的卡槽二,所述插杆的上端与侧顶丝连接,且侧顶丝能够在插杆上横向移动并锁定;
在弹簧四的作用下,插杆与插孔偏心设置,使得卡块二卡入卡槽二内,实现插杆的轴向锁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侧顶驱动组件还包括:
固定块二,固定于插杆的顶部,并开设有穿孔;
调节螺母三;
所述侧顶丝上设有外螺纹,其轴向活动穿设于固定块二上并被旋转限位,所述调节螺母三螺纹连接于侧顶丝上,并位于固定块二内侧与其能够抵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侧顶丝上具有轴向的平面,所述固定块二上具有与侧顶丝横截面相匹配的孔,实现侧顶丝在固定块二内被旋转限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块二上的通孔具有多个径向的卡槽三,所述插杆的侧壁上具有一个径向凸出的定位翅片,所述定位翅片能够卡入任一卡槽三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
三根横杆,平行且呈三角形布置;
六根支撑杆,每两根支撑杆平行置于两根横杆之间,并围构成一矩形的框架,以形成支撑架的三个面,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对应的横杆端部可转动连接;
至少一支撑件,置于小腿对应的承托面上,其两端与对应的支撑杆连接;
所述滑块二滑接于支撑杆上,其与支撑杆之间具有轴向滑接的凹凸配合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快调块二上还开设有使支撑杆活动穿过的锁止孔;
在弹簧四的作用下,锁止孔与支撑杆偏心设置,使得快调块二抵住支撑杆,实现滑块二的位置锁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快调块二的外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二。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两端与支撑杆滑动连接并能够锁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固定有滑接于支撑杆上的滑块一,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上具有外螺纹,于支撑杆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一,所述调节螺母一与滑块一可转动的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架相邻的两面端部均铰接,且各面的长度可调并能够锁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装置的胫骨断骨侧向复位机构能够调节侧顶丝的距承托面的距离,以适应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应用价值高。
并且,该装置中的侧顶丝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快速的高度调节,通过按压快调块二向内挤压弹簧四,克服弹簧四对快调块二的作用力,使得快调块二上的插孔与插杆同心设置,卡块二从插杆的卡槽二内退出,此时医护人员可手拿插杆进行大尺寸的高度调节,即可实现对侧顶丝高度的快速调节。调节到合适位置后,放开快调块二,弹簧四释放能量,再次使快调块二上的插孔与插杆偏心设置,卡块二卡入卡槽人内,再次实现插杆的轴向固定。通过对侧顶丝高度的快速调节,且操作简单,可节约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装置中侧向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装置中滑块二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本公开的用于下肢接骨手术中的断骨侧向复位装置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支撑架和侧向复位机构。
支撑架用于支撑患者下肢使其形成并保持曲腿状态,具有水平的支撑底面3和相对设于支撑底面3两侧的两个承托面,两个承托面分别用于承载患者的小腿和大腿,即小腿承托面1和大腿承托面2,并于支撑架的顶部形成有用于对膝关节进行支撑的支撑部。
手术时,将支撑架放置于手术台上,并置于患者下肢的下方,患者上身平躺,患肢弯曲,小腿搭在小腿承托面1上,大腿搭在大腿承托面2,从而起到支撑患者下肢使其形成并保持曲腿状态的目的,以便于医生手术。
于任一或两承托面上设有用于侧向顶压断骨的侧向复位机构130,以纠正断骨的侧向成角畸形。
侧向复位机构130包括至少两根侧顶丝131,分设于所在承托面的两侧,并与承托面平行设置,用于对断骨进行侧向顶压。每一所述侧顶丝131 通过一侧顶驱动组件能够靠近或远离承托面移动并锁定、沿承托面的长度方向移动并锁定、以及轴向移动并锁定。
在侧顶丝131的前端可拆卸的固定有侧顶压板,以保证顶压面积,不破坏皮组织,侧顶压板优选为弧形板,侧顶压板可根据手术情况拆卸露出侧顶丝131的尖锐端。
其中,侧顶驱动组件包括滑块二132、快调块二133、弹簧四134、定位结构和插杆135。
滑块二132沿承托面的长度方向滑接于承托面的两侧并能够锁定,于滑块二132上开设有垂直于承托面的通孔及与通孔相贯的滑槽。
快调块二133滑动置于滑槽内,所述快调块二133的外端伸出滑槽外,所述快调块二133上开设有能够与通孔同轴、且直径大于通孔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上具有一块凸出的卡块二1332。
弹簧四134压制于滑槽底部与快调块二133之间,处于压缩状态,对快调块二133施加有向外的推力。
定位结构用于防止快调块二133与滑块二132脱离,并留有使快调块二133向内移动以进一步压缩弹簧四134的移动量。
插杆135的外径与通孔相匹配,并插设于通孔和插孔内,通孔可对插杆135进行径向的限位。在插杆135外壁上轴向间距设有多圈凹陷的卡槽二。
在弹簧四134的作用下,插杆135与插孔偏心设置,使得卡块二卡入卡槽二内,实现插杆135的轴向锁定。
侧顶丝131能够在插杆135上横向移动并锁定,具体的,在插杆135 的上端固定有固定块二137,固定块二137上开设有穿孔,侧顶丝131上设有外螺纹,其轴向活动穿设于固定块二137上并被旋转限位,调节螺母三 138螺纹连接于侧顶丝131上,并位于固定块二137内侧与其能够抵接,实现对调节螺母三138的轴向定位,且侧顶丝131不会从于固定块二137内脱离。
侧顶丝131上具有轴向的平面,所述固定块二137上具有与侧顶丝131 横截面相匹配的孔,实现侧顶丝131在固定块二137内被旋转限位。
在快调块二133的外端还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二136,旋紧调节螺母二 136以保证滑块块二132与支撑杆10锁定的稳定性。
当需要调节侧顶丝131距承托面的距离时,松开调节螺母二136,医护人员按动快调块二133,进一步挤压弹簧四134,克服弹簧四134对快调块二133的作用力,使得插孔与插杆135同心设置,卡块二退出卡槽二内,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手持插杆135进行高度调节。
当插杆135的高度调节好后,松开快调块二133,在弹簧四134的作用下,插杆135与插孔偏心设置,卡块二卡入卡槽二内,实现对插杆135轴向的锁定,并重新旋紧调节螺母二136,使得调节螺母二136向外牵拉快调块二133,使得快调块二133的锁止孔1331与支撑杆10间具有预紧力,保证滑块二132位置的稳定。从而实现驱动侧顶丝131靠近或远离承托面移动并锁定。
通过旋转调节螺母三138,驱动侧顶丝131的轴向移动,以调节侧顶力,以纠正胫骨断端的侧向成角畸形。
滑块二132上的通孔具有多个径向的卡槽三1321,所述插杆135的侧壁上具有一个径向凸出的定位翅片,所述定位翅片能够卡入任一卡槽三 1321内。
卡槽三1321优选有设置三个,使得侧顶丝131能够与支撑杆10垂直、呈60°和-60°夹角设置,便于手术操作。
支撑架包括三根横杆4、六根支撑杆10和至少一支撑件。三根横杆平行且呈三角形布置,顶部的横杆用于支撑患者的膝关节。每两根支撑杆10 平行置于两根横杆之间,并围构成一矩形的框架,以形成支撑架的三个面,所述支撑杆10的两端与对应的横杆端部可转动连接,使得面与面间的夹角可调。
滑块二132滑接于支撑杆10上,其与支撑杆10之间具有轴向滑接的凹凸配合结构,只能够沿支撑杆10移动,不发生旋转。
调块二133上还开设有使支撑杆10活动穿过的锁止孔1331。在弹簧四 134的作用下,锁止孔1331与支撑杆10偏心设置,使得快调块二133抵住支撑杆10,实现滑块二132的位置锁定。形成上述的定位结构,可用于防止快调块二133与滑块二132脱离,并留有使快调块二133向内移动以进一步压缩弹簧四134的移动量。
当需要调节滑块二132在支撑杆10上的位置时,松开调节螺母二136,医护人员推动滑块二132,克服锁止孔1331与支撑杆10间的摩擦力即可。从而实现驱动侧顶丝131沿小腿承托面1的长度方向移动并锁定。
支撑件20至少设置在小腿对应的承托面上,其两端与支撑杆10滑动连接并能够锁定,支撑件20的两端固定有滑接于支撑杆10上的滑块一21,所述支撑杆10的外壁上具有外螺纹,于支撑杆10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一,所述调节螺母一与滑块一21通过轴承或卡簧可转动的固定。
通过旋转调节螺母可驱动滑块移动,并通过调节螺母和支撑杆10的螺纹实现锁定。使得支撑件20在承托面上的位置可调,适用于不身高的患者使用。
支撑架相邻的两面端部均铰接,且各面的长度可调并能够锁定。将支撑架各面的长度、及所成夹角设置为可调节的形式,可以改变支撑架的高度及大、小腿承托面的长度,从而使得支撑架的形态可根据患者的体形进行调整,使患者的小腿能够搭载在小腿承托面上,够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
另外,调节支撑架,使小腿承托面缩短,相当于小腿承托面的下部分向上移动,从而胫骨远端上移,进而实现对断骨施加向上的牵引力,以缩小断骨的断口;使大腿承托面缩短,大腿承托面的上部分向下移动,进而股骨远端下移,从而实现对断骨施加向下的牵引力,以缩小断骨的断口。因此通过调节承托面的长度还可实现对断骨的牵拉,恢复下肢长度,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和手术效率,适于在各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用于下肢接骨手术中的断骨侧向复位装置,包括:
支撑架,用于支撑患者下肢使其形成并保持曲腿状态,具有水平的支撑底面(3)和相对设于支撑底面(3)两侧的两个承托面,两个承托面分别用于承载患者的小腿和大腿,并于支撑架的顶部形成有用于对膝关节进行支撑的支撑部;
其特征在于,
于任一或两承托面上设有用于侧向顶压断骨的侧向复位机构(130),所述侧向复位机构(130)包括:
至少两根侧顶丝(131),分设于所在承托面的两侧,并与承托面平行设置,用于对断骨进行侧向顶压;
每一所述侧顶丝(131)通过一侧顶驱动组件能够靠近或远离承托面移动并锁定、沿承托面的长度方向移动并锁定、以及轴向移动并锁定;其中
所述侧顶驱动组件包括:
滑块二(132),沿承托面的长度方向滑接于承托面的两侧并能够锁定,于滑块二(132)上开设有垂直于承托面的通孔及与通孔相贯的滑槽;
快调块二(133),滑动置于滑槽内,所述快调块二(133)的外端伸出滑槽外,所述快调块二(133)上开设有能够与通孔同轴、且直径大于通孔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上具有一块凸出的卡块二(1332);
弹簧四(134),压制于滑槽底部与快调块二(133)之间,对快调块二(133)施加有向外的推力;
定位结构,用于防止快调块二(133)与滑块二(132)脱离,并留有使快调块二(133)向内移动以进一步压缩弹簧四(134)的移动量;及
插杆(135),外径与通孔相匹配,并插设于通孔和插孔内,所述插杆(135)外壁上轴向间距设有多圈凹陷的卡槽二,所述插杆(135)的上端与侧顶丝(131)连接,且侧顶丝(131)能够在插杆(135)上横向移动并锁定;
在弹簧四(134)的作用下,插杆(135)与插孔偏心设置,使得卡块二卡入卡槽二内,实现插杆(135)的轴向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顶驱动组件还包括:
固定块二(137),固定于插杆(135)的顶部,并开设有穿孔;
调节螺母三(138);
所述侧顶丝(131)上设有外螺纹,其轴向活动穿设于固定块二(137)上并被旋转限位,所述调节螺母三(138)螺纹连接于侧顶丝(131)上,并位于固定块二(137)内侧与其能够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顶丝(131)上具有轴向的平面,所述固定块二(137)上具有与侧顶丝(131)横截面相匹配的孔,实现侧顶丝(131)在固定块二(137)内被旋转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二(132)上的通孔具有多个径向的卡槽三(1321),所述插杆(135)的侧壁上具有一个径向凸出的定位翅片,所述定位翅片能够卡入任一卡槽三(13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
三根横杆(4),平行且呈三角形布置;
六根支撑杆(10),每两根支撑杆(10)平行置于两根横杆之间,并围构成一矩形的框架,以形成支撑架的三个面,所述支撑杆(10)的两端与对应的横杆(4)端部可转动连接;
至少一支撑件(20),置于小腿对应的承托面上,其两端与对应的支撑杆(10)连接;
所述滑块二(132)滑接于支撑杆(10)上,其与支撑杆(10)之间具有轴向滑接的凹凸配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快调块二(133)上还开设有使支撑杆(10)活动穿过的锁止孔(1331);
在弹簧四(134)的作用下,锁止孔(1331)与支撑杆(10)偏心设置,使得快调块二(133)抵住支撑杆(10),实现滑块二(132)的位置锁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调块二(133)的外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二(13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0)的两端与支撑杆(10)滑动连接并能够锁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0)的两端固定有滑接于支撑杆(10)上的滑块一(21),所述支撑杆(10)的外壁上具有外螺纹,于支撑杆(10)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一,所述调节螺母一与滑块一(21)可转动的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相邻的两面端部均铰接,且各面的长度可调并能够锁定。
CN202022023788.1U 2020-09-15 2020-09-15 用于下肢接骨手术中的断骨侧向复位装置 Active CN213372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23788.1U CN213372423U (zh) 2020-09-15 2020-09-15 用于下肢接骨手术中的断骨侧向复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23788.1U CN213372423U (zh) 2020-09-15 2020-09-15 用于下肢接骨手术中的断骨侧向复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72423U true CN213372423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79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23788.1U Active CN213372423U (zh) 2020-09-15 2020-09-15 用于下肢接骨手术中的断骨侧向复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724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27286A (en) Incrementally adjustable tibial osteotomy fix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8277449B2 (en) Orthopedic external fixator and method of use
US9066757B2 (en) Orthopedic external fixator and method of use
CN103445838B (zh) 长骨骨折复位器
CN110537964B (zh) 一种用于髓内钉手术的下肢牵引装置
CN110693587A (zh) 一种用于髓内钉手术的下肢骨骼复位装置
US11399870B2 (en) Automatic traction device for lower limb fracture osteosynthesis
CN203677225U (zh) 一种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急诊复位的外固定器具
CN203425020U (zh) 长骨骨折复位器
CN213372423U (zh) 用于下肢接骨手术中的断骨侧向复位装置
CN103637839B (zh) 一种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快速复位器
CN214073539U (zh) 用于胫骨骨折复位手术的牵引装置
CN110755144A (zh) 一种用于股骨髓内钉手术的侧卧位下肢复位装置
CN111956315A (zh) 用于胫骨骨折接骨手术的牵引复位装置
CN111956316A (zh) 用于股骨骨折接骨手术的牵引复位装置
CN211355807U (zh) 一种用于髓内钉手术的下肢牵引装置
CN212490115U (zh) 用于胫骨骨折接骨手术的牵引复位装置
CN211633788U (zh) 一种基于牵引床的股骨干骨折辅助复位支撑装置
CN213372422U (zh) 用于下肢接骨手术中的断骨前后复位装置
CN212490116U (zh) 用于股骨骨折接骨手术的牵引复位装置
CN213372777U (zh) 用于纠正下肢断骨成角畸形的复位装置
CN111012467A (zh) 一种用于胫骨骨折接骨手术的自动牵引装置
CN211583457U (zh) 一种用于胫骨骨折接骨手术的自动牵引装置
CN211560322U (zh) 一种用于股骨骨折接骨手术的自动牵引装置
CN211560321U (zh) 一种用于下肢骨折接骨手术的自动牵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