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60478U - 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60478U
CN213360478U CN202022232667.8U CN202022232667U CN213360478U CN 213360478 U CN213360478 U CN 213360478U CN 202022232667 U CN202022232667 U CN 202022232667U CN 213360478 U CN213360478 U CN 213360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hol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326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Longqit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Longqit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Longqit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Longqit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3266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60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60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60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包括机体,机体内部中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外围固定连接有若干块扇叶,机体前端且位于扇叶的外围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前端呈环形开有三个对接槽,对接槽内部开有螺纹孔,且安装槽前端安装有前出风板,前出风板后端安装有后出风板,且后出风板前端开有若干个前散热孔,每个前散热孔内部前端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通过梯形环对水渍进行阻隔,减少水渍沿着前散热孔进入机体,即使水渍通过前散热孔掉入,吸水海绵则对水渍进行吸收,从而更好的防止水渍进入到机体内,使风扇的防水效果更好,保证了风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
背景技术
广义新能源汽车,又称代用燃料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这类全部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也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乙醇汽油汽车等部分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目前存在的所有新能源汽车都包括在这一概念里,具体分为六大类: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醇醚燃料汽车、天然气汽车等。
现目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散热风扇在进行工作时,由于没有较好的防水结构,外面的水渍易通过散热孔进入到风扇内,从而导致风扇易出现短路的情况发生,影响风扇的使用性能及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水渍易进入到风扇内,影响风扇的使用性能及寿命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包括机体:
所述机体内部中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所述转动轴外围固定连接有若干块扇叶,所述机体前端且位于所述扇叶的外围开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前端呈环形开有三个对接槽,所述对接槽内部开有螺纹孔,且所述安装槽前端安装有前出风板,所述前出风板后端安装有后出风板,且所述前出风板前端开有若干个前散热孔,每个所述前散热孔内部前端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每个所述前散热孔内部且位于所述防尘网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梯形环,所述前出风板后端且位于每个所述前散热孔的后部均开有前槽孔,每个所述前槽孔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杆,且所述导热杆外围套接固定有吸水海绵,所述后出风板前端开有后槽孔,所述后出风板后端且位于每个所述后槽孔的后部均开有后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前端相接有缓冲垫圈,且所述后出风板后端与所述缓冲垫圈前端接触,所述前出风板盖于所述后出风板的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前出风板和所述后出风板外围均固定连接有三块对接板,且所述对接板与所述对接槽相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出风板上的所述对接板中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穿插过所述后出风板上的对接板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槽孔与所述前散热孔相通,所述梯形环与所述前散热孔相通,且所述前槽孔与所述后槽孔内径相等,所述前散热孔与所述后散热孔内径相等,且所述前散热孔的内径是所述前槽孔内径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杆由铜制成,且所述吸水海绵呈圆形状,所述吸水海绵的直径与所述前槽孔的直径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通过防尘网对灰尘进行阻隔,减少灰尘进入到散热风扇内,而通过梯形环对水渍进行阻隔,减少水渍沿着前散热孔进入机体,即使水渍通过前散热孔掉入,吸水海绵则对水渍进行吸收,从而更好的防止水渍进入到机体内,使风扇的防水效果更好,保证了风扇的使用寿命,而且通过导热杆对热量进行吸收,提高热量的排放效果,再结合吸水海绵上的水渍对导热杆上的热量进行中和降温,以免吸水海绵上的水渍再次滴落至机体内的同时,还能达到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出风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出风板和后出风板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出风板结构示意图。
图1-4中:机体1、转动轴2、扇叶3、对接槽4、螺纹孔5、安装槽6、缓冲垫圈7、前出风板8、对接板9、螺杆10、前散热孔11、后出风板12、防尘网13、梯形环14、前槽孔15、后槽孔16、后散热孔17、导热杆18、吸水海绵1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4:
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包括机体1:
所所述机体1内部中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且所述转动轴2外围固定连接有若干块扇叶3,所述机体1前端且位于所述扇叶3的外围开有安装槽6,且所述安装槽6前端呈环形开有三个对接槽4,所述对接槽4内部开有螺纹孔5,且所述安装槽6前端安装有前出风板8,所述前出风板8后端安装有后出风板12,且所述前出风板8前端开有若干个前散热孔11,每个所述前散热孔11内部前端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3,每个所述前散热孔11内部且位于所述防尘网1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梯形环14,所述前出风板8后端且位于每个所述前散热孔11的后部均开有前槽孔15,每个所述前槽孔15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杆18,且所述导热杆18外围套接固定有吸水海绵19,所述后出风板12前端开有后槽孔16,所述后出风板12后端且位于每个所述后槽孔16的后部均开有后散热孔17,所述前槽孔15与所述前散热孔11相通,所述梯形环14与所述前散热孔11相通,且所述前槽孔15与所述后槽孔16内径相等,所述前散热孔11与所述后散热孔17内径相等,且所述前散热孔11的内径是所述前槽孔15内径的一半;
具体的,机体1内部安装有带动转动轴2转动的转动电机,转动轴2带动扇叶3转动进行散热,热量从后散热孔17进入到后槽孔16,由于后槽孔16和前槽孔15的孔径比前散热孔11和后散热孔17的孔径大,因此热量通过后槽孔16及前槽孔15的两端进入到前散热孔11,通过防尘网13对灰尘进行阻隔,减少灰尘进入到机体1内,而通过梯形环14对水渍进行阻隔,减少水渍沿着前散热孔11进入机体1,即使水渍通过前散热孔11掉入,吸水海绵19则对水渍进行吸收,从而更好的防止水渍进入到机体1内,使机体1的防水效果更好,保证了风扇的使用寿命,而且通过导热杆18对热量进行吸收,提高热量的排放效果,再结合吸水海绵19上的水渍对导热杆18上的热量进行中和降温,以免吸水海绵19上的水渍再次滴落至机体1内的同时,还能达到降温效果。
所述安装槽6前端相接有缓冲垫圈7,且所述后出风板12后端与所述缓冲垫圈7前端接触,所述前出风板8盖于所述后出风板12的前端;
进一步的,缓冲垫圈7起到对后出风板12缓冲的效果,减小震动所产生噪音。
所述前出风板8和所述后出风板12外围均固定连接有三块对接板9,且所述对接板9与所述对接槽4相对接;
进一步的,将对接板9对接至对接槽4内,从而便于快速的定位安装好前出风板8及后出风板12,保证了安装便捷性。
所述前出风板8上的所述对接板9中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穿插过所述后出风板12上的对接板9且与所述螺纹孔5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将螺杆10与对接板9及螺纹孔5进行螺纹固定,从而可以防止前出风板8和后出风板12松动,保证了安装后的稳定性,当需要拆卸前出风板8和后出风板12时,使螺杆10与螺纹孔5分离,对接板9与对接槽4分离,然后使前出风板8和后出风板12分离,此时吸水海绵19则裸露出来,从而达到便于清理吸水海绵19的效果,利于重复使用。
所述导热杆18由铜制成,且所述吸水海绵19呈圆形状,所述吸水海绵19的直径与所述前槽孔15的直径一致;
进一步的,导热杆18由铜制成,铜具有较好的导热效果,保证了吸热效率,而呈圆形状的吸水海绵19与前槽孔15直径一致,因此利于更加全面的接住由前散热孔11掉落的水渍,更好的防止水渍进入到机体1内。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体(1)内部中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且所述转动轴(2)外围固定连接有若干块扇叶(3),所述机体(1)前端且位于所述扇叶(3)的外围开有安装槽(6),且所述安装槽(6)前端呈环形开有三个对接槽(4),所述对接槽(4)内部开有螺纹孔(5),且所述安装槽(6)前端安装有前出风板(8),所述前出风板(8)后端安装有后出风板(12),且所述前出风板(8)前端开有若干个前散热孔(11),每个所述前散热孔(11)内部前端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3),每个所述前散热孔(11)内部且位于所述防尘网(1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梯形环(14),所述前出风板(8)后端且位于每个所述前散热孔(11)的后部均开有前槽孔(15),每个所述前槽孔(15)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杆(18),且所述导热杆(18)外围套接固定有吸水海绵(19),所述后出风板(12)前端开有后槽孔(16),所述后出风板(12)后端且位于每个所述后槽孔(16)的后部均开有后散热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6)前端相接有缓冲垫圈(7),且所述后出风板(12)后端与所述缓冲垫圈(7)前端接触,所述前出风板(8)盖于所述后出风板(12)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出风板(8)和所述后出风板(12)外围均固定连接有三块对接板(9),且所述对接板(9)与所述对接槽(4)相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出风板(8)上的所述对接板(9)中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穿插过所述后出风板(12)上的对接板(9)且与所述螺纹孔(5)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槽孔(15)与所述前散热孔(11)相通,所述梯形环(14)与所述前散热孔(11)相通,且所述前槽孔(15)与所述后槽孔(16)内径相等,所述前散热孔(11)与所述后散热孔(17)内径相等,且所述前散热孔(11)的内径是所述前槽孔(15)内径的一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杆(18)由铜制成,且所述吸水海绵(19)呈圆形状,所述吸水海绵(19)的直径与所述前槽孔(15)的直径一致。
CN202022232667.8U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 Active CN213360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32667.8U CN213360478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32667.8U CN213360478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60478U true CN213360478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27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32667.8U Active CN213360478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60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46357U (zh) 一种电动汽车水冷电机
CN21336047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
CN211930438U (zh) 一种脱硫电机循环冷却装置
CN112421859B (zh) 一种辅助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
CN109713831B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动机
CN215672813U (zh)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CN206412879U (zh) 一种一体化电机端盖
CN213270394U (zh) —种空气净化轴流风机组件及晾衣机
CN113775546A (zh)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CN220896761U (zh) 一种移动式互动直播终端
CN205846976U (zh)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机壳体结构
CN201877952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直流电机
CN212155221U (zh) 一种启动迅速低噪音直流无刷冷却风扇总成
CN212969348U (zh) 一种带有内置风扇的起动机
CN220510920U (zh) 一种电动机的导风散热机构
CN208754111U (zh) 内外双风路冷却开启式电动机
CN216045092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汽车离合器压盘
CN215835265U (zh) 一种电动机的风冷结构
CN216044557U (zh) 一种改进的循环风扇
CN219865638U (zh) 一种冷却风扇降噪结构、冷却系统及发动机
CN217010506U (zh) 一种适用于手持吸尘器的电机装置
CN213402729U (zh) 一种航空单级发电机冷却结构
CN216599188U (zh) 一种基于车用驱动电机的轴向风冷散热结构
CN214146027U (zh) 一种双端面机械密封热油泵
CN209786979U (zh) 一种油冷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