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14365U -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14365U
CN213314365U CN202022135271.1U CN202022135271U CN213314365U CN 213314365 U CN213314365 U CN 213314365U CN 202022135271 U CN202022135271 U CN 202022135271U CN 213314365 U CN213314365 U CN 213314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bubble
micro
liquid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352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向阳
陈承杰
林文杰
李上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mei Zhichuang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mei Zhichuang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mei Zhichuang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mei Zhichuang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352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14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14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14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轻型离心泵、补水装置、气泡混合器以及曝气头,所述轻型离心泵的出口管与补水装置出口管相汇后连接气泡混合器的进液口,所述气泡混合器的出液口通过水管连接曝气头,所述箱体的前面板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轻型离心泵与补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由轻型离心泵、补水装置、气泡混合器以及曝气头构成,该系统通过轻型离心泵以及气泡混合器配合制造出混合均匀的微纳米级气泡混合液,大幅度的提高了气泡混合液污水处理能力,且本系统工作稳定,可长期开启使用,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作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范围内以及我国国内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每年造成的土壤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都有着日益严重的趋势,该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中尤为突出和严重。面对着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现状,人们研究发展了多种污染物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方法。
微纳米气泡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污染物处理技术,由于微纳米气泡具有多种优异的特点,例如: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吸附效率高等,从而在污水处理、水体增氧、精细灌溉、生物制药、水产养殖、医疗清洗、生物培养和精密化学反应等诸多技术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甚至在一些领域例如污水处理等中已有着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目前。市面是存在的微纳米气泡生成系统存在着以下缺陷:
1)生成的气泡尺寸过大,极少可以达到微纳米级别;
2)气泡混合液混合不均匀,处理污水能力大幅度降低;
3)气泡混合液生成量不稳定,在一定程度降低污水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轻型离心泵、补水装置、气泡混合器以及曝气头,所述轻型离心泵的出口管与补水装置出口管相汇后连接气泡混合器的进液口,所述气泡混合器的出液口通过水管连接曝气头,所述箱体的前面板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轻型离心泵与补水装置。
优选地,所述气泡混合器包括筒体,所述进液口连接有进液管,所述出液口连接有出液管,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混合立管,所述混合立管上端封闭,且混合立管中上段侧壁开设有若干进液通孔,所述混合立管下端连接出液管,所述筒体的底面为下凸的弧形面,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弧形面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进液口上部设置有挡液板,所述挡液板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固定在筒体上,其开弧方向对应下方的进液口。
优选地,所述筒体顶部设有带有压力表的压力阀,所述轻型离心泵设置有压力表。
优选地,所述混合立管与出液管通过一弧形弯管连接,所述弧形弯管的外弧面正对进液口。
优选地,所述曝气头包括曝气头主体,所述曝气头主体设置有进液通道以及出液通道,所述曝气头主体中部设置有气泡舒缓通道,所述气泡舒缓通道的混合液进口与混合液出口分别对应连接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
优选地,所述气泡舒缓通道包括内壁为圆台形的舒缓室,所述舒缓室位于曝气头主体中部,所述舒缓室开口正对进液通道的混合液出口,所述出液通道位于舒缓室的侧边,所述出液通道的混合液进口与舒缓室的混合液出口之间设置有分液环,所述分液环上设置有若干分液通孔。
优选地,所述分液环、舒缓室以及曝气头主体一体制成。
优选地,所述若干分液通孔均匀且分散布设在分液环上。
优选地,所述曝气头主体外形为圆柱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由轻型离心泵、补水装置、气泡混合器以及曝气头构成,该系统通过轻型离心泵以及气泡混合器配合制造出混合均匀的微纳米级气泡混合液,大幅度的提高了气泡混合液污水处理能力,且本系统工作稳定,可长期开启使用,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泡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俯视图;
图5为图3中挡液板A向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曝气头的正面剖视图;
图7为图6的仰视图。
图中:箱体1000内设置有轻型离心泵2000、补水装置3000、气泡混合器4000,筒体4100,弧形面4110,进液口4200,进液管4210,出液口4300,出液管4310,混合立管4400,进液通孔4410,压力阀4500,压力表4510,弧形弯管4600,挡液板4700,底座4800,曝气头5000,曝气头主体5100,进液通道5110,出液通道5120,气泡舒缓通道5130,舒缓室5131,分液环5140,分液通孔5141,控制器60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包括箱体1000,所述箱体1000内设置有轻型离心泵2000、补水装置3000、气泡混合器4000以及曝气头5000,所述轻型离心泵2000的出口管与补水装置3000出口管相汇后连接气泡混合器4000的进液口4200,所述气泡混合器4000的出液口4300通过水管连接曝气头5000,所述箱体1000的前面板上设置有控制器6000,所述控制器6000控制连接轻型离心泵2000与补水装置3000。
如图3至5所示,所述气泡混合器4000,包括筒体4100,所述筒体4100侧面设置有进液口4200以及出液口4300,所述进液口4200连接有进液管4210,所述出液口4300连接有出液管4310,所述筒体4100内部设置有混合立管4400,所述混合立管4400上端封闭,且混合立管4400中上段侧壁开设有若干进液通孔4410,所述进液通孔4410的尺寸以及个数可视情况而定,所述混合立管4400下端连接出液管4310,所述出液管4310连接有曝气头5000,所述筒体4100的底面为下凸的弧形面4110,弧形面4110的设置是为了适用压力特大的大功能混合器,避免平底混合器在高压的情况下由于内部压力过大造成底面变形,从而造成筒体4100翻到的风险,所述筒体4100的底部设有底座4800,所述弧形面4110安装在底座4800上,实施时只需将底座4800固定在安装位置即可,筒体4100安装在底座4800上。
所述进液口4200上部设置有挡液板4700,挡液板4700用于将高速冲入的混合液阻挡缓冲。所述挡液板4700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固定在筒体4100上,其开弧方向对应下方的进液口4200,从高压水泵、气泵进入进液口4200的混合液,会呈螺旋状在筒体4100内快速上升,严重影响混合液在气液混合装置内的混合效果。
所述进液口4200以及出液口4310设置在筒体4100同一水平位置。
所述若干进液通孔4410整列整排设置在混合立管4400上段侧壁上,提高了进入混合立管4400的混合液混合质量。
所述混合立管4400与筒体4100上端不接触,筒体4100上端长期处于纯气体状态,若进液通孔4410位于纯气体状态的空间中,高压会使混合液中融入大量尺寸较大的气泡,影响气泡混合液的质量。
所述筒体4100顶部设有带有压力表4510的压力阀4500,压力阀4500用于调节筒体4100内部的压力,以调节混合液出射速度。
所述混合立管4400与出液管4210通过一弧形弯管4600连接,所述弧形弯管4600的外弧面正对进液口4200,这样可以保证进液口4200的高压混合液流先冲击在外弧面上,然后再经过挡液板4700缓冲上升。
如图6,图7所示,所述曝气头5000,包括曝气头主体5100,所述曝气头主体5100设置有进液通道5110以及出液通道5120,所述进液通道5110的混合液进口用于连接气液混合器4000的出口,所述出液通道5120的混合液出口用于防止待处理污水中,所述曝气头主体5100中部设置有气泡舒缓通道5130,所述气泡舒缓通道5130的混合液进口与混合液出口分别对应连接进液通道5110与出液通道5120。
所述气泡舒缓通道5130包括内壁为圆台形的舒缓室5131,所述舒缓室5131位于曝气头主体5100中部,所述舒缓室5131开口正对进液通道5110的混合液出口,所述圆台形的舒缓室5131侧壁具有一定角度的坡度,对气泡的具有引流作用,从进液通道5110进入的混合液直接冲击到舒缓室5131的顶部,然后顺着舒缓室5131侧壁引流作用向下分散流出,流出后进入舒缓室5131外侧的出液通道5120。
所述出液通道5120位于舒缓室5131的侧边,所述出液通道5120的混合液进口与舒缓室5131的混合液出口之间设置有分液环5140,所述分液环5140上设置有若干分液通孔5141,经过舒缓室5131的混合液通过分液通孔5141进入出液通道5120,从而从出液通道5120射出。
所述分液环5140、舒缓室5131以及曝气头主体5100一体制成,可以很好的保证曝气头5000的刚度,适用高压冲击力。
所述若干分液通孔5141均匀且分散布设在分液环5140上,保证出射的混合液均匀分布。
所述曝气头主体5100外形为圆柱形,易于匹配出射管道。
综合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由轻型离心泵、补水装置、气泡混合器以及曝气头构成,该系统通过轻型离心泵以及气泡混合器配合制造出混合均匀的微纳米级气泡混合液,大幅度的提高了气泡混合液污水处理能力,且本系统工作稳定,可长期开启使用,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作性能。

Claims (9)

1.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轻型离心泵、补水装置、气泡混合器以及曝气头,所述轻型离心泵的出口管与补水装置出口管相汇后连接气泡混合器的进液口,所述气泡混合器的出液口通过水管连接曝气头,所述箱体的前面板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轻型离心泵与补水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混合器包括筒体,所述进液口连接有进液管,所述出液口连接有出液管,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混合立管,所述混合立管上端封闭,且混合立管中上段侧壁开设有若干进液通孔,所述混合立管下端连接出液管,所述筒体的底面为下凸的弧形面,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弧形面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进液口上部设置有挡液板,所述挡液板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固定在筒体上,其开弧方向对应下方的进液口。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顶部设有带有压力表的压力阀,所述轻型离心泵设置有压力表。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立管与出液管通过一弧形弯管连接,所述弧形弯管的外弧面正对进液口。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头包括曝气头主体,所述曝气头主体设置有进液通道以及出液通道,所述曝气头主体中部设置有气泡舒缓通道,所述气泡舒缓通道的混合液进口与混合液出口分别对应连接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舒缓通道包括内壁为圆台形的舒缓室,所述舒缓室位于曝气头主体中部,所述舒缓室开口正对进液通道的混合液出口,所述出液通道位于舒缓室的侧边,所述出液通道的混合液进口与舒缓室的混合液出口之间设置有分液环,所述分液环上设置有若干分液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环、舒缓室以及曝气头主体一体制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分液通孔均匀且分散布设在分液环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头主体外形为圆柱形。
CN202022135271.1U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 Active CN213314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5271.1U CN213314365U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5271.1U CN213314365U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14365U true CN213314365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67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35271.1U Active CN213314365U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14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99828U (zh) 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CN207046945U (zh) 一种厌氧反应器的布水装置
CN213314365U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
CN201008815Y (zh) 自吸式高效雾化喷嘴
CN213738768U (zh) 一种一体式同步脉冲曝气装置
CN112194243A (zh) 一种一体式同步脉冲曝气装置
CN205575786U (zh) 微纳米曝气系统
CN213590159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液混合器
CN213590158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液混合装置
CN105293678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防堵塞微气泡曝气装置
CN205204896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防堵塞微气泡曝气装置
CN204874000U (zh) 污水处理装置
CN112759075A (zh) 用于水解酸化区的穿孔布水系统
CN210528579U (zh) 一种配备排泥反冲系统的厌氧反应器
CN208500535U (zh) 用于河道治理的推流式微纳米曝气设备
CN211367552U (zh) 一种用于厌氧发酵罐浮渣去除装置
CN202626322U (zh) 一种水刀式电镀槽喷洒装置
CN211847373U (zh) 污水处理用布水补气装置
CN216236479U (zh) 一种铁碳微电解处理垃圾渗滤液装置
CN105481054A (zh) 一种带有导向体构件的喷射环流反应器
CN111517442A (zh) 一种螺旋移动式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CN205527965U (zh) 一种弹簧式曝气器
CN220165889U (zh) 一种分离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和其他微粒的设备
EP1423182B1 (en)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dissolving gas in a liquid
CN214611768U (zh) 用于水解酸化区的穿孔布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