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66091U - 车载显示屏的控制电路和车载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车载显示屏的控制电路和车载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66091U
CN213366091U CN202022287889.XU CN202022287889U CN213366091U CN 213366091 U CN213366091 U CN 213366091U CN 202022287889 U CN202022287889 U CN 202022287889U CN 213366091 U CN213366091 U CN 213366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ontrol circuit
control
deserializer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878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蓝育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878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66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66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66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载显示屏的控制电路和车载显示屏。显示屏与主机连接,控制电路包括解串器和驱动芯片,解串器分别连接主机和驱动芯片,驱动芯片还连接背光模块,主机通过解串器将控制信号透传至驱动芯片以控制驱动芯片调节背光模块的亮度。本申请的控制电路通过驱动芯片和解串器的设置,主机能够通过解串器将控制信号透传至驱动芯片,从而控制驱动芯片调节背光模块的亮度,如此,无需采用MCU,节省了成本。

Description

车载显示屏的控制电路和车载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车载显示屏的控制电路和车载显示屏。
背景技术
车辆市场上采用分离式中控大屏系统的车型越来越多。分离式中控大屏由主机及显示屏两部分组成,其中,主机提供数据及控制信号,并通过高速串行总线(例如FPD Link或GMSL)与显示屏相连。相关技术中,主机可通过高速串行总线向显示屏发送控制指令实现对显示屏的背光亮度控制,然而,主机实现对显示屏的亮度控制需要显示屏设置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 Unit,MCU)并开发配套的MCU软件,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需要提供一种车载显示屏的控制电路和车载显示屏。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载显示屏的控制电路,所述显示屏与主机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解串器和驱动芯片,所述解串器分别连接所述主机和所述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还连接背光模块,所述主机通过所述解串器将控制信号透传至所述驱动芯片以控制所述驱动芯片调节所述背光模块的亮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温控电路,所述温控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可变电阻,所述可变电阻设置在所述背光模块上,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
所述可变电阻的第一端接地,所述可变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机包括串行器,所述串行器与所述解串器连接,所述解串器包括第一输入输出接口和第一串行接口,所述解串器通过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接口和所述第一串行接口连接所述驱动芯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接口包括使能引脚和指示引脚,所述使能引脚用于向所述驱动芯片发送使能信号,所述指示引脚用于接收所述驱动芯片发送的错误指示信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串行接口包括第一数据引脚和第一控制引脚,所述第一数据引脚用于传输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引脚用于传输所述控制信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芯片包括第二串行接口,所述第二串行接口包括第二数据引脚和第二控制引脚,所述第二数据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数据引脚,所述第二控制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引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触控屏,所述触控屏包括第三串行接口,所述第三串行接口包括第三数据引脚和第三控制引脚,所述第三数据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数据引脚,所述第三控制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引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解串器还包括复位引脚,所述复位引脚连接所述触控屏,所述复位引脚用于向所述触控屏发送复位信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连接所述驱动芯片。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载显示屏,包括:如上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控制电路,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控制电路与主机连接。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载显示屏的控制电路和车载显示屏中,通过解串器和驱动芯片的设置,主机能够通过解串器将控制信号透传至与背光模块相连的驱动芯片,从而控制驱动芯片调节背光模块的亮度,使得显示屏无需采用MCU以及开发配套的MCU软件,节省了成本。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与主机连接的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电路与背光模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温控电路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亮度与温度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解串器和触控屏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模块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
控制电路10、解串器11、第一输入输出接口111、使能引脚EN、指示引脚Det、第一串行接口112、第一数据引脚SDA1、第一控制引脚SCL1、复位引脚REST、驱动芯片12、第二串行接口122、第二数据引脚SDA2、第二控制引脚SCL2、第二输入输出接口121、温控引脚Tsense、背光模块13、发光元件LED、温控电路14、第一电阻RT1、第二电阻RT2、可变电阻RNTC、触控屏15、第三串行接口151、第三数据引脚SDA3、第三控制引脚SCL3;
显示器100、主机200、串行器210;
车辆10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车辆市场上采用分离式中控大屏系统的车型越来越多,分离式中控大屏由主机及显示屏两部分组成,其中,主机提供视频及控制信号,并通过高速串行总线(例如FPD Link或GMSL)与显示屏相连以实现对显示屏的控制。
相关技术中,显示屏设置有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 Unit,MCU),主机能够通过透传的方式将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MCU,MCU接收到亮度调节指令后生成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从而将亮度转换成对应的PWM占空比,并通过改变PWM占空比去调整背光亮度。然而,由于MCU成本较高,并且MCU还需要开发配套的 MCU软件以和主机匹配,使得显示屏的成本大大提升。
请参阅图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的车载显示屏100的控制电路10,车载显示屏100与主机200连接,控制电路10包括解串器11(deserializer)和驱动芯片12,解串器11分别连接主机200和驱动芯片12,驱动芯片12还连接背光模块13,主机200通过解串器11将控制信号透传至驱动芯片12以控制驱动芯片12调节背光模块13的亮度。
本申请的控制电路10中,驱动芯片12通过解串器11和主机200连接,主机200能够通过将控制信号透传至与背光模块13相连的驱动芯片12,从而控制驱动芯片12调节背光模块13的亮度,如此,采用的电子元件成本较低,节省了成本,并且电子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简单,便于处理。
相关技术领域人员可以理解,透传即透明传输(pass-through),指的是在通讯中不管传输的业务内容如何,只负责将传输的内容由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而不对业务数据内容做任何改变。
驱动芯片12可设置在车载显示屏的PCB板上,能够通过调节显示屏100的驱动电流来实现对显示屏100的亮度进行调节。可以理解,一般地,显示屏100亮度与电流呈近似线性正相关,电流越大则显示屏100的亮度值越大,显示屏100越亮。相反的,电流越小则显示屏100的亮度值越低,显示屏100越暗。
具体而言,主机200包括有串行器210(serialiezer),串行器210与解串器11(deserializer) 连接以实现主机200和驱动芯片12的连接。串行器210和解串器11具体的连接方式不设限制,例如,串行器210和解串器11可通过FPD-Link或是精简吉比特介质独立接口(Reduced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RGMII)实现与解串器11连接。主机200在串行器210 和解串器11相连时能够将控制信号、数据信号、使能信号或其它信号等透传至控制电路10 的驱动芯片12,并且,驱动芯片12也能将视频数据信号或错误指示信号等透传至主机200。
进一步地,控制信号包括背光亮度调节信号,主机200通过串行器210和解串器11将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透传至驱动芯片12,驱动芯片12在接收背光亮度调节信号后,根据背光亮度调节信号调节背光模块13的驱动电流,使得背光模块13的驱动电流降低或升高,从而使得背光模块13的亮度变暗或变亮。
更进一步地,背光模块13还包括发光元件LED,发光元件LED连接驱动芯片12,驱动芯片12能够控制发光元件LED的驱动电流以控制发光元件LED的亮度。
请结合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解串器11包括第一输入输出接口111和第一串行接口112,解串器11通过第一输入输出接口111和第一串行接口112连接驱动芯片12。
具体地,解串器11包括第一输入输出接口111和第一串行接口112,驱动芯片12 包括有第二输入输出接口121和第二串行接口122,其中,第一输入输出接口111和第二输入输出接口121连接,第一串行接口112和第二串行接口122连接,以实现解串器11 和驱动芯片12的连接,第一输入输出接口111和第二输入输出接口121可直接相连也可通过集成电路总线(Inter-Integrated Circuit,IIC)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不限,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输出接口111和第二输入输出接口121可直接相连,从而,能够减少线束,节约成本。第一串行接口112和第二串行接口122连接,连接方式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串行总线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输入输出接口111和第二输入输出接口121都包括对应连接的使能引脚EN和指示引脚Det,其中,使能引脚EN用于驱动芯片12与解串器11之间传输使能信号,指示引脚Det用于驱动芯片12与解串器11之间传输的错误指示信号(Fail Det)。
需要说明的是,使能信号是指主机200用于驱动显示屏100工作的信号,主机200在驱动显示屏100工作时,通过串行器210将使能信号透传至解串器11,解串器11通过使能引脚EN传输至驱动芯片12,从而驱动显示屏100工作。错误指示信号是指显示屏100故障时产生的信号,例如,背光模块13出现故障时生成错误指示信号。错误指示信号由驱动芯片12的指示引脚Det传输至解串器11,再由解串器11透传至主机200,从而主机200可根据错误指示信号诊断显示屏100的故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串行接口112包括第一数据引脚SDA1和第一控制引脚SCL1,第二串行接口122包括第二数据引脚SDA2和第二控制引脚SCL2。其中,第二数据引脚SDA2 连接第一数据引脚SDA1以实现主机200和驱动芯片12之间传输数据信号,第一控制引脚SCL1连接第二控制引脚SCL2以实现主机200和驱动芯片12之间传输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据引脚SDA1与第二数据引脚SDA2连接能够实现主机200与驱动芯片12之间数据信号双向传输,也即是,主机200能够通过串行器210和解串器11向驱动芯片12发送数据信号,并且,驱动芯片12也可通过解串器11和串行器210向主机200发送数据信号。控制信号为主机200向驱动芯片12单向传输,也即是,控制信号只能由第一控制引脚SCL1传输至第二控制引脚SCL2。第一数据引脚SDA1与第二数据引脚SDA2之间传输的数据信号可以为视频数据信号。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10还包括温控电路14,温控电路14包括第一电阻RT1、第二电阻RT2和可变电阻RNTC,可变电阻RNTC设置在背光模块13上,第一电阻RT1的第一端连接驱动芯片12,第二电阻RT2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T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RT1的第二端。可变电阻RNTC的第一端接地,可变电阻RNTC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RT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RT2的第二端。
具体地,驱动芯片12包括温控引脚Tsense,驱动芯片12通过温控引脚Tsense连接第一电阻RT1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T1和第二电阻RT2的阻值不变,可变电阻RNTC的阻值可随背光模块13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变电阻RNTC可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是一种阻值可随温度增大而减小的电阻元器件,驱动芯片12可根据可变电阻RNTC变化的电阻值从而确定背光模块13的温度。
请参阅图4,进一步地,驱动芯片12设置有温度阈值,在驱动芯片12检测到背光模块 13的温度大于温度阈值时,驱动芯片12可根据背光模块13的温度自动调节背光模块13的驱动电流,并且驱动电流与温度近似呈线性负相关,使得背光模块13的温度越高,使得驱动模块的驱动电流越小。可以理解,由于背光模块13发光时会产生热量,当驱动电流越高时,背光模块13的功率越大,则产生的热量也越高,因此,背光模块13的温度超过背光模块13正常工作的温度时,需要改变背光模块13的驱动电流,从而减少热量的产生。例如,背光模块13的温度超过70摄氏度会对背光模块13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如果背光模块13的温度超过70摄氏度,则需要控制降低驱动电流从而避免温度上升。如此,能够实现避免显示屏100出现过热损坏。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10还包括触控屏15,触控屏15包括第三串行接口151,第三串行接口151包括第三数据引脚SDA3和第三控制引脚SCL3,第三数据引脚SDA3连接第一数据引脚SDA1,第三控制引脚SCL3连接第一控制引脚SCL1。
具体地,触控屏15可以为电容式触控屏15(capacitive touch screen,CTP),用户可触摸触控屏15而生成数据信号,并通过第三数据引脚SDA3传输至解串器11,再由解串器11 和串行器210透传至主机200,实现用户与主机200之间的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信号被配置为在第三数据引脚SDA3与第一数据引脚SDA1之间双向传输。控制信号被配置为第一控制引脚SCL1向第三控制引脚SCL3单向传输。
进一步地,解串器11还包括复位引脚REST,复位引脚REST连接触控屏15,复位引脚REST用于向触控屏15发送的复位信号。具体而言,主机200还可以通过串行器210将复位信号透传至解串器11,由复位引脚REST将复位信号发送至触控屏15,从而,使的触控屏 15能够根据复位信号进行复位。
请进一步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车载显示屏100,包括如上任一实施方式的控制电路10。车载显示屏100通过控制电路10与主机200连接。
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车辆1000,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屏100 和主机20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显示屏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与主机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解串器和驱动芯片,所述解串器分别连接所述主机和所述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还连接背光模块,所述主机通过所述解串器将控制信号透传至所述驱动芯片以控制所述驱动芯片调节所述背光模块的亮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温控电路,所述温控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可变电阻,所述可变电阻设置在所述背光模块上,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
所述可变电阻的第一端接地,所述可变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串行器,所述串行器与所述解串器连接,所述解串器包括第一输入输出接口和第一串行接口,所述解串器通过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接口和所述第一串行接口连接所述驱动芯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接口包括使能引脚和指示引脚,所述使能引脚用于向所述驱动芯片发送使能信号,所述指示引脚用于接收所述驱动芯片发送的错误指示信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串行接口包括第一数据引脚和第一控制引脚,所述第一数据引脚用于传输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引脚用于传输所述控制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包括第二串行接口,所述第二串行接口包括第二数据引脚和第二控制引脚,所述第二数据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数据引脚,所述第二控制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引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触控屏,所述触控屏包括第三串行接口,所述第三串行接口包括第三数据引脚和第三控制引脚,所述第三数据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数据引脚,所述第三控制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引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解串器还包括复位引脚,所述复位引脚连接所述触控屏,所述复位引脚用于向所述触控屏发送复位信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连接所述驱动芯片。
10.一种车载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控制电路,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控制电路与主机连接。
CN202022287889.XU 2020-10-14 2020-10-14 车载显示屏的控制电路和车载显示屏 Active CN213366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87889.XU CN213366091U (zh) 2020-10-14 2020-10-14 车载显示屏的控制电路和车载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87889.XU CN213366091U (zh) 2020-10-14 2020-10-14 车载显示屏的控制电路和车载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66091U true CN213366091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28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87889.XU Active CN213366091U (zh) 2020-10-14 2020-10-14 车载显示屏的控制电路和车载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66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87345B2 (en) USB port controller with automatic transmit retries and receive acknowledgements
CN107403601B (zh) 一种显示驱动芯片和终端设备
TW201738761A (zh) 顯示裝置
WO2018218947A1 (zh) 背光亮度控制装置、图像显示装置
CN110827782A (zh) 一种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220091422A (ko) 안전 정보를 사용하는 구동기
CN213366091U (zh) 车载显示屏的控制电路和车载显示屏
WO2013000184A1 (zh) 液晶面板的数据驱动系统和芯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6386552A (zh) 背光控制方法、系统、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539137B (zh) 新型显示装置、显示系统
CN106683636B (zh) 适用于车载的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及其应用
CN101211553B (zh) 显示设备以及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
US20160093254A1 (en) Luminanc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in displays
CN112150980B (zh) 同步调整屏幕设定的方法及多屏幕系统
WO2024037016A1 (zh) 分布式驱动电路及控制方法、显示设备
US10506687B1 (en) Street light system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211455260U (zh) 像素电路、具有该像素电路的oled显示面板
US20150032284A1 (en) Detection module, device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fan's connection and disconnection states
CN113554983B (zh) 显示面板的控制设备及控制方法、显示设备、抬头显示器
CN111315078A (zh) 报警灯亮度调节电路
CN102446491A (zh) 整合背光驱动芯片与发光二极管背光装置
CN210804048U (zh) 一种配电参数读写器
CN105429532B (zh) 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系统
US20050046623A1 (en) Display adapter
CN220367735U (zh) 一种cms显示驱动控制系统及电子后视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