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41384U - 变压器室散热系统、箱式变电站 - Google Patents
变压器室散热系统、箱式变电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341384U CN213341384U CN202022467277.9U CN202022467277U CN213341384U CN 213341384 U CN213341384 U CN 213341384U CN 202022467277 U CN202022467277 U CN 202022467277U CN 213341384 U CN213341384 U CN 2133413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former
- heat dissipation
- transformer room
- air
- bl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former Cool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室散热系统、箱式变电站,变压器室散热系统包括:均设置在变压器室上的进风口、出风口、以及通风窗;均设置在变压器室内的送风机和排风机;其中,送风机用于将气流送向变压器,排风机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且用于将气流排出变压器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变压器室散热系统,通过设置进风口、出风口和通风窗,实现了自然通风,从而实现了自然散热;同时,通过设置送风机和排风机,实现了将气流送向变压器以及将气流排出变压器室,实现了强制散热。因此,上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可同时进行自然散热和强制散热,有效提高了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散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变压器室散热系统、箱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箱式变电站由其自动化程度高、组合方式灵活、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逐渐被广泛应用。箱式变电站主要包括高压开关室、低压开关室和变压器室,箱式变电站的温升是太阳辐射经箱体传入箱内的热量、以及箱内的变压器、补偿一体化装置、电器元件等发热引起的,其中,变压器室的温度过高会影响高低压设备、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因此要进行散热,降低温度。
目前,箱式变电站的变压器室主要通过自然通风进行散热,在夏季高温环境中和用电高峰时,变压器、补偿一体化装置、高低压电器元件等的发热量无法及时散出,从而导致设备的损耗大幅度增加,损失电量的同时也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如何对变压器室进行散热,以提高散热效果,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器室散热系统,以提高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的箱式变电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压器室散热系统,包括:
均设置在变压器室上的进风口、出风口、以及通风窗;
均设置在所述变压器室内的送风机和排风机;
其中,所述送风机用于将气流送向变压器,所述排风机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且用于将气流排出所述变压器室。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送风机的底侧,所述变压器位于所述送风机的顶侧,所述出风口高于所述变压器。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变压器室的底座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变压器室的室门上挡板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风机支架,所述送风机设置在所述风机支架上;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钢丝网。
优选地,所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外侧的通风防雨罩,所述通风防雨罩为迷宫式通风防雨罩。
优选地,所述通风窗包括第一通风窗和第二通风窗,所述第一通风窗设置在所述变压器室的室门上且位于所述室门的底部,所述第二通风窗设置在所述变压器室的顶盖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风窗为迷宫式通风窗,所述第二通风窗为百叶通风窗。
优选地,所述送风机至少为两个;
所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还包括:检测所述变压器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电路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送风机连接,且能够根据所述变压器的温度控制任一个所述送风机启停的第一温控器。
优选地,所述排风机至少为两个;
所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还包括:检测所述变压器室内的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电路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排风机连接,且能够根据所述变压器室内的温度控制任一个所述排风机启停的第二温控器。
基于上述提供的变压器室散热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箱式变电站,该箱式变电站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室散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压器室散热系统,通过设置进风口、出风口和通风窗,实现了自然通风,从而实现了自然散热;同时,通过设置送风机和排风机,实现了将气流送向变压器以及将气流排出变压器室,实现了强制散热。因此,上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可同时进行自然散热和强制散热,有效提高了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室散热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室散热系统的部分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室散热系统的部分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室散热系统包括:均设置在变压器室上的进风口、出风口13、以及通风窗;均设置在变压器室内的送风机3和排风机8;其中,送风机3用于将气流送向变压器4,排风机8设置在出风口13处且用于将气流排出变压器室。
由于送风机3用于将气流送向变压器4,则送风机3朝向变压器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室散热系统,通过设置进风口和通风窗,实现了自然通风,从而实现了自然散热;同时,通过设置送风机3和排风机8,实现了将气流送向变压器4以及将气流排出变压器室到达户外,实现了强制散热。因此,上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可同时进行自然散热和强制散热,有效提高了散热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优选上述进风口设置在送风机3的底侧,变压器4位于送风机3的顶侧,出风口13高于变压器4。这样,在强制散热过程中,冷风自下而上流动,热风自高处排出,加快了气流流动,提高了散热效果。
当然,也可选择其他气流流动方向为其他,并根据气流流动方向设置进风口、出风口、送风机和变压器的相对位置,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为了便于进风和出风,上述进风口设置在变压器室的底座上,出风口13设置在变压器室的室门上挡板上。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底座位于变压器室的底部,上述室门上挡板位于变压器室的室门的顶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选择上述进风口设置在变压器室的侧壁的底部,上述出风口13设置在变压器室的顶盖上,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为了便于安装送风机3,上述底座上设置有风机支架2,送风机3设置在风机支架2上。对于风机支架2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对于进风口的大小、形状和数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为了减小异物自进风口进入变压器室内的几率,上述进风口处设置有钢丝网1。这样,钢丝网1可阻挡较大异物进入变压器室内,提高了变压器室的防护性能。当然,也可选择其他防护件来代替钢丝网1,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为了提高变压器室的防水性能,上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出风口13外侧的通风防雨罩9。这样,避免了雨水通过出风口13进入变压器室内,实现了防水。为了降低通风防雨罩9对通风的影响,优选上述通风防雨罩9为迷宫式通风防雨罩,这样可提高出风量,从而降低对出风的影响。当然,也可选择其他类型的通风防雨罩9,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当上述出风口13设置在室门上挡板上时,上述通风防雨罩9也设置在室门上挡板上,且通风防雨罩9位于室门上挡板的外侧。
具体地,上述通风防雨罩9包括:通风防雨筒和端板;其中,通风防雨筒的一端与变压器室固定连接,通风防雨筒的另一端与端板固定且密封连接;通风防雨筒朝向变压器室底部的一侧以及端板均设置有出风结构。上述通风防雨筒的横截面可为圆形、方向或者其他形状,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提高自然散热的散热效率,上述通风窗包括第一通风窗7和第二通风窗12,第一通风窗7设置在变压器室的室门上且位于室门的底部,第二通风窗12设置在变压器室的顶盖上。
上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中,在自然散热过程中,空气自进风口和第一通风窗7进入,然后流经变压器4后由第二通风窗12排出,通过气流在变压器室内的循环对流,来实现自然散热。
当然,也可选择上述通风窗还包括其他的通风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对于上述第一通风窗7或第二通风窗12的数目和具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为了提高进风量,优选上述第一通风窗7为迷宫式通风窗;为了便于出风,上述第二通风窗12为百叶通风窗。当然,也可选择上述第一通风窗7或第二通风窗12为其他类型,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中,送风机3可为一个,也可为两个以上。为了提高送风量,优选送风机3至少为两个,例如,送风机3为两个、三个或四个等。上述送风机3分布在变压器4的四周,为了均匀送风,优选送风机3均匀分布在变压器4的四周。
为了实现智能控制送风机3,上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6和第一温控器5。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6检测变压器4的温度;第一温控器5通过电路与第一温度传感器6和送风机3连接,且能够根据变压器4的温度控制任一个送风机3的启停。
为了便于安装,上述第一温度传感器6和第一温控器5均设置在变压器4上。第一温度传感器6与第一温控器5通过线缆连接,第一温控器5通过电路与送风机连接以能够变压器4的温度控制任一个送风机3的启停。
具体地,若变压器4的温度达到第一设定值,则第一温控器5控制n1个送风机3启动;若变压器4的温度达到第二设定值,则第一温控器5控制n2个送风机3启动;若变压器4的温度达到第三设定值,则第一温控器5控制所有的送风机3启动;其中,n1小于n2,n2小于送风机3的总数量。
对于第一设定值、第二设定值、第三设定值、n1、n2的具体数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当然,也可相应地增加设定值,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对于上述电路的具体结构,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上述第一温控器5具有通讯接口,可实时上传变压器4的温度。
上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中,根据变压器4的温度控制送风机3启动的数目,从而避免了过多的送风机3启动,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实现了节能。
上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中,排风机8可为一个,也可为两个以上。为了提高排风量,优选排风机8至少为两个,例如,排风机8为两个、三个或四个等。上述排风机8分布在变压器4的四周,为了均匀送风,优选排风机8均匀分布在变压器4的四周。
为了实现智能控制排风机8,上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1和第二温控器10;其中,第二温度传感器11检测变压器室内的温度;第二温控器10通过电路与第二温度传感器11和排风机8连接,且能够根据变压器室内的温度控制任一个排风机8的启停。
为了便于安装,第二温度传感器11和第二温控器10设置在变压器室的隔板上,该隔板隔开了变压器室和低压室。第二温度传感器11和第二温控器10通过线缆连接,第二温控器10通过电路与排风机8连接以能够根据变压器室内的温度控制任一个排风机8的启停。
具体地,若变压器室内的温度达到第四设定值,则第二温控器10控制n3个排风机8启动;若变压器室内的温度达到第五设定值,则第二温控器10控制n4个排风机8启动;若变压器室内的温度达到第六设定值,则第二温控器10控制所有的排风机8启动;其中,n3小于n4,n4小于排风机8的总数量。
对于第四设定值、第五设定值、第五设定值、n3、n4的具体数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当然,也可相应地增加设定值,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对于上述电路的具体结构,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上述第二温控器10具有通讯接口,可实时上传变压器室内的温度。
上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中,根据变压器室内的温度控制排风机8启动的数目,从而避免了过多的排风机8启动,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实现了节能。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优先选择排风机8和送风机3均至少为两个,上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6、第一温控器5、第二温度传感器11和第二温控器10。这样,能够单独控制送风机3和排风机8的启停,还能够单独控制每个送风机3、以及每个排风机8的启停,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启停送风机3和排风机8,提高了散热效果,也实现了节能。
上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以空气作为散热介质,充分利用迷宫式通风结构和空气在变压器室内循环对流的原理实现自然散热;送风机3、排风机8的配合使用以及进风口、出风口、送风机3、排风机8的巧妙搭配实现强制散热;同时,采用第一温控器5、第一温度传感器6、第二温控器10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1及时准确的启停送风机3和排风机8,增加了变压器室内外的热冷空气对流速率,改善了变压器室内的自然和强制散热透气性能,使整个箱式变压器室散热更好,有效地解决了箱式变电站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既能减少因不必要的损耗导致的电量损失,又能有效提高变电站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而且,在不影响箱式变电站主体结构且保证良好散热性能的前提下减小了变压器室的体积,实现箱式变电站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整体运输方便。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室散热系统,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箱式变电站,该箱式变电站包括如上述任一项的变压器室散热系统。
由于上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箱式变电站包括上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则上述箱式变电站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本文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变压器室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均设置在变压器室上的进风口、出风口(13)、以及通风窗;
均设置在所述变压器室内的送风机(3)和排风机(8);
其中,所述送风机(3)用于将气流送向变压器(4),所述排风机(8)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3)处且用于将气流排出所述变压器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室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送风机(3)的底侧,所述变压器(4)位于所述送风机(3)的顶侧,所述出风口(13)高于所述变压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室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变压器室的底座上,所述出风口(13)设置在所述变压器室的室门上挡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室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风机支架(2),所述送风机(3)设置在所述风机支架(2)上;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钢丝网(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室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3)外侧的通风防雨罩(9),所述通风防雨罩(9)为迷宫式通风防雨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室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窗包括第一通风窗(7)和第二通风窗(12),所述第一通风窗(7)设置在所述变压器室的室门上且位于所述室门的底部,所述第二通风窗(12)设置在所述变压器室的顶盖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室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窗(7)为迷宫式通风窗,所述第二通风窗(12)为百叶通风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室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3)至少为两个;
所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还包括:检测所述变压器(4)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6);通过电路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6)和所述送风机(3)连接,且能够根据所述变压器(4)的温度控制任一个所述送风机(3)启停的第一温控器(5)。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室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8)至少为两个;
所述变压器室散热系统还包括:检测所述变压器室内的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1);通过电路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1)和所述排风机(8)连接,且能够根据所述变压器室内的温度控制任一个所述排风机(8)启停的第二温控器(10)。
10.一种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室散热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67277.9U CN213341384U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变压器室散热系统、箱式变电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67277.9U CN213341384U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变压器室散热系统、箱式变电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341384U true CN213341384U (zh) | 2021-06-01 |
Family
ID=76075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67277.9U Active CN213341384U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变压器室散热系统、箱式变电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341384U (zh) |
-
2020
- 2020-10-30 CN CN202022467277.9U patent/CN21334138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95538B (zh) | 一种大功率户外散热机柜 | |
CN201571292U (zh) | 一种主动散热式机柜 | |
CN204612012U (zh) | 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04103304U (zh) | 一种箱式变电站通风结构 | |
CN204680949U (zh) | 一种空调结合离散式风机的预制舱散热结构 | |
CN213341384U (zh) | 变压器室散热系统、箱式变电站 | |
CN103236338A (zh) | 变压器室通风装置 | |
CN208887046U (zh) | 散热组件及变频器及空调 | |
CN203218751U (zh) | 变压器室通风装置 | |
CN114759446A (zh) | 一种电力工程节能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215645714U (zh) | 一种配电站智能散热系统 | |
CN211429846U (zh) | 一种通信工程用节电控制装置 | |
CN205355605U (zh) | 一种集成电气设备柜的集装箱的通风散热结构 | |
CN210519320U (zh) | 一种机房冷却装置 | |
CN218449121U (zh) | 一种散热性良好的电能计量箱 | |
CN215675574U (zh) | 一种暖通空调散热结构 | |
CN212204745U (zh) | 一种挂壁式空调内机散热排风结构 | |
CN218450146U (zh) | 智能网关 | |
CN211656017U (zh) | 一种散热性良好的光伏逆变器 | |
CN211654494U (zh) | 一种电力变压器的散热结构 | |
CN221646106U (zh) | 一种光伏幕墙 | |
CN215570779U (zh) | 取暖风道结构及其取暖设备 | |
CN216845137U (zh) | 一种用于工业高温加热及老化房的特种散热热风机装置 | |
CN2129989Y (zh) | 电力变压器柜 | |
CN219086634U (zh) | 一种散热型开关配电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