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27280U - 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27280U
CN213327280U CN202020803920.8U CN202020803920U CN213327280U CN 213327280 U CN213327280 U CN 213327280U CN 202020803920 U CN202020803920 U CN 202020803920U CN 213327280 U CN213327280 U CN 213327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conveyor
dryer
ground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039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伟
郑绚
袁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ianxiang Environmental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ianxiang Environment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ianxiang Environmental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ianxiang Environment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039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27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27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272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废物处理领域,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包括污泥进料机构,以及用于对污泥进行干燥的烘干机,以及用于将污泥进料机构输出的污泥输送至烘干机内的污泥输送机,以及通过输送机与烘干机相连接并用于储存干燥处理后的污泥的储料仓;所述污泥输送机倾斜设置,污泥输送机包括处于地面下方的第一输送段,以及处于地面上方的第二输送段;所述污泥进料机构至少其输出端处于地面下方并朝向污泥输送机的第一输送段。该减量化预处理系统部分机构设置在地面下方,从而使该减量化预处理系统锁占用的土地更少,适应性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废物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固体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也急剧增加,若不加以有效处理将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全国固体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2亿吨,比上年增加20%;其中工矿企业每年产生的有毒有害危险废物约3000万吨,这些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可燃性、反应性、急性毒性和浸出毒性,是大气、水源、土壤的主要污染源。我国每年垃圾增长率以10%以上的速度在不断增长,如此众多的废渣、废料,日积月累地不断产出,如果不能适当地消纳处置,势必对全社会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经济上的损失尤为巨大。大量得不到妥善处置的固体危险废物中的有毒物质,污染了地表和地下水,污染了空气,严重威胁着国民的身心健康,这种现象若得不到及时遏制,后果非常严重,这成为一个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固体危险废物处置方式主要有堆存法、固化填埋、土地耕作法、熔融焚烧法和水泥窑协同处置等。但是堆存法、土地耕作法对废物成分有一定要求,一般只用于处置不溶解、不扬尘、不腐烂变质、不含重金属等不危害周围环境的固体废物,对有毒、有害物质不可施用,以防止进入生物循环系统。固化稳定包括水泥固化、螯合剂稳定化、压缩固化等,固化稳定化处理后的废物最终都进入填埋场填埋,其中的重金属有长期再溶出的可能,最主要的是填埋处置还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熔融焚烧法处置则会产生废气的二次污染,并且处理成本较高。水泥窑协同处置是指利用现代水泥工业技术生产水泥熟料的同时,将满足或经预处理后满足入窑要求的废物投入水泥窑,在进行水泥熟料生产的同时实现对废物的无害化处置。与其它危险废物处置方法相比,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具有显著的优势。
但是如公告号为“CN209782655U”的中国专利文本公开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系统,以及公告号为“CN207998560U”的中国专利文本公开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废液系统。均存在以下缺陷,即水泥窑协同处置半固态类污泥时,受到水分的影响,直接进窑能够处理的量很有限。将污泥先经过干化预处理,不仅能够降低含水率,减小对水泥生产的影响,而且能够显著减小污泥体积,实现减量化。由于不同行业产生的污泥性状不一,单一的污泥上料方式效率低。目前多数预处理车间是建在水泥厂内的,但是水泥厂能够利用的土地有限,规模不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该减量化预处理系统部分机构设置在地面下方,从而使该减量化预处理系统锁占用的土地更少,适应性广。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包括污泥进料机构,以及用于对污泥进行干燥的烘干机,以及用于将污泥进料机构输出的污泥输送至烘干机内的污泥输送机,以及通过输送机与烘干机相连接并用于储存干燥处理后的污泥的储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输送机倾斜设置,污泥输送机包括处于地面下方的第一输送段,以及处于地面上方的第二输送段;所述污泥进料机构至少其输出端处于地面下方并朝向污泥输送机的第一输送段。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该污泥进料机构用于送入污泥(可以是散装或袋装),污泥经污泥输送机输送至烘干机内进行烘干,显著减小污泥体积,实现减量化;经减量化后处理的污泥进行储存。进一步方案中,该减量化预处理系统中将污泥进料机构的输出端设置于地面下方,并且与之适配的是将污泥输送机倾斜设置,污泥输送机的第一输送段也设置于地面下方;即该减量化预处理系统中的部分机构设置在地面下方,从而使该减量化预处理系统锁占用的土地更少,适应性广。
作为优选,所述污泥进料机构包括处于地面下方的污泥料仓,以及处于污泥料仓底部的螺旋给料机,以及处在污泥料仓外侧且位于螺旋给料机出料端下方的第一上料斗;所述第一上料斗设置在污泥输送机的第一输送段上方。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方案中的污泥料仓完全处于地面下方,即为埋地式,方便装有污泥的自卸车直接卸料进入污泥料仓。运行时,自卸车将散装污泥倾倒至污泥料仓内,污泥料仓底部装有螺旋给料机,污泥通过螺旋给料机送入螺旋给料机出料端下方的第一上料斗中,螺旋给料机在送料的同时进行搅拌,避免污泥固化;第一上料斗中的污泥则通过污泥输送机送入烘干机进行烘干。
作为优选,所述污泥料仓的上方仓口处设置有格栅,可以筛分出污泥中的大块物料。
作为优选,所述污泥进料机构还包括用于将袋装污水进行拆包下料的拆包机,拆包机处于地面上方,拆包机下方设置有第二上料斗,第二上料斗处于污泥输送机的第一输送段上方,且位于地面下方。该技术方案中,拆包机将袋装污水进行拆包下料,袋装拆开后的污泥落入第二上料斗中,第二上料斗中的污泥则通过污泥输送机送入烘干机进行烘干。
作为优选,所述拆包机配有电动葫芦,可以将堆放的袋装污泥转移到拆包机中。
作为优选,所述储料仓底部的出料口高度,需满足储料仓内的物料能够直接卸入货车。具体是所述储料仓底部的出料口离地面高度大于3米,满足储料仓内的物料能够直接卸入下方货车。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机为封闭式输送机,封闭式输送机的起始端与烘干机的出料端相连接,封闭式输送机的末端与储料仓的进料端相连接。该方案采用密闭式输送机,有效避免了干化后粉尘的污染。
作为优选,所述烘干机为圆盘式烘干机或回转式烘干机,烘干机上设有热源气体进口和热源气体出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具有适应性广、生产效率高、粉尘污染少的优点,预处理后的污泥可以装车后运往水泥厂处置。
其具体具有技术效果和优点:
1,采取两种上料方式,可适用于散装的污泥和带包装的污泥,方便高效。
2,污泥干化输送采取密闭式,有效避免了干化后粉尘的污染。
3,可全程自动输送,人力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
4,污泥干化后进入高位料仓,方便装车外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包括污泥进料机构,以及用于对污泥进行干燥的烘干机9,以及用于将污泥进料机构输出的污泥输送至烘干机9内的污泥输送机7,以及通过输送机12与烘干机9相连接并用于储存干燥处理后的污泥的储料仓。所述污泥输送机7倾斜设置,污泥输送机7包括处于地面下方的第一输送段71,以及处于地面上方的第二输送段72。所述污泥进料机构至少其输出端处于地面下方并朝向污泥输送机7的第一输送段71。
上述实施方案涉及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该污泥进料机构用于送入污泥可以是散装或袋装,污泥经污泥输送机7输送至烘干机9内进行烘干,显著减小污泥体积,实现减量化。经减量化后处理的污泥进行储存。进一步方案中,该减量化预处理系统中将污泥进料机构设置于地面下方,并且与之适配的是将污泥输送机7倾斜设置,污泥输送机7的第一输送段71也设置于地面下方。即该减量化预处理系统中的部分机构设置在地面下方,从而使该减量化预处理系统锁占用的土地更少,适应性广。
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种实施方案中的污泥进料机构是用于供散装污泥进料使用。具体的,所述污泥进料机构包括处于地面下方的污泥料仓1,以及处于污泥料仓1底部的螺旋给料机3,以及处在污泥料仓1外侧且位于螺旋给料机3出料端下方的第一上料斗4。所述第一上料斗4设置在污泥输送机7的第一输送段71上方。该方案中的污泥料仓1完全处于地面下方,即为埋地式,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且方便装有污泥的自卸车直接卸料进入污泥料仓1。运行时,自卸车将散装污泥倾倒至污泥料仓1内,污泥料仓1底部装有螺旋给料机3,污泥通过螺旋给料机3送入螺旋给料机3出料端下方的第一上料斗4中,螺旋给料机3在送料的同时进行搅拌,避免污泥固化。第一上料斗4中的污泥则通过污泥输送机7送入烘干机9进行烘干。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污泥料仓1的上方仓口处设置有格栅2,可以筛分出污泥中的大块物料。
第二种实施方案中,污泥进料机构是供袋装污泥进料使用。具体的,所述污泥进料机构包括用于将袋装污水进行拆包下料的拆包机5,拆包机5处于地面上方,拆包机5下方设置有第二上料斗6,第二上料斗6处于污泥输送机7的第一输送段71上方,且位于地面下方。该技术方案中,拆包机5将袋装污水进行拆包下料,袋装拆开后的污泥落入第二上料斗6中,第二上料斗6中的污泥则通过污泥输送机7送入烘干机9进行烘干。另外,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拆包机5配有电动葫芦8,可以将堆放的袋装污泥转移到拆包机5中。
第三种实施方案是如图中所示,将上述第一种实施方案和第二种实施方案均采用。即该实施方案中,即该方案中的污泥进料机构具备两部分,包括第一种实施方案中供散装污泥进料使用结构和第二实施方案中供袋装污泥进料使用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案中,所述烘干机9为圆盘式烘干机,烘干机9上设有热源气体进口10和热源气体出口11。使用蒸汽间接干燥。蒸汽通过热源气体进口10进入烘干机9,与污泥发生热交换。烘干机9排放的尾气通过热源气体出口11进入尾气处理系统。烘干机9的出料口连接输送机12,输送机12为封闭式输送机,优选为密闭式链条输送机。封闭式输送机的起始端与烘干机9的出料端相连接,封闭式输送机的末端与储料仓13的进料端相连接。该方案采用密闭式输送机,有效避免了干化后粉尘的污染。封闭式输送机的末端连接储料仓进口,用于将预处理后的污泥输送到储料仓13内进行储存。所述的储料仓13底部距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方便将仓内的物料直接卸入停靠在下方的货车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具有适应性广、生产效率高、粉尘污染少的优点,预处理后的污泥可以装车后运往水泥厂处置。其具体具有技术效果和优点:
1,采取两种上料方式,可适用于散装的污泥和带包装的污泥,方便高效。
2,污泥干化输送采取密闭式,有效避免了干化后粉尘的污染。
3,可全程自动输送,人力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
4,污泥干化后进入高位料仓,方便装车外运。
实施例2:
本实施同样涉及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包括污泥进料机构,以及用于对污泥进行干燥的烘干机9,以及用于将污泥进料机构输出的污泥输送至烘干机9内的污泥输送机7,以及通过输送机12与烘干机9相连接并用于储存干燥处理后的污泥的储料仓13。该实施方案与实施例1属于同样的发明创造,区别仅在于烘干机9的结构不同。
在本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烘干机9为回转式烘干机,使用热风直接干燥。来自天然气燃烧的热风通过热源气体进口10进入烘干机9,与污泥发生热交换。烘干机9排放的尾气通过热源气体出口11进入尾气处理系统。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包括污泥进料机构,以及用于对污泥进行干燥的烘干机(9),以及用于将污泥进料机构输出的污泥输送至烘干机(9)内的污泥输送机(7),以及通过输送机(12)与烘干机(9)相连接并用于储存干燥处理后的污泥的储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输送机(7)倾斜设置,污泥输送机(7)包括处于地面下方的第一输送段(71),以及处于地面上方的第二输送段(72);所述污泥进料机构至少其输出端处于地面下方并朝向污泥输送机(7)的第一输送段(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进料机构包括处于地面下方的污泥料仓(1),以及处于污泥料仓(1)底部的螺旋给料机(3),以及处在污泥料仓(1)外侧且位于螺旋给料机(3)出料端下方的第一上料斗(4);所述第一上料斗(4)设置在污泥输送机(7)的第一输送段(71)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料仓(1)的上方仓口处设置有格栅(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进料机构还包括用于将袋装污水进行拆包下料的拆包机(5),拆包机(5)处于地面上方,拆包机(5)下方设置有第二上料斗(6),第二上料斗(6)处于污泥输送机(7)的第一输送段(71)上方,且位于地面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包机(5)配有电动葫芦(8),可以将堆放的袋装污泥转移到拆包机(5)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底部的出料口离地面高度大于3米,满足储料仓内的物料能够直接卸入下方货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12)为封闭式输送机,封闭式输送机的起始端与烘干机(9)的出料端相连接,封闭式输送机的末端与储料仓的进料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9)为圆盘式烘干机或回转式烘干机,烘干机(9)上设有热源气体进口(10)和热源气体出口(11)。
CN202020803920.8U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327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3920.8U CN213327280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3920.8U CN213327280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27280U true CN213327280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58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0392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327280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272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7500B (zh) 固体危险废物水泥窑协同处置工艺
WO2023207091A1 (zh)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固化稳定化及模袋灌装成型系统
CN204508278U (zh) 一种斗轮堆取料机的防尘取料传输装置
CN213327280U (zh) 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减量化预处理系统
CN113953073A (zh) 一种大型燃煤锅炉耦合固废危废储运上料系统
CN203411446U (zh) 一种污泥掺烧自动化搅拌输送系统
CN103172233A (zh) 城市污泥掺烧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CN204896355U (zh) 一种一体化全封闭油泥储运系统
CN215754557U (zh) 一种适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的预处理系统
CN205501136U (zh) 一种固体废弃物水泥窑协同处置系统
CN203064657U (zh) 污泥埋刮板输送机
CN205269646U (zh)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处理系统
CN213052052U (zh) 一种危险废物预处理系统
CN210921410U (zh) 一种基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系统的污泥处置装置
CN216736635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灰渣新型处理系统
CN112484053A (zh) 一种城市干化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置工艺
CN203144254U (zh) 城市污泥掺烧处理设备
CN108355815B (zh) 一种固废预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05823062A (zh) 一种生活垃圾清洁焚烧装置的脱硫脱酸系统
CN206055642U (zh) 风冷式灰渣冷却装置
CN216704652U (zh) 一种大型燃煤锅炉耦合固废危废储运上料系统
CN216480994U (zh) 一种多源固废水泥窑协同处置系统
CN205413882U (zh) 一种生活垃圾和有机废弃物无害化综合处理装置
CN216273675U (zh) 一种污水污泥资源化利用系统
CN110906342A (zh) 一种水泥窑综合处置危险废弃物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