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67842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67842U
CN213367842U CN202022481156.XU CN202022481156U CN213367842U CN 213367842 U CN213367842 U CN 213367842U CN 202022481156 U CN202022481156 U CN 202022481156U CN 213367842 U CN213367842 U CN 213367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sound
housing
cavity
sound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811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程良
阮清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811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67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67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67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出音孔和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一出音孔的孔口朝向与所述第二出音孔孔口朝向不同;音频输出装置,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的内部设有第一子音腔和第二子音腔,所述第一子音腔的内部设有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二子音腔的内部设有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一子音腔与所述第二子音腔连通,且所述第一子音腔通过所述第一出音孔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子音腔通过所述第二出音孔与外界连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可以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所输出的音频存在立体效果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迅猛发展,电子设备的各项功能越来越强大,例如,现有的电子设备能够通过立体声来播放音乐或语音等音频数据。然而,对于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体积较小的电子设备而言,受限于电子设备的体积,其所输出的立体声的效果通常较差。可见,现有的电子设备所输出的音频存在立体效果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所输出的音频存在立体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出音孔和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一出音孔的孔口朝向与所述第二出音孔孔口朝向不同;
音频输出装置,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的内部设有第一子音腔和第二子音腔,所述第一子音腔的内部设有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二子音腔的内部设有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一子音腔与所述第二子音腔连通,且所述第一子音腔通过所述第一出音孔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子音腔通过所述第二出音孔与外界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外壳上开设孔口朝向不同的第一出音孔和第二出音孔,并在壳体内设置分别与第一出音孔和第二出音孔对应的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这样,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所输出的音频可以从电子设备的不同方向传播至外界,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所输出的音频的立体效果。同时,通过使第一子音腔与第二子音腔连通,相当于第一扬声器与第二扬声器共用后腔,可以有效的节省布置两组扬声器所需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子音腔内部的截面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子音腔内部的截面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见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所述第一出音孔101的孔口朝向与所述第二出音孔102孔口朝向不同;音频输出装置,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的内部设有第一子音腔103和第二子音腔104,所述第一子音腔103的内部设有第一扬声器105,所述第二子音腔104的内部设有第二扬声器106,所述第一子音腔103与所述第二子音腔104连通,且所述第一子音腔103通过所述第一出音孔101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子音腔104通过所述第二出音孔102与外界连通。
其中,上述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可以分别开设于所述外壳的两个不同的外壁,例如,可以将所述第一出音孔101开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面,而将所述第二出音孔102开设于所述外壳的底面;或者,也可以将所述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分别开设于所述外壳的不同侧面。这样,即可使第一出音孔101的孔口朝向与第二出音孔102孔口朝向不同。
此外,上述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同一侧面,此时,所述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可以是斜孔,例如,所述第一出音孔101为倾斜向上的开口,所述第二出音孔102为倾斜向下的开口;或者,所述第一出音孔101为倾斜向左的开口,所述第二出音孔102为倾斜向右的开口;或者,所述第一出音孔101为倾斜向左的开口,所述第二出音孔102为倾斜向上的开口。这样,也可以使第一出音孔101的孔口朝向与第二出音孔102孔口朝向不同。
应当理解的,上述第一出音孔10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可以设置多个排列设置的所述第一出音孔101,且所述多个第一出音孔101分别与所述第一子音腔103连通。相应地,所述第二出音孔10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可以设置多个排列设置的所述第二出音孔102,且所述多个第二出音孔102分别与所述第二子音腔104连通。通过将所述第一出音孔101的数量和第二出音孔102的数量分别设置为多个,以提高第一扬声器105和第二扬声器106的音频输出效果。
上述第一子音腔103与第二子音腔104可以是位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内部的不同区域的腔体,且所述第一子音腔103与第二子音腔104分别设有安装位,以便于将所述第一扬声器105和第二扬声器106分别对应安装于所述第一子音腔103与第二子音腔104。其中,所述第一扬声器105可以通过胶条或者螺钉等连接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子音腔103,相应地,所述第二扬声器106也可以通过胶条或者螺钉等连接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二子音腔104。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外壳上开设孔口朝向不同的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并在壳体内设置分别与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对应的第一扬声器105和第二扬声器106,这样,第一扬声器105和第二扬声器106所输出的音频可以从电子设备的不同方向传播至外界,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所输出的音频的立体效果。同时,通过使第一子音腔103与第二子音腔104连通,相当于第一扬声器105与第二扬声器106共用后腔,相对于设置两个独立后腔分别安装所述第一扬声器105与第二声学器而言,降低了音频输出装置安装于电子设备内部时,对整机空间的要求,从而有效的节省了布置两个扬声器所需的占用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扬声器105靠近所述外壳的第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扬声器106靠近所述外壳的第二侧设置,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分别为所述外壳的两相对侧。
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可以是所述外壳宽度方向的两相对侧。应当理解的,由于第一扬声器105与第二声学器分别对应安装于第一子音腔103与第二子音腔104,因此,所述第一子音腔103靠近所述外壳的第一侧设置,而所述第二子音腔104靠近所述外壳的第二侧设置。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扬声器105和第二扬声器106分别靠近所述外壳的两相对侧设置,这样,可以拉远第一扬声器105和第二扬声器106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而有效的降低第一扬声器105和第二扬声器106之间的声波干涉。
可选地,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置腔,所述第一子音腔103和所述第二子音腔104分别形成于所述容置腔的两端,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子音腔103与所述第二子音腔104之间的隔挡部107,所述隔挡部107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通道108,所述第一子音腔103和所述第二子音腔104通过所述第一通道108连通;所述壳体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子音腔103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出音孔101连通,所述第二子音腔104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二出音孔102连通。
其中,上述隔挡板可以将所述容置腔隔开形成分别位于两端的所述第一子音腔103和所述第二子音腔104。所述隔挡部107可以是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部的隔档件。此外,所述隔档件也可以是使所述壳体的中部产生向内侧的形变所形成隔档部位。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所述容置腔内设置隔挡部107,可以将第一子音腔103和第二子音腔104相对隔开,同时,通过设置所述隔挡部107,可以有效的减小第一子音腔103与第二子音腔104连接处的通道面积,进而进一步降低第一扬声器105与第二扬声器106之间的声波干涉。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朝向第二侧壁凹陷的第一凹槽109,所述第一凹槽109位于所述第一子音腔103与第二子音腔104之间,所述第一凹槽109的外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通道108。
其中,请参见图1,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109的槽口朝向所述中框113设置,在实际实施时,也可以将所述第一凹槽109的槽口朝向盖板114或者显示模组115设置。
请参见图1,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所述壳体的中部设置所述第一凹槽109,从而在所述第一子音腔103与所述第二子音腔104之间形成一条细长的所述第一通道108,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音频在所述第一通道108内传播时的声阻,进而进一步降低第一扬声器105与第二扬声器106之间的声波干涉。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道108内设有隔音棉110,所述隔音棉110的外周与所述第一通道108的内壁贴合连接。
其中,请参见图1,所述隔音棉110可以粘接于所述第一通道108的内壁,所述隔音棉110的轮廓形状与所述第一通道108的孔口形状相适配,以将所述第一子音腔103和第二子音腔104相对隔开。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所述第一通道108内设置隔音棉110,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音频在所述第一通道108内传播时的声阻,进而进一步降低第一扬声器105与第二扬声器106之间的声波干涉。
可选地,所述第一扬声器105的音频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一连通孔设置,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出音孔101相对设置。
具体地,可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第一支架,并将所述第一扬声器105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同时,使所述第一扬声器105的音频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一连通孔设置。这样,所述第一扬声器105所输出的音频可以直接进入所述第一连通孔,并沿所述第一出音孔101传播至外界,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第一扬声器105所输出的音频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二扬声器106的音频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二连通孔设置,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二出音孔102相对设置。
具体地,可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靠近所述第二连通孔的位置设置第二支架,并将所述第二扬声器106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同时,使所述第二扬声器106的音频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二连通孔设置。这样,所述第二扬声器106所输出的音频可以直接进入所述第二连通孔,并沿所述第二出音孔102传播至外界,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第二扬声器106所输出的音频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中框113、盖板114和显示模组115,所述中框113的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盖板114连接,所述中框113的第二开口端与所述显示模组115连接;所述第一出音孔101开设于所述中框113,所述第二出音孔102开设于所述盖板114。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出音孔101开设于所述中框113,以使所述第一扬声器105从电子设备的侧面发音,而将所述第二出音孔102开设于所述盖板114,以使所述第二扬声器106从电子设备的背面发音。其中,第一扬声器105侧面发音的优势在于低频灵敏度高,但是受出音通道影响,频带较窄,通常在5千赫兹以内,而第二扬声器106背面发音的优势在于频带非常宽,没有明显的谷点,两者结合的方式,即弥补了背面发音低频灵敏度的缺憾,又拓宽了整个频带,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贴合于所述中框113的第一内壁设置,所述第一凹槽109与所述中框113的第一内壁围合形成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用于安装所述音频输出装置之外的其他器件。
请参见图1,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所述第一凹槽109与所述第一内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安装位,这样,可以将电子设备中除音频输出装置之外的其他功能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位,例如,可以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头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电子设备内部结构的紧凑性,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子壳体111和第二子壳体112,所述第一子壳体111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子壳体112封罩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处,以在所述第一子壳体111与所述第二子壳体112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
请参见图2,所述第一子壳体111可以为一端开口的盒体,而所述第一子壳体111可以为与所述盒体相适配的盖体。所述第一子壳体111可以与所述第二子壳体112密封连接,以在所述第一子壳体111与所述第二子壳体112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其中,通过将所述壳体设置为由第一子壳体111与第二子壳体112共同组合而成的组装结构,有利于将第一扬声器105、第二扬声器106等元器件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
可选地,请参见图3,所述第一子壳体111贴合于所述中框113的第一内壁设置,且所述第一子壳体111与所述中框113之间可以通过第一密封件116密封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116可以为环状的胶条,所述第一连通孔、第一密封件116中部的通孔以及所述第一出音孔101依次连通。相应地,所述第二子壳体112贴合于所述盖板114设置,所述第二子壳体112与所述盖板114之间通过第二密封件117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密封件117可以采样环状的胶条,所述第二连通孔、第二密封件117中部的通孔以及所述第二出音孔102依次连通。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116和所述第二密封件117,提高所述第一子壳体111与所述中框113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子壳体112与所述盖板114的连接处的密封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出音孔和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一出音孔的孔口朝向与所述第二出音孔孔口朝向不同;
音频输出装置,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的内部设有第一子音腔和第二子音腔,所述第一子音腔的内部设有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二子音腔的内部设有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一子音腔与所述第二子音腔连通,且所述第一子音腔通过所述第一出音孔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子音腔通过所述第二出音孔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声器靠近所述外壳的第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扬声器靠近所述外壳的第二侧设置,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分别为所述外壳的两相对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置腔,所述第一子音腔和所述第二子音腔分别形成于所述容置腔的两端,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子音腔与所述第二子音腔之间的隔挡部,所述隔挡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子音腔和所述第二子音腔通过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所述壳体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子音腔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出音孔连通,所述第二子音腔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二出音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朝向第二侧壁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子音腔与第二子音腔之间,所述第一凹槽的外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内设有隔音棉,所述隔音棉的外周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壁贴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声器的音频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一连通孔设置,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出音孔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扬声器的音频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二连通孔设置,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二出音孔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所述第一子壳体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子壳体封罩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处,以在所述第一子壳体与所述第二子壳体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中框、盖板和显示模组,所述中框的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中框的第二开口端与所述显示模组连接;
所述第一出音孔开设于所述中框,所述第二出音孔开设于所述盖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贴合于所述中框的第一内壁设置,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中框的第一内壁围合形成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用于安装所述音频输出装置之外的器件。
CN202022481156.XU 2020-10-30 2020-10-30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3367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1156.XU CN213367842U (zh) 2020-10-30 2020-10-30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1156.XU CN213367842U (zh) 2020-10-30 2020-10-30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67842U true CN213367842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34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81156.XU Active CN213367842U (zh) 2020-10-30 2020-10-30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678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92690B2 (en) Loudspeaker device
US10567858B2 (en) Loudspeaker module and terminal device
US9998809B2 (en) Loudspeaker module
KR101469908B1 (ko) 이어폰
CN109996161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出声控制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01500185A (zh) 扬声器组件
WO2021135690A1 (zh)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1138953A1 (zh) 扬声器箱
WO2024001979A1 (zh) 电子设备
WO2023088164A1 (zh) 电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0140548A1 (zh) 发声器件及电子设备
CN114338881A (zh) 终端设备
CN213367842U (zh) 电子设备
CN212434116U (zh) 显示装置的框体组件及其显示装置
CN212278462U (zh) 音频模组和终端
CN114866912A (zh) 发声器件、发声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12519077U (zh) 电子设备
CN209930492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音箱
CN114866913A (zh) 发声模组和终端设备
CN210016620U (zh) 扬声器箱
CN109257556B (zh) 一种音箱组件及显示终端
CN114979336A (zh) 一种出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55513A (zh) 手机及用于电子设备的扬声器箱
CN112019984A (zh) 电子设备
CN209964290U (zh) 扬声器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