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65412U - 电脑机壳 - Google Patents

电脑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65412U
CN213365412U CN202022344470.3U CN202022344470U CN213365412U CN 213365412 U CN213365412 U CN 213365412U CN 202022344470 U CN202022344470 U CN 202022344470U CN 213365412 U CN213365412 U CN 213365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fan
hole
area
ventilation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444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tec Technology Co ltd
ANTE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nte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te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te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444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65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65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654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电脑机壳,包括:一壳体,具有一组装空间,包括一前侧板、一后侧板、一左侧板、一右侧板及一下侧板;至少一隔板,跨设于该前侧板及该后侧板之间并将该组装空间区分为一供设置一电源供应器的第一区及一第二区,该第一区位于该第二区的下方,该至少一隔板穿设至少一连通该第一区及该第二区的通孔,该至少一通孔与该下侧板重叠,该下侧板设有一对应于该至少一通孔的第一通风口,该左侧板及该右侧板至少其中一者设有一连通该第一区与一外部空间的第二通风口;及复数风扇,包括至少一设于该前侧板的第一风扇、至少一设于该后侧板的第二风扇及至少一设于该至少一隔板的第三风扇,该至少一第三风扇对应于该至少一通孔。本实用新型散热效果佳。

Description

电脑机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机壳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脑机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对于电脑执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达到较佳的运算效能,多数电脑元件通常需消耗较多的电能,导致各元件的工作温度于运作过程中升高,容易因过热而导致当机或效能降低等问题。为解决前述的问题,一般会于电脑机壳装设风扇以提供散热效果。
然而,习知的电脑机壳,其风扇与通风孔的配置位置不佳而无法有效导引冷空气排入、热空气向外排出,散热效果不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电脑机壳,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脑机壳,散热效果佳。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脑机壳,包括:一壳体,具有一组装空间,包括一前侧板、一后侧板、一左侧板、一右侧板及一下侧板;至少一隔板,跨设于该前侧板及该后侧板之间并将该组装空间区分为一供设置一电源供应器的第一区及一第二区,该第一区位于该第二区的下方,该至少一隔板穿设至少一连通该第一区及该第二区的通孔,该至少一通孔与该下侧板重叠,该下侧板设有一对应于该至少一通孔的第一通风口,该左侧板及该右侧板至少其中一者设有一连通该第一区与一外部空间的第二通风口;及复数风扇,包括至少一设于该前侧板的第一风扇、至少一设于该后侧板的第二风扇及至少一设于该至少一隔板的第三风扇,该至少一第三风扇对应于该至少一通孔。
优选地,该至少一第一风扇的数量分别大于该至少一第二风扇及该至少一第三风扇的数量。
优选地,该至少一第三风扇包括至少一供导引该第一区的气体流向该第二区的反叶风扇。
优选地,该至少一隔板可拆卸地连接于该壳体且包括转折连接的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面向该下侧板且设有该至少一通孔及该至少一第三风扇。
优选地,该第一部分连接于该左侧板及该右侧板其中一者,该第二部分朝该下侧板延伸且连接于该下侧板。
优选地,该壳体另包括一上侧板,该上侧板设有一连通该第二区与该外部空间的第三通风口,该第三通风口对应于该至少一通孔,该第三通风口的分布范围不小于该至少一通孔的分布范围。
优选地,该第三通风口的分布范围不小于该上侧板的延伸面积的2/3。
优选地,该至少一隔板为一体成形的单一构件;该至少一第三风扇包括至少一供导引该第一区的气体流向该第二区的反叶风扇;该壳体另包括一上侧板,该上侧板设有一连通该第二区与该外部空间的第三通风口,该第三通风口对应于该至少一通孔,该第三通风口的分布范围不小于该至少一通孔的分布范围;该第三通风口的分布范围不小于该上侧板的延伸面积的2/3;该第一部分另开设复数穿孔,该复数穿孔其中一者朝该前侧板开放;该第二部分设有一供对应该电源供应器的窗部;该左侧板及该右侧板其中一者为一钢化玻璃板;该前侧板设有复数该第一风扇;该复数第一风扇的数量分别大于该至少一第二风扇及该至少一第三风扇的数量;该复数第一风扇位于该组装空间外;该复数风扇至少其中一者为一ARGB风扇;该第一通风口、该第二通风口及该第三通风口分别设有一防尘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脑机壳,散热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请参考图1至4,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电脑机壳1包括一壳体10、至少一隔板20及复数风扇30。
该壳体10具有一组装空间11且包括一前侧板12、一后侧板13及一下侧板14;该至少一隔板20设于该壳体10并将该组装空间11区分为一供设置一电源供应器的第一区111及一第二区112,该至少一隔板20穿设至少一连通该第一区111及该第二区112的通孔21,该至少一通孔21与该下侧板14重叠;该复数风扇30包括至少一设于该前侧板12的第一风扇31、至少一设于该后侧板13的第二风扇32及至少一设于该至少一隔板20的第三风扇33,该至少一第三风扇33对应于该至少一通孔21。借此,可有效提升该电脑机壳1的散热效果。
较佳地,该至少一隔板20跨设于该前侧板12及该后侧板13之间,该第一区111位于该第二区112的下方;该下侧板14设有一对应于该至少一通孔21的第一通风口141,供引入外部的冷空气。该至少一第三风扇33较佳包括至少一供导引该第一区111的气体流向该第二区112的反叶风扇,气体流动效果佳而可有效冷却该电源供应器。然而,该至少一第三风扇亦可依配置选用正向风扇。
配合参考图2及图3,于本实施例中,该至少一隔板20可拆卸地连接于该壳体10且包括转折连接的一第一部分22及一第二部分23,该第一部分22面向该下侧板14且设有该至少一通孔21及该至少一第三风扇33,便于组装且可有效导引该组装空间11中间部分的气流。该壳体10另包括一左侧板15及一右侧板16,该第一部分22连接于该左侧板15及该右侧板16其中一者,该第二部分23朝该下侧板14延伸且连接于该下侧板14,可稳定组接且强度佳。然而,该至少一隔板亦可包括多个板件或为一周向跨接于该壳体内的单一板体;该至少一隔板亦可固接于该壳体。较佳地,该左侧板15及该右侧板16至少其中一者设有一连通该第一区111与一外部空间的第二通风口161,进风量大而可增加散热效果。
更进一步说,该至少一隔板20较佳为一体成形的单一构件,结构强度佳;该第一部分22另开设复数穿孔221,该复数穿孔221其中一者朝该前侧板12开放,可供布设线材或水冷散热器等其他零组件;该第二部分23设有一供对应该电源供应器的窗部231。
该壳体10另包括一上侧板17,该上侧板17设有一连通该第二区112与该外部空间的第三通风口171,该第三通风口171对应于该至少一通孔21,该第三通风口171的分布范围不小于该至少一通孔21的分布范围,可有效排出该组装空间11内的热气。较佳地,该第三通风口171的分布范围不小于该上侧板17的延伸面积的2/3,散热效果佳。
于本实施例中,该前侧板12设有复数该第一风扇31,该复数第一风扇31的数量分别大于该至少一第二风扇32及该至少一第三风扇33的数量,引入冷空气的效果佳且可形成朝该后侧板13方向流动的气流;该复数第一风扇31位于该组装空间11外,可增加内部空间以利于其他元件的配置;各该风扇30的转速例如但不限为1400RPM,导流效果佳;该复数风扇30至少其中一者为一ARGB风扇,于散热同时可提供多样化的灯光效果。然而,该复数第一风扇亦可设于该组装空间内;各该风扇的转速亦可依需求调整。
较佳地,该第一通风口141、该第二通风口161及该第三通风口171分别设有一防尘网142,172,可防止灰尘、杂质进入该组装空间11内而影响各电子元件的运作。各该防尘网142,172可例如但不限以磁吸、抽拉或卡接等方式附接于该壳体10上。该左侧板15及该右侧板16其中一者为一钢化玻璃板,可提供特殊视觉效果。于其他实施例中,该左侧板及该右侧板亦可配置为其他材质的板件。
配合参考图4,通过上述的结构,该复数第一风扇31、该第一通风口141及该第二通风口161可供大量的冷空气进入该组装空间11中,且该至少一第三风扇33与该至少一通孔21可有效地导引该第一区111的气体流入该第二区112,再由该第二风扇32及该第三通风口171将热空气排出,气体可顺畅流通,散热效果佳而可有效提升电脑运作效能。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组装空间,包括一前侧板、一后侧板、一左侧板、一右侧板及一下侧板;
至少一隔板,跨设于该前侧板及该后侧板之间并将该组装空间区分为一供设置一电源供应器的第一区及一第二区,该第一区位于该第二区的下方,该至少一隔板穿设至少一连通该第一区及该第二区的通孔,该至少一通孔与该下侧板重叠,该下侧板设有一对应于该至少一通孔的第一通风口,该左侧板及该右侧板至少其中一者设有一连通该第一区与一外部空间的第二通风口;及
复数风扇,包括至少一设于该前侧板的第一风扇、至少一设于该后侧板的第二风扇及至少一设于该至少一隔板的第三风扇,该至少一第三风扇对应于该至少一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风扇的数量分别大于该至少一第二风扇及该至少一第三风扇的数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三风扇包括至少一供导引该第一区的气体流向该第二区的反叶风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隔板可拆卸地连接于该壳体且包括转折连接的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面向该下侧板且设有该至少一通孔及该至少一第三风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连接于该左侧板及该右侧板其中一者,该第二部分朝该下侧板延伸且连接于该下侧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另包括一上侧板,该上侧板设有一连通该第二区与该外部空间的第三通风口,该第三通风口对应于该至少一通孔,该第三通风口的分布范围不小于该至少一通孔的分布范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通风口的分布范围不小于该上侧板的延伸面积的2/3。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隔板为一体成形的单一构件;该至少一第三风扇包括至少一供导引该第一区的气体流向该第二区的反叶风扇;该壳体另包括一上侧板,该上侧板设有一连通该第二区与该外部空间的第三通风口,该第三通风口对应于该至少一通孔,该第三通风口的分布范围不小于该至少一通孔的分布范围;该第三通风口的分布范围不小于该上侧板的延伸面积的2/3;该第一部分另开设复数穿孔,该复数穿孔其中一者朝该前侧板开放;该第二部分设有一供对应该电源供应器的窗部;该左侧板及该右侧板其中一者为一钢化玻璃板;该前侧板设有复数该第一风扇;该复数第一风扇的数量分别大于该至少一第二风扇及该至少一第三风扇的数量;该复数第一风扇位于该组装空间外;该复数风扇至少其中一者为一ARGB风扇;该第一通风口、该第二通风口及该第三通风口分别设有一防尘网。
CN202022344470.3U 2020-10-20 2020-10-20 电脑机壳 Active CN213365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4470.3U CN213365412U (zh) 2020-10-20 2020-10-20 电脑机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4470.3U CN213365412U (zh) 2020-10-20 2020-10-20 电脑机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65412U true CN213365412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31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44470.3U Active CN213365412U (zh) 2020-10-20 2020-10-20 电脑机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654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40095723A1 (en) Internal heat sink construction for CPU cabinet
CN207340352U (zh) 一种空调电控盒
CN201607677U (zh) 防尘机箱
CN101813964B (zh) 防尘机箱
CN213365412U (zh) 电脑机壳
CN201097299Y (zh) 挡风板及带有挡风板的计算机机箱
CN110785064B (zh) 电控组件和热水空调器
CN112306172A (zh) 电脑机壳
CN218213962U (zh) 一种散热风道分隔贯通式加固一体机
JP2580507Y2 (ja) 電子機器の冷却装置
CN217389328U (zh) 一种控制柜防尘降温装置
TWI745123B (zh) 電腦機殼
CN211321892U (zh) 一种新型无线通信网关
CN210864590U (zh) 一种辅助散热式一体机
US11259440B1 (en) Computer case
CN209594180U (zh) 一种机电控制柜
CN207799570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电脑机箱
CN105910144A (zh) 微波炉
CN219586818U (zh) 一种用于电动挖掘机后机罩的散热结构
CN218072258U (zh)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CN219919542U (zh) 显示装置
CN218583540U (zh) 散热底板及制冷设备
CN212061040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机箱
CN218906968U (zh) 散热结构及充电桩
CN215295175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