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34289U - 防水安装结构及灯具 - Google Patents

防水安装结构及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34289U
CN213334289U CN202022538282.4U CN202022538282U CN213334289U CN 213334289 U CN213334289 U CN 213334289U CN 202022538282 U CN202022538282 U CN 202022538282U CN 213334289 U CN213334289 U CN 213334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pipe section
mounting
cable
moun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382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382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34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34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34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水安装结构,其包括安装基础和用于在所述安装基础上固定和连接线缆的防水接线装置,所述防水接线装置包括管状主体和防水组件,所述管状主体设有自其外周面中部凸起的安装部,所述管状主体在其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水管段和第二防水管段;所述防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水管段,所述第二防水管段通过所述防水组件与所述线缆密封配合;所述安装基础设置有第一组配部,所述第一组配部设置有贯通所述安装基础的通孔,所述管状主体通过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安装基础配合,所述第一防水管段套设于所述第一组配部,且所述第一防水管段与所述第一组配部密封配合。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现有的防水接头防水效果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防水安装结构及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安装结构及灯具。
背景技术
灯具用于室内和户外的照明,广泛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了减少使用环境中的灰尘、水等对灯具的影响,需要对灯具进行密封,特别是灯具的过线位置。
目前,通常在灯具的过线位置设置防水接头,以避免过线位置出现漏水现象。但是,传统的防水接头仅在防水接头的过线位置进行了防水处理,而防水接头与灯具的安装位置仍然存在漏水问题,可见现有的防水接头防水效果较差,难以满足高等级的防水需求,会影响灯具的正常使用甚至产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水安装结构及灯具,以解决现有的防水接头防水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安装结构,其包括安装基础和用于在所述安装基础上固定和连接线缆的防水接线装置,所述防水接线装置包括管状主体和防水组件,所述管状主体设有自其外周面中部凸起的安装部,所述管状主体在其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水管段和第二防水管段;
所述防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水管段,所述第二防水管段通过所述防水组件与所述线缆密封配合;所述安装基础设置有第一组配部,所述第一组配部设置有贯通所述安装基础的通孔,所述管状主体通过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安装基础配合,所述第一防水管段套设于所述第一组配部,且所述第一防水管段与所述第一组配部密封配合。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具,其包括光源模组及前述的防水安装结构,所述光源模组设置于所述安装基础内,所述安装基础为灯具外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防水安装结构中,第二防水管段通过防水组件与线缆密封配合,从而使得线缆在安装基础上的固定密封,以确保管状主体在过线位置处的防水性能;同时,第一防水管段套设于第一组配部,且二者密封配合,如此便确保了管状主体在安装基础的安装位置处的防水性能。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防水安装结构中,管状主体在过线位置和安装位置均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无疑能够实现更为优秀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防水安装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管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防水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防水安装结构示出了配合关系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安装基础、110-接口、120-第一组配部、121-第二限位支臂、130-避让槽、
200-线缆、210-接线柱、
300-管状主体、310-安装部、320-第一防水管段、330-第二防水管段、331-第二组配部、332-弹性卡爪、333-第一限位支臂、
400-防水组件、410-锁紧件、411-第三组配部、412-压紧部、420-第二密封元件、
500-第一密封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水安装结构,该防水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基础100和用于在安装基础100上固定和连接线缆200的防水接线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不限制该防水安装结构的应用场景,也即,不限制安装基础100的具体类型,举例来说,本实施例的安装基础100可以为配电箱、灯具外壳以及其他在穿线位置需要进行防水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线缆200通过防水接线装置固定在安装基础100上,并实现防水功能。
其中,防水接线装置包括管状主体300,管状主体300设有自其外周面中部凸起的安装部310,且可以通过安装部310与安装基础100配合。具体而言,管状主体300是防水接线装置的主体构件,其内部中空,线缆200可穿设于管状主体300,在管状主体300通过安装部310固定安装于安装基础100上的情况下,无疑就实现了线缆200在安装基础100上的安装;通常,安装基础100上会开设有贯通的通孔,线缆200可通过该通孔而伸入到安装基础100内部。
当然,本实施例未限制安装部310与安装基础100的具体配合关系,例如安装部310上设置有卡块,安装基础100在对应的区域可设置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在安装部310与安装基础100配合时,可通过卡块卡合在卡槽内而实现固定安装。
为了提升安装部310与安装基础100的配合可靠性,本实施例的安装部310可以设置有配合孔,安装部310通过在配合孔内设置螺纹紧固件而与安装基础100固定配合。应理解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安装基础100在对应安装部310上的配合孔的区域应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紧固件与该螺纹孔相适配;在具体安装时,操作人员在将管状主体300放置在安装位置后,配合孔与螺纹孔相对,操作人员此时就可使用螺纹紧固件穿过配合孔并旋入到螺纹孔中,在旋入螺纹紧固件的过程中,螺纹紧固件即可将安装部310压紧固定在安装基础100上。在需要拆卸管状主体300时,只需要将螺纹紧固件旋入即可。相较于安装部310与安装基础100通过卡接、粘接等实现配合的实施方式存在受力容易脱离的问题,二者通过螺纹紧固件来实现固定配合的实施方式需要通过旋扭才能实现装拆,无疑稳定性和可靠性更佳。
同时,防水接线装置还包括防水组件400,防水组件400是防水接线装置的防水功能构件,并通过与管状主体300的配合来实现防水接线装置在线缆200接入端的防水密封。在本实施例中,管状主体300在其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水管段320和第二防水管段330,第一防水管段320位于防水接线装置的线缆200接出端,第二防水管段330位于防水接线装置的线缆200接入端;由于防水接线装置的线缆200接入端位于安装基础100的外部,因此需要对管状主体300在其过线位置进行防水处理,在本实施例中,防水组件400设置于第二防水管段330,第二防水管段330通过防水组件400与线缆200密封配合,如此便确保了管状主体300在线缆200接入端具备较优的防水性能。
传统的防水接头在其与安装基础100的安装位置处存在漏水情况,而存在防水效果较差的问题,基于此,本实施例的安装基础100设置有第一组配部120,第一组配部120设置有贯通安装基础100的通孔,第一防水管段320与第一组配部120密封配合。
如此设置下,管状主体300可通过第一防水管段320与第一组配部120的密封配合,进而实现了管状主体300在线缆200接出端与安装基础100的密封配合,如此就能够确保了防水接线装置在线缆200接触端具备较优的防水性能。通常,第一防水管段320可套设在第一组配部120上,或者,第一组配部120可套设在第一防水管段320上。
由上述说明可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防水安装结构中,第二防水管段330通过防水组件400与线缆200密封配合,从而使得线缆200在安装基础100上的固定密封,以确保管状主体300在过线位置处的防水性能;同时,第一防水管段320套设于第一组配部120,且二者密封配合,如此便确保了管状主体300在安装基础100的安装位置处的防水性能。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防水安装结构中,管状主体300在过线位置和安装位置均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无疑能够实现更为优秀的防水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水管段320与第一组配部120的密封配合关系有多种,例如第一防水管段320可过盈插接于安装基础100的通孔中,基于第一防水管段320与安装基础100的内壁的相互挤压而实现较佳的密封防水效果。
为了便于构件加工以及组配,本实施例的第一防水管段320和第一组配部120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一密封元件,第一防水管段320通过第一密封元件与第一组配部120密封配合。应理解的是,第一密封元件可填充第一防水管段320和第一组配部120之间的间隙,进而可实现管状主体300与安装基础100之间的密封配合,以确保管状主体300在安装基础100的安装位置处的防水性能;同时,在该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密封元件的存在,可设置第一防水管段320和第一组配部120之间为间隙配合,如此情况下,第一防水管段320和第一组配部120可快速地实现组配,而二者之间不会产生相互干涉,无疑能够实现更快捷地组配。
基于第一防水管段320的形状,而为了使得第一组配部120便于与第一防水管段320适配,本实施例的第一组配部120可以为形成于通孔的管体,也即呈管体的第一组配部120在安装基础100的通孔所在区域形成,当第一防水管段320组配于第一组配部120时,第一防水管段320中的线缆200可顺利地伸入到安装基础100内部;同时,第一组配部120朝向安装基础100内延伸设置,第一防水管段320通过通孔设置于第一组配部120内,如此情况下,第一组配部120就套设在第一防水管段320外侧,由于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接触面积,因此二者的配合稳定性较佳。
通常,在第一组配部120也为管体结构时,第一密封元件可选用密封圈,在具体安装时,密封圈可套设在第一防水管段320的外周面上,或者,密封圈设置在第一组配部120的内壁上,而为了使得密封圈可靠设置,通常在其设置位置开设有安装凹槽,密封圈可嵌设在安装凹槽内。在将密封圈安装完毕后,即可将第一防水管段320插接入第一组配部120内,而使得第一组配部120套设在第一防水管段320上,此时密封圈即被压紧在二者之间而实现密封配合。
在第一组配部120朝向安装基础100内延伸设置的实施方式中,管状主体300有部分(即第一防水管段320)嵌设在安装基础100内部,如此设置下,可提升整个防水安装结构的集成度,减少安装基础100外部凸设的结构体积而优化外观特性。当然,本实施例的第一组配部120也可以朝向安装基础100外延伸设置,如此,第一防水管段320可套设在第一组配部120外侧,或者,第一组配部120仍套设在第一防水管段320外侧。
进一步地,第一组配部120朝向安装基础100内的端部可以设置有第二限位支臂121,基于第一组配部120为管体结构,第二限位支臂121可沿第一组配部120的径向朝内延伸,第一防水管段320可在第一组配部120内与第二限位支臂121限位配合。在第一防水管段320插接入第一组配部120的过程中,第一防水管段320可能会过量插入而难以安装到位,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防水管段320可悲第二限位支臂121所限位,如此第一防水管段320便可快捷地实现安装到位。
通常,线缆200需要在管状主体300内进行连接,因此在管状主体300内部设置有接线柱210;在此种情况下,第二限位支臂121可延伸至部分覆盖第一防水管段320在朝向安装基础100内部的端口,如此,接线柱210即可与第二限位支臂121限位配合,进而可防止接线柱210从管状主体300内跑出。
在另一种快捷实现管状主体300安装到位的实施方式中,安装基础100在通孔的外缘可以设置有避让槽130,安装部310可嵌设于避让槽130内。如此设置下,在安装部310嵌设于避让槽130内时,安装基础100及可通过避让槽130对安装部310限位,进而对管状主体300进行限位,如此就能够确保快捷将管状主体300安装到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防水管段330通过防水组件400与线缆200密封配合的方式有多种,例如直接在第二防水管段330和线缆200之间设置密封塞,密封塞在二者之间被压缩变形而实现密封配合。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第二防水管段330可以沿其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二组配部331和抵压部,第二组配部331设置于抵压部靠近第一防水管段320的一侧,防水组件400包括锁紧件410和第二密封元件420,锁紧件410具有贯通的过线空间,锁紧件410可通过过线空间罩设于第二防水管段330,且锁紧件410的内壁依次设置有第三组配部411和压紧部412,第三组配部411可与第二组配部331固定配合;在过线空间安装有线缆200时,第二密封元件420套设于线缆200周侧,且嵌设于抵压部和线缆200之间,压紧部412与抵压部相抵接,抵压部将第二密封元件420抵紧于线缆200。
具体而言,当然第二组配部331和第三组配部411固定配合后,锁紧件410即与第二防水管段330实现了组配关系,此时压紧部412与抵压部相抵接时,压紧部412会挤压抵压部而使得抵压部产生收缩变形,如此抵压部就会压覆在第二密封元件420上,进而最终可将第二密封元件420压紧固定在线缆200的外周面上;在第二密封元件420被挤压变形的情况下,其无疑能够使得线缆200与抵压部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如此便确保了管状主体300在线缆200接入端一侧的防水性能。
通常,第二密封元件420可选为密封塞。在本实施例内,未限制第一密封元件和第二密封元件420的具体材质,二者可由橡胶、泡棉、弹性高分子材料等制成。
同时,本实施例未限制第二组配部331和第三组配部411的具体类型,二者也可以为卡接配合关系。为了提升锁紧件410与第二防水管段330的配合稳定性,本实施例的第二组配部331为设置于第二防水管段330外周面的外螺纹,第三组配部411为设置于锁紧件410内表面的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可螺纹配合。
在具体安装时,在将线缆200在管状主体300内通过接线柱210连接后,操作人员可通过旋扭锁紧件410来将其旋紧在第二防水管段330上,而在旋扭锁紧件410的过程中,锁紧件410可通过压紧部412逐渐挤压抵压部而使得抵压部逐渐收缩变形,在抵压部变形加剧的过程中,其会不断增大对第二密封元件420的压覆作用,并最终将第二密封元件420压紧固定在线缆200的外周面上,如此便使得了线缆200与抵压部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为了使得抵压部更便于被挤压而产生变形,本实施例的抵压部可以包括多个弹性卡爪332,多个弹性卡爪332的一端为固定端,并与第二防水管段330相连,多个弹性卡爪33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相邻两个弹性卡爪332之间具有活动间隙。如此设置下,由于弹性卡爪332作为独立的个体,且弹性卡爪332两两之间不存在连接配合关系,在弹性卡爪332产生弹性变形时,活动间隙为其提供了变形空间,因此弹性卡爪332在被压紧部412挤压时会更容易产生弹性变形;在弹性卡爪332产生较大变形时即可将第二密封元件420压紧固定在线缆200的外周面上。
为了避免第二密封元件420在被抵压部压覆时受力而朝向管状主体300内部移动,如此会导致第二密封元件420移位而破坏管状主体300在线缆200接入端的防水性能,基于此,本实施例的第二防水管段330的内壁可以设置有第一限位支臂333,第二密封元件420可在第二防水管段330内与第一限位支臂333限位配合。如此设置下,在安装锁紧件410时,即便第二密封元件420在被抵压部压覆时因受力而存在朝向管状主体300内部移动的趋势,但是由于第一限位支臂333可对第二密封元件420产生限位作用,因此能够有效防止第二密封元件420从其预设安装位置移出,如此便能够使得第二密封元件420在管状主体300内部实现其密封功能,而确保管状主体300在线缆200接入端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
基于前述的防水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灯具,其包括光源模组及前述的防水安装结构。光源模组设置于安装基础100内,安装基础100为灯具外壳,灯具外壳可对光源模组起到防护作用,且其上设置有透光部,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可通过透光部出射至灯具外壳之外。线缆200可通过前述的防水接线装置安装固定在灯具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防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础(100)和用于在所述安装基础(100)上固定和连接线缆(200)的防水接线装置,所述防水接线装置包括管状主体(300)和防水组件(400),所述管状主体(300)设有自其外周面中部凸起的安装部(310),所述管状主体(300)在其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水管段(320)和第二防水管段(330);
所述防水组件(400)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水管段(330),所述第二防水管段(330)通过所述防水组件(400)与所述线缆(200)密封配合;所述安装基础(100)设置有第一组配部(120),所述第一组配部(120)设置有贯通所述安装基础(100)的通孔(110),所述管状主体(300)通过所述安装部(310)与所述安装基础(100)配合,所述第一防水管段(320)与所述第一组配部(120)密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管段(320)和所述第一组配部(120)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元件(500),所述第一防水管段(320)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元件(500)与所述第一组配部(120)密封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310)设置有配合孔,所述安装部(310)通过在所述配合孔内设置螺纹紧固件而与所述安装基础(100)固定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管段(330)沿其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二组配部(331)和抵压部,所述第二组配部(331)设置于所述抵压部靠近所述第一防水管段(320)的一侧,所述防水组件(400)包括锁紧件(410)和第二密封元件(420),所述锁紧件(410)具有贯通的过线空间,所述锁紧件(410)可通过所述过线空间罩设于所述第二防水管段(330),且所述锁紧件(410)的内壁依次设置有第三组配部(411)和压紧部(412),所述第三组配部(411)可与所述第二组配部(331)固定配合;在所述过线空间安装有所述线缆(200)时,所述第二密封元件(420)套设于所述线缆(200)周侧,且嵌设于所述抵压部和所述线缆(200)之间,所述压紧部(412)与所述抵压部相抵接,所述抵压部将所述第二密封元件(420)抵紧于所述线缆(2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包括多个弹性卡爪(332),所述多个弹性卡爪(332)的一端为固定端,并与所述第二防水管段(330)相连,所述多个弹性卡爪(33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相邻两个所述弹性卡爪(332)之间具有活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配部(331)为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水管段(330)外周面的外螺纹,所述第三组配部(411)为设置于所述锁紧件(410)内表面的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可螺纹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管段(330)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支臂(333),所述第二密封元件(420)可在所述第二防水管段(330)内与所述第一限位支臂(333)限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配部(120)为形成于所述通孔(110)的管体,所述第一组配部(120)朝向所述安装基础(100)内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防水管段(320)通过所述通孔(110)设置于所述第一组配部(120)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配部(120)朝向所述安装基础(100)内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支臂(121),所述第二限位支臂(121)沿所述第一组配部(120)的径向朝内延伸,所述第一防水管段(320)可在所述第一组配部(120)内与所述第二限位支臂(121)限位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础(100)在所述通孔(110)的外缘设置有避让槽(130),所述安装部(310)可嵌设于所述避让槽(130)内。
1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模组及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安装结构,所述光源模组设置于所述安装基础(100)内,所述安装基础(100)为灯具外壳。
CN202022538282.4U 2020-11-05 2020-11-05 防水安装结构及灯具 Active CN213334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38282.4U CN213334289U (zh) 2020-11-05 2020-11-05 防水安装结构及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38282.4U CN213334289U (zh) 2020-11-05 2020-11-05 防水安装结构及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34289U true CN213334289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76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38282.4U Active CN213334289U (zh) 2020-11-05 2020-11-05 防水安装结构及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342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1559B (zh) 防水灯具及其电缆线接头结构
CN109361106B (zh) 带塑胶外壳防水连接器公头和带塑胶外壳防水连接器
CN218216663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航空线缆接头
US20100148453A1 (en) Sealing unit
CN213334289U (zh) 防水安装结构及灯具
JP4482668B2 (ja) コネクタ
KR200392268Y1 (ko) 씨씨티비용 방수 케이블 커넥터
CN212412302U (zh) 防水防尘插头插座组件
US20020076980A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with cover having tubular portion
US5306871A (en) Electrical cord assembly for lighting fixture
CA3039975A1 (en)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lighting system
JP3349407B2 (ja) バッテリ用接続具
JPH11336961A (ja) シールコネクタ
CN109273917B (zh) 防水连接器母头和防水连接器
CN111697528A (zh) 线缆安装机构及摄像机
CN216959284U (zh) 一种防水接线盒
CN213584991U (zh) 防水安装结构
CN211457726U (zh) 线材防水结构与具有该线材防水结构的电源壳体
CN216521130U (zh) 泳池灯
CN219181165U (zh) 密封连接结构及穿线装置
CN219756301U (zh) 一种走线防水结构及照明灯具
CN214313686U (zh) Led灯具防水连接器及灯具
CN109449859B (zh) 一种深海快速安全耦合器
KR200365114Y1 (ko) 방수콘센트
CN216079375U (zh) 一种集成防水连接器的三防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