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21670U - 一种水上运动用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上运动用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21670U
CN213321670U CN202022190516.0U CN202022190516U CN213321670U CN 213321670 U CN213321670 U CN 213321670U CN 202022190516 U CN202022190516 U CN 202022190516U CN 213321670 U CN213321670 U CN 213321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mould
fixedly connected
pan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9051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智远
卢帅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Jinhong Sporting 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Jinhong Sporting 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Jinhong Sporting 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Jinhong Sporting 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9051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21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21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21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上运动用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包括模具面板、圆形孔洞和拉杆,所述模具面板中部开设有圆形孔洞,且圆形孔洞共开设有四个,所述模具面板远离圆形孔洞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模具面板外部设置有模具加持机构,且模具加持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下定模板、上定模板、第一槽口、第一连接板、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杆、拉环、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第二滑轨、第二滑块、弹簧和第五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中导热面板成型表面的温度较为均匀,增加了翼板加热塑形模具的适用性,通过对模具面板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翼板加热塑形模具使用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水上运动用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为一种水上运动用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属于加热塑形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塑形是将热塑性塑料片材加热至软化,在气体压力、液体压力或机械压力下,采用适当的模具或夹具而使其成为制品的一种成型方法,热塑形过程中最核心的装置就是热塑形模具,热塑模具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模具的好坏决定塑形的良品率。
现有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因为其构造比较简单,通过上塑形板和下塑形板拼接而成,人们在使用其进行塑形时,没有针对于热塑形模具特有的连接和固定方式,在塑形过程中通常模具处于高温高压的状态,从而模具上下塑形板容易发生偏移,导致模具的损坏和塑形失败,其次现有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在塑形过程中导热方式单一,模具塑形时受热不够均匀,最终导致成形时,传递至成型表面的温度不完全相同,从而最终导致模具成型表面温度不均匀,因此亟需一种水上运动用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水上运动用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提高了翼板加热塑形模具使用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导热面板、输送管、分配管道和连接管、通过输送管将导热介质输送至分配管道内,从而在分配管道的分配作用下使得导热介质均匀流通于每个连接管内,达到了传递至导热面板成型表面温度均匀的效果,增加了翼板加热塑形模具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水上运动用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包括模具面板、圆形孔洞和拉杆,所述模具面板中部开设有圆形孔洞,且圆形孔洞共开设有四个,所述模具面板远离圆形孔洞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模具面板外部设置有模具加持机构,且模具加持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下定模板、上定模板、第一槽口、第一连接板、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杆、拉环、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第二滑轨、第二滑块、弹簧和第五连接板,所述圆形孔洞的内壁贯穿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下定模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连接有上定模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上定模板顶端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内壁插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第一槽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五连接板,所述第五连接板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四连接板,且第四连接板底端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第四连接板的一端焊接于第二槽口底端,所述第四连接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槽口远离第一槽口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四连接板远离第五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内壁,所述模具面板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系统。
优选的,为了提升模具加持机构的便捷性,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环,且拉环内壁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为了让第一连接板滑动阻力较小,所述第二槽口底端开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内壁。
优选的,为了塑形时成形表面受热相对均匀,所述导热系统包括导热面板、外接头、输送管、止水栓、分配管道、封堵件和连接管,所述导热面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止水栓,且止水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外接头,所述止水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分配管道,所述导热面板内部设置有多个连接管,每个所述连接管两端固定连接有封堵件,每个所述封堵件远离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导热面板内壁。
优选的,为了导热介质均匀流通,所述分配管道均与连接管互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模具面板、第一连接杆、下定模板、上定模板、第一槽口、第一连接板和拉环,将模具面板放置于下定模板上,使得第一连接杆和圆形孔洞吻合,拉动拉环,使得第一槽口向右移动到合适位置,将上定模板放置于模具面板上,通过松开拉环,使得第一连接板向左移动贴合第一槽口,从而使得下定模板和上定模板固定住模具面板,提高了翼板加热塑形模具使用时的稳定性;
该设置水上运动用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设置有导热面板、输送管、分配管道和连接管,通过输送管将导热介质输送至分配管道内,从而在分配管道的分配作用下使得导热介质均匀流通于每个连接管内,达到了传递至导热面板成型表面温度均匀的效果,增加了翼板加热塑形模具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具面板;2、圆形孔洞;3、拉杆;4、模具加持机构;401、第一连接杆;402、下定模板;403、上定模板;404、第一槽口;405、第一连接板;406、第一滑轨;407、第一滑块;408、第二连接板;409、第二连接杆;410、拉环;411、第三连接板;412、第四连接板;413、第二滑轨;414、第二滑块;415、弹簧;416、第五连接板;417、第二槽口;5、导热系统;501、导热面板;502、外接头;503、输送管;504、止水栓;505、分配管道;506、封堵件;507、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水上运动用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包括模具面板1、圆形孔洞2和拉杆3,模具面板1中部开设有圆形孔洞2,且圆形孔洞2共开设有四个,模具面板1远离圆形孔洞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拉杆3,模具面板1外部设置有模具加持机构4,且模具加持机构4包括第一连接杆401、下定模板402、上定模板403、第一槽口404、第一连接板405、第一滑轨406、第一滑块407、第二连接板408、第二连接杆409、拉环410、第三连接板411、第四连接板412、第二滑轨413、第二滑块414、弹簧415和第五连接板416,圆形孔洞2的内壁贯穿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01,第一连接杆40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下定模板402,第一连接杆401的顶端连接有上定模板403,第一连接杆401的顶端开设有第一槽口404,上定模板403顶端开设有第二槽口417,第一槽口404内壁插设有第一连接板405,第一连接板405远离第一槽口4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08,第一连接板40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407,第二连接板408远离第一连接板40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09,第二连接杆409远离第二连接板408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五连接板416,第五连接板416远离第二连接杆40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四连接板412,且第四连接板412底端焊接有弹簧415,弹簧415远离第四连接板412的一端焊接于第二槽口417底端,第四连接板412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411,第二槽口417远离第一槽口404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轨413,第四连接板412远离第五连接板4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414,且第二滑块414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413内壁,模具面板1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系统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三连接板4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环410,且拉环410内壁设置有防滑纹,通过固定连接有拉环410,增加了操作的便捷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二槽口417底端开设有第一滑轨406,第一滑块407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406内壁,通过开设的第一滑轨406,使得第二槽口417具有滑动的轨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导热系统5包括导热面板501、外接头502、输送管503、止水栓504、分配管道505、封堵件506和连接管507,导热面板5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止水栓504,且止水栓5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503,输送管5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外接头502,止水栓50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分配管道505,导热面板501内部设置有多个连接管507,每个连接管507两端固定连接有封堵件506,每个封堵件506远离连接管50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导热面板501内壁,通过分配管道505和连接管507的相互配合下,使得导热面板501热成型表面的温度更加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分配管道505均与连接管507互相连通,封堵件506共设置有十四个,连接管507共设置有七个,通过设置多个连接管507,使得连接管507均匀分布,进一步使得导热面板501热成型表面的温度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模具面板1放置于下定模板402上端,使得第一连接杆401穿过圆形孔洞2,向上拉动拉环410,使得第三连接板411和第四连接板412克服弹簧415的弹力,在第二滑块414和第二滑轨413的相互配合下,带动第五连接板416和第二连接杆409向上运动,从而使得第二连接板408和第一连接板405在第一滑块407和第一滑轨406的相互作用下向左移动,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将上定模板403放置于模具面板1上端,松开拉环410,使得在弹簧415的弹力作用下,带动第四连接板412在第二滑块414和第二滑轨413的相互配合下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在第五连接板416、第二连接杆409和第二连接板408的相互配合下,推动第一连接板405在第一滑块407和第一滑轨406的相互配合下与第一槽口404贴合,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进行限位固定;
需要对本实用新型热成型表面的温度调节均匀时,通过外接头502注入导热介质,使得导热介质经过输送管503和止水栓504到达分配管道505内部进行分配,分配后的导热介质均匀流通于封堵件506之间的连接管507,从而使得导热面板501热成型表面的温度更加均匀。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水上运动用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包括模具面板(1)、圆形孔洞(2)和拉杆(3),所述模具面板(1)中部开设有圆形孔洞(2),且圆形孔洞(2)共开设有四个,所述模具面板(1)远离圆形孔洞(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拉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面板(1)外部设置有模具加持机构(4),且模具加持机构(4)包括第一连接杆(401)、下定模板(402)、上定模板(403)、第一槽口(404)、第一连接板(405)、第一滑轨(406)、第一滑块(407)、第二连接板(408)、第二连接杆(409)、拉环(410)、第三连接板(411)、第四连接板(412)、第二滑轨(413)、第二滑块(414)、弹簧(415)和第五连接板(416),所述圆形孔洞(2)的内壁贯穿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01),所述第一连接杆(40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下定模板(402),所述第一连接杆(401)的顶端连接有上定模板(403),所述第一连接杆(401)的顶端开设有第一槽口(404),所述上定模板(403)顶端开设有第二槽口(417),所述第一槽口(404)内壁插设有第一连接板(405),所述第一连接板(405)远离第一槽口(4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08),所述第一连接板(40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407),所述第二连接板(408)远离第一连接板(40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09),所述第二连接杆(409)远离第二连接板(408)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五连接板(416),所述第五连接板(416)远离第二连接杆(40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四连接板(412),且第四连接板(412)底端焊接有弹簧(415),所述弹簧(415)远离第四连接板(412)的一端焊接于第二槽口(417)底端,所述第四连接板(412)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411),所述第二槽口(417)远离第一槽口(404)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轨(413),所述第四连接板(412)远离第五连接板(4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414),且第二滑块(414)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413)内壁,所述模具面板(1)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系统(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运动用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板(4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环(410),且拉环(410)内壁设置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运动用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口(417)底端开设有第一滑轨(406),所述第一滑块(407)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406)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运动用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系统(5)包括导热面板(501)、外接头(502)、输送管(503)、止水栓(504)、分配管道(505)、封堵件(506)和连接管(507),所述导热面板(5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止水栓(504),且止水栓(5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503),所述输送管(5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外接头(502),所述止水栓(50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分配管道(505),所述导热面板(501)内部设置有多个连接管(507),每个所述连接管(507)两端固定连接有封堵件(506),每组所述封堵件(506)远离连接管(50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导热面板(501)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上运动用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管道(505)均与连接管(507)互相连通。
CN202022190516.0U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水上运动用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 Active CN213321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90516.0U CN213321670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水上运动用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90516.0U CN213321670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水上运动用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21670U true CN213321670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69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90516.0U Active CN213321670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水上运动用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216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72261Y (zh) 一种模具间接冷却结构
CN213321670U (zh) 一种水上运动用的翼板加热塑形模具
CN206124202U (zh) 一种塑料管道折弯装置
CN206357573U (zh) 一种恒温热流道模具
CN201456362U (zh) 可变式温度控制系统
CN112471848B (zh) 一种偏恒温的凝胶枕及其制造方法
CN202922954U (zh) 一种改善eva胶膜收缩率的胶膜制备设备
CN206335821U (zh) 一种注塑快速冷却装置
CN210061814U (zh) 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09022339U (zh) 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表面聚氨酯发泡的模具
CN207091283U (zh) 移动机构
CN208133444U (zh) 一种便于调节模具的硫化机
CN206870399U (zh) 一种极耳热压成型机
CN212653779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
CN210100686U (zh) 一种塑料产品整形治具
CN209141308U (zh) 一种生产加工用便于夹紧的制造模具
CN207758020U (zh) 一种快速降温的注塑模具
CN207954611U (zh) 圆柱型建筑模板热压机
CN211251303U (zh) 一种加热板装置
CN206474538U (zh) 一种适应多种弯曲半径操作的异形弯管机
CN205169044U (zh) 非接触式预热装置
CN213108056U (zh) 一种内置热能回收利用的注塑机构
CN216391506U (zh) Fpc补偿片高效贴装机
CN213002238U (zh) 一种恒温不锈钢制品一次拉伸成型机构
CN215434886U (zh) 一种中控仪表盘加工用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