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27246U - 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27246U
CN213327246U CN202022240015.9U CN202022240015U CN213327246U CN 213327246 U CN213327246 U CN 213327246U CN 202022240015 U CN202022240015 U CN 202022240015U CN 213327246 U CN213327246 U CN 213327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reaction device
treatment system
lem
wast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400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婷婷
马军涛
陈文文
李伟科
吴海丰
刘薇
冯杰
黄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Wanr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Wanr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Wanr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Wanr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400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27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27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27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密闭式隔油池、第二密闭式隔油池、高浓度废水收集池、LEM电化学反应装置、LFD催化氧化反应装置、絮凝沉淀装置、综合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厌氧池、第一好氧池、二沉池、第二好氧池、终沉池、污泥池、污泥脱水机、格栅井。本实用新型在LEM电化学反应装置形成微电池系统,使有机大分子发生断链降解,从而消除了有机物尤其是印染废水的色度,可提高部分有机物的可生化性,在LFD催化氧化反应装置引发自由基链式反应将有机物氧化降解,最后降解产物从催化剂表面脱附,扩散至溶液主体中,提高废水的生化性,并使对微生物有毒性的有机物得以转化或去除。

Description

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所针对的工程废水主要为实验室废水,该废水有如下特点:1.各工艺段生产废水差异性较大,需进行分类分质预处理;2.部分工艺段生产废水有机物浓度高,废水可生化性差,需进行预处理;3.部分工艺段生产废水中污染物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需进行预处理;4.综合废水可生物降解,但废水中C、N、P营养比例差,需投加适量的N、P进行补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拟对不同种类高浓度废水先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高浓度废水再与低浓度废水混合后集中进行生物处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密闭式隔油池、第二密闭式隔油池、高浓度废水收集池、LEM电化学反应装置、LFD催化氧化反应装置、絮凝沉淀装置、综合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厌氧池、第一好氧池、二沉池、第二好氧池、终沉池、污泥池、污泥脱水机、格栅井;
所述的第一密闭式隔油池连接至高浓度废水收集池,所述的高浓度废水收集池连接至LEM电化学反应装置,所述的LEM电化学反应装置连接至LFD催化氧化反应装置,所述的LFD催化氧化反应装置连接至絮凝沉淀装置,所述的絮凝沉淀装置连接至综合调节池;
所述的综合调节池连接至水解酸化池,所述的水解酸化池连接至厌氧池,所述的厌氧池连接至第一好氧池,所述的第一好氧池连接至二沉池,所述的二沉池连接至第二好氧池,所述的第二好氧池连接至终沉池。
所述的格栅井中存储生活污水,并将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排至所述的综合调节池。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密闭式隔油池连接至所述的综合调节池。
进一步的,所述的终沉池连接至标准排放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二沉池、终沉池连接至污泥池,所述的污泥池连接至污泥脱水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密闭式隔油池、第二密闭式隔油池内设有浮油收集池、浮油泵、超声波液位计。
进一步的,所述的LEM电化学反应装置内设有磁翻板液位计、注酸泵、酸储罐、风机、在线pH仪、加酸装置和LEM电化学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LFD催化氧化反应装置内设有在线pH仪、磁翻板液位计、注药泵、药剂储罐、加药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综合调节池内设有N营养投加装置、P营养投加装置、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液位计、提升泵。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中,各股高浓度废水自流汇入高浓度废水收集池,高浓度废水收集池内通过向废水中加酸,调节废水至酸性。出水通过耐腐泵提升至LEM电化学反应装置,在LEM电化学反应装置形成微电池系统,使有机大分子发生断链降解,从而消除了有机物尤其是印染废水的色度,可提高部分有机物的可生化性,在LFD催化氧化反应装置引发自由基链式反应将有机物氧化降解,最后降解产物从催化剂表面脱附,扩散至溶液主体中。通过此过程的往复进行,在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同时,提高废水的生化性,并使对微生物有毒性的有机物得以转化或去除。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密闭式隔油池、第二密闭式隔油池、高浓度废水收集池、LEM电化学反应装置、LFD催化氧化反应装置、絮凝沉淀装置、综合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厌氧池、第一好氧池、二沉池、第二好氧池、终沉池、污泥池、污泥脱水机、格栅井;
所述的第一密闭式隔油池连接至高浓度废水收集池,所述的高浓度废水收集池连接至LEM电化学反应装置,所述的LEM电化学反应装置连接至LFD催化氧化反应装置,所述的LFD催化氧化反应装置连接至絮凝沉淀装置,所述的絮凝沉淀装置连接至综合调节池;
所述的综合调节池连接至水解酸化池,所述的水解酸化池连接至厌氧池,所述的厌氧池连接至第一好氧池,所述的第一好氧池连接至二沉池,所述的二沉池连接至第二好氧池,所述的第二好氧池连接至终沉池。
所述的格栅井中存储生活污水,并将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排至所述的综合调节池。
所述的第二密闭式隔油池连接至所述的综合调节池。
所述的终沉池连接至标准排放口。
所述的二沉池、终沉池连接至污泥池,所述的污泥池连接至污泥脱水机。
所述的第一密闭式隔油池、第二密闭式隔油池内设有浮油收集池、浮油泵、超声波液位计。
所述的LEM电化学反应装置内设有磁翻板液位计、注酸泵、酸储罐、风机、在线pH仪、加酸装置和LEM电化学填料。
所述的LFD催化氧化反应装置内设有在线pH仪、磁翻板液位计、注药泵、药剂储罐、加药装置。
所述的综合调节池内设有N营养投加装置、P营养投加装置、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液位计、提升泵。
各股含难溶有机物及高浓度废水、水封废水(第一废水)经密闭式隔油池去除废水中大部分难溶有机物,出水自流入高浓度废水收集池。不溶性有机物自流入废油收集池,定期清理外运处置
各股高浓度废水(第二废水)自流汇入高浓度废水收集池。
高浓度废水收集池内通过向废水中加酸,调节废水至酸性。出水通过耐腐泵提升至LEM电化学反应装置。
LEM电化学反应装置内当铁碳填料浸入废水中时,由于Fe与C之间存在着1.2V的电位差,因而会形成无数的微电池系统,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阳极反应生成大量的Fe2+进入废水,进而氧化成Fe3+,形成具有较高吸附絮凝活性的絮凝剂。阴极反应产生大量新生态的[H]和[O],在偏酸性的条件下,这些活性成分均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有机大分子发生断链降解,从而消除了有机物尤其是印染废水的色度,可提高部分有机物的可生化性,阴极反应消耗大量的H+,生成大量的OH-,会导致PH值升高。出水调整pH值至酸性,自流进入LFD催化氧化反应装置。
在LFD催化氧化反应装置设置有活性催化剂,利用LEM反应装置出水的Fe2+离子,通过投加H2O2在酸性环境下,当有机物和双氧水由溶液主体扩散到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附近并发生吸附,随后在催化剂成分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产生·OH,从而引发自由基链式反应将有机物氧化降解,最后降解产物从催化剂表面脱附,扩散至溶液主体中。通过此过程的往复进行,在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同时,提高废水的生化性,并使对微生物有毒性的有机物得以转化或去除,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的稳定运行。LFD催化氧化反应装置出水自流进入絮凝沉淀装置。
在絮凝沉淀装置内投加碱调节废水pH值至偏碱性,并投加絮凝剂,利用LFD催化氧化装置出水带有的铁离子作为混凝剂,将铁离子转化为Fe(OH)3絮体,利用絮体的吸附、架桥、卷扫及共沉淀等作用,使铁离子得以沉淀,并能附带去除部分有机物。出水自流入综合调节池。
生活污水经格栅去除掉废水中漂浮物及大颗粒悬浮物,出水同其他低浓度废水(第四废水)一并汇入废水综合调节池。
含难溶有机物废水(第三废水)经密闭式隔油池去除掉废水中大部分难溶解性有机物,出水自流入废水综合调节池。由于碳酸二甲酯比重大于水,所以不溶性的碳酸二甲酯沉入池底,定期清理外运处置或回用。
在废水综合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均化,投加酸调整废水的pH值至偏碱性,并通过投加适量的N、P营养剂,使综合调节池内废水的C:N:P接近于100:5:1。出水泵提至水解酸化池。
厌氧反应共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水解阶段、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本项目中先利用厌氧反应的前两个阶段,调整废水的可生化性。池内设置弹性填料,利用填料上附着的微生物膜提高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效果和负荷。水解酸化池内处理掉部分有机物,提高出水的可生化性,并对老化污泥进行消解,降低污泥产量。出水通过污水泵提升至厌氧池。
在厌氧池内通过厌氧细菌菌群降解掉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厌氧降解不需要消耗太大的功率,且处理负荷大,抗冲击能力强,是处理高浓度有机物废水最有效的工艺之一。经厌氧处理后的出水自流进入第一好氧池。
好氧池采用接触氧化法。好氧池内利用好氧菌的作用降解废水中剩余的大部分的有机物。池内设填料,有利于细菌的附着和生长,提高微生物与废水的接触面积;好氧池内通过风机鼓风曝气提高池内的溶解氧,为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提供好的环境。好氧池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池。
二沉池通过重力沉降进行固液分离,污泥沉入池底,上清液自流进入第二好氧池。底部污泥部分回流至好氧池,剩余污泥泵提至污泥池。
微电解反应装置产生的污泥及二沉池污泥通过抽送至污泥池,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综合调节池再进行处理,底部污泥泵送至污泥脱水机,滤液自流入综合调节池再进行处理,泥饼外运处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密闭式隔油池、第二密闭式隔油池、高浓度废水收集池、LEM电化学反应装置、LFD催化氧化反应装置、絮凝沉淀装置、综合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厌氧池、第一好氧池、二沉池、第二好氧池、终沉池、污泥池、污泥脱水机、格栅井;
所述的第一密闭式隔油池连接至高浓度废水收集池,所述的高浓度废水收集池连接至LEM电化学反应装置,所述的LEM电化学反应装置连接至LFD催化氧化反应装置,所述的LFD催化氧化反应装置连接至絮凝沉淀装置,所述的絮凝沉淀装置连接至综合调节池;
所述的综合调节池连接至水解酸化池,所述的水解酸化池连接至厌氧池,所述的厌氧池连接至第一好氧池,所述的第一好氧池连接至二沉池,所述的二沉池连接至第二好氧池,所述的第二好氧池连接至终沉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栅井中存储生活污水,并将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排至所述的综合调节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密闭式隔油池连接至所述的综合调节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终沉池连接至标准排放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沉池、终沉池连接至污泥池,所述的污泥池连接至污泥脱水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闭式隔油池、第二密闭式隔油池内设有浮油收集池、浮油泵、超声波液位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M电化学反应装置内设有磁翻板液位计、注酸泵、酸储罐、风机、在线pH仪、加酸装置和LEM电化学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FD催化氧化反应装置内设有在线pH仪、磁翻板液位计、注药泵、药剂储罐、加药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合调节池内设有N营养投加装置、P营养投加装置、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液位计、提升泵。
CN202022240015.9U 2020-10-10 2020-10-10 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 Active CN213327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0015.9U CN213327246U (zh) 2020-10-10 2020-10-10 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0015.9U CN213327246U (zh) 2020-10-10 2020-10-10 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27246U true CN213327246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71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40015.9U Active CN213327246U (zh) 2020-10-10 2020-10-10 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272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3119B (zh)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1723559B (zh) 糖精钠废水的处理工艺
CN103359876A (zh) 二甲基乙酰胺废水无害化处理方法
CN210457831U (zh) 一种Fenton—SMAD—BBR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装置
CN105461151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
CN104556573A (zh) 一种含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的废水处理方法
CN108892309A (zh) 一种适合难降解焦化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
CN111410374A (zh) 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系统和方法
CN208071546U (zh) 一种化工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系统
CN106315977B (zh)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CN201932982U (zh) 微电解—mbr处理印染废水的联用系统
CN101805099A (zh)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CN109020070A (zh) 抗氧化剂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14685014A (zh)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循环系统
CN108773982B (zh) 一种高浓度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13955899A (zh) 一种高效的涂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工艺
CN210215108U (zh) 一种煤化工高浓度废水处理系统
CN106517699A (zh) 高效生活垃圾污水系统及其工艺
CN111087131A (zh) 一种制药废水生化处理方法
CN213327246U (zh) 废水综合化学处理系统
CN114873851B (zh) 一种高盐高氨氮废水自养脱氮与全量化处理装置和方法
CN216236438U (zh) 一种垃圾挤压渗滤液的预处理系统
KR20020018572A (ko) 순환와류방식을 이용한 하폐수 고도 처리 장치
CN209307174U (zh) 白酒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CN112408707A (zh) 一种医药中间体废水处理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