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3109B - 一种发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3109B
CN112533109B CN202011507370.6A CN202011507370A CN112533109B CN 112533109 B CN112533109 B CN 112533109B CN 202011507370 A CN202011507370 A CN 202011507370A CN 112533109 B CN112533109 B CN 1125331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coil
sound
vibration
sound generating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073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33109A (zh
Inventor
金鑫
张帆
钟志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Science and Education City Branch of AAC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Science and Education City Branch of AAC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Science and Education City Branch of AAC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0737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310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41806 priority patent/WO202212677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3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3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33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31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16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5M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包括盆架和固接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球顶、位于所述球顶外周的主音膜以及支撑所述球顶和所述主音膜的骨架,所述骨架具有与球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周缘沿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方向朝所述磁路系统弯折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沿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方向相反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磁路系统,所述球顶包括与所述第二表面层叠设置的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朝所述音圈延伸、并与所述音圈抵接的限位部。本发明的发声装置可以简化装配流程。

Description

一种发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发声装置为了达到较好的音效,一般设置有较为复杂的振动系统。振动系统一般包括音圈、振膜、柔性电路板、垫圈或其他用于连接球顶与音圈的零件。其中,振膜又包括球顶、骨架以及音圈。在生产过程中,振动系统的零部件繁多与结构复杂等特点加大了发声装置的装配难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声装置,可以简化发声装置在生产过程中的装配流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声装置,包括盆架和固接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球顶、位于所述球顶外周的主音膜以及支撑所述球顶和所述主音膜的骨架,所述骨架具有与球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周缘沿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方向朝所述磁路系统弯折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沿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方向相反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磁路系统,所述球顶包括与所述第二表面层叠设置的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朝所述音圈延伸、并与所述音圈抵接的限位部。
可选的,所述限位部包括自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音圈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部以及自所述第一弯折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方向水平弯折延伸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音圈抵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弯折部自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音圈且沿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方向弯折延伸。
可选的,所述第一弯折部自所述主体部的外边缘朝向所述音圈且沿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限位部具有连接所述主体部和所述音圈的多个相互间隔的限位单元以及间隔开相邻两个限位单元的多个凹槽。
可选的,所述主体部和限位部一体成型为所述球顶。
可选的,所述音圈包括第一腔体和围绕设置形成所述第一腔的音圈本体,所述音圈本体与所述球顶的第二弯折部抵接,所述第二弯折部沿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方向的投影与所述音圈本体沿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方向的投影重叠。
可选的,所述主音膜包括与所述骨架相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和与所述盆架相连接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沿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方向相反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骨架的第二连接子部相抵接,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骨架的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表面齐平。
可选的,所述骨架的第一连接部具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球顶的主体部层叠设置、且所述球顶的主体部覆盖住所述通孔;所述振动系统还包与所述音圈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所述骨架的第二连接部具有用于与所述主音膜连接的第二连接子部、用于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的第三连接子部、以及与用于连接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子部的第一连接子部,所述第一连接子部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周缘且朝所述磁路系统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子部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子部上且朝远离第一连接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连接子部垂直连接于第二连接子部且朝所述磁路系统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柔性电路板抵接的辅助音膜,所述辅助音膜与所述主音膜沿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方向相反设置,所述音圈通过所述骨架带动所述主音膜与所述辅助音膜同步振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改进发声装置中球顶的结构,使得球顶的限位部能直接与音圈相连接,可以通过限制球顶的自身结构中限位部的尺寸来限定音圈的高度位置,相比于其他使用连接件来限定音圈高度位置的发声装置,本发明可以减少用来连接球顶和音圈的连接件,从而减少了连接件与其他组件的装配操作,进而达到了简化装配工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发声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发声装置中沿P-P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发声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图3所示发声装置中球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A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3所示发声装置中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发声装置中骨架、球顶以及音圈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所示B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发明的发声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发声装置沿P-P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发声装置的爆炸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声装置100,该发声装置100可以包括固定系统1、振动系统2和磁路系统6。固定系统1可以作为振动系统2和磁路系统6的载体,以支撑振动系统2和磁路系统6。磁路系统6可以驱动振动系统2振动发声。
其中,振动系统2包括振膜21、驱动振膜21振动的音圈24、与音圈24电性连接的柔性电路板26。振膜21包括与音圈24直接相连固定的球顶211、环设于球顶211周围的骨架212、与骨架212连接的主音膜213以及与柔性电路板26连接的辅助音膜214。
柔性电路板26位于发声装置100内部,用于连接外部电路,且向音圈24提供交变电流。柔性电路板26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261和第二柔性电路板262,第一柔性电路板261包括焊盘2613和设置于焊盘2613上用于与音圈24连接的第一接线端2611和第二接线端2622。第二柔性电路板262与第一柔性电路板261结构相似,第二柔性电路板262仅具有焊盘结构而未设置用于与音圈24连接的接线端。第一柔性电路板261和第二柔性电路板262分别位于发声装置100的两端。焊盘具有沿发声装置100振动方向相反设置的两个面,靠近音圈24的一面用于与骨架212固定连接,远离音圈24的另一面用于与辅助音膜214连接。
音圈24位于发声装置100的中心位置,用于带动振膜21振动发声。柔性电路板26设置于音圈24远离球顶211的一端。音圈24包括第一腔体241、围绕形成第一腔体241的音圈本体242以及设置于音圈本体242上的第一引线244和第二引线246,音圈本体242包括靠近球顶211的第一面2422和靠近柔性电路板26的第二面2424,第一引线244设置在第一面2422上,第二引线246设置在第二面2424上。第一引线244和第二引线246用于和柔性电路板26电性连接。具体的,第一引线244和第一柔性电路板261的第一接线端2611连接,第二引线246和第一柔性电路板261的第二接线端2612连接。音圈24和柔性电路板26的连接可以理解为电性连接,诸如采用信号线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通入交变电流的音圈24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力的作用从而振动起来,带动振动系统2中的振膜21或者发声装置100中腔体的空气振动起来,进而发出声音。
振膜21同时与柔性电路板26和音圈24相连,进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振动系统2。振膜21包括球顶211、围绕在球顶211周围的骨架212、与骨架212相连的主音膜213、以及和柔性电路板26连接的辅助音膜214。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图3所示发声装置中球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A的局部放大图。球顶211包括与骨架212层叠连接设置的主体部2111和自所述主体部2111朝所述音圈24延伸、并与所述音圈24抵接的限位部2112,球顶211用于连接音圈24和主音膜213。
主体部2111为板状结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主体部2111可以为圆角矩形板状结构。主体部2111具有沿发声装置100的振动方向相反设置的内表面2111a和外表面2111b,内表面2111a靠近音圈24,外表面2111b远离音圈24。主体部2111的外表面2111b用于和骨架212连接,主体部2111的内表面2111a用于固定限位部2112。
限位部2112连接在主体部2111上,用于直接和音圈24连接以限制音圈24的高度位置。限位部2112包括自主体部2111朝向所述音圈24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部2112a以及自所述第一弯折部2112a远离主体部2111的一端的方向水平弯折延伸的第二弯折部2112b,第二弯折部2112b与音圈24抵接。具体的,第二弯折部2112b与音圈24的第一面2422抵接,且第二弯折部2112b沿发声装置100的振动方向的投影与音圈24本体沿发声装置100的振动方向的投影重叠。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限位部2112为L形条状结构,第一弯折部2112a自所述主体部2111朝向所述音圈24且沿所述发声装置100的振动方向弯折延伸,即第一弯折部2112a与主体部2111垂直。第二弯折部2112b垂直连接于第一弯折部2112a上且与主体部2111平行。且第一弯折部2112a自所述主体部2111的外边缘朝向所述音圈24且沿所述发声装置100的振动方向延伸。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弯折部2112a与主体部2111的夹角也可以不为90°。可以理解的是,当限位部2112呈较为规则的形状、且限位部2112与主体部2111的位置关系是简单的平行或垂直时,球顶211的加工会更为简易可行。
另外,限位部2112可以具有连接主体部2111和音圈24的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限位单元以及间隔开相邻两个限位单元的多个凹槽2112c。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限位单元和凹槽2112c可以为四个。
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垫圈来连接音圈24和振膜21,通过改变垫圈的厚度进而调整和限定音圈24的高度位置。在发声装置100的随后的装配过程中,则需要将垫圈分别与音圈24和振膜21连接。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需要一个连接件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两次装配操作才能解决音圈24的高度位置的限定问题。而本发明中音圈24与振膜21直接通过球顶211连接,且利用了球顶211的固有结构来限定音圈24的高度位置,通过调整限位部2112的尺寸就可以限制音圈24的高度位置。且限位部2112属于球顶211的一部分,限位部2112代替了垫圈的使用,减少了球顶211与音圈24间的连接件,进而也减少了连接件的相关装配工序,达到了简化装配流程的效果。
本发明其他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球顶211的限位部2112只需要自主体部2111朝向音圈24方向延伸以抵接到音圈24即可以实现对音圈24高度位置的调节。因此,球顶211自主体部2111朝向音圈24方向延伸以抵接到音圈24的结构均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中。举例来说,限位部2112可以不具备两个弯折部,限位部2112直接在主体部2111外边缘朝向音圈24延伸一弯折结构直接与音圈24抵接。再比如,限位部2112可以不在主体部2111外边缘,限位部2112可以在主体部2111非边缘的位置朝向音圈24延伸一弯折结构直接与音圈24抵接。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主体部2111和限位部2112一体成型球顶211结构。具体的,球顶211可以通过翻边或注塑等工艺一体成型。需要说明的是,球顶211的主体部2111和限位部2112的成型方式并不限于此,比如主体部2111和限位部2112也可以通过切割、注塑等工艺分别制造出来,然后将这二者通过粘接、焊接等其他固定连接方式连接而在一起。
音圈24工作状态下可以带动主音膜213和辅助音膜214振动使得发声装置100发声。辅助音膜214与磁路系统6位于发声装置100的同一侧,主音膜213沿振动方向与辅助音膜214相背设置,且主音膜213与磁路系统6不在发声装置100同一侧。
其中,主音膜213具有开口2131、围设在开口2131周围形成开口2131的第一固定部2132、与固定部连接的折环2133、以及与第一固定部2132垂直设置且围设于折环2133周缘的第二固定部2134。第一固定部2132用于将主音圈24固定在骨架212上,第二固定部2134用于将主音膜213固定在盆架12上。第一固定部2132具有沿振动方向相反设置的第三表面2132a和第四表面2132b,第四表面2132b靠近音圈24,第三表面2132a远离音圈24。
辅助音膜214包括第一辅助音膜2141和第二辅助音膜2142,且第一辅助音膜2141、第二辅助音膜2142和磁路系统6位于发声装置100的同一面。辅助音膜214与柔性电路板26固定。第一辅助音膜2141具有靠近音圈24的第三固定部2141a和远离音圈24的第二固定部2141b,第一辅助音膜2141通过第三固定部2141a和第四固定部2141b与第一柔性电路板261固定。具体的,第三固定部2141a和第四固定部2141b与焊盘2613远离音圈24的那一面抵接。第一辅助音膜2141和第二辅助音膜2142结构相同,第二辅助音膜2142与第二柔性电路板262连接,连接方式与第一辅助音膜2141与第一柔性电路板261的连接方式相同。
请参阅图6至图8,图6为图3所示发声装置中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所示发声装置中骨架、球顶以及音圈的连接示意图,图8为图7中所示B的局部放大图。骨架212包括通孔2123、围设在通孔2123周围的第一连接部2121以及自所述第一连接部2121的外周缘沿振动方向朝向所述磁路系统6延伸的第二连接部2122。骨架212同时连接了球顶211、主音膜213和柔性电路板26,进而支撑球顶211。
骨架212的第一连接部2121用于与球顶211连接,第一连接部2121具有沿振动方向相反设置的第一表面2121a和第二表面2121b,第一表面2121a远离磁路系统6,第二表面2121b靠近磁路系统6。第一连接部2121和球顶211的主体部2111层叠设置,第一连接部2121的第二表面2121b与球顶211的主体部2111的外表面2111b抵接。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球顶211和骨架212的第一连接部2121可以用胶水连接固定。骨架212通过第一连接部2121与球顶211连接,球顶211与骨架212连接后,球顶211将骨架212上的通孔2123覆盖,实现发声装置100的密封。因此骨架212也承担了部分球顶211的功能。
第二连接部2122用于与主音膜213连接,骨架212与主音膜213连接后,骨架212的第一连接部2121将主音膜213的开口2131封闭。骨架212的第二连接部2122还具有用于与主音膜213连接的第二连接子部2122b、用于与柔性电路板26连接的第三连接子部2122c、以及与用于连接第一连接部2121与第二连接部2122的第一连接子部2122a,所述第一连接子部2122a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21的外周缘,第二连接子部2122b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子部2122a边缘且朝远离第一连接部2121的方向延伸,第三连接子部2122c垂直连接于第二连接子部2122b的外周缘且朝磁路系统6方向延伸。具体的,第二连接子部2122b与主音膜213连接,且主音膜213的第三表面2132a与骨架212的第一连接部2121的第一表面2121a齐平。骨架212具有两个第三连接子部2122c,且这两个第三连接子部2122c与柔性电路板26的焊盘相抵接。
骨架212的第一连接部2121连接了球顶211,第二连接部2122的第二连接子部2122b连接了主音膜213。因此,骨架212同时连接了球顶211和主音膜213,进而实现了音圈24与主音膜213的连接。骨架212的第二连接子部2122b连接了主音膜213,同时骨架212的第三连接子部2122c连接了柔性电路板26,辅助音膜214又与柔性电路板26连接。因此骨架212实现了主音膜213与辅助音膜214的连接,当音圈24振动时,骨架212则带动主音膜213和辅助音膜214同步振动,可以理解的是,主音膜213与辅助音膜214的同步振动避免了杂音的产生。
骨架212同时连接振膜21与柔性电路板26进而连接支撑起了振动系统2。振动系统2的工作原理:磁路系统6提供磁场,振动系统2中的柔性电路板26为音圈24提供交变电流,当通入交变电流的音圈24位于磁场中时会受到磁力的作用。在磁力的作用下,音圈24会运动起来。音圈24通过球顶211直接与振膜21相连。因此,音圈24振动会带动振膜21振动,进而发声。
磁路系统6为音圈24提供稳定的磁场,包括主磁钢62、以及围绕在主磁钢62周围的多个副磁钢64、磁轭66、与磁轭66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极芯68。
其中,主磁钢62位于磁路系统6的中心,呈规则结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主磁钢62可以为长方体结构,由磁性材料制成。副磁钢64包括第一副磁钢642、第二副磁钢644、第三副磁钢646和第四副磁钢648。副磁钢64与主磁钢62之间形成成磁间隙,音圈24悬置于成磁间隙69内。主磁钢62和多个副磁钢64使得成磁间隙69内充磁。极芯68呈规则结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极芯68可以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极芯68与主磁钢62层叠设置,用于导磁和防止磁泄露。
磁轭66用于固定四个副磁钢64。磁轭66包括固定板、开设于固定板上的收容孔664、位于固定板边缘的凸出部662,固定板和四个副磁钢64层叠设置。极芯68位于磁轭66上开设的收容孔664内,且磁轭66与极芯68之间留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与成磁间隙69向连通,共同容纳音圈24。凸出部662用于连接固定系统1,从而将磁路系统6于其他系统组装固定成一个完整的发声装置100。
固定系统1固定磁路系统6与振动系统2,包括盆架12、底板13。
其中,盆架12具有第二腔体121、围绕设置形成第二腔体121的本体部122、以及设置于本体部122上的凹陷部124。主音膜213的第二固定部2134与盆架的本体部122相连接。盆架12的本体部具有沿发声装置100振动方向相反设置两面,靠近音圈24的一面与主音膜213抵接。靠近磁路系统6的一面与柔性电路板26抵接。因此,盆架12同时与所述主音膜213和柔性电路板26连接从而固定连接振动系统2。盆架12的凹陷部124与磁轭66的凸出部662相配合,进而实现盆架12与磁轭66的卡接。磁轭66同时与四个副磁钢相连接,因此,磁轭66将四个副磁钢固定在了固定架上,盆架12实现了对磁路系统6的固定。
另外,底板13用于固定磁路系统6。固定板与主磁钢62及副磁钢层64叠设置,用于将主磁钢62与副磁钢64连接起来。底板13将主磁钢62与副磁钢64相连接,而副磁钢64又与磁轭66相连接,磁轭66又与盆架12相连接。至此,主磁钢62、副磁钢64、极芯68通过磁轭66与底板13形成了一个整体。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发声装置,包括盆架和固接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球顶、位于所述球顶外周的主音膜以及支撑所述球顶和所述主音膜的骨架,所述骨架具有与球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周缘沿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方向朝所述磁路系统弯折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沿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方向相反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顶包括与所述第二表面层叠设置的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朝所述音圈延伸、并与所述音圈抵接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自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音圈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部以及自所述第一弯折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方向水平弯折延伸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音圈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自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音圈且沿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方向弯折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自所述主体部的外边缘朝向所述音圈且沿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具有连接所述主体部和所述音圈的多个相互间隔的限位单元以及间隔开相邻两个限位单元的多个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和限位部一体成型为所述球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包括第一腔体和围绕形成所述第一腔体的音圈本体,所述音圈本体与所述球顶的第二弯折部抵接,所述第二弯折部沿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方向的投影与所述音圈本体沿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方向的投影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音膜包括与所述骨架相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和与所述盆架相连接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沿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方向相反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骨架的第二连接子部相抵接,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骨架的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表面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还包括由所述第一连接部围绕形成的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球顶的主体部层叠设置、且所述球顶的主体部覆盖住所述通孔;所述振动系统还包与所述音圈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所述骨架的第二连接部具有用于与所述主音膜连接的第二连接子部、用于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接子部、以及与用于连接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子部的第一连接子部,所述第一连接子部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周缘且朝所述磁路系统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子部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子部上且朝远离第一连接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连接子部垂直连接于第二连接子部且朝所述磁路系统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柔性电路板抵接的辅助音膜,所述辅助音膜与所述主音膜沿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方向相反设置,所述音圈通过所述骨架带动所述主音膜与所述辅助音膜同步振动。
CN202011507370.6A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发声装置 Active CN1125331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7370.6A CN112533109B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发声装置
PCT/CN2020/141806 WO2022126777A1 (zh) 2020-12-18 2020-12-30 一种发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7370.6A CN112533109B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发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3109A CN112533109A (zh) 2021-03-19
CN112533109B true CN112533109B (zh) 2022-03-01

Family

ID=75001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07370.6A Active CN112533109B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发声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3109B (zh)
WO (1) WO2022126777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47562U (zh) * 2016-06-15 2016-12-2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微型发声器件
CN209390343U (zh) * 2018-12-30 2019-09-13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CN111405422A (zh) * 2019-11-21 2020-07-1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CN211959533U (zh) * 2019-12-30 2020-11-17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骨架和扬声器
CN212034339U (zh) * 2020-05-20 2020-11-27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43799B1 (en) * 2004-09-29 2016-05-11 Alpine Electronics, Inc. Speak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204539462U (zh) * 2015-03-24 2015-08-05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扬声器
CN208638620U (zh) * 2018-08-01 2019-03-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微型发声器件
CN208638654U (zh) * 2018-08-04 2019-03-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109525923B (zh) * 2018-11-12 2020-10-2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862487B (zh) * 2018-12-29 2021-04-2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CN209390307U (zh) * 2018-12-30 2019-09-13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音膜及采用该音膜的扬声器
CN210781324U (zh) * 2019-10-11 2020-06-16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211959522U (zh) * 2019-12-25 2020-11-17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CN212034341U (zh) * 2020-05-20 2020-11-27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47562U (zh) * 2016-06-15 2016-12-2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微型发声器件
CN209390343U (zh) * 2018-12-30 2019-09-13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CN111405422A (zh) * 2019-11-21 2020-07-1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CN211959533U (zh) * 2019-12-30 2020-11-17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骨架和扬声器
CN212034339U (zh) * 2020-05-20 2020-11-27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3109A (zh) 2021-03-19
WO2022126777A1 (zh) 2022-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17217B2 (en) Sound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US7480392B2 (en) Plate type speaker using horizontal vibration voice coil
US20200213763A1 (en) Sound Generator
CN212324356U (zh) 一种双驱动双面发声的扬声器
CN112533109B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209017297U (zh) 扬声器
CN114363778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9767816U (zh) 扬声器
CN109982222B (zh) 一种微型受话器
CN213661929U (zh) 发声器件
CN209017298U (zh) 扬声器
WO2022126778A1 (zh) 发声装置
CN111787468A (zh) 一种扬声器
CN213661936U (zh)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4101778U (zh) 发声器件
CN110572751A (zh) 扬声器组件、扬声器组件的组装方法以及发声设备
CN215818601U (zh) 发声器件
CN219145596U (zh) 发声器件
CN213342657U (zh) 发声装置
CN218473380U (zh) 发声器件
US11950074B2 (en) Speaker
CN220554107U (zh) 一种扬声器
CN218998273U (zh) 发声器件
CN220292185U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4177562U (zh) 一种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