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02673U - 头戴设备系带及头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头戴设备系带及头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02673U
CN213302673U CN202022079323.8U CN202022079323U CN213302673U CN 213302673 U CN213302673 U CN 213302673U CN 202022079323 U CN202022079323 U CN 202022079323U CN 213302673 U CN213302673 U CN 213302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p
chin
head
connecting belt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793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若鹏
栾琳
王建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uang Chi Super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uang Chi Super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uang Chi Super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uang Chi Super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793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02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02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02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戴设备系带及头戴设备。头戴设备系带包括:下颏带,下颏带与头戴设备的盔体的底缘连接,下颏带包括可分离的左侧连接带和右侧连接带;下巴托,下巴托与下颏带连接;卡扣,卡扣用于使左侧连接带和右侧连接带可分离地连接;长度调节扣,长度调节扣设置在下颏带上,以调节下颏带的长度;语音输入组件,语音输入组件包括话筒和具有冗余设置的连接线,话筒与连接线电连接,话筒与连接线设置在下颏带和/或下巴托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头戴设备穿戴不舒适方便且语音输入结构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头戴设备系带及头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头戴设备系带及头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AI技术的发展,各种可穿戴产品层出不穷,人机交互在可穿戴智能产品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智能头戴设备作为一款智能可穿戴产品,语音输入担负着人机交互的角色,头戴设备系带的舒适性及可调性直接关系到整个产品用户体验的好坏。现有的头戴设备系带一般质地粗糙,长期穿戴会勒紧脸部,且一般只有一侧的系带能够进行长度调节,可调性较低,穿戴不够方便,尤其无法进行单手穿戴。此外,语音输入设备一般为通过连接杆从头戴设备的临近耳朵的部位延伸至口部,结构较为复杂。
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头戴设备穿戴不舒适方便且语音输入结构复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戴设备系带及头戴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头戴设备穿戴不舒适方便且语音输入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头戴设备系带,包括:下颏带,下颏带与头戴设备的盔体的底缘连接,下颏带包括可分离的左侧连接带和右侧连接带;下巴托,下巴托与下颏带连接;卡扣,卡扣用于使左侧连接带和右侧连接带可分离地连接;长度调节扣,长度调节扣设置在下颏带上,以调节下颏带的长度;语音输入组件,语音输入组件包括话筒和具有冗余设置的连接线,话筒与连接线电连接,话筒与连接线设置在下颏带和/或下巴托上。
进一步地,卡扣包括卡座和与卡座一键开合的卡头;左侧连接带穿过卡座后交叉固定以形成下巴托,左侧连接带的两端均连接在盔体的左侧的底缘处;右侧连接带穿过卡头,右侧连接带的两端均连接在盔体的右侧的底缘处。
进一步地,左侧连接带穿过卡座后交叉固定的固定点与卡座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以形成下巴托,下巴托处具有两个承托带,两个承托带均为弧形带且并列设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变形缝。
进一步地,卡扣为磁力扣。
进一步地,左侧连接带上设置有长度调节扣;和/或右侧连接带上设置有长度调节扣。
进一步地,下颏带由尼龙材料制成;和/或下巴托的表面包覆有小羊皮。
进一步地,话筒设置在下巴托的背向人脸的一面上;和/或连接线设置在左侧连接带和/或右侧连接带的背向人脸的一面上。
进一步地,话筒与下巴托为缝线连接。
进一步地,头戴设备系带还包括固定圈,固定圈为一个或多个,固定圈套设在下颏带上,以使连接线与下颏带固定。
进一步地,固定圈为硅胶固定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头戴设备,包括上述的头戴设备系带。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两段下颏带与头戴设备的盔体的底缘连接,增强了下颏带对人脸的固定性,下巴托与人的下巴接触,减小头戴设备系带与人脸固定时对下巴的勒紧感,卡扣使得穿戴者可以随时解开下颏带的连接,穿戴方便,长度调节扣使得穿戴者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调整下颏带的长度,提高了穿戴舒适性,语音输入组件与头戴设备系带融为一体,结构简单,冗余设置的连接线增强了语音输入组件与头戴设备系带之间的固定性,从而解决了头戴设备穿戴不舒适方便且语音输入结构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头戴设备系带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头戴设备系带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头戴设备系带在头戴设备中的具体位置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下颏带;11、左侧连接带;12、右侧连接带;20、下巴托;30、卡扣;40、长度调节扣;50、语音输入组件;51、话筒;52、连接线;60、固定圈;70、盔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头戴设备穿戴不舒适方便且语音输入结构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戴设备系带及头戴设备。其中,头戴设备包括下述的头戴设备系带。
如图1至图3所示,头戴设备系带包括下颏带10、下巴托20、卡扣30、长度调节扣40和语音输入组件50。下颏带10与头戴设备的盔体70的底缘连接,下颏带10包括可分离的左侧连接带11和右侧连接带12。下巴托20与下颏带10连接。卡扣30用于使左侧连接带11和右侧连接带12可分离地连接。长度调节扣40设置在下颏带10上,以调节下颏带10的长度。语音输入组件50包括话筒51和具有冗余设置的连接线52,话筒51与连接线52电连接,话筒51与连接线52设置在下颏带10和下巴托20上。
多段下颏带10与头戴设备的盔体70的底缘连接,增强了下颏带10对人脸的固定性,下巴托20与人的下巴接触,减小头戴设备系带与人脸固定时对下巴的勒紧感,卡扣30使得穿戴者可以随时解开下颏带10的连接,穿戴方便,长度调节扣40使得穿戴者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调整下颏带10的长度,提高了穿戴舒适性,语音输入组件50与头戴设备系带融为一体,结构简单,冗余设置的连接线52增强了语音输入组件50与头戴设备系带之间的固定性,从而解决了头戴设备穿戴不舒适方便且语音输入结构复杂的问题。
如图1至图2所示,卡扣30包括卡座和与卡座一键开合的卡头。左侧连接带11穿过卡座后交叉固定以形成下巴托20,左侧连接带11的两端均连接在盔体70的左侧的底缘处。右侧连接带12穿过卡头,右侧连接带12的两端均连接在盔体70的右侧的底缘处。卡扣30的卡座和卡头分别与左侧连接带11和右侧连接带12,使得通过解开和闭合卡扣30即可实现下颏带10将盔体70与人的头部固定和解除固定,且卡扣30为一键开合式卡扣,单手即可进行操作,大大方便了穿戴者的穿戴。
如图1至图2所示,左侧连接带11穿过卡座后交叉固定的固定点与卡座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以形成下巴托20,下巴托20处具有两个承托带,两个承托带均为弧形带且并列设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变形缝。具体的,固定点与卡座之间的预设距离与成人的下巴相适配。这种设置方式使得下巴托20与穿戴者的下巴更加贴合,提高了穿戴的舒适性。
在本实施例中,卡扣30为磁力扣。磁力扣既能够较轻松地打开,使得穿戴者能够轻松地单手解开卡扣30,又在闭合后有很高的牢固性,在受到较高的向卡扣30两侧的拉力时也不会松开,从而保证了头戴设备系带对盔体70的固定性。
如图1至图2所示,左侧连接带11上设置有长度调节扣40;右侧连接带12上设置有长度调节扣40。通过在各侧的连接带上设置长度调节扣40,使得下颏带10在各个方向上均能够进行长度调节,从而使得穿戴者根据自身头型获得最适合自己的下颏带10的长度,提高了穿戴的舒适性。
在本实施例中,下颏带10由尼龙材料制成。尼龙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很高的强度,使得下颏带10不易断裂,保证了穿戴者的安全。下巴托20的表面包覆有小羊皮。小羊皮具有很好的柔软性,与下巴长时间贴合也不会造成对皮肤的过度摩擦,且使得穿戴者即使长时间使用本实施例中的头戴设备系带也不会有勒紧感,提高了穿戴的舒适性。
在本实施例中,话筒51设置在下巴托20的背向人脸的一面上。连接线52设置在左侧连接带11的背向人脸的一面上。将话筒51和连接线52设置在下巴托20和左侧连接带11的背向人脸的一面,避免话筒51和连接线52与人脸接触,特别是头戴设备系带将盔体70与人的头部固定后,话筒51和连接线52会压迫人脸的皮肤。此外,话筒51设置在下巴托20的外侧上,这样使得话筒51距离口部更近,保证语音输入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线52的设置位置与卡扣30的设置位置是相关的。也就是说,连接线52和卡扣30需要分别设置在头戴设备系带的两侧。这是因为卡扣30解开后会使得下颏带10与下巴托20分离,从而脱下头戴设备,如果连接线52设置在与卡扣30同侧的下颏带10上,卡扣30解开后,下颏带10和下巴托20之间还会有连接线52连接,使得头戴设备无法脱下。因此,当连接线52设置在左侧连接带11的背向人脸的一面上时,卡扣30的两端分别与下巴托20和右侧连接带12连接。当然,连接线52也可以设置在右侧连接带12的背向人脸的一面上,此时卡扣30的两端分别与下巴托20和左侧连接带11连接。
如图1所示,与话筒51相连的一段连接线52进行了冗余设置,也就是进行了余度设计。与常规的话筒51和连接线52的直线型设置方式相比,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线52的长度更长且多出的部分在与话筒51相连的地方会弯折成互相平行的两段。当话筒51被拉拽时,弯折部分的连接线52会首先被拉拽,以抵消所受的拉力,从而使得话筒51不会轻易地从下巴托20上拉出。
在本实施例中,话筒51与下巴托20为缝线连接。将话筒51缝接在下巴托20上,缝接线本身是柔软的,不会影响小羊皮材质的下巴托20的柔软性,从而保证了穿戴的舒适性。
如图1至图2所示,头戴设备系带还包括固定圈60,固定圈60为一个或多个,固定圈60套设在下颏带10上,以使连接线52与下颏带10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固定圈60套设在左侧连接带11上,从而使得连接线52与左侧连接带11固定,连接线52不会随意摆动。当然,连接线52也可以设置在右侧连接带12的背向人脸的一面上,此时固定圈60套设在右侧连接带12上,从而将连接线52与右侧连接带12固定。
具体的,固定圈60为硅胶固定圈。硅胶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柔软性,既保证了固定圈60不易磨损,寿命较长,又在固定圈60与人脸贴合时不会对人脸的皮肤造成摩擦,提高了穿戴的舒适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尼龙材质加小羊皮材质的头戴设备系带,保证强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穿戴舒适性。
2、一键开合式卡扣使得穿戴者单手即可解开,穿戴方便。
3、长度调节扣40使得穿戴者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调整下颏带10的长度,提高了穿戴舒适性。
4、语音输入组件50与头戴设备系带融为一体,结构简单,冗余设置的连接线52增强了语音输入组件50与头戴设备系带之间的固定性。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头戴设备系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颏带(10),所述下颏带(10)与头戴设备的盔体(70)的底缘连接,所述下颏带(10)包括可分离的左侧连接带(11)和右侧连接带(12);
下巴托(20),所述下巴托(20)与所述下颏带(10)连接;
卡扣(30),所述卡扣(30)用于使所述左侧连接带(11)和所述右侧连接带(12)可分离地连接;
长度调节扣(40),所述长度调节扣(40)设置在所述下颏带(10)上,以调节所述下颏带(10)的长度;
语音输入组件(50),所述语音输入组件(50)包括话筒(51)和具有冗余设置的连接线(52),所述话筒(51)与所述连接线(52)电连接,所述话筒(51)与所述连接线(52)设置在所述下颏带(10)和/或所述下巴托(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设备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30)包括卡座和与所述卡座一键开合的卡头;
所述左侧连接带(11)穿过所述卡座后交叉固定以形成下巴托(20),所述左侧连接带(11)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盔体(70)的左侧的底缘处;
所述右侧连接带(12)穿过所述卡头,所述右侧连接带(12)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盔体(70)的右侧的底缘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设备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连接带(11)穿过所述卡座后交叉固定的固定点与所述卡座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以形成所述下巴托(20),所述下巴托(20)处具有两个承托带,两个所述承托带均为弧形带且并列设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变形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设备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30)为磁力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设备系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侧连接带(11)上设置有所述长度调节扣(40);和/或
所述右侧连接带(12)上设置有所述长度调节扣(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设备系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颏带(10)由尼龙材料制成;和/或
所述下巴托(20)的表面包覆有小羊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设备系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话筒(51)设置在所述下巴托(20)的背向人脸的一面上;和/或
所述连接线(52)设置在所述左侧连接带(11)和/或所述右侧连接带(12)的背向人脸的一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戴设备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话筒(51)与所述下巴托(20)为缝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戴设备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设备系带还包括固定圈(60),所述固定圈(60)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固定圈(60)套设在所述下颏带(10)上,以使所述连接线(52)与所述下颏带(10)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戴设备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60)为硅胶固定圈。
11.一种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戴设备系带。
CN202022079323.8U 2020-09-21 2020-09-21 头戴设备系带及头戴设备 Active CN213302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79323.8U CN213302673U (zh) 2020-09-21 2020-09-21 头戴设备系带及头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79323.8U CN213302673U (zh) 2020-09-21 2020-09-21 头戴设备系带及头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02673U true CN213302673U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32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79323.8U Active CN213302673U (zh) 2020-09-21 2020-09-21 头戴设备系带及头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026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267199B2 (en) Valsalva mask
TW436304B (en) Respirator headpiece and release mechanism
CN108992756A (zh) 用于呼吸面罩的头帽
CN100434128C (zh) 肌肉力量增强器具
CN101370449A (zh) 用于延长阴茎的装备
CN217012881U (zh) 一种口罩佩戴带
CN106724504A (zh) 一种可调节u型枕
US4967421A (en) Physiologically conformable suspenders for firefighters' bunker pants
CN213302673U (zh) 头戴设备系带及头戴设备
WO2020152787A1 (ja) 姿勢矯正サポーター
CN213604966U (zh) 一种瘦脸套
USRE34094E (en) Physiologically conformable suspenders for firefighters' bunker pants
CN113272025B (zh) 安全带
US6135973A (en) Neck supporting device
CN209862341U (zh) 一种防松文胸肩带
EP4381993A1 (en) Head-mounted tool for adjusting face muscle position
US20240164507A1 (en) Head-mounted tool for adjusting face muscle position
CN209629302U (zh) 一种u型枕
CN219579155U (zh) 一种面颈部大拉皮除皱术后用面罩
CN219835237U (zh) 一种可调式塑形腰带
CN212437406U (zh) 口罩密闭套
CN213524036U (zh) 一种医用连体口罩帽
CN213589555U (zh) 一种呼吸器背具
CN216570093U (zh) 一种用于颧部的吸脂手术后加压装置
CN217218244U (zh) 一种内穿护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