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42657U - 发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42657U
CN213342657U CN202022844298.8U CN202022844298U CN213342657U CN 213342657 U CN213342657 U CN 213342657U CN 202022844298 U CN202022844298 U CN 202022844298U CN 213342657 U CN213342657 U CN 213342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sub
support
free end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442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鑫
苏军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442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42657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6952 priority patent/WO202211036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42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426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包括盆架和固接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球顶和位于所述球顶外周的音膜,所述音膜的外边缘固定于所述盆架,盆架包括至少两个子支架,每一个子支架由一板材弯折N次成型,所述N为大于零、小于4的整数,每一个子支架弯折成型后具有两个自由端,一所述子支架的一个自由端与另一个所述子支架的一个自由端固定连接形成拼接区。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发声装置中盆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发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扬声器具有固定系统,其中固定系统的盆架一般由板材依次弯折四次成型,并将板材弯折后的两个自由端焊接在一起。在实际弯折操作过程中,前一次的弯折所产生的角度波动会带入到下一次弯折操作中,导致在后弯折操作形成的角度波动增加。尤其是第四次弯折操作形成角度波动最大,容易导致板材弯折四次之后的两个自由端不重合。
为了将两个自由端对齐固定在一起,需要使用外力将两个自由端对齐再进行焊接操作,以将两个自由端固定在一起。然而,因在焊接过程中采用外力将两个自由端对齐,导致焊接成型后的盆架内部存在残余应力。一旦残余应力释放,会改变盆架的尺寸和形状。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声装置,提高发声装置中盆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声装置,包括盆架和固接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球顶和位于所述球顶外周的音膜,所述音膜的外边缘固定于所述盆架,所述盆架包括至少两个子支架,每一个子支架由一板材弯折N次成型,所述N为大于零、小于4的整数,每一个子支架弯折成型后具有两个自由端,一所述子支架的一个自由端与另一个所述子支架的一个自由端固定连接形成拼接区。
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子支架包括第一子支架和第二子支架,所述第一子支架由一板材弯折两次成型,所述第二子支架由一板材弯折两次成型,所述拼接区包括由所述第一子支架的一个自由端和所述第二子支架的一个自由端固定连接形成的第一拼接区以及由所述第一子支架的另一个自由端和所述第二子支架的另一个自由端固定连接形成的第二拼接区。
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支架的一个自由端设置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子支架的一个自由端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凸出部放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
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支架的另一个自由端设置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子支架的另一个自由端设置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凸出部放置于所述第二凹陷部内。
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互弯折,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相互弯折,所述第二子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侧板、第五侧板和第六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五侧板相互弯折,所述第五侧板和所述第六侧板相互弯折,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六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固定连接后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六侧板固定连接后的长度,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五侧板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板对称,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六侧板相对于所述第五侧板对称。
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弯折九十度,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弯折九十度,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五侧板弯折九十度,所述第五侧板和所述第六侧板弯折九十度。
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固定连接后的长度,且大于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六侧板固定连接后的长度;所述第五侧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固定连接后的长度,且大于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六侧板固定连接后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设置有相互间隔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五侧板设置有相互间隔的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之间具有第一间隔空间,所述第三凸台和所述第四凸台之间具有第二间隔空间,所述第一间隔空间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有子支架的厚度相同,相互拼接的两个子支架的自由端的高度相同;所有子支架采用金属材料,一所述子支架的一个自由端与另一个所述子支架的一个自由端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拼接区外露于所述振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中盆架采用两个或更多个子支架固定连接在一起,且每一个子支架在成型过程中所需要弯折的次数小于4次。相比现有技术中弯折四次成型的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盆架的应力,提高盆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声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发声装置沿P-P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发声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中盆架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盆架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中音膜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中音膜固接于盆架上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A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中音膜固接于盆架上的另一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B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声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发声装置沿P-P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发声装置的爆炸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2,发声装置2可以包括磁路系统40、振动系统20和支撑系统60。支撑系统60可以作为振动系统20和磁路系统40的载体,以支撑振动系统20和磁路系统40。磁路系统40可以驱动振动系统20振动发声。其中,支撑系统60可以包括盆架900和底板60A,盆架900可以承载磁路系统40和振动系统20,底板60A可以与磁路系统40连接。
其中,振动系统20可以包括振膜200、驱动该振膜200的音圈400、和与音圈400电连接的电路板600。
电路板600可以包括与音圈400电连接的第一柔性电路板620和用来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第二柔性电路板640。其中,音圈400和第一柔性电路板620电连接可以理解为音圈400和第一柔性电路板620电性连接,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应理解两个部件的电连接可以理解为电性连接,诸如采用信号线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
音圈400具有收容空间440、围绕形成该收容空间440的音圈主体430以及与音圈主体430连接的第一引线410和第二引线420,第一引线410和第二引线420均与第一柔性电路板620电连接。第一引线410可以通过一个焊盘与第一柔性电路板620固定连接,第二引线420可以通过另一个焊盘与第一柔性电路板620固定连接,以实现音圈400和第一柔性电路板420的电连接。用来连接音圈400和第一柔性电路板620的焊盘可以设置于一连接结构624上,该连接结构624可以与第一柔性电路板620一体成型。
振膜200可以包括球顶220、位于球顶220外周的音膜240以及支撑球顶220和音膜240的骨架260。骨架260设有通孔264以及围绕形成该通孔264的骨架主体262,球顶220可以置于骨架260的外表面,以覆盖住通孔264。球顶220的外边缘和音膜240的内边缘分别固定于骨架主体262,音膜240的外边缘固定于盆架900。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振动系统20还可以包括辅助音膜800,辅助音膜800可以包括第一辅助音膜820和第二辅助音膜840。第一辅助音膜820和第一柔性电路板620设置于盆架900,第二辅助音膜840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40一起设置于盆架900。第一柔性电路板620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40可以置于盆架900的同一面、且位于盆架300的相对两端位置。第一辅助音膜820和第二辅助音膜840可以置于盆架900的同一面、且位于盆架300的相对两端位置。
需说明的是,盆架300还可以与磁路系统40固定连接,从而通过盆架900可以实现磁路系统40和振动系统20的固定连接。即振动系统20和磁路系统40固接于盆架900。
盆架90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子支架,比如盆架900包括两个子支架、三个子支架、四个子支架等。需要说明的是,盆架900的子支架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加工需求设定。
每一个子支架弯折成型后具有两个自由端,一子支架的一个自由端与另一个子支架的一个自由端固定连接形成拼接区,且多个子支架相互围绕设置形成一用来收纳磁路系统40和振动系统20的收纳空间。相互拼接的两个子支架的自由端的高度可以相同,所有子支架的厚度可以相同。
其中,每一个子支架由板材弯折N次成型,其中N为大于零、小于4的整数。诸如N为1、2、3中的任一个。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有子支架一共弯折四次。
举例来说,当盆架900包括两个子支架时,其中一个子支架可以弯折两次成型,另一个子支架也可以弯折两次成型。可以理解的是,所有子支架一共弯折的次数并不局限于四次,比如所有子支架一共弯折三次、五次等。
可以理解的是,当盆架900包括两个子支架时其弯折方式并不限于此,比如其中一个子支架可以弯折一次成型,另一个字支架弯折三次成型。
再举例来说,当盆架900包括三个子支架时,其中一个子支架可以弯折一次成型,其中第二个子支架可以弯折一次成型,其中第三个子支架可以弯折三次成型。
还举例来说,当盆架900包括四个子支架时,每一个子支架弯折一次成型,即所有子支架均弯折一次成型。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盆架900中各个子支架弯折次数的几种举例说明,其并不构成本实用新型对子支架个数,以及各个子支架弯折次数的限制。下面以盆架900具有两个子支架,且每个子支架均弯折两次成型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中盆架的立体图,图5为图4所示盆架的爆炸图。,盆架900包括的两个子支架(910、930)中的其一个子支架910可以定义为第一子支架910,另一个子支架930可以定义为第二子支架930,第一子支架910和第二子支架930固定连接形成两个拼接区(920、940),即第一拼接区920和第二拼接区940。且第一子支架910和第二子支架930围绕设置形成一可以收纳振动系统20和磁路系统40的收纳空间950。
第一子支架910可以由一板材弯折两次成型,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子支架910可以由一金属板材诸如钢带弯折两次成型。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子支架910由一板材弯折两次可以成型具有三段式的结构。诸如第一子支架9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911、第二侧板912和第三侧板913,第一侧板911和第二侧板912相互弯折,诸如弯折九十度。第二侧板912和第三侧板913相互弯折,诸如弯折九十度。
其中,第一侧板911和第二侧板912的弯折部位可以为弧形结构,第二侧板912和第三侧板913的弯折部位可以为弧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一侧板911和第二侧板912的弯折部位的弧形结构可以与第二侧板912和第三侧板913的弯折部位的弧形结构相同。
第二侧板912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一侧板911的长度,以及第二侧板912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三侧板913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第一侧板911和第二侧板912之间的弯折部分与第二侧板912和第三侧板913之间的弯折部分间距较远,可以独立调整。进而可以减小第一侧板911和第二侧板912之间的弯折部分对第二侧板912和第三侧板913之间在弯折操作时的影响。另一方面第一子支架910在成型过程中只需要弯折两次即可成型,相比需要弯折四次或者更多次才能够成型的结构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减少各个弯折部位相互的影响,避免公差累积,有利于第一子支架910长度、高度、厚度的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一侧板911和第三侧板913相对于第二侧板912平行,第一侧板911和第三侧板913相对于第二侧板912对称。
第二侧板912设置有相互间隔的第一凸台916和第二凸台917,第一凸台916和第二凸台917之间具有第一间隔空间918。第一间隔空间918可以放置一些部件,可以通过第一凸台916和第二凸台917实现对放置于第一间隔空间918内的部件实现限位。其中,第一凸台916和第二凸台917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一子支架910弯折成型后具有两个自由端(914、915),可以将第一子支架910其中一个自由端914定义为第一自由端914,可以将第一子支架910另一个自由端915定义为第二自由端915。
请继续参阅图4和图5,第二子支架930可以由一板材弯折两次成型,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子支架930可以由一金属板材诸如钢带弯折两次成型。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子支架930由一板材弯折两次可以成型具有三段式的结构。诸如第二子支架9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侧板931、第五侧板932和第六侧板933,第四侧板931和第五侧板932相互弯折,诸如弯折九十度。第五侧板932和第六侧板933相互弯折,诸如弯折九十度。
其中,第四侧板931和第五侧板932的弯折部位可以为弧形结构,第五侧板932和第六侧板933的弯折部位可以为弧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四侧板931和第五侧板932的弯折部位的弧形结构可以与第五侧板932和第六侧板933的弯折部位的弧形结构相同,还可以与第一侧板911和第二侧板912的弯折部位的弧形结构相同,以及与第二侧板912和第三侧板913的弯折部位的弧形结构相同。
第五侧板932的长度可以大于第四侧板931的长度,以及第五侧板932的长度可以大于第六侧板933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第四侧板931和第五侧板932之间的弯折部分与第五侧板932和第六侧板933之间的弯折部分间距较远,可以独立调整。进而可以减小第四侧板931和第五侧板932之间的弯折部分对第五侧板1332和第六侧板1333之间在弯折操作时的影响。另一方面第二子支架930在成型过程中只需要弯折两次即可成型,相比需要弯折四次或者更多次才能够成型的结构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减少各个弯折部位相互的影响,避免公差累积,有利于第二子支架930长度、高度、厚度的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四侧板931和第六侧板933的相对于第五侧板932平行,第四侧板931和第六侧板933的相对于第五侧板932对称。
第五侧板932设置有相互间隔的第三凸台936和第四凸台937,第三凸台936和第四凸台937之间具有第二间隔空间938。第二间隔空间938可以放置一些部件,可以通过第三凸台936和第四凸台937对放置于第二间隔空间938内的部件实现限位。其中,第三凸台936和第四凸台937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二间隔空间938和第一间隔空间918相对应,可以理解为第二间隔空间938和第一间隔空间918位置相对,且尺寸相同。
第二子支架930弯折成型后具有两个自由端(934、935),可以将第二子支架930其中一个自由端934定义为第三自由端934,可以将第二子支架930另一个自由端935定义为第四自由端935。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子支架910的第一自由端914和第二子支架930的第三自由端934固定连接,诸如第一子支架910的第一自由端914和第二子支架930的第一自由端934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拼接区920,或者说形成第一拼接结构920。第一子支架910的第二自由端915和第二子支架930的第四自由端935固定连接,诸如第一子支架910的第二自由端915和第二子支架930的第四自由端935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二拼接区940,或者说第二拼接结构940。
本实用新型第一自由端914和第三自由端934焊接成型,第二自由端915和第四自由端935焊接成型,从而形成完整的盆架900结构,并围绕形成该收纳空间95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子支架910采用两次弯折的操作方式成型,其各个弯折部分的相互影响较小,整体尺寸保持平稳。以及本实用新型第二子支架930采用两次弯折的操作方式成型,其各个弯折部分的相互影响也小,整体尺寸保持也比较平稳。在将第一子支架910和第二子支架930固定连接过程中,比较容易实现将第一子支架910的第一自由端914和第二子支架930的第三自由端934拼接,或者说对齐。以及比较容易实现将第一子支架910的第二自由端915和第二子支架930的第四自由端935拼接,或者说对齐。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外力或者不需要较大的外力就可以实现第一子支架910和第二子支架930的对齐操作,方便焊接操作。而且在将第一子支架910和第二子支架930焊接完成后,盆架900内部并没有残余应力,或者盆架900内部残余应力较少,可以保持盆架900的稳定性而不容易因盆架900内部残余应力过大而发声形状的变化。
第一子支架910的厚度和第二子支架930的厚度相同。第一子支架910的第一自由端914的高度和第二子支架930的第三自由端935的高度相同,第一子支架910的第二自由端915的高度和第二子支架930的第四自由端935的高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二侧板912和第五侧板932可以相对,诸如相互平行。第二侧板912和第五侧板932的长度可以相同。第二侧板912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一侧板911和第四侧板931固定连接后的长度,且大于第三侧板913和第六侧板933固定连接后的长度。第五侧板932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一侧板911和第四侧板931固定连接后的长度,且大于第三侧板913和第六侧板933固定连接后的长度。第一侧板911和第四侧板931固定连接后的长度可以与第三侧板913和第六侧板933固定连接后的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拼接区920包括设置于第一自由端914第一凹陷部924以及设置于第三自由端934的第一凸出部922。第一凸出部922设置于第一凹陷部924内。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将第一凸出部922设置于第一凹陷部924内再进行焊接操作,便于第一自由端914和第三自由端934对齐,同时还可以增加第一自由端914和第三自由端934的连接面积,提高第一自由端914和第三自由端934焊接成型后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自由端914和第三自由端934的对齐方式并不限于此,两者之间还可以采用其他配合连接结构相互结合。当然,两者还可以采用齐平的方式进行对齐。
第二拼接区940包括设置于第二自由端915的第二凹陷部942以及设置于第四自由端935的第二凸出部944。第二凸出部944设置于第一凹陷部942内。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将第二凸出部944设置于第二凹陷部942内再进行焊接操作,便于第二自由端915和第四自由端935对齐,同时还可以增加第二自由端915和第四自由端935的连接面积,提高第二自由端915和第四自由端935焊接成型后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自由端915和第四自由端935的对齐方式并不限于此,两者之间还可以采用其他配合连接结构相互结合。当然,两者还可以采用齐平的方式进行对齐。此外,第二自由端915和第四自由端935的配合结构也可以互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子支架910和第二子支架930的形状和连接关系并不限于此,诸如第一子支架910中的第一侧板911和第三侧板913不平行。再比如第一子支架910中的第一侧板911和第二侧板911的弯折角度为60度、80度、100度或120度。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中音膜的立体图。音膜240可以包括与盆架900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241、与骨架主体262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结构243和连接于第一连接结构241和第三连接结构243之间的第二连接结构242。
请一并参阅图7至图10,图7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中音膜固接于盆架上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A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中音膜固接于盆架上的另一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B的局部放大图。第一连接结构241可以围设骨架主体262设置,第三连接结构243可以连接于盆架900的一侧面。
音膜24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盆架900外表面的第四连接结构244,第四连接结构244和第一连接结构241固定连接。诸如第四连接结构244连接于第一侧板911的外表面、第三侧板913的外表面、第四侧板931的外表面以及第六侧板933的外表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拼接区920成型于第一侧板911和第四侧板931的连接位置处,第一拼接区920未被第四连接结构244外露于音膜240。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拼接区920还外露于骨架260和球顶220。即该第一拼接区920外露于振膜200。
同样的,第二拼接区940成型于第三侧板913和第六侧板933的连接位置处,第二拼接区940未被第四连接结构244覆盖住而外露于音膜240。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拼接区940还外露于骨架260和球顶220。即该第二拼接区940外露于振膜200。
音膜240在第四连接结构244的位置设置有开口248,第一拼接区920通过一个开口248外露于振膜200,第二拼接区940通过另一个开口248外露于振膜200。
音膜24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盆架900的弯折结构的第五连接结构245和第六连接结构246,其中第五连接结构245设置于盆架900的弯折结构的外表面,第五连接结构245可以与第一连接结构241以及第四连接结构244固定连接。第六连接结构246设置于盆架900的弯折结构的内表面,第六连接结构246可以与第一连接结构241固定连接。第六连接结构246和第五连接结构245相互间隔形成有间隙247,盆架900的弯折结构部分放置于间隙247内分别连接第五连接结构245和第六连接结构246,以对盆架900的弯折结构位置起到限制作用。减少盆架900因应力而产生形变的可能性。第五连接结构245和第六连接结构246可以位于第一连接结构241的同一侧。
音膜240还具有由第三连接结构243围绕形成的用来收纳球顶220的收纳空间249。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音膜240的一部分直接一体成型在盆架900上,从而实现与盆架900的固定连接。
磁路系统40可以包括极芯100、磁轭300、主磁钢500、第一副磁钢710、第二副磁钢720、第三副磁钢730、第四副磁钢740。磁轭300围设在音圈400的外侧,且磁轭300与音膜240相互间隔设置,磁轭300具有凹槽340和围绕形成该凹槽340的磁轭本体320。音圈400的一部分可以置于凹槽340内,极芯100可以置于凹槽340内。磁轭本体320可以围绕音圈400和极芯100的外侧。极芯100可以与主磁钢500层叠设置,且极芯100可以置于音圈400的音圈主体430内侧,以增加音圈主体430的稳定性。
其中,主磁钢500、第一副磁钢710、第二副磁钢720、第三副磁钢730和第四副磁钢740均固定设置在磁轭300的一面,第一副磁钢710、第二副磁钢720、第三副磁钢730和第四副磁钢740围设在主磁钢500的周缘,且第一副磁钢710、第二副磁钢720、第三副磁钢730和第四副磁钢740均与主磁钢500之间具有磁间隙,音圈400的一部分插入至磁间隙内。
底板60A可以盖设在主磁钢500、第一副磁钢710、第二副磁钢720、第三副磁钢730和第四副磁钢740中背离音圈400的一侧。极芯100设置于主磁钢500远离底板60A的一面。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发声装置,包括盆架和固接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球顶和位于所述球顶外周的音膜,所述音膜的外边缘固定于所述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架包括至少两个子支架,每一个子支架由一板材弯折N次成型,所述N为大于零、小于4的整数,每一个子支架弯折成型后具有两个自由端,一所述子支架的一个自由端与另一个所述子支架的一个自由端固定连接拼接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子支架包括第一子支架和第二子支架,所述第一子支架由一板材弯折两次成型,所述第二子支架由一板材弯折两次成型,所述拼接区包括由所述第一子支架的一个自由端和所述第二子支架的一个自由端固定连接形成的第一拼接区以及由所述第一子支架的另一个自由端和所述第二子支架的另一个自由端固定连接形成的第二拼接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支架的一个自由端设置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子支架的一个自由端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凸出部放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支架的另一个自由端设置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子支架的另一个自由端设置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凸出部放置于所述第二凹陷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互弯折,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相互弯折,所述第二子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侧板、第五侧板和第六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五侧板相互弯折,所述第五侧板和所述第六侧板相互弯折,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六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固定连接后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六侧板固定连接后的长度,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五侧板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板对称,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六侧板相对于所述第五侧板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弯折九十度,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弯折九十度,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五侧板弯折九十度,所述第五侧板和所述第六侧板弯折九十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固定连接后的长度,且大于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六侧板固定连接后的长度;所述第五侧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固定连接后的长度,且大于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六侧板固定连接后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设置有相互间隔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五侧板设置有相互间隔的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之间具有第一间隔空间,所述第三凸台和所述第四凸台之间具有第二间隔空间,所述第一间隔空间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子支架的厚度相同,相互拼接的两个子支架的自由端的高度相同;所有子支架采用金属材料,一所述子支架的一个自由端与另一个所述子支架的一个自由端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区外露于所述振膜。
CN202022844298.8U 2020-11-30 2020-11-30 发声装置 Active CN213342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4298.8U CN213342657U (zh) 2020-11-30 2020-11-30 发声装置
PCT/CN2020/136952 WO2022110363A1 (zh) 2020-11-30 2020-12-16 一种发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4298.8U CN213342657U (zh) 2020-11-30 2020-11-30 发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42657U true CN213342657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79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44298.8U Active CN213342657U (zh) 2020-11-30 2020-11-30 发声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42657U (zh)
WO (1) WO202211036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55528U (zh) * 2011-12-30 2012-09-26 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薄型扬声器
CN203039893U (zh) * 2012-12-12 2013-07-03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207010960U (zh) * 2017-07-28 2018-02-13 常州市润蒙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111405424B (zh) * 2019-12-27 2021-07-09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CN111405425B (zh) * 2019-12-27 2021-03-26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10363A1 (zh) 2022-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5431A (zh) 发声器件及其扬声器箱
WO2022143027A1 (zh) 扬声器和电子终端
US11770655B2 (en) Sounding device
US11765512B2 (en) Acoustic device
CN210120658U (zh) 发声器件
WO2021223255A1 (zh) 发声器件
US7634102B2 (en) Speaker and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13342657U (zh) 发声装置
CN220292185U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2126778A1 (zh) 发声装置
CN209767816U (zh) 扬声器
WO2022068009A1 (zh) 发声器件
WO2022067985A1 (zh) 发声器件
CN117641209A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954131A (zh) 柔性电路板和扬声器
US20230179921A1 (en) Speaker
CN216491033U (zh) 扬声器
CN211531306U (zh) 扬声器单体
CN213522360U (zh) 发声装置
CN112533109B (zh) 一种发声装置
US20240236578A1 (en) Coaxial Speaker
CN112423201B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217721472U (zh) 发声器件
CN220915415U (zh) 振动发声单体、振动发声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8387880U (zh) 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