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24291U - 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24291U
CN213324291U CN202021930355.8U CN202021930355U CN213324291U CN 213324291 U CN213324291 U CN 213324291U CN 202021930355 U CN202021930355 U CN 202021930355U CN 213324291 U CN213324291 U CN 213324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outer edge
concentrated
concentrated beverage
beve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303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一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SIGN FOODS (Q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ASTSIGN FOODS (Q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SIGN FOODS (Q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ASTSIGN FOODS (Q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303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242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24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242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可快接具有螺纹口的饮用水瓶,包括:上盖、下盖和封口膜;上盖为内部中空且底面开口的圆柱体,且底端外周延伸有第一外沿;下盖包括瓶体连接部和浓缩饮品导向部,瓶体连接部为两端贯通的筒体,筒体内周设有与瓶体配合的内螺纹,且其顶端外周延伸有第二外沿,第二外沿与第一外沿固定连接;浓缩饮品导向部为内部中空的圆台形;封口膜热封焊在两个同心圆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不仅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可以使得浓缩饮品与矿泉水混合得到新鲜可口的饮品,更重要的是节省了旋转瓶盖的动作,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最大效率地体验饮品,重量轻体积小,携带非常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品包装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饮料瓶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已经配方好的饮料,打开瓶盖即可饮用;另一种是把浓缩的粉剂或者浓缩汁封装入类似瓶盖的容器中,借助矿泉水瓶冲泡才能实现。
但是,前者的饮料不新鲜,口感不佳;而后者在使用时,通常先把瓶盖容器套在矿泉水瓶,再通过旋转瓶盖的两个动作打开浓缩饮品,从而使物料与水接触后溶解成饮料进行饮用,动作繁琐。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既保证口感又操作简单的装有浓缩饮品的新型瓶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可快接具有螺纹口的饮用水瓶,包括:上盖、下盖和封口膜;所述上盖为内部中空且底面开口的圆柱体,且底端外周延伸有第一外沿;所述下盖包括瓶体连接部和浓缩饮品导向部,所述瓶体连接部为两端贯通的筒体,筒体内周设有与所述饮用水瓶配合的内螺纹,且其顶端外周延伸有与所述第一外沿适配的第二外沿,所述第二外沿与所述第一外沿固定连接;所述浓缩饮品导向部为内部中空的圆台形,位于所述瓶体连接部的内部中空处,其大头端固定于所述瓶体连接部的顶端内周;所述封口膜固定覆盖于所述所述瓶体连接部底部的开口处形成内腔,所述内腔中装有浓缩饮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使用时只需将封口膜撕掉,倾斜地将瓶盖与矿泉水瓶拧紧后,内腔中的浓缩饮品由于重力作用下滑到饮用水瓶中,再用力摇晃,不仅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可以使得浓缩饮品与矿泉水混合得到新鲜可口的饮品,更重要的是节省了旋转瓶盖的动作,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最大效率地体验饮品,同时,重量轻,体积小,出门旅行携带非常方便。
优选的,所述封口膜还与所述浓缩饮品导向部固定连接。
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封口膜不仅与瓶体连接部固定连接,还与浓缩饮品导向部固定连接,加固了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在携带过程中浓缩饮品漏出。
优选的,所述封口膜与所述瓶体连接部和所述浓缩饮品连接部均采用热风焊接固定。
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封口膜与瓶体连接部和浓缩饮品连接部采用热风焊接固定,使得结构稳定,避免使用过程中损坏。
优选的,所述封口膜带有手撕柄。
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带有手撕柄的封口膜方便消费者顺利撕开。
优选的,所述上盖和所述瓶体连接部超声波焊接固定。
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超声波焊接的固定方式使得上盖和瓶体连接部连接结构稳定。
优选的,所述浓缩饮品导向部的大头段沿着其径向方向向外延伸一环板,所述上盖底端抵接在所述环板上,所述第二外沿垂直连接在所述环板的外侧且于第一外沿固定。
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环板用于与瓶体连接部进行连接,浓缩饮品导向部用于对浓缩饮品进行导向,只要倾斜将瓶体连接部与瓶体拧紧配合后将整个瓶竖直,使得瓶盖中的浓缩饮品与矿泉水充分混合后饮用。
优选的,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均采用PP材质制成。
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PP材质,成本低易于加工。
优选的,所述封口膜为铝膜。
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铝膜成本低,结构稳定。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大大提高了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最大效率地体验饮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视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1-上盖,11-第一外沿;
2-下盖,21-瓶体连接部,22-浓缩饮品导向部,221-环板,23-内螺纹,24-第二外沿;
3-封口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可快接具有螺纹口的饮用水瓶包括:上盖1、下盖2和封口膜3;上盖1为内部中空且底面开口的圆柱体,且底端外周延伸有第一外沿11;下盖2包括瓶体连接部21和浓缩饮品导向部22,瓶体连接部21为两端贯通的筒体,筒体内周设有与瓶体配合的内螺纹23,且其顶端外周延伸有与第一外沿11适配的第二外沿24,第二外沿24与第一外沿11固定连接;浓缩饮品导向部22为内部中空的圆台形,位于瓶体连接部21的内部中空处,其大头端固定于瓶体连接部21的顶端内周;封口膜3固定覆盖于瓶体连接部21底部的开口处形成内腔,所述内腔中装有浓缩饮品。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使用时只需将封口膜3撕掉,倾斜地将瓶盖与矿泉水瓶拧紧后再用力摇晃,不仅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可以使得浓缩饮品与矿泉水混合得到新鲜可口的饮品,更重要的是节省了旋转瓶盖的动作,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最大效率地体验饮品,同时,重量轻,体积小,出门旅行携带非常方便。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封口膜3还与浓缩饮品导向部22固定连接。封口膜3不仅与瓶体连接部21固定连接,还与浓缩饮品导向部22固定连接,加固了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在携带过程中浓缩饮品漏出。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封口膜3与瓶体连接部21和浓缩饮品连接部22均采用热风焊接固定,使得结构稳定,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损坏。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封口膜3带有手撕柄31,带有手撕柄31的封口膜方便消费者顺利撕开。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盖1和瓶体连接部21超声波焊接固定,采用超声波焊接的固定方式使得上盖1和瓶体连接部21连接结构稳定。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浓缩饮品导向部22的大头段沿着其径向方向向外延伸一环板221,上盖1底端抵接在环板221上,第二外沿24垂直连接在环板221的外侧端且与第一外沿11固定。环板221用于与瓶体连接部21进行连接,浓缩饮品导向部22用于对浓缩饮品进行导向,只要倾斜将瓶体连接部21与瓶体拧紧配合后将整个瓶竖直,使得瓶盖中的浓缩饮品与矿泉水充分混合后饮用。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盖1和下盖2均采用PP材质制成,成本低且易于加工。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封口膜3为铝膜,铝膜成本低,结构稳定。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装有浓缩饮品的存储瓶使用时,用手放于手撕柄31处,方便将封口膜3撕开,然后倾斜瓶盖,避免内腔中的浓缩饮品漏出,快速将瓶体连接部21与矿泉水瓶拧紧配合,浓缩饮品由于重力作用流入矿泉水瓶中,用力摇晃值得混合均匀,再拧开瓶盖,即可饮用;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可快接具有螺纹口的饮用水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下盖(2)和封口膜(3);
所述上盖(1)为内部中空且底面开口的圆柱体,且底端外周延伸有第一外沿(11);
所述下盖(2)包括瓶体连接部(21)和浓缩饮品导向部(22),所述瓶体连接部(21)为两端贯通的筒体,筒体内周设有与所述饮用水瓶配合的内螺纹(23),且其顶端外周延伸有与所述第一外沿(11)适配的第二外沿(24),所述第二外沿(24)与所述第一外沿(11)固定连接;所述浓缩饮品导向部(22)为内部中空的圆台形,位于所述瓶体连接部(21)的内部中空处,其大头端固定于所述瓶体连接部(21)的顶端内周;
所述封口膜(3)固定覆盖于所述瓶体连接部(21)底部的开口处形成内腔,所述内腔中装有浓缩饮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膜(3)还与所述浓缩饮品导向部(2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膜(3)与所述瓶体连接部(21)和所述浓缩饮品导向部(22)均采用热风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膜(3)带有手撕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和所述瓶体连接部(21)超声波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饮品导向部(22)的大头端沿着其径向方向向外延伸一环板(221),所述上盖(1)底端抵接在所述环板(221)上;所述第二外沿(24)垂直连接在所述环板(221)的外侧端且与所述第一外沿(11)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和所述下盖(2)均采用PP材质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膜(3)为铝膜。
CN202021930355.8U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 Active CN2133242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30355.8U CN213324291U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30355.8U CN213324291U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24291U true CN213324291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60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30355.8U Active CN213324291U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242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23838Y (zh) 双液共混瓶
CN213324291U (zh) 一种浓缩饮品存储瓶
CN203173100U (zh) 用于包装罐的勺子可外置的密封结构
CN210734961U (zh) 拆卸式瓶盖及饮料容器
CN214650610U (zh) 一种浓缩饮品存储容器
CN213385611U (zh) 一种旋拧即配式饮料瓶盖
CN217408577U (zh) 一种快速醒酒的醒酒壶
CN216735274U (zh) 一种鸳鸯饮料瓶
CN210383511U (zh) 一种新型保健养生水杯
CN209796306U (zh) 螺旋式空腔成型器
CN214190845U (zh) 一种现调饮料瓶盖
CN206446983U (zh) 一种新型即配瓶盖
CN215514927U (zh) 旋转式储物瓶盖及瓶
CN216995713U (zh) 一种即时混合型饮料瓶瓶盖
CN217649843U (zh) 容器
CN212922794U (zh) 一体式果泡粉储存及冲泡装置
CN214711903U (zh) 一种分装混合式饮品杯
CN217261804U (zh) 饮料袋
CN216071267U (zh) 一种具有饮品添加剂的瓶盖
CN218259742U (zh) 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
CN216003783U (zh) 一种侧开式即配饮料瓶盖
CN108910229A (zh) 一种即冲式自助饮料
CN212922672U (zh) 一种饮料瓶盖
CN214528067U (zh) 一种饮料瓶用分离式灌装饮用结构
CN217477981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分离式储存速制饮料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