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29329U - 地漏 - Google Patents

地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29329U
CN213329329U CN202021508467.4U CN202021508467U CN213329329U CN 213329329 U CN213329329 U CN 213329329U CN 202021508467 U CN202021508467 U CN 202021508467U CN 213329329 U CN213329329 U CN 213329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drain
cavity
limiting
shell
limi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084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日光
周子豪
周泳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5084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29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29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29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漏,包括壳体及装设于壳体内的地漏本体,所述壳体包括设有中空的容置腔的面板及盖合连接于面板的限位板;所述容置腔的腔底设有供地漏本体嵌设的固定孔,所述容置腔的侧壁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板设有与所述限位部配合使用的限位槽;通过限位板卡接于限位部与容置腔的腔底之间,能够将地漏本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孔处。本实用新型在面板上设置容置腔,并在容置腔的底部设置固定孔,能够对地漏本体进行嵌设;而在容置腔的侧壁上设置限位部,通过限位部与限位板的卡接,能够将地漏本体固定在容置腔的底部,避免地漏本体松动,同时,也能避免污水倒灌时,地漏本体被污水顶出面板,从而造成倒灌,有效的增加地漏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地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室内污水和下水管道链接的重要部件,用以排水并隔离下水管味道进入室内。传统的地漏,为了达到密封的目的,通常采用水封,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不使臭气外溢的目的,但当下水道堵住时,污水容易通过地漏倒灌进室内,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地漏不能防止污水倒灌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地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漏,包括壳体及装设于壳体内的地漏本体,所述壳体包括设有中空的容置腔的面板及盖合连接于面板的限位板;所述容置腔的腔底设有供地漏本体嵌设的固定孔,所述容置腔的侧壁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板设有与所述限位部配合使用的限位槽;通过限位板卡接于限位部与容置腔的腔底之间,能够将地漏本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孔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设有多个且沿容置腔的侧壁均匀分布,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与所述限位部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地漏本体包括外壳和装设于外壳内部的内芯;所述内芯设有两端开口的排水腔;所述外壳设有与所述排水腔连通的水封腔,所述外壳侧壁设有排水孔,所述地漏还包括装设于排水腔与水封腔连通的一端的单向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中部设有与地漏本体配合使用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在所述通孔的边缘处朝通孔的中心轴方向延伸设有多个固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在远离与容置腔底部连接的一侧设有拨动块。
进一步地,所述地漏还包括装设于限位板远离容置腔底部一侧的滤网及盖合连接于容置腔远离固定孔一端的盖板;所述盖板设有多个下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远离水封腔的腔底的一端沿外壳周缘向外延伸设有第一挡边;所述第一挡边连接有第一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内芯与第一挡边连接的一端沿内芯周缘朝第一挡边的方向延伸设有第二挡边,所述第二挡边连接有第二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设有导向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面板上设置容置腔,并在容置腔的底部设置固定孔,能够对地漏本体进行嵌设;而在容置腔的侧壁上设置限位部,通过限位部与限位板的卡接,能够将地漏本体固定在容置腔的底部,避免地漏本体松动,同时,也能避免污水倒灌时,地漏本体被污水顶出面板,从而造成倒灌,有效的增加地漏的实用性;此外,设置限位槽,使得限位板能够通过限位槽的作用,安装于容置腔的底部,然后再转动限位板,即可实现限位板与限位部的卡接,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漏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漏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地漏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地漏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地漏一个实施例的限位板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地漏一个实施例的地漏本体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地漏一个实施例的地漏本体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地漏另一个实施例的地漏本体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地漏再一个实施例的地漏本体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地漏又一个实施例的地漏本体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地漏一个实施例的单向密封件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地漏另一个实施例的单向密封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漏,包括壳体及装设于壳体内的地漏本体,所述壳体包括设有中空的容置腔62的面板6及盖合连接于面板6的限位板7;所述容置腔62的腔底设有供地漏本体嵌设的固定孔63,所述容置腔63的侧壁设有限位部61,所述限位板7设有与所述限位部61配合使用的限位槽71;通过限位板7卡接于限位部61与容置腔62的腔底之间,能够将地漏本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孔63处。
本实用新型在面板6上设置容置腔62,并在容置腔62的底部设置固定孔63,能够对地漏本体进行嵌设;而在容置腔62的侧壁上设置限位部61,通过限位部61与限位板7的卡接,能够将地漏本体固定在容置腔62的底部,避免地漏本体松动,同时,也能避免污水倒灌时,地漏本体被污水顶出面板6,从而造成倒灌,有效的增加地漏的实用性;此外,设置限位槽71,使得限位板7能够通过限位槽71的作用,安装于容置腔62的底部,然后再转动限位板7,即可实现限位板7与限位部61的卡接,简单便捷。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61设有多个且沿容置腔62的侧壁均匀分布,所述限位槽71的数量与所述限位部61相匹配。所述限位部61设有导向面。
本实施例中,设置导向面,便于限位板7的安装;具体地,所述限位槽71呈圆弧形或与限位部61的形状相匹配;通过限位槽71的避位作用,便于限位板7与面板6的连接。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7中部设有与地漏本体配合使用的通孔73。所述限位板7在所述通孔73的边缘处朝通孔73的中心轴方向延伸设有多个固定部74。
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通孔73的作用,便于水流向地漏本体;而通过固定部74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对内芯2进行抵接,避免内芯2从外壳1上脱落,进一步增加地漏本体的稳固性。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7在远离与容置腔62底部连接的一侧设有拨动块72。本实施例中,通过拨动块72的作用,便于用户对限位板7的转动,实现限位板7的安装或拆卸,简单便捷。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地漏还包括装设于限位板7远离容置腔62底部一侧的滤网8及盖合连接于容置腔62远离固定孔63一端的盖板9;所述盖板9设有多个下水孔。
本实施例中,设置滤网8,能够对一些废料杂物进行初步过滤,避免对下水道造成堵塞;而设置盖板9,能够带地漏本体和其他部件进行保护,避免受到外部的冲击,能够有效提高地漏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地漏本体包括外壳1和装设于外壳1内部的内芯2;所述内芯2设有两端开口的排水腔21;所述外壳1设有与所述排水腔21连通的水封腔13,所述外壳1侧壁设有排水孔12,所述地漏还包括装设于排水腔21与水封腔13连通的一端的单向密封件3。
本实用新型在排水腔21将污水4从室内排向水封腔13,利用排水腔21和排水孔12处的压强不同,能够使得污水4能够从水封腔13经由排水孔12排出;当需要排水时,由于排水腔21内的水对单向密封件3的压力大于水封腔13内的水对单向密封件3的浮力,使得单向密封件3与排水腔21的敞口端之间产生缝隙,从而使得排水腔21内的水可以流向水封腔13;当排水腔21内的水对单向密封件3的压力小于水封腔13内的水对单向密封件3的浮力时,此时单向密封件3在浮力的作用下与排水腔21的敞口端抵接,能够防止污水4从水封腔13内倒灌会排水腔21内,从而达到防止导管的作用,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减少生产成本。此外,设置水封部,可以通过水封部进行存水,也能够防止异味渗入室内,达到水封的作用。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单向密封件3包括硬料层31及装设于硬料层31一侧或两侧的软料层32。所述单向密封件3采用能够浮在水面的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单向密封件3呈圆形且面积大于排水腔21与单向密封件3连接一端的面积。本实施例中,所述硬料层31可以采用塑料;所述软料层32可以采用棉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氯乙烯泡沫塑料、聚丙烯泡沫塑料等材料;由于单向密封件3采用密度比水小的材料,可以悬浮在水面,使得单向密封件3可以在水封部内的水的浮力作用,抵接于排水腔21的敞口端,从而将排水腔21密封,能够有效避免污水4倒灌或蚁虫回爬等现象,更便于用户使用;具体地,所述单向密封件3呈圆形,所述内芯2与水封腔13的腔底之间的距离小于单向密封件3的直径,能够有效防止单向密封件3产生翻转,从而保障单向密封件3保持软料层32一面与内芯2连接。设置硬料层31,能够保证单向密封件3的硬度和抗压能力,避免水封腔13内的水压过大从而将单向密封件3压坏,而设置软料层32,通过软料层32的弹性作用和缓冲作用,能够保证软料层32与排水腔21连接时,单向密封件3与内芯2之间连接的密封性,有效避免因头发、沙子等污物导致的缝隙。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单向密封件3呈弧状或平板状。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单向密封件3设置为呈弧状,且弧底一侧朝向内芯2,通过单向密封件3的弧形结构,能够与内芯2的排水腔21更加紧密的抵接,能够有效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能;而将单向密封件3设置为平板状,便于单向密封件3与内芯2的连接。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水封腔13的腔底呈弧状或与水封腔13的侧壁垂直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封腔13的腔底呈弧状,便于污水4从排水腔21出来后经由腔底的弧状流向排水孔12,能够有效提高排水性能。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孔12的与水封腔13的腔底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内芯2与水封腔13的腔底之间的距离。保障内芯2的一端连接于水封腔13内,从而可以通过水封腔13的水进行水封,达到水封的效果;同时,也能保障通过水封腔13内的水对单向密封件3提供浮力,使得单向密封件3抵接于内芯2的一端。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和内芯2一体成型。通过将外壳1和内芯2一体成型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地漏的密封性能,防止污水4从内芯2与外壳1之间的缝隙产生倒灌。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远离水封腔13的腔底的一端沿外壳1周缘向外延伸设有第一挡边11;所述第一挡边11连接有第一密封件51。所述内芯2与第一挡边11连接的一端沿内芯2周缘朝第一挡边11的方向延伸设有第二挡边22,所述第二挡边22连接有第二密封件52。所述第一密封件51和第二密封件52均采用硅胶材料。本实施例中,将内芯2和外壳1分体设置,更便于两者的拆装,而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51和第二密封件52,能够有效提高地漏的密封性能,避免污水4从外壳1或内芯2与外壳1连接处产生倒灌,简单便捷。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装设于壳体内的地漏本体,所述壳体包括设有中空的容置腔的面板及盖合连接于面板的限位板;所述容置腔的腔底设有供地漏本体嵌设的固定孔,所述容置腔的侧壁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板设有与所述限位部配合使用的限位槽;通过限位板卡接于限位部与容置腔的腔底之间,能够将地漏本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孔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设有多个且沿容置腔的侧壁均匀分布,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与所述限位部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本体包括外壳和装设于外壳内部的内芯;所述内芯设有两端开口的排水腔;所述外壳设有与所述排水腔连通的水封腔,所述外壳侧壁设有排水孔,所述地漏还包括装设于排水腔与水封腔连通的一端的单向密封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中部设有与地漏本体配合使用的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在所述通孔的边缘处朝通孔的中心轴方向延伸设有多个固定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在远离与容置腔底部连接的一侧设有拨动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还包括装设于限位板远离容置腔底部一侧的滤网及盖合连接于容置腔远离固定孔一端的盖板;所述盖板设有多个下水孔。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远离水封腔的腔底的一端沿外壳周缘向外延伸设有第一挡边;所述第一挡边连接有第一密封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与第一挡边连接的一端沿内芯周缘朝第一挡边的方向延伸设有第二挡边,所述第二挡边连接有第二密封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设有导向面。
CN202021508467.4U 2020-07-27 2020-07-27 地漏 Active CN213329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08467.4U CN213329329U (zh) 2020-07-27 2020-07-27 地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08467.4U CN213329329U (zh) 2020-07-27 2020-07-27 地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29329U true CN213329329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90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08467.4U Active CN213329329U (zh) 2020-07-27 2020-07-27 地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29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30679A (zh) 一种节水型建筑给排水系统
KR20090127911A (ko) 플로어 드레인
KR101902493B1 (ko) 배수트랩
CN213329329U (zh) 地漏
JP2014523985A (ja) 排水弁
KR101922537B1 (ko) 악취 차단용 배수트랩
KR20100083113A (ko) 배수트랩
US6457188B1 (en) Water and sewage evacuation assembly
KR200383882Y1 (ko) 오수받이
CN213296585U (zh) 单向地漏
CN214884239U (zh) 一种地漏
CN210002523U (zh) 存水弯组件及小便器
JP4948832B2 (ja) 側溝ブロック
JP2014105719A (ja) 自封式弁部材及び継ぎ手部材
CN209817056U (zh) 一种易清洁的防虫防臭地漏
CN217870857U (zh) 一种可多卡位固定的地漏芯
CN217267946U (zh) 一种不锈钢连体地漏
CN218405745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长条形水封
CN217896687U (zh) 一种可拆卸易清理地漏
JP4229324B2 (ja) 通気蓋用キャップ装置
JP2010159572A (ja) ヘアキャッチャー
CN217325673U (zh) 一种防止冲小球易卡球的马桶
CN214246024U (zh) 一种可拆卸清洁的不锈钢防爆地漏
CN216713283U (zh) 一种新型水封式卫生地漏
CN217027329U (zh) 一种可防泡沫反窜的下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