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70339U - 调整式扣具 - Google Patents

调整式扣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70339U
CN213370339U CN202021922025.4U CN202021922025U CN213370339U CN 213370339 U CN213370339 U CN 213370339U CN 202021922025 U CN202021922025 U CN 202021922025U CN 213370339 U CN213370339 U CN 213370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ing
buckle
base
female buckle
male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220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善兴
石井大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Taiw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Taiwan Corp filed Critical Nifco Taiwan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19220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70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70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703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调整式扣具,包括母扣及公扣,其中该母扣具有供结合于结合物上的基座,并于基座顶面设有复数扣持部,且二相邻扣持部之间形成有扣持空间,而扣持空间相对二外侧面分别设有扣槽,再于母扣上扣持有公扣,且公扣具有软性材质制成并结合于结合物上的本体,并于本体上设有供扣持定位于不同位置复数扣持部而调整结合物开口大小的复数扣合部,而各扣合部具有供伸入于扣持空间内的基部,且基部相对二侧分别朝外延伸有供扣持于扣槽内的卡勾,其因母扣与公扣之间为通过复二扣槽与二卡勾相互扣持定位,所以各扣合部形成二点扣持定位,进而具有较高的扣持力,以防止扣合后翘曲的情况发生,如此避免公扣轻易脱离于母扣。

Description

调整式扣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整式扣具,尤指母扣与公扣之间为通过复数扣持部的扣槽与复数扣合部的二卡勾相互扣持定位,以各扣合部形成二点扣持定位,进而具有较高的扣持力,以防止扣合后翘曲的情况发生,如此避免公扣轻易脱离于母扣,从而使操作简易、定位确实。
背景技术
现今扣具的使用非常普遍,且不同型式的扣具则有不同的扣合方式,并可同时分别应用于衣物、鞋子或袋子上使用,而扣具通常是利用绳索来穿设于其内,并将绳索二端的头部穿出后,即可利用一扣具为由绳索一端的头部外径套入,使扣具沿绳索外径表面移动,用以方便调整衣物、鞋子或袋子等的开口大小使用。
再者,一般衣物(如:外套、运动服、手套或雨衣等)为了方便于穿着或调节袖口大小,大都会利用一粘扣带(通称为魔鬼毡)车缝于袖口处,以防止外部强风或雨水由袖口处进入于衣物内,且因二片尼龙带上分别编织有复数个小勾环及绒毛小环孔,当二片尼龙粘贴时,便可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具有耐用、容易拉开、质轻、可轻洗等优点,并于使用者在雪地或寒冷潮湿的天候环境下配戴保暖手套或防滑手套时,也可方便直接拉扯于粘扣带来调整其松紧度而不需将手套脱下,以有效防止手部外露造成冻伤的情况发生,故,粘扣带被广泛应用于特殊需求或使用环境来取代一般按式钮扣、扣钩、钮扣和绳索。
惟该现有粘扣带粘贴时,使用者当下只能凭着感觉拉动于现有粘扣带来调整其松紧度,无法确实得知是否已调整至适当松紧位置,而需要再次进行拉开作粘贴的动作,并于经由多次的反复拉开、粘贴后,其绒毛小环孔容易被剥离而粘住在小勾环上,或是在小勾环上沾粘有衣物的棉絮或异物,因而影响整体粘贴效果,并造成现有粘扣带使用久了便会失去原有的粘扣性,若欲清除现有粘扣带上的绒毛、棉絮或异物等则需花费好一番功夫才能清理干净,且清理后粘扣性恢复的效果相当有限,使用没多久又逐渐失去原有的粘扣性,也有使用者将衣物送回成衣厂商或坊间车缝的工作室进行更换,并使现有粘扣带上的缝线去除后,便可将现有粘扣带换掉,再将新的粘扣带来车缝于衣物上,但此种更换粘扣带方式不仅相当的耗费工时与成本,其整体使用上的方便性也将大打折扣,而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重新设计来加以有效解决。
是以,要如何设法解决上述现有的缺失与不便,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故,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始设计出此种调整式扣具的新型专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调整式扣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母扣及公扣,其中:
该母扣具有供结合于预设结合物上的基座,并于基座顶面处设有复数扣持部,且二相邻扣持部之间形成有扣持空间,而扣持空间相对二外侧壁面分别设有扣槽;
该公扣具有软性材质制成且供结合于预设结合物上的本体,且本体上设有供扣持定位于不同位置复数扣持部而调整预设结合物开口大小的复数扣合部,而各扣合部具有供伸入于扣持空间内的基部,且基部相对二侧分别朝外延伸有供扣持于扣槽内的卡勾。
所述的调整式扣具,其中:该母扣的材质为软性材质。
所述的调整式扣具,其中:该母扣的基座表面抵靠于公扣的本体底面处。
所述的调整式扣具,其中:该扣持部的二扣槽顶面处设有第一挡止面,而该扣合部的卡勾顶面形成有供勾持于第一挡止面上的第二挡止面。
所述的调整式扣具,其中:该母扣的扣持部顶面处形成有导引面,且该卡勾底面处形成有供推抵于导引面上而使扣持空间开口向外撑开的推抵面。
所述的调整式扣具,其中:该公扣的本体表面上设有供复数扣持部穿过的复数穿孔。
所述的调整式扣具,其中:该穿孔内侧周缘处设有引导面。
所述的调整式扣具,其中:该母扣的基座及公扣的本体相对外侧分别形成有供结合于预设结合物上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
所述的调整式扣具,其中:该母扣的基座及公扣的本体相对外侧分别形成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且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分别结合有供预设结合物定位的对接件。
所述的调整式扣具,其中:该母扣的基座及公扣的本体衔接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乃在于,因母扣与公扣之间为通过复数扣持部的扣槽与复数扣合部的二卡勾相互扣持定位,所以各扣合部形成二点扣持定位,进而具有较高的扣持力,以防止扣合后翘曲的情况发生,如此避免公扣轻易脱离于母扣,从而达到操作简易、定位确实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乃在于该母扣的基座与公扣的本体相互抵靠,即可减少母扣与公扣之间产生空隙,以可避免手指或异物从母扣与公扣中轻易进入,进而可达到防止公扣轻易脱离至母扣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乃在于该母扣及公扣为由软性材质制成,即可通过软性材质便于弯曲、弯折的特性,使母扣及公扣可确实服贴、定位于结合物上,以达到具有便于组装及使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母扣及公扣扣合前的侧视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母扣及公扣扣合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一实施例组装前的使用状态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一实施例组装后的使用状态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二实施例组装前的使用状态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二实施例组装后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母扣;11-基座;111-第一端部;12-扣持部;120-扣持空间;121-扣槽;1211-第一挡止面;122-导引面;2-公扣;21-本体;211-穿孔;2111-引导面;212-第二端部;22-扣合部;221-基部;222-卡勾;2221-第二挡止面;2222-推抵面;3-结合物;31-接合面;32-调整带;4-对接件;41-织带孔;42-定位槽;43-通孔;44-透孔;45-板体;450-勾持槽;46-铆接件;5-结合件;51-孔洞;6-结合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母扣1及公扣2,其中:
该母扣1具有平整状且由软性材质制成的基座11,并于基座11顶面处设有间隔设置的复数扣持部12,且二相邻扣持部12之间形成有扣持空间120,而扣持空间120相对二外侧壁面分别设有凹陷状的扣槽121,再于二扣槽121顶面处设有平整状的第一挡止面1211,又该扣持部12顶面处形成有弧状的导引面122。
该公扣2具有平整状且由软性材质制成的本体21,并于本体21表面上设有间隔设置的复数穿孔211,且穿孔211内侧周缘处设有引导面2111,再于复数穿孔211之间设有间隔设置的复数扣合部22,且各扣合部22具有呈拱状的基部221,而基部221相对二侧分别朝外延伸有卡勾222,且卡勾222顶面形成有平整状的第二挡止面2221,再于卡勾222底面处形成有弧状的推抵面2222。
上述的母扣1及公扣2可为橡胶、硅胶或其它软性材质制成。
再请参阅图4、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母扣及公扣扣合前的侧视剖面图及母扣及公扣扣合后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本实用新型于实际使用时,可应用于鞋体、袋体(如:背包、手提包或收纳袋等)、成衣或其它结合物3上的开口处使用,该母扣1的基座11及公扣2的本体21为可分别车缝于结合物3开口所具的接合面31及调整带32上呈一结合定位,且当公扣2朝母扣1方向结合时,该公扣2的复数扣合部22为可先将基部221对位于复数扣持部12间的复数扣持空间120处,并将复数扣合部22的基部221朝复数扣持空间120中扣入,此时,该母扣1的复数扣持部12为对位于本体21的复数穿孔211处,并通过复数穿孔211的引导面2111来导引母扣1的复数扣持部12顺畅地进入至复数穿孔211内,且该基部221相对二侧处的卡勾222便会抵推于扣持空间120上方开口二侧处表面上,并利用卡勾222的推抵面2222来推抵于扣持部12的导引面122,以使二卡勾222可顺畅将扣持空间120开口向外扩大,进而使基部221可顺畅确实进入于扣持空间120内,而当复数基部221进入于复数扣持空间120中后,该复数扣持空间120开口便会弹性复位,以使各扣合部22的二卡勾222分别扣入于扣持空间120二侧的扣槽121中,同时,该复数扣持部12的扣槽121与复数扣合部22的卡勾222可利用平整状的第一挡止面1211及第二挡止面2221相互勾持,而该母扣1的基座11与公扣2的本体21相互抵靠,如此使公扣2稳定结合于母扣1上呈一扣持定位。
而当使用者欲调整结合物3开口松紧度时,该使用者为可直接将公扣2向上拉起,其因公扣2为由软性材质制成,所以公扣2即会产生卷曲的现象,以使复数扣持部12的扣持空间120开口受到复数扣合部22的卡勾222向上推挤而相对向外撑开,进而使复数扣合部22的卡勾222可脱离复数扣持部12的扣槽121的限制,且该复数扣合部22的基部221可从扣持空间120中脱离,而当公扣2脱离于母扣1外后,使用者即可依据松紧度来将公扣2向前或向后位移一距离,以调整结合物3开口松紧度,再重复上述组装的动作,如此可完成调整结合物3开口松紧度的作业。
上述母扣1的复数扣持部12及公扣2的复数扣合部22较佳为利用扣槽121及卡勾222相互扣持,但于实际应用时,该母扣1的复数扣持部12也可改设计成卡扣,而该复数扣合部22则设计成供卡扣扣持定位的扣槽,然而,有关母扣1的复数扣持部12及公扣2的复数扣合部22相互扣持的方式很多,故举凡可达成前述效果的结构都应受本实用新型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然而,上述母扣1及公扣2分别利用基座11及本体21来车缝于结合物3仅为一种较佳的实施状态,且于实际应用时,也可凭借铆接、螺丝锁固、化学粘着剂、高周波热熔接或其它等效结合方式实施,然而,有关母扣1及公扣2定位于结合物3上的方式很多,故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
请参阅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由图中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母扣1的基座11及公扣2的本体21分别利用相对外侧的第一端部111及第二端部212来车缝或粘着接合于结合物3上。
请参阅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第四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第五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第六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第七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及第八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由图中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基座11的第一端部111及本体21的第二端部212上分别结合有对接件4,该母扣1及公扣2即可分别利用对接件4来结合于结合物3(如:织带或绳带等)上,且第三实施例的对接件4表面上为穿设有方孔状的织带孔41,即可通过织带孔41来供结合物3穿设呈一结合状态,而第四实施例的对接件4一侧面剖设有可供结合物3勾持定位的定位槽42,且第五实施例的对接件4可为圆柱状,并于对接件4内部横向穿设有圆孔状且供结合物3穿过的通孔43,而第六实施例的对接件4表面上穿设有二透孔44,该绳带式的结合物3便可先穿过一透孔44,再反折穿至另一透孔44中呈一结合定位,且第七实施例的对接件4为反折有一板体45,而板体45与对接件4之间形成有勾持槽450,该结合物3即可勾入勾持槽450内呈一勾持定位,且第八实施例的对接件4内部设有至少一个铆接件46,即可通过铆接件46来将母扣1及公扣2结合于结合物3上。
再请参阅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第十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第十一实施例组装前的使用状态图、第十一实施例组装后的使用状态图、第十二实施例组装前的使用状态图及第十二实施例组装后的使用状态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母扣1为呈Y字型,即可通过Y字型的母扣1来供公扣2以多方向来结合定位,且第十实施例具有复数组母扣1及公扣2,而复数母扣1的基座11为共同衔接成一体,且复数公扣2的本体21也共同衔接成一体,而第十一实施例母扣1的基座11及公扣2的本体21衔接成一体,且衔接部位为呈圆盘状,并可利用基座11及本体21相对外侧处来结合于外部结合件5(如:手表)二侧的孔洞51中呈一结合定位,以使母扣1及公扣2可作为表带使用,而第十二实施例母扣1的基座11及公扣2的本体21衔接成一体,且母扣1的复数扣持部12设置于基座11底面上,而公扣2的复数扣合部22则设置于本体21顶面上,便可将母扣1或公扣2穿入结合环6中反折,再结合于公扣2或母扣1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的优点:
(一)该母扣1与公扣2之间为通过复数扣持部12的扣槽121与复数扣合部22的二卡勾222相互扣持定位,所以各扣合部22形成二点扣持定位,进而具有较高的扣持力,以防止扣合后翘曲的情况发生,如此避免公扣2轻易脱离于母扣1,从而达到操作简易、定位确实的效用。
(二)该母扣1的基座11与公扣2的本体21相互抵靠,即可减少母扣1与公扣2之间产生空隙,以可避免手指或异物从母扣1与公扣2中轻易进入,进而可防止公扣2轻易脱离至母扣1外。
(三)该母扣1及公扣2为由软性材质制成,即可通过软性材质便于弯曲、弯折的特性,使母扣1及公扣2可确实服贴、定位于结合物3上,以达到具有便于组装及使用的效果。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调整式扣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母扣及公扣,其中:
该母扣具有供结合于预设结合物上的基座,并于基座顶面处设有复数扣持部,且二相邻扣持部之间形成有扣持空间,而扣持空间相对二外侧壁面分别设有扣槽;
该公扣具有软性材质制成且供结合于预设结合物上的本体,且本体上设有供扣持定位于不同位置复数扣持部而调整预设结合物开口大小的复数扣合部,而各扣合部具有供伸入于扣持空间内的基部,且基部相对二侧分别朝外延伸有供扣持于扣槽内的卡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式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母扣的材质为软性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式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母扣的基座表面抵靠于公扣的本体底面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式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扣持部的二扣槽顶面处设有第一挡止面,而该扣合部的卡勾顶面形成有供勾持于第一挡止面上的第二挡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式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母扣的扣持部顶面处形成有导引面,且该卡勾底面处形成有供推抵于导引面上而使扣持空间开口向外撑开的推抵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式扣具,其特征在于:该公扣的本体表面上设有供复数扣持部穿过的复数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整式扣具,其特征在于:该穿孔内侧周缘处设有引导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式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母扣的基座及公扣的本体相对外侧分别形成有供结合于预设结合物上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式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母扣的基座及公扣的本体相对外侧分别形成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且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分别结合有供预设结合物定位的对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式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母扣的基座及公扣的本体衔接成一体。
CN202021922025.4U 2020-09-04 2020-09-04 调整式扣具 Active CN213370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2025.4U CN213370339U (zh) 2020-09-04 2020-09-04 调整式扣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2025.4U CN213370339U (zh) 2020-09-04 2020-09-04 调整式扣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70339U true CN213370339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214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22025.4U Active CN213370339U (zh) 2020-09-04 2020-09-04 调整式扣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703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53120B1 (en) Holder and cord fastener
US7200901B2 (en) Zipper securing devices
US4862563A (en) Securing strap and fastener
KR20160021431A (ko) 통합된 폐쇄 장치 구성요소 및 방법
US6647555B2 (en) Belt-like article, and neck strap, hung-object-supporting body and product-storing body using the same belt-like article
WO2023279579A1 (zh) 腕戴设备
TWM606083U (zh) 調整式扣具
CN213370339U (zh) 调整式扣具
WO2023279578A1 (zh) 腕带和腕戴设备
CN210611224U (zh) 扣具
CN210299781U (zh) 扣具
TWI461159B (zh) 卡扣具
CN210299784U (zh) 扣具
CN215381880U (zh) 调整式扣具
TWM582781U (zh) 滑動式扣具
CN210299782U (zh) 滑动式扣具
TWM582777U (zh) 扣具
TWM582780U (zh) 扣具
US20190350325A1 (en) Engaging member and attachable bag having the same
EP2214524A1 (en) Hook and eye fastener
US20140259555A1 (en) Hook-and-loop fastening system
KR200489365Y1 (ko) 벨트 파우치
TWM536871U (zh) 滑動式扣具
CN211832864U (zh) 一种防止挎包滑落的衣服
TWI794818B (zh) 按壓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