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66813U - 一种接线端子、光源组件及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线端子、光源组件及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66813U
CN213366813U CN202022380928.0U CN202022380928U CN213366813U CN 213366813 U CN213366813 U CN 213366813U CN 202022380928 U CN202022380928 U CN 202022380928U CN 213366813 U CN213366813 U CN 213366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iece
elasticity
bottom plate
wire
g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809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声良
陈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809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66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66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66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光源组件及灯具,该接线端子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设有若干用于焊接在电路板上的焊脚,底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弹性夹片和第二弹性夹片,第一弹性夹片和第二弹性夹片之间具有弹性缝隙,在未受外力作用下,至少弹性缝隙的最窄宽度小于连接线的金属导丝的外径,底板上设有和弹性缝隙连通的导向孔,金属导丝经导向孔穿过弹性缝隙以使金属导丝被第一弹性夹片和第二弹性夹片夹持。金属导丝穿过弹性缝隙时被第一弹性夹片和第二弹性夹片夹持,从而完成接线端子和连接线的电连接,该过程无需手动定位和手动焊接等操作,从而可以实现连接线的自动化连接,保证了电连接的可靠性,并节约了人力成本及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接线端子、光源组件及灯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光源组件及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连接线和电路板的电气连接中,通常使用的是焊接方式,即连接线的金属导丝焊接在电路板上。上述连接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1、连接效率低:在进行电气连接时,需要先将连接线的金属导丝初步固定在电路板上,如利用镊子按压在电路板的焊盘处,然后再利用焊锡固定,这种方式需要人工参与,连接效率低,不能现自动化连接;
2、可靠性差:上述焊接方式是通过人工焊接,存在虚焊或焊接不牢固的情况,降低了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3、操作要求高:上述焊接方式是通过人工焊接,需要精准地将连接线按压到焊盘处在进行焊接固定,需要检查焊锡情况,对操作员的视力、操作精度均有较高的要求,而且产线作业基本需要连续几小时,这容易造成操作员的视力疲劳和操作疲劳,造成焊接质量降低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线和电路板需要手动焊接而存在连接效率低、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若干用于焊接在电路板上的焊脚,所述底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弹性夹片和第二弹性夹片,所述第一弹性夹片和所述第二弹性夹片之间具有弹性缝隙,在未受外力作用下,至少所述弹性缝隙的最窄宽度小于连接线的金属导丝的外径,所述底板上设有和所述弹性缝隙连通的导向孔,所述金属导丝经所述导向孔穿过所述弹性缝隙以使所述金属导丝被所述第一弹性夹片和所述第二弹性夹片夹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夹片、所述第二弹性夹片和所述底板的正视投影呈三角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夹片包括第一平板和第一倾斜板,所述第二弹性夹片包括第二平板和第二倾斜板,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贴合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导向孔位于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之间,所述第一倾斜板和所述第二倾斜板在所述导向孔的上方形成所述弹性缝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板的一侧边通过第一折弯边和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底板上相对所述第一折弯边的一侧设有用于压住所述第一平板的另一侧边的第一压边,所述第二平板的一侧边通过第二折弯边和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底板上相对所述第二折弯边的一侧设有用于压住所述第二平板的另一侧边的第二压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边、第一折弯边、第二压边和所述第二折弯边呈矩形分布,所述第一折弯边和所述第二折弯边呈对角线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线还包括绝缘外皮,所述导向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金属导丝的外径,至少所述导向孔的孔径最小处小于所述绝缘外皮的外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孔为圆台形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孔的一端孔径为1.8-2.0mm,所述导向孔的另一端孔径为1.2-1.5mm。
本申请还在于提供一种光源组件,包括电路板,若干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发光芯片以及如上所述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焊脚焊接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和所述导向孔同轴线的通孔,连接线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导向孔和所述弹性缝隙,以使所述连接线的金属导丝被第一弹性夹片和所述第二弹性夹片夹持。
本申请还在于提供一种灯具,包括灯头组件、泡壳、连接线以及如上所述的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泡壳和所述灯头组件围成的空腔内,连接线的一端和所述灯头组件电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和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接线端子、光源组件及灯具的有益效果在于:连接线的金属导丝可通过导向孔自动穿过第一弹性夹片和第二弹性夹片之间的弹性缝隙内且被第一弹性夹片和第二弹性夹片夹持,从而完成接线端子和连接线的电连接,该过程无需手动定位和手动焊接等操作,因此可以实现连接线的自动连接,且金属导丝被第一弹性夹片和第二弹性夹片夹持后不会出现虚焊及焊接不牢固等现象,保证了电连接的可靠性,而且连接线可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自动插线,节约了人力成本及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接线端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接线端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接线端子夹持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灯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接线端子;11、底板;111、焊脚;112、导向孔;12、第一弹性夹片;121、第一平板;122、第一倾斜板;1221、第一缺口;123、第一折弯边;124、第一压边;13、第二弹性夹片;131、第二平板;132、第二倾斜板;1321、第二缺口;133、第二折弯边;134、第二压边;14、弹性缝隙;15、连接线;151、金属导丝;152、绝缘外皮;20、光源组件;21、电路板;211、搬运孔;22、发光芯片;30、灯具;31、灯头组件;311、图钉;312、螺纹灯头;313、散热件;32、泡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进行说明。该接线端子10包括底板11、设于底板11一侧的焊脚111以及设于底板11另一侧的第一弹性夹片12和第二弹性夹片13。焊脚111设置有至少两个,优选地,焊脚111设置有四个且呈矩形分布,这样保证接线端子10的平稳性,焊脚111用于与下文中的电路板21上的焊盘进行焊接,以实现接线端子10和电路板21的电连接,其中,接线端子10和电路板21的电气连接可以采用SMT(SurfaceMounted Technology、表面组装技术)工艺自动化焊接,以提高生产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10采用导电金属材料如铜材料制成,接线端子10的作用是用于将连接线15和电路板21实现电气连接,连接线15包括绝缘外皮152和金属导丝151,金属导丝151优选为铜丝或铝丝。
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第一弹性夹片12和第二弹性夹片13之间具有弹性缝隙14,在未受外力作用下,至少弹性缝隙14的最窄宽度小于连接线15的金属导丝151的外径,底板11上设有和弹性缝隙14连通的导向孔112,金属导丝151经导向孔112穿过弹性缝隙14以使金属导丝151被第一弹性夹片12和第二弹性夹片13夹持,从而实现连接线15和接线端子10的电气连接,以达到电路板21和连接线15电气连接的目的。在连接线15和接线端子10的电气连接过程中,仅需要将金属导丝151经导向孔112的导向作用,逐渐穿过弹性缝隙14,由于金属导丝151的外径大于弹性缝隙14的最窄宽度,在金属导丝151穿过弹性缝隙14的过程中,金属导丝151会将第一弹性夹片12和第二弹性夹片13撑开以使第一弹性夹片12和第二弹性夹片13发生弹性形变,而第一弹性夹片12和第二弹性夹片13在自身的弹性恢复作用力下将金属导丝151夹紧,从而保证了连接线15和接线端子10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线15的金属导丝151可通过导向孔112自动穿过第一弹性夹片12和第二弹性夹片13之间的弹性缝隙14内且被第一弹性夹片12和第二弹性夹片13夹持,从而完成接线端子10和连接线15的电连接,该过程无需手动定位和手动焊接等操作,因此可以实现连接线15的自动连接。而且金属导丝151被第一弹性夹片12和第二弹性夹片13夹持后不会出现因手动焊接不良而导致的虚焊现象,保证了电连接的可靠性,由于导向孔112的导向作用,连接线15可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连接线15的自动插线,提高了自动化程度,节约了人力成本及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夹片12、第二弹性夹片13和底板11的正视投影呈三角形,这样使得第一弹性夹片12和第二弹性夹片13之间的弹性缝隙14同样呈三角形,三角形的顶角处为金属导丝151被第一弹性夹片12和第二弹性夹片13的夹持位置,这样三角形的弹性缝隙14还具有导向作用,以使金属导丝151在逐渐穿过弹性缝隙14的过程中将第一弹性夹片12和第二弹性夹片13撑开,以使金属导丝151被第一弹性夹片12和第二弹性夹片13夹紧。
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夹片12包括第一平板121和第一倾斜板122,第二弹性夹片13包括第二平板131和第二倾斜板132,第一平板121和第二平板131贴合在底板11上且导向孔112位于第一平板121和第二平板131之间,第一倾斜板122和第二倾斜板132在导向孔112的上方形成弹性缝隙14。第一平板121和第一倾斜板122一体成型,第二平板131和第二倾斜板132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倾斜板122的长度大于第二倾斜板132的长度,第一倾斜板122和第二倾斜板132远离底板11的一端之间的宽度为弹性缝隙14的最窄宽度。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倾斜板122的长度和第二倾斜板132的长度相同。第一倾斜板122远离底板11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1221,第二倾斜板132远离底板11的一端设有第二缺口1321,第一缺口1221和第二缺口1321均为弧形口,这样第一缺口1221和第二缺口1321用于卡接金属导丝151,防止金属导丝151被夹持后出现偏转。
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平板121的一侧边通过第一折弯边123和底板11连接,底板11上相对第一折弯边123的一侧设有用于压住第一平板121的另一侧边的第一压边124,第二平板131的一侧边通过第二折弯边133和底板11连接,底板11上相对第二折弯边133的一侧设有用于压住第二平板131的另一侧边的第二压边134。
在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10通过冲压工艺成型,即在一块完整的金属板上分别冲压出底板11、第一弹性夹片12、第二弹性夹片13、第一折弯边123、第一压边124、第二折弯边133和第二压遍134等结构,然后通过弯折第一折弯边123以使第一弹性夹片12贴合在底板11上,弯折第二折弯边133以使第二弹性夹片13贴合在底板11上,再次弯折第一压边124以使第一压边124压住第一弹性夹片12,弯折第二压边134以使第二压边134压住第二弹性夹片13,从而保证第一弹性夹片12和第二弹性夹片13稳定的贴合在底板11上。该接线端子10通过一整块金属板冲压成型,使得接线端子10本身的导电性能稳定且制造简单,保证了生产效率。
优选地,第一压边124、第一折弯边123、第二压边134和第二折弯边133在底板11上呈矩形分布,第一折弯边123和第二折弯边133呈对角线分布,这样第一弹性夹片12和第二弹性夹片13贴合在底板11上时的弯折方向相对弯折,从而避免了第一倾斜板122和第二倾斜板132在弯折时出现干扰。由于第二倾斜板132的长度小于第一倾斜板122的长度,因此,先弯折第二弹性夹片13以使第二弹性夹片13和底板11贴合后再弯折第一弹性夹片12,避免发生干涉。
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孔112的孔径大于金属导丝151的外径,至少导向孔112的孔径最小处小于连接线15的绝缘外皮152的外径。导向孔112的孔径最小处小于绝缘外皮152的外径,这样的目的是防止绝缘外皮152穿过导向孔112后插入至弹性缝隙14中,以避免绝缘外皮152将第一弹性夹片12和第二弹性夹片13撑开以使第一倾斜板122和第二倾斜板132不能夹持金属导丝151。
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孔112为圆台形孔,导向孔112孔径较大的一端靠近下文中的电路板21,导向孔112孔径较小的一端连通弹性缝隙14,至少导向孔112的孔径较小端小于绝缘外皮152的外径,导向孔112孔径较大端可以大于绝缘外皮152的外径,也可以小于绝缘外皮152的外径,这样导向孔112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又能限制绝缘外皮152插入至弹性缝隙14内。
优选地,导向孔112的一端孔径为1.8-2.0mm,导向孔112的另一端孔径为1.2-1.5mm。金属导丝151的直径小于1.2mm,绝缘外皮152的外径大于1.5mm,这样保证金属导丝151能穿过导向孔112而绝缘外皮152不能穿过导向孔11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线15可以采用自动化设备实现和接线端子10的自动插接,这样当接线端子10自动焊接在电路板21上后,从而实现了连接线15和电路板21的自动化连接,节约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保证了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光源组件,现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实施例的光源组件20进行描述。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该光源组件20包括电路板21,若干设于电路板21上的发光芯片22以及如实施例1所述的接线端子10。在电路板21上设有多个焊盘,接线端子10的焊脚111通过SMT工艺自动焊接在电路板21的焊盘上,从而实现电路板21和接线端子10的自动化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光源组件20优选为D0B光源,发光芯片22为LED芯片,发光芯片22设置多个且呈圆周排布或呈多个同心圆排布或阵列排布,发光芯片22可以发白光,也可以发蓝光、红光等颜色光。电路板21上还设有其他电子元器件如电容、电阻等,具体可以根据光源组件20的功能进行具体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1的通电通过连接线15与外接电源连接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1上设有和导向孔112同轴线的通孔(图中未示出),通孔的作用是供连接线15穿过。连接线15的一端依次穿过通孔、导向孔112和弹性缝隙14,以使连接线15的金属导丝151被第一弹性夹片12和第二弹性夹片13夹持,连接线15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线15设置有两根,其中一根为L线,另一跟为N线,L线采用保护电阻,这样对电路板21具有保护作用。在本实施中,电路板21上还设有若干搬运孔211,搬运孔211用于自动化设备对电路板21进行识别定位及抓取,以便电路板21与下文中的散热件313进行自动化组装,以提供组装效率。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灯具,现基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本实施例的灯具30进行描述。具体地,如图1、图4和图5所示,该灯具30包括灯头组件31、泡壳32、连接线15以及如实施例2所述的光源组件20,光源组件20设置在泡壳32和灯头组件31围成的空腔内,连接线15的一端和灯头组件31电连接,连接线15的另一端和接线端子10电连接。
具体地,灯头组件31包括图钉311、螺纹灯头312以及散热件313,图钉311为金属图钉,图钉311为长图钉,图钉311绝缘式设置在螺纹灯头312内,连接线15设置有两根,一根连接线15和图钉311电连接,另一根连接线15和螺纹灯头312电连接,其中连接线15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如震动盘实现自动供料,机械夹爪夹取自动插线。散热件313为金属件或塑胶件,散热件313呈喇叭状,螺纹灯头312和散热件313的一端连接,散热件313的另一端和泡壳32连接,其连接方式为卡接或粘接,电路板21固定在散热件313远离螺纹灯头312的一端内,其中,电路板21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安装在散热件313内,散热件313和螺纹灯头312以及散热件313和泡壳32的组装同样可以通过自动化设置组装,这样使得该灯具30的组装实现自动化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实现自动化组装过程中,先将接线端子10通过SMT工艺焊接在电路板21上,然后利用自动化设备将两根连接线15分别和相对应的接线端子10插接,接着将电路板21组装至散热件313内并连接线15远离接线端子10的一端分别插入至散热件313相对应的孔内,然后组装泡壳32和螺纹灯头312,以使其中一根连接线15和螺纹灯头312挤压式接触电连接,最后将图钉311绝缘式穿过螺纹灯头312并插接至散热件313内并与散热件313内相对应的孔中的连接线15挤压式接触,从而完成电连接,当螺纹灯头312和图钉311和外界带电的灯座连接时,实现对灯具30的供电,在本实施例中,灯具30的各个组成部分均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从而提高了灯具30的成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若干用于焊接在电路板上的焊脚,所述底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弹性夹片和第二弹性夹片,所述第一弹性夹片和所述第二弹性夹片之间具有弹性缝隙,在未受外力作用下,至少所述弹性缝隙的最窄宽度小于连接线的金属导丝的外径,所述底板上设有和所述弹性缝隙连通的导向孔,所述金属导丝经所述导向孔穿过所述弹性缝隙以使所述金属导丝被所述第一弹性夹片和所述第二弹性夹片夹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夹片、所述第二弹性夹片和所述底板的正视投影呈三角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夹片包括第一平板和第一倾斜板,所述第二弹性夹片包括第二平板和第二倾斜板,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贴合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导向孔位于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之间,所述第一倾斜板和所述第二倾斜板在所述导向孔的上方形成所述弹性缝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的一侧边通过第一折弯边和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底板上相对所述第一折弯边的一侧设有用于压住所述第一平板的另一侧边的第一压边,所述第二平板的一侧边通过第二折弯边和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底板上相对所述第二折弯边的一侧设有用于压住所述第二平板的另一侧边的第二压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边、第一折弯边、第二压边和所述第二折弯边呈矩形分布,所述第一折弯边和所述第二折弯边呈对角线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还包括绝缘外皮,所述导向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金属导丝的外径,至少所述导向孔的孔径最小处小于所述绝缘外皮的外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为圆台形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的一端孔径为1.8-2.0mm,所述导向孔的另一端孔径为1.2-1.5mm。
9.一种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若干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发光芯片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焊脚焊接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和所述导向孔同轴线的通孔,连接线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导向孔和所述弹性缝隙,以使所述连接线的金属导丝被第一弹性夹片和所述第二弹性夹片夹持。
10.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头组件、泡壳、连接线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泡壳和所述灯头组件围成的空腔内,连接线的一端和所述灯头组件电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和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
CN202022380928.0U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接线端子、光源组件及灯具 Active CN213366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80928.0U CN213366813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接线端子、光源组件及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80928.0U CN213366813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接线端子、光源组件及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66813U true CN213366813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31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80928.0U Active CN213366813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接线端子、光源组件及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668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7443A1 (zh) * 2021-11-05 2023-05-11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电机的集电环和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7443A1 (zh) * 2021-11-05 2023-05-11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电机的集电环和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37628B1 (en) Electric connecting piece and led lamp using same
EP2333407B1 (en) LED Lighting assemblies
JP5665521B2 (ja) Led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コネクタ
WO2015139230A1 (zh) 头箍型连接器及应用此头箍型连接器的led灯
CN105135383B (zh) 灯丝电连接结构
CN213366813U (zh) 一种接线端子、光源组件及灯具
EP326077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mber
CN102829455A (zh) Led球泡灯中连接电源板与光源板的接插件及方法
US20110222282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comprising two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N209926101U (zh) 一种端子结构及灯具
US20200248899A1 (en) Integ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device structure of led light
KR20120062418A (ko) Led모듈
CN204962673U (zh) Led灯电连接结构
CN205102084U (zh) Led灯电连接结构
CN210004164U (zh) 一种led模组
CN114458976A (zh) Led基座模组、led模组和led灯带
CN212783873U (zh) 一种导线连接端子
CN21323714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灯泡电源驱动
KR100831048B1 (ko) 엘이디 회로 기판 서포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엘이디 모듈조립체
CN209977971U (zh) 一种用端子连接的led蜡烛灯
CN216010480U (zh) 一种灯板组件和灯具
CN216903442U (zh) 一种单通灯带连接器
CN220689007U (zh) 拨码开关及球泡灯
CN204966737U (zh) 一种印制电路板之间的连接装置
CN214369394U (zh) 一种免焊接的led灯丝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