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23086U - 一种推车扶手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推车扶手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23086U
CN213323086U CN202022469530.4U CN202022469530U CN213323086U CN 213323086 U CN213323086 U CN 213323086U CN 202022469530 U CN202022469530 U CN 202022469530U CN 213323086 U CN213323086 U CN 213323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adjusting
sleeve
central line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695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佳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695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23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23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23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推车扶手架结构,包括两个转动调整座,两个转动调整座上分别转动配合有转动限位套,两个转动调节轴之间设置有转动调节轴,转动调节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于转动限位套,转动限位套与转动调节轴之间通过限位凸块和限位凹槽配合,转动限位套且伸出于转动调整座内侧的套身上环设有调节环挡,调节环挡上绕设有多个调节插柱,转动调整座上对应凹设有多个调节插孔,转动调节轴的两端固定有限位挡块,限位挡块与转动限位套之间套设有复位弹簧,两个转动限位套之间套设有抵紧弹簧,两个限位挡块上分别固定有扶手杆,两根扶手杆的远端固定有握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调节扶手杆的转动位置,以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推车扶手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扶手架,具体涉及一种推车扶手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对轨道检修作业中,检修人员通常对携带各种检修设备,沿着轨道延伸方向进行检查,但是这些检修设备不但不方便随身携带,而且长时间的随身携带也会消耗检修人员的体力,影响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发明了一种单轨行车运输装置,包括整体呈矩形结构的底板,底板的下表面上沿底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行走轮,行走轮包括沿底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轮座以及位于两个轮座之间的单轨轮,单轨轮的中心线沿其对应的两个轮座相对方向延伸设置,单轨轮上沿其中心线方向穿设有一根与其滚动配合的轮轴,轮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其所在一侧的轮座上,单轨轮的轮身中部绕其周向方向环设有一圈以用于在单轨上进行滚动的滚动凹槽,底板的下表面上且位于两个行走轮沿其底板宽度方向的外侧分别设置有驻车装置,驻车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下表面上的外套管,外套管的中心线方向垂直于底板所在平面,外套管的管身上沿其中心线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组外插销孔,每组外插销孔包括两个以外套管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外孔体,外孔体沿外套管径向方向延伸且与外套管内孔连通,外套管远离底板的一端插入有能够沿其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的内套管,内套管的管身且靠近于其插入于外套管的一端设置有内插销孔,内插销孔包括两个以内套管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内孔体,内孔体沿内套管径向方向延伸且与内套管内孔连通,外孔体的直径与内孔体的直径一致,内插销孔中设置有插销杆,插销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于两个内孔体且能够沿内孔体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插销杆的两端对应穿过于其中一组外插销孔中的外孔体且伸出于外套管外,插销杆的两端且位于外套管外的杆身上均套设有抵接在外套管管身上以能够限制插销杆沿外孔体中心线方向进行移动的卡环,内套管的内孔且位于其远离内插销孔的一端为螺纹孔,螺纹孔中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一端伸出于内套管,调节螺杆伸出于内套管的一端沿其中心线方向向外凸起形成有拧转部,拧转部的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且与调节螺杆中心线平行设置的拧转面,拧转部远离调节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调节螺杆的中心线方向垂直于支撑板所在平面,底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端部上安装有方便推动底板的扶手架。
但是不同的检修人员,有着不同的身高,另外每个人在使用扶手架进行推车的时候,推车的方式和习惯也不相同,那么扶手架个高度就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能够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调节,满足不同人操作习惯的扶手架,就需要进一步的考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调节,满足不同人操作习惯的推车扶手架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推车扶手架结构,包括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转动调整座,两个转动调整座上分别开设有沿两个转动调整座相对方向延伸且同中心线设置的转动插孔,转动插孔内插入有同中心线设置且与其转动配合的转动限位套,转动限位套朝向于两个转动调整座内侧的一端伸出于转动插孔,两个转动调整座之间设置有一根与转动限位套同中心线设置的转动调节轴,转动调节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于其所在一侧的转动限位套且伸出于其所在一侧的转动调整座的外侧,转动调节轴以能够沿转动限位套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转动限位套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沿平行于转动限位套中心线方向延伸的限位凸块,转动调节轴的轴身上凹设有沿转动调节轴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的限位凹槽,限位凹槽为通槽,限位凸块对应配合在限位凹槽内以能够沿限位凹槽延伸方向与其滑动配合,转动限位套伸出于转动插孔一端的套身上凸起形成有绕其周向环设的调节环挡,调节环挡朝向于其所在侧的转动调整座的一侧侧面上绕转动限位套中心线方向均匀间隔固定连接有多根调节插柱,调节插柱的中心线方向平行于转动限位套的中心线方向,转动调整座上且对应调节插柱的一侧侧面上绕转动插孔中心线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调节插孔,调节插孔的中心线方向平行于转动插孔的中心线方向,调节插孔的数量与调节插柱的数量一致,每个调节插柱均能够插入于对应的调节插孔中,调节插柱以能够沿调节插孔的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调节插孔的伸入大于调节插柱的长度,转动调节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块,转动调节轴且位于限位挡块与其所在一侧的转动限位套之间的轴身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限位挡块与其对应的转动限位套上,转动调节轴且位于两个转动限位套之间的轴身上套设有抵紧弹簧,抵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两个转动限位套上,抵紧弹簧以能够为转动限位套对复位弹簧进行压缩以使调节环挡抵接在转动调整座上提供弹簧力;
两个限位挡块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扶手杆,两根扶手杆平行设置且其中心线方向垂直于转动调节轴的中心线方向,两根扶手杆远离限位挡块的一端设置有握杆,握杆的中心线与两根扶手杆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握杆的中心线方向垂直于扶手杆的中心线方向,握杆的两端分别与其所在一侧的扶手杆的端部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根据检修人员不同的身高以及操作习惯,调节扶手架的位置以方便检修人员握持操作。在调节的过程中,向内拉动调节环挡,同时抵紧弹簧开始压缩,直至将调节插柱从其所在的调节插孔中抽出,这样转动限位套就能够相应的在转动插孔中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调节轴进行转动,在转动限位套转动的过程中,根据扶手杆需要调节的位置,相应的使调节环挡上的调节插柱对应相应的调节插孔,在松开调节环挡后,抵紧弹簧回弹提供弹簧力,使调节环挡朝向转动调整座方向移动,同时调节插柱插入于调节插孔中,进而重新对扶手杆的转动进行限位,这样就能够满足检修人员的操作习惯。在调节环挡抵接在转动调整座上时,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限位挡块和转动限位套上,这样就能够为转动调节轴沿其中心线方向移动进行限位。
作为优化,所述扶手杆上套设有能够沿所述扶手杆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套,两个滑套之间设置有操作杆,操作杆的中心线与两根所述扶手杆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操作杆的中心线方向垂直于所述扶手杆的中心线方向,操作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其所在一侧的滑套上,操作杆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铰座Ⅰ,铰座Ⅰ上设置有两根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通过铰轴Ⅰ与铰座Ⅰ铰接连接,铰轴Ⅰ的中心线垂直于两根所述扶手杆所在平面,驱动杆远离铰轴Ⅰ的一端设置有顶套,顶套的套身上固定有铰座Ⅱ,驱动杆通过铰轴Ⅱ与铰座Ⅱ铰接连接,铰轴Ⅰ的中心线方向平行于铰轴Ⅱ的中心线方向,顶套套设在所述转动调节轴上以能够沿所述转动调节轴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两个顶套位于两个所述转动限位套之间的位置,所述抵紧弹簧位于两个顶套之间且分别与两个顶套固定连接,当操作杆朝向于所述握杆方向移动时,操作杆以能够通过驱动杆驱动顶套沿两个顶套相对方向进行移动,当两个顶套沿其相对方向进行移动时,所述复位弹簧以能够为所述转动限位套朝向顶套所在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调节插柱移动出所述调节插孔外提供弹簧力。
在需要对扶手杆进行转动操作的时候,向上提拉操作杆,使操作杆朝向握杆方向移动,在操作杆移动的过程中,会使两个驱动杆转动靠拢,这样驱动杆就能够驱动顶套向内移动,顶套就不再对转动限位套进行外顶,而复位弹簧有发生回弹,反向为转动限位套提供向内移动提供弹簧力,这样调节插柱就能够随之移动而移出调节插孔。
作为优化,所述握杆且朝向于所述操作杆的一侧侧面上设置有支撑套管,支撑套管的中心线与两根所述扶手杆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支撑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握杆上,支撑套管的中心线方向垂直于所述握杆的中心线方向,支撑套管与所述握杆的固定位置位于所述握杆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支撑套管的管身上以其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开设有沿支撑套管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裂口,条形裂口由支撑套管远离所述握杆的一端朝向所述握杆方向延伸设置,两条条形裂口之间设置有沿支撑套管径向方向延伸的提拉杆,提拉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于其所在一侧的条形裂口且伸出于支撑套管外,提拉杆能够沿条形裂口延伸方向与条形裂口滑动配合,支撑套管且位于提拉杆远离所述握杆一侧的管身上套设有提拉环套,提拉环套能够沿支撑套管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提拉环套抵接在提拉杆伸出于支撑套管外的杆身上,支撑套管位于沿所述握杆中心线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柄杆,柄杆的中心线与两根所述扶手杆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柄杆沿两根扶手杆相对方向延伸设置,两根柄杆同中心线设置,柄杆朝向于其所在侧的所述扶手杆所在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滑套,滑动滑套套设在其所在侧的所述扶手杆上以能够沿所述扶手杆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柄杆朝向于支撑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支撑块,滑动支撑块朝向于支撑套管的一侧侧面上沿平行于支撑套管中心线方向开设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为通槽,限位滑槽的横截面为劣弧的圆弧形状,限位滑槽的横截面形状与支撑套管的外圆截面形状相配合,支撑套管滑动配合在限位滑槽内以能够使滑动支撑块沿支撑套管中心线方向与支撑套管滑动配合,滑动支撑块抵接在提拉环套远离提拉杆的一端,支撑套管的管身上沿支撑套管中心线方向设置有由支撑套管远离所述握杆的一端朝向所述握杆方向延伸的外螺纹,支撑套管管身上通过外螺纹螺纹配合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抵接在滑动支撑块远离提拉环套的一端,所述提拉杆且位于支撑套管内的杆身上连接有提拉绳,提拉绳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操作杆上,当柄杆朝向于所述握杆所在方向移动时,滑动支撑块以能够驱动提拉杆朝向所述握杆所在方向移动进而通过提拉绳拉动所述操作杆使得调节插柱移动出所述调节插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任意使用左右手中的一只,均能够完成对扶手杆的转动操作。在操作者手持在握杆的时候,手指作用在内侧的柄杆上进行拉按,使提拉杆朝向握杆方向移动,在提拉杆移动的过程中,滑动支撑块顶在提拉环套上,同时提拉环套又顶在提拉杆上,这样就能够使提拉杆操作握杆方向移动,提拉杆在移动的时候,通过提拉绳拉动操作杆朝向握杆方向移动,进而解除对扶手杆的转动限制。
作为优化,所述提拉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绳连接装置,绳连接装置包括相隔且位于同一个平面内的固定圆环和连接圆环,固定圆环和连接圆环之间设置有环接杆且通过环接杆使固定圆环和连接圆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提拉绳两端分别绑缚在其对应绳连接装置中的固定圆环上,所述提拉绳对应所述提拉杆的一端通过其上的连接圆环套设在位于支撑套管内的所述提拉杆上,所述操作杆朝向于所述握杆的一侧且位于操作杆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挂钩,所述提拉绳对应所述操作杆的一端通过其上的连接圆环钩挂在连接挂钩上。方便提拉绳的安装拆卸。
作为优化,所述柄杆上套设有弹性橡胶套,弹性橡胶套的两端分别靠近于其所在所述柄杆的两端,弹性橡胶套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能力紧固在所述柄杆上,弹性橡胶套的外表面上凸起形成有若干呈梅花状分布的橡胶凸点。增加与操作者手指之间的摩擦力。
作为优化,所述提拉绳包括长度调节装置和两根连接绳,长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套管,调节套管的内孔两端分别设置有旋向相反的内螺纹,调节套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一端通过其所在一侧的内螺纹与调节套管螺纹配合在一起,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钩挂圆环,两根连接绳分别与两钩挂圆环相对应且连接绳的一端绑缚在钩挂圆环上。可以使提拉绳处于拉直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和使用情况,调节扶手杆的转动位置,以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推车扶手架结构,包括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转动调整座1,两个转动调整座1上分别开设有沿两个转动调整座1相对方向延伸且同中心线设置的转动插孔,转动插孔内插入有同中心线设置且与其转动配合的转动限位套2,转动限位套2朝向于两个转动调整座1内侧的一端伸出于转动插孔,两个转动调整座2之间设置有一根与转动限位套2同中心线设置的转动调节轴3,转动调节轴3的两端分别穿过于其所在一侧的转动限位套2且伸出于其所在一侧的转动调整座1的外侧,转动调节轴3以能够沿转动限位套2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转动限位套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沿平行于转动限位套2中心线方向延伸的限位凸块,转动调节轴3的轴身上凹设有沿转动调节轴3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的限位凹槽,限位凹槽为通槽,限位凸块对应配合在限位凹槽内以能够沿限位凹槽延伸方向与其滑动配合,转动限位套2伸出于转动插孔一端的套身上凸起形成有绕其周向环设的调节环挡,调节环挡朝向于其所在侧的转动调整座1的一侧侧面上绕转动限位套2中心线方向均匀间隔固定连接有多根调节插柱,调节插柱的中心线方向平行于转动限位套2的中心线方向,转动调整座1上且对应调节插柱的一侧侧面上绕转动插孔中心线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调节插孔,调节插孔的中心线方向平行于转动插孔的中心线方向,调节插孔的数量与调节插柱的数量一致,每个调节插柱均能够插入于对应的调节插孔中,调节插柱以能够沿调节插孔的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调节插孔的伸入大于调节插柱的长度,转动调节轴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块4,转动调节轴3且位于限位挡块4与其所在一侧的转动限位套2之间的轴身上套设有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的两端分别抵接在限位挡块4与其对应的转动限位套2上,转动调节轴3且位于两个转动限位套2之间的轴身上套设有抵紧弹簧6,抵紧弹簧6的两端分别抵接在两个转动限位套2上,抵紧弹簧6以能够为转动限位套2对复位弹簧5进行压缩以使调节环挡抵接在转动调整座1上提供弹簧力;
两个限位挡块4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扶手杆7,两根扶手杆7平行设置且其中心线方向垂直于转动调节轴3的中心线方向,两根扶手杆7远离限位挡块4的一端设置有握杆8,握杆8的中心线与两根扶手杆7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握杆8的中心线方向垂直于扶手杆7的中心线方向,握杆8的两端分别与其所在一侧的扶手杆7的端部固定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扶手杆7上套设有能够沿所述扶手杆7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套9,两个滑套9之间设置有操作杆10,操作杆10的中心线与两根所述扶手杆7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操作杆10的中心线方向垂直于所述扶手杆7的中心线方向,操作杆1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其所在一侧的滑套9上,操作杆10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铰座Ⅰ,铰座Ⅰ上设置有两根驱动杆11,驱动杆11的一端通过铰轴Ⅰ与铰座Ⅰ铰接连接,铰轴Ⅰ的中心线垂直于两根所述扶手杆7所在平面,驱动杆11远离铰轴Ⅰ的一端设置有顶套12,顶套12的套身上固定有铰座Ⅱ,驱动杆11通过铰轴Ⅱ与铰座Ⅱ铰接连接,铰轴Ⅰ的中心线方向平行于铰轴Ⅱ的中心线方向,顶套12套设在所述转动调节轴3上以能够沿所述转动调节轴3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两个顶套12位于两个所述转动限位套2之间的位置,所述抵紧弹簧6位于两个顶套12之间且分别与两个顶套12固定连接,当操作杆10朝向于所述握杆8方向移动时,操作杆10以能够通过驱动杆11驱动顶套12沿两个顶套12相对方向进行移动,当两个顶套12沿其相对方向进行移动时,所述复位弹簧6以能够为所述转动限位套2朝向顶套12所在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调节插柱移动出所述调节插孔外提供弹簧力。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握杆8且朝向于所述操作杆10的一侧侧面上设置有支撑套管13,支撑套管13的中心线与两根所述扶手杆7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支撑套管1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握杆8上,支撑套管13的中心线方向垂直于所述握杆8的中心线方向,支撑套管13与所述握杆8的固定位置位于所述握杆8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支撑套管13的管身上以其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开设有沿支撑套管13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裂口,条形裂口由支撑套管13远离所述握杆8的一端朝向所述握杆8方向延伸设置,两条条形裂口之间设置有沿支撑套管13径向方向延伸的提拉杆14,提拉杆14的两端分别穿过于其所在一侧的条形裂口且伸出于支撑套管13外,提拉杆14能够沿条形裂口延伸方向与条形裂口滑动配合,支撑套管13且位于提拉杆14远离所述握杆8一侧的管身上套设有提拉环套15,提拉环套15能够沿支撑套管13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提拉环套15抵接在提拉杆14伸出于支撑套管13外的杆身上,支撑套管13位于沿所述握杆8中心线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柄杆16,柄杆16的中心线与两根所述扶手杆7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柄杆16沿两根扶手杆7相对方向延伸设置,两根柄杆16同中心线设置,柄杆16朝向于其所在侧的所述扶手杆7所在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滑套17,滑动滑套17套设在其所在侧的所述扶手杆7上以能够沿所述扶手杆7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柄杆16朝向于支撑套管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支撑块18,滑动支撑块18朝向于支撑套管13的一侧侧面上沿平行于支撑套管13中心线方向开设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为通槽,限位滑槽的横截面为劣弧的圆弧形状,限位滑槽的横截面形状与支撑套管13的外圆截面形状相配合,支撑套管13滑动配合在限位滑槽内以能够使滑动支撑块18沿支撑套管13中心线方向与支撑套管13滑动配合,滑动支撑块18抵接在提拉环套15远离提拉杆14的一端,支撑套管13的管身上沿支撑套管13中心线方向设置有由支撑套管13远离所述握杆8的一端朝向所述握杆8方向延伸的外螺纹,支撑套管13管身上通过外螺纹螺纹配合有限位螺母19,限位螺母19抵接在滑动支撑块18远离提拉环套15的一端,所述提拉杆14且位于支撑套管13内的杆身上连接有提拉绳20,提拉绳20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操作杆10上,当柄杆16朝向于所述握杆8所在方向移动时,滑动支撑块18以能够驱动提拉杆14朝向所述握杆8所在方向移动进而通过提拉绳20拉动所述操作杆10使得调节插柱移动出所述调节插孔内。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提拉绳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绳连接装置,绳连接装置包括相隔且位于同一个平面内的固定圆环和连接圆环,固定圆环和连接圆环之间设置有环接杆且通过环接杆使固定圆环和连接圆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提拉绳20两端分别绑缚在其对应绳连接装置中的固定圆环上,所述提拉绳20对应所述提拉杆14的一端通过其上的连接圆环套设在位于支撑套管13内的所述提拉杆14上,所述操作杆10朝向于所述握杆8的一侧且位于操作杆10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挂钩,所述提拉绳20对应所述操作杆10的一端通过其上的连接圆环钩挂在连接挂钩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柄杆16上套设有弹性橡胶套,弹性橡胶套的两端分别靠近于其所在所述柄杆16的两端,弹性橡胶套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能力紧固在所述柄杆16上,弹性橡胶套的外表面上凸起形成有若干呈梅花状分布的橡胶凸点。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提拉绳20包括长度调节装置和两根连接绳,长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套管,调节套管的内孔两端分别设置有旋向相反的内螺纹,调节套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一端通过其所在一侧的内螺纹与调节套管螺纹配合在一起,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钩挂圆环,两根连接绳分别与两钩挂圆环相对应且连接绳的一端绑缚在钩挂圆环上。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推车扶手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转动调整座,两个转动调整座上分别开设有沿两个转动调整座相对方向延伸且同中心线设置的转动插孔,转动插孔内插入有同中心线设置且与其转动配合的转动限位套,转动限位套朝向于两个转动调整座内侧的一端伸出于转动插孔,两个转动调整座之间设置有一根与转动限位套同中心线设置的转动调节轴,转动调节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于其所在一侧的转动限位套且伸出于其所在一侧的转动调整座的外侧,转动调节轴以能够沿转动限位套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转动限位套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沿平行于转动限位套中心线方向延伸的限位凸块,转动调节轴的轴身上凹设有沿转动调节轴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的限位凹槽,限位凹槽为通槽,限位凸块对应配合在限位凹槽内以能够沿限位凹槽延伸方向与其滑动配合,转动限位套伸出于转动插孔一端的套身上凸起形成有绕其周向环设的调节环挡,调节环挡朝向于其所在侧的转动调整座的一侧侧面上绕转动限位套中心线方向均匀间隔固定连接有多根调节插柱,调节插柱的中心线方向平行于转动限位套的中心线方向,转动调整座上且对应调节插柱的一侧侧面上绕转动插孔中心线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调节插孔,调节插孔的中心线方向平行于转动插孔的中心线方向,调节插孔的数量与调节插柱的数量一致,每个调节插柱均能够插入于对应的调节插孔中,调节插柱以能够沿调节插孔的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调节插孔的伸入大于调节插柱的长度,转动调节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块,转动调节轴且位于限位挡块与其所在一侧的转动限位套之间的轴身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限位挡块与其对应的转动限位套上,转动调节轴且位于两个转动限位套之间的轴身上套设有抵紧弹簧,抵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两个转动限位套上,抵紧弹簧以能够为转动限位套对复位弹簧进行压缩以使调节环挡抵接在转动调整座上提供弹簧力;
两个限位挡块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扶手杆,两根扶手杆平行设置且其中心线方向垂直于转动调节轴的中心线方向,两根扶手杆远离限位挡块的一端设置有握杆,握杆的中心线与两根扶手杆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握杆的中心线方向垂直于扶手杆的中心线方向,握杆的两端分别与其所在一侧的扶手杆的端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车扶手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上套设有能够沿所述扶手杆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套,两个滑套之间设置有操作杆,操作杆的中心线与两根所述扶手杆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操作杆的中心线方向垂直于所述扶手杆的中心线方向,操作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其所在一侧的滑套上,操作杆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铰座Ⅰ,铰座Ⅰ上设置有两根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通过铰轴Ⅰ与铰座Ⅰ铰接连接,铰轴Ⅰ的中心线垂直于两根所述扶手杆所在平面,驱动杆远离铰轴Ⅰ的一端设置有顶套,顶套的套身上固定有铰座Ⅱ,驱动杆通过铰轴Ⅱ与铰座Ⅱ铰接连接,铰轴Ⅰ的中心线方向平行于铰轴Ⅱ的中心线方向,顶套套设在所述转动调节轴上以能够沿所述转动调节轴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两个顶套位于两个所述转动限位套之间的位置,所述抵紧弹簧位于两个顶套之间且分别与两个顶套固定连接,当操作杆朝向于所述握杆方向移动时,操作杆以能够通过驱动杆驱动顶套沿两个顶套相对方向进行移动,当两个顶套沿其相对方向进行移动时,所述复位弹簧以能够为所述转动限位套朝向顶套所在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调节插柱移动出所述调节插孔外提供弹簧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推车扶手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且朝向于所述操作杆的一侧侧面上设置有支撑套管,支撑套管的中心线与两根所述扶手杆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支撑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握杆上,支撑套管的中心线方向垂直于所述握杆的中心线方向,支撑套管与所述握杆的固定位置位于所述握杆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支撑套管的管身上以其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开设有沿支撑套管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裂口,条形裂口由支撑套管远离所述握杆的一端朝向所述握杆方向延伸设置,两条条形裂口之间设置有沿支撑套管径向方向延伸的提拉杆,提拉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于其所在一侧的条形裂口且伸出于支撑套管外,提拉杆能够沿条形裂口延伸方向与条形裂口滑动配合,支撑套管且位于提拉杆远离所述握杆一侧的管身上套设有提拉环套,提拉环套能够沿支撑套管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提拉环套抵接在提拉杆伸出于支撑套管外的杆身上,支撑套管位于沿所述握杆中心线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柄杆,柄杆的中心线与两根所述扶手杆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柄杆沿两根扶手杆相对方向延伸设置,两根柄杆同中心线设置,柄杆朝向于其所在侧的所述扶手杆所在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滑套,滑动滑套套设在其所在侧的所述扶手杆上以能够沿所述扶手杆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柄杆朝向于支撑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支撑块,滑动支撑块朝向于支撑套管的一侧侧面上沿平行于支撑套管中心线方向开设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为通槽,限位滑槽的横截面为劣弧的圆弧形状,限位滑槽的横截面形状与支撑套管的外圆截面形状相配合,支撑套管滑动配合在限位滑槽内以能够使滑动支撑块沿支撑套管中心线方向与支撑套管滑动配合,滑动支撑块抵接在提拉环套远离提拉杆的一端,支撑套管的管身上沿支撑套管中心线方向设置有由支撑套管远离所述握杆的一端朝向所述握杆方向延伸的外螺纹,支撑套管管身上通过外螺纹螺纹配合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抵接在滑动支撑块远离提拉环套的一端,所述提拉杆且位于支撑套管内的杆身上连接有提拉绳,提拉绳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操作杆上,当柄杆朝向于所述握杆所在方向移动时,滑动支撑块以能够驱动提拉杆朝向所述握杆所在方向移动进而通过提拉绳拉动所述操作杆使得调节插柱移动出所述调节插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推车扶手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绳连接装置,绳连接装置包括相隔且位于同一个平面内的固定圆环和连接圆环,固定圆环和连接圆环之间设置有环接杆且通过环接杆使固定圆环和连接圆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提拉绳两端分别绑缚在其对应绳连接装置中的固定圆环上,所述提拉绳对应所述提拉杆的一端通过其上的连接圆环套设在位于支撑套管内的所述提拉杆上,所述操作杆朝向于所述握杆的一侧且位于操作杆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挂钩,所述提拉绳对应所述操作杆的一端通过其上的连接圆环钩挂在连接挂钩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推车扶手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柄杆上套设有弹性橡胶套,弹性橡胶套的两端分别靠近于其所在所述柄杆的两端,弹性橡胶套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能力紧固在所述柄杆上,弹性橡胶套的外表面上凸起形成有若干呈梅花状分布的橡胶凸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推车扶手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绳包括长度调节装置和两根连接绳,长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套管,调节套管的内孔两端分别设置有旋向相反的内螺纹,调节套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一端通过其所在一侧的内螺纹与调节套管螺纹配合在一起,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钩挂圆环,两根连接绳分别与两钩挂圆环相对应且连接绳的一端绑缚在钩挂圆环上。
CN202022469530.4U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推车扶手架结构 Active CN213323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69530.4U CN213323086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推车扶手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69530.4U CN213323086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推车扶手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23086U true CN213323086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75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69530.4U Active CN213323086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推车扶手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230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23086U (zh) 一种推车扶手架结构
CN112249141A (zh) 推车的扶手架结构
CN214565581U (zh) 扶手杆转动限位套内拉结构
CN114920085A (zh) 一种基于电力工程的放线装置
CN216422591U (zh) 一种智能机械制造用抓取装置
CN111064115B (zh) 一种棒瓷绝缘子更换装置
CN210504909U (zh) 一种快速调整布匹对中的装置
CN213987310U (zh) 握杆提拉结构
CN112256083A (zh) 一种握杆提拉结构
CN209275879U (zh) 一种用于纺织机械的纱线卷筒固定架
CN214404443U (zh) 一种用于干熄焦提升机的制动器
CN110668257A (zh) 一种纺织机械用纱筒绕线机构
CN210795332U (zh) 一种纺织机械用纱筒绕线机构
CN110252930A (zh) 一种轮式滑动夹取设备
CN219031720U (zh) 一种快速拆卸盖头的旋盖机
CN112141820B (zh) 一种组合式移动线缆放线架
CN209793663U (zh) 发动机维修用旋转装置
CN216764151U (zh) 一种可纠偏的调节式手拉葫芦
CN220408571U (zh) 一种可变内径的内六角套筒
CN211328761U (zh) 一种自动化环境保护净化塔
CN215553249U (zh) 拉绳夹紧结构
CN218364503U (zh) 一种小型轴承取出拉马
CN213262360U (zh) 单轨行车运输装置
CN220927056U (zh) 一种可调节的棉纱并条装置
CN212192089U (zh) 一种可调节的线性导轨安装的调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