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98113U - 一种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98113U
CN213298113U CN202020939579.9U CN202020939579U CN213298113U CN 213298113 U CN213298113 U CN 213298113U CN 202020939579 U CN202020939579 U CN 202020939579U CN 213298113 U CN213298113 U CN 213298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iston
reciprocating
engine
transmissio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395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北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tropy Zero Technology Logi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tropy Zero Technology Logi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tropy Zero Technology Logi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tropy Zero Technology Logi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98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981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1/00Free-piston engines; Engines without rotary main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1/00Free-piston engines; Engines without rotary main shaft
    • F02B71/04Adaptations of such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such engine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往复动子A上的活塞A1和活塞A2分别设置在气缸A1和气缸A2内,往复动子B上的活塞B1和活塞B2分别设置在气缸B1和气缸B2内,往复动子C上的活塞C1和活塞C2分别设置在气缸C1和气缸C2内,往复动子D上的活塞D1和活塞D2分别设置在气缸D1和气缸D2内,往复动子A与往复动子B联动设置,往复动子B与往复动子C联动设置,往复动子C与往复动子D联动设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发动机可有效克服传统自由活塞发动机受力不均带来造价高、体积大、重量大、振动大等缺陷,且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性、燃料适应性。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
背景技术
传统自由活塞发动机因工作时会造成受力不平衡,因而引起工作振动强烈、噪声大等缺点,不仅如此,传统自由活塞发动机是用电机来驱动活塞完成压缩冲程等耗功过程,这样必然导致对电机瞬间功率和电源瞬间功率的高要求,而导致造价高、体积大、重量大等问题。如果能够发明一种运动系统自平衡且由运动系统的惯性能量储放方式解决活塞的耗功过程的发动机,这样就可以使自由活塞这样高效发动机得以广泛应用,进而提高发动机的节能环保性和燃料适应性。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发动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1:一种发动机,包括气缸A1、气缸A2、气缸B1、气缸B2、气缸C1、气缸C2、气缸D1、气缸D2、往复动子A、往复动子B、往复动子C、往复动子D、传动齿轮AB、传动齿轮B1、传动齿轮B2和传动齿轮CD,在所述往复动子A上设置活塞A1和活塞A2,在所述往复动子B上设置活塞B1和活塞B2,在所述往复动子C上设置活塞C1和活塞C2,在所述往复动子D上设置活塞D1和活塞D2,所述活塞A1设置在所述气缸A1内,所述活塞A2设置在所述气缸A2内,所述活塞B1设置在所述气缸B1内,所述活塞B2设置在所述气缸B2内,所述活塞C1设置在所述气缸C1内,所述活塞C2设置在所述气缸C2内,所述活塞D1设置在所述气缸D1内,所述活塞D2设置在所述气缸D2内,所述往复动子A经所述传动齿轮AB与所述往复动子B联动设置,所述往复动子B经所述传动齿轮B1再经所述传动齿轮B2与所述往复动子C联动设置,所述往复动子C经所述传动齿轮CD与所述往复动子D联动设置,所述气缸A1、所述气缸A2、所述气缸B1、所述气缸B2、所述气缸C1、所述气缸C2、所述气缸D1和所述气缸D2按照四冲程工作模式工作或按照二冲程工作模式工作。
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传动齿轮AB、所述传动齿轮B1、所述传动齿轮B2和所述传动齿轮CD中的至少一个与转动惯量体联动设置。
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转动惯量体的转动惯量可调设置。
方案4:在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转动惯量体设为电机转子或设为电机转子的一部分。
方案5:在方案3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转动惯量体设为电机转子或设为电机转子的一部分。
方案6:在方案1至5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气缸A1、所述气缸A2、所述气缸B1、所述气缸B2、所述气缸C1、所述气缸C2、所述气缸D1和所述气缸D2内设置点火装置。
方案7:在方案6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点火装置按照差时点火模式工作;或,所述点火装置按照一燃全点模式工作;或,所述点火装置按照一燃差时全点模式工作。
方案8:在方案1至5和7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气缸A1、所述气缸A2、所述气缸B1、所述气缸B2、所述气缸C1、所述气缸C2、所述气缸D1和所述气缸D2内设置燃料喷射装置。
方案9:在方案6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气缸A1、所述气缸A2、所述气缸B1、所述气缸B2、所述气缸C1、所述气缸C2、所述气缸D1和所述气缸D2内设置燃料喷射装置。
方案10:在方案8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燃料喷射装置按照差时喷射模式工作。
方案11:在方案9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燃料喷射装置按照差时喷射模式工作。
方案12:在方案1至5和7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气缸A1、所述气缸A2、所述气缸B1、所述气缸B2、所述气缸C1、所述气缸C2、所述气缸D1和所述气缸D2内设置燃料供送装置,所述燃料供送装置在进气过程中和/或在压缩过程的前三分之二过程中向气缸内供送燃料。
方案13:在方案6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气缸A1、所述气缸A2、所述气缸B1、所述气缸B2、所述气缸C1、所述气缸C2、所述气缸D1和所述气缸D2内设置燃料供送装置,所述燃料供送装置在进气过程中和/或在压缩过程的前三分之二过程中向气缸内供送燃料。
本实用新型前述所有方案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气缸A1、所述气缸B1、所述气缸C1和所述气缸D1处于一个方向,所述气缸A2、所述气缸B2、所述气缸C2和所述气缸D2处于另一个方向,在处于同一相位的气缸之间设置缸间连通通道。
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的“差时点火模式工作”是指在需要点火的气缸中的至少一部分气缸间设置点火时间差,进而规避同时点火所产生的巨大振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的“一燃全点模式工作”是指在处于压缩冲程的气缸中,只要其中一个气缸被压燃,就通过所述点火装置对其余全部气缸实施点火的工作模式。
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的“一燃差时全点模式工作”是指在处于压缩冲程的气缸中,只要其中一个气缸被压燃,就通过所述点火装置对其余全部气缸中的至少部分气缸实施具有时间差的点火过程的工作模式,其目的是规避同时点火所产生的巨大振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的“差时喷射模式工作”是指在需要喷射燃料的气缸中的至少一部分气缸间设置燃料喷射时间差,进而规避同时燃烧爆炸所产生的巨大振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的“缸间连通通道”是指设置在处于同一相位(即同时处于同一冲程)的气缸之间的连通通道,其作用是使处于同一相位的气缸处于连通状态,进而消除或减少处于同一相位的气缸内的压力差,且旨在实现处于同一相位的气缸的同时燃烧爆炸。
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的“转动惯量体的转动惯量可调设置”是指通过动态手段或静态手段调整所述转动惯量体的转动惯量。例如,通过设置附属转动惯量体且使所述附属转动惯量体与所述转动惯量体之间具有离合可调装置等手段改变所述转动惯量体的转动惯量的设置方式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转动惯量体是指不做持续单向旋转运动而只做摆动转动的惯量体,例如飞轮,所述转动惯量体单向转动可选择性地选择超过360°。
本实用新型中,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转动惯量体(例如飞轮)包括两个以上子转动惯量体,通过机械离合器、电磁离合器等离合器调整所述子转动惯量体间的离合切换进而实现所述转动惯量体的质量可调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传动齿轮可选择性地选择设为两个以上,以增加往复动子对所述传动齿轮的传动强度。在这种情况下,可选择性地选择使至少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分别驱动不同的所述转动惯量体,以降低对相关零部件加工精度的要求和提高其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所述转动惯量体(可选择性地选择设为飞轮)的目的是增加系统的动能储备以使所述发动机的可控性和平稳性提升。
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的气缸按照四冲程工作模式工作或按照二冲程工作模式工作具体是指气缸按照四冲程工作模式工作设置或按照二冲程工作模式工作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在某一部件名称后加所谓的“A”、“B”等字母仅是为了区分两个或几个名称相同的部件。
本实用新型中,应根据热能与动力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发动机可有效克服传统自由活塞发动机受力不均衡带来造价高、体积大、重量大、振动大等缺陷,且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性、燃料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1气缸A1,12气缸A2,13往复动子A,14活塞A1,15活塞A2,21气缸B1,22气缸B2,23往复动子B,24活塞B1,25活塞B2,31气缸C1,32气缸C2,33往复动子C,34活塞C1,35活塞C2,41气缸D1,42气缸D2,43往复动子D,44活塞D1,45活塞D2,51传动齿轮AB,52传动齿轮B1,53传动齿轮B2,54传动齿轮CD,6转动惯量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发动机,如图1所示,包括气缸A1 11、气缸A2 12、气缸B1 21、气缸B2 22、气缸C131、气缸C2 32、气缸D1 41、气缸D2 42、往复动子A13、往复动子B 23、往复动子C 33、往复动子D 43、传动齿轮AB 51、传动齿轮B1 52、传动齿轮B2 53和传动齿轮CD 54,在所述往复动子A13上设置活塞A1 14和活塞A2 15,在所述往复动子B 23上设置活塞B1 24和活塞B2 25,在所述往复动子C 33上设置活塞C1 34和活塞C2 35,在所述往复动子D 43上设置活塞D1 44和活塞D2 45,所述活塞A1 14设置在所述气缸A1 11内,所述活塞A2 15设置在所述气缸A2 12内,所述活塞B1 24设置在所述气缸B1 21内,所述活塞B2 25设置在所述气缸B2 22内,所述活塞C1 34设置在所述气缸C1 31内,所述活塞C2 35设置在所述气缸C2 32内,所述活塞D1 44设置在所述气缸D1 41内,所述活塞D2 45设置在所述气缸D2 42内,所述往复动子A13经两个所述传动齿轮AB 51与所述往复动子B 23联动设置,所述往复动子B 23经两组相互啮合的所述传动齿轮B1 52和所述传动齿轮B2 53与所述往复动子C 33联动设置,所述往复动子C33经两个所述传动齿轮CD 54与所述往复动子D 43联动设置,所述气缸A1 11、所述气缸A212、所述气缸B1 21、所述气缸B2 22、所述气缸C1 31、所述气缸C2 32、所述气缸D1 41和所述气缸D2 42按照四冲程工作模式工作。
实施例2
一种发动机,如图2所示,包括气缸A1 11、气缸A2 12、气缸B1 21、气缸B2 22、气缸C131、气缸C2 32、气缸D1 41、气缸D2 42、往复动子A13、往复动子B 23、往复动子C 33、往复动子D 43、传动齿轮AB 51、传动齿轮B1 52、传动齿轮B2 53和传动齿轮CD 54,在所述往复动子A13上设置活塞A1 14和活塞A2 15,在所述往复动子B 23上设置活塞B1 24和活塞B2 25,在所述往复动子C 33上设置活塞C1 34和活塞C2 35,在所述往复动子D 43上设置活塞D1 44和活塞D2 45,所述活塞A1 14设置在所述气缸A1 11内,所述活塞A2 15设置在所述气缸A2 12内,所述活塞B1 24设置在所述气缸B1 21内,所述活塞B2 25设置在所述气缸B2 22内,所述活塞C1 34设置在所述气缸C1 31内,所述活塞C2 35设置在所述气缸C2 32内,所述活塞D1 44设置在所述气缸D1 41内,所述活塞D2 45设置在所述气缸D2 42内,所述往复动子A13经两个所述传动齿轮AB 51与所述往复动子B 23联动设置,所述往复动子B 23经两组相互啮合的所述传动齿轮B1 52和所述传动齿轮B2 53与所述往复动子C 33联动设置,所述往复动子C33经两个所述传动齿轮CD 54与所述往复动子D 43联动设置,所述气缸A1 11、所述气缸A212、所述气缸B1 21、所述气缸B2 22、所述气缸C1 31、所述气缸C2 32、所述气缸D1 41和所述气缸D2 42按照二冲程工作模式工作。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往复动子A13和所述往复动子B 23上均设置齿条,所述往复动子A13上的齿条经过所述传动齿轮AB 51与所述往复动子B 23上的齿条传动设置,进而实现所述往复动子A13和所述往复动子B 23之间的联动,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除图中所给出的传动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其它包括所述传动齿轮AB 51的传动方式实现所述往复动子A13和所述往复动子B 23之间的联动。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在所述往复动子C 33和所述往复动子D 43上均设置齿条,所述往复动子C 33上的齿条经过所述传动齿轮CD 54与所述往复动子D 43上的齿条传动设置,进而实现所述往复动子C 33和所述往复动子D 43之间的联动,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除图中所给出的传动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其它包括所述传动齿轮CD 54的传动方式实现所述往复动子C33和所述往复动子D 43之间的联动。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往复动子B 23和所述往复动子C 33上分别设置另外的齿条,所述往复动子B 23经相互啮合的所述传动齿轮B1 52和所述传动齿轮B2 53与所述往复动子C 33联动设置,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除图中所给出的传动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其它包括所述传动齿轮B1 52和所述传动齿轮B2 53的传动方式实现所述往复动子B 23和所述往复动子C 33之间的联动。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往复动子A13经一个、两个(如图所示)、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十一个或十二个以上所述传动齿轮AB 51与所述往复动子B 23联动设置。并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两个以上所述传动齿轮AB 51沿所述往复动子A13的运动方向布置设置(如图1至3所示)或沿所述往复动子A13的运动方向的垂直方向并列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往复动子C 33经一个、两个(如图所示)、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十一个或十二个以上所述传动齿轮CD 54与所述往复动子D 43联动设置。并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两个以上所述传动齿轮CD 52沿所述往复动子D 43的运动方向布置设置(如图1至3所示)或沿所述往复动子D 43的运动方向的垂直方向并列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往复动子B 23经一组、两组(如图所示)、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十组、十一组或十二组以上相互啮合的所述传动齿轮B1 52和所述传动齿轮B2 53与所述往复动子C 33联动设置。
实施例3
一种发动机,如图3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传动齿轮AB 51、所述传动齿轮B1 52、所述传动齿轮B2 53和所述传动齿轮CD 54分别与一个转动惯量体6联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传动齿轮AB 51、所述传动齿轮B1 52、所述传动齿轮B2 53和所述传动齿轮CD 54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与转动惯量体6联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1的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传动齿轮AB 51、所述传动齿轮B152、所述传动齿轮B2 53和所述传动齿轮CD 54中的至少一个与转动惯量体6联动设置。
本实用新型前述所有含有所述转动惯量体6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传动齿轮AB 51和/或所述传动齿轮B1 52和/或所述传动齿轮B2 53和/或所述传动齿轮CD 54直接与所述转动惯量体6连接设置(如图3所示),或使所述传动齿轮AB 51和/或所述传动齿轮B1 52和/或所述传动齿轮B2 53和/或所述传动齿轮CD 54经过传动单元或传动元件与所述转动惯量体6联动设置(图中未示)。
本实用新型前述所有含有所述转动惯量体6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传动齿轮AB 51、所述传动齿轮B1 52、所述传动齿轮B2 53和所述传动齿轮CD54中的至少两个与同一个所述转动惯量体6联动设置。
当所述发动机含有两个以上所述传动齿轮AB 51且设置所述转动惯量体6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每个所述传动齿轮AB 51分别与一个所述转动惯量体6联动设置,或使部分所述传动齿轮AB 51分别与一个所述转动惯量体6联动设置,或使部分或全部所述传动齿轮AB 51与同一个所述转动惯量体6联动设置。
当所述发动机含有两个以上所述传动齿轮B1 52且设置所述转动惯量体6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每个所述传动齿轮B1 52分别与一个所述转动惯量体6联动设置,或使部分所述传动齿轮B1 52分别与一个所述转动惯量体6联动设置,或使部分或全部所述传动齿轮B1 52与同一个所述转动惯量体6联动设置。
当所述发动机含有两个以上所述传动齿轮B2 53且设置所述转动惯量体6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每个所述传动齿轮B2 53分别与一个所述转动惯量体6联动设置,或使部分所述传动齿轮B2 53分别与一个所述转动惯量体6联动设置,或使部分或全部所述传动齿轮B2 53与同一个所述转动惯量体6联动设置。
当所述发动机含有两个以上所述传动齿轮CD 54且设置所述转动惯量体6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每个所述传动齿轮CD 54分别与一个所述转动惯量体6联动设置,或使部分所述传动齿轮CD 54分别与一个所述转动惯量体6联动设置,或使部分或全部所述传动齿轮CD 54与同一个所述转动惯量体6联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前述所有含有所述转动惯量体6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转动惯量体6的转动惯量可调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前述所有含有所述转动惯量体6的实施方式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至少一个所述转动惯量体6设为电机转子或设为电机转子的一部分;并可再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电机设为发电机、设为电动机或设为发电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在所述气缸A1 11、所述气缸A2 12、所述气缸B1 21、所述气缸B2 22、所述气缸C1 31、所述气缸C2 32、所述气缸D1 41和所述气缸D2 42内设置点火装置;并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点火装置按照差时点火模式工作;或,使所述点火装置按照一燃全点模式工作;或,使所述点火装置按照一燃差时全点模式工作。
本实用新型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气缸A1 11、所述气缸A2 12、所述气缸B1 21、所述气缸B2 22、所述气缸C1 31、所述气缸C2 32、所述气缸D1 41和所述气缸D2 42内设置燃料喷射装置;并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燃料喷射装置按照差时喷射模式工作。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气缸A1 11、所述气缸A2 12、所述气缸B1 21、所述气缸B2 22、所述气缸C1 31、所述气缸C2 32、所述气缸D1 41和所述气缸D2 42内设置燃料供送装置,所述燃料供送装置在进气过程中和/或在压缩过程的前三分之二过程中向气缸内供送燃料。
本实用新型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优选地使所述气缸A1 11、所述气缸B1 21、所述气缸C1 31和所述气缸D1 41处于一个方向,所述气缸A212、所述气缸B2 22、所述气缸C2 32和所述气缸D2 42处于另一个方向,在处于同一相位的气缸之间设置缸间连通通道;并可进一步选择性选择通过所述缸间连通通道将处于同一相位的气缸串联连通或并联连通。
本实用新型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往复动子A13、所述往复动子B 23、所述往复动子C 33和所述往复动子D 43上的活塞的直径均相同设置。
本实用新型前述所述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使需要点火的相同相位的气缸中的至少一部分气缸设置点火时间差,以规避同时点火所产生的巨大振动。
本实用新型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同时处于压缩冲程的气缸,只要其中一个气缸被压燃,就通过所述点火装置对其余全部处于压缩冲程的气缸中的至少部分气缸实施具有时间差的点火过程的工作模式,其目的是规避同时点火所产生的巨大振动。
本实用新型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还可选择性选择使同时处于压缩冲程的气缸,只要其中一个气缸被压燃,就通过所述点火装置对其余全部处于压缩冲程的气缸实施点火的工作模式。
本实用新型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还可选择性地使需要喷射燃料的气缸中的至少一部分气缸间设置燃料喷射时间差,进而规避同时燃烧爆炸所产生的巨大振动。
本实用新型设置所述缸间连通通道的作用是使处于同一相位的气缸处于连通状态,进而消除或减少处于同一相位的气缸内的压力差,且旨在实现处于同一相位的气缸的同时燃烧爆炸。
本实用新型前述所有含有所述转动惯量体6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转动惯量体6的转动惯量可调设置,具体可通过设置附属转动惯量体且使所述附属转动惯量体与所述转动惯量体6之间具有离合可调装置等手段改变所述转动惯量体6的转动惯量的设置方式;还可选择性地使所述转动惯量体6(例如飞轮)包括两个以上子转动惯量体,通过机械离合器、电磁离合器等离合器调整所述子转动惯量体间的离合切换进而实现所述转动惯量体的质量可调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前述所有含有所述转动惯量体6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转动惯量体6不做持续单向旋转运动而只做摆动转动,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转动惯量体6的摆动角度超过360°,所述转动惯量体6可选择性地选择设为飞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使部分气缸处于同一相位(即同时处于同一冲程),优选地使所述气缸A1 11、所述气缸B222、所述气缸C2 32和气缸D1 41处于同一相位,使所述气缸A2 12、所述气缸B1 21、所述气缸C1 31和所述气缸D2 42处于同一相位。
图中单向箭头代表进气或排气方向;双向箭头代表往复动子的运动方向,且所述双向箭头的实线箭头方向为发动机处于某一时刻的往复动子的运动方向,且所述双向箭头的虚线箭头方向为发动机处于另外某一时刻的往复动子的运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发动机的配气门通过电控或凸轮控制实现。
本实用新型中,附图仅为一种示意,任何满足本申请文字记载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发动机,包括气缸A1(11)、气缸A2(12)、气缸B1(21)、气缸B2(22)、气缸C1(31)、气缸C2(32)、气缸D1(41)、气缸D2(42)、往复动子A(13)、往复动子B(23)、往复动子C(33)、往复动子D(43)、传动齿轮AB(51)、传动齿轮B1(52)、传动齿轮B2(53)和传动齿轮CD(5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往复动子A(13)上设置活塞A1(14)和活塞A2(15),在所述往复动子B(23)上设置活塞B1(24)和活塞B2(25),在所述往复动子C(33)上设置活塞C1(34)和活塞C2(35),在所述往复动子D(43)上设置活塞D1(44)和活塞D2(45),所述活塞A1(14)设置在所述气缸A1(11)内,所述活塞A2(15)设置在所述气缸A2(12)内,所述活塞B1(24)设置在所述气缸B1(21)内,所述活塞B2(25)设置在所述气缸B2(22)内,所述活塞C1(34)设置在所述气缸C1(31)内,所述活塞C2(35)设置在所述气缸C2(32)内,所述活塞D1(44)设置在所述气缸D1(41)内,所述活塞D2(45)设置在所述气缸D2(42)内,所述往复动子A(13)经所述传动齿轮AB(51)与所述往复动子B(23)联动设置,所述往复动子B(23)经所述传动齿轮B1(52)再经所述传动齿轮B2(53)与所述往复动子C(33)联动设置,所述往复动子C(33)经所述传动齿轮CD(54)与所述往复动子D(43)联动设置,所述气缸A1(11)、所述气缸A2(12)、所述气缸B1(21)、所述气缸B2(22)、所述气缸C1(31)、所述气缸C2(32)、所述气缸D1(41)和所述气缸D2(42)按照四冲程工作模式工作或按照二冲程工作模式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AB(51)、所述传动齿轮B1(52)、所述传动齿轮B2(53)和所述传动齿轮CD(54)中的至少一个与转动惯量体(6)联动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惯量体(6)的转动惯量可调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惯量体(6)设为电机转子或设为电机转子的一部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惯量体(6)设为电机转子或设为电机转子的一部分。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A1(11)、所述气缸A2(12)、所述气缸B1(21)、所述气缸B2(22)、所述气缸C1(31)、所述气缸C2(32)、所述气缸D1(41)和所述气缸D2(42)内设置点火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按照差时点火模式工作;或,所述点火装置按照一燃全点模式工作;或,所述点火装置按照一燃差时全点模式工作。
8.如权利要求1至5和7中任一项所述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A1(11)、所述气缸A2(12)、所述气缸B1(21)、所述气缸B2(22)、所述气缸C1(31)、所述气缸C2(32)、所述气缸D1(41)和所述气缸D2(42)内设置燃料喷射装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A1(11)、所述气缸A2(12)、所述气缸B1(21)、所述气缸B2(22)、所述气缸C1(31)、所述气缸C2(32)、所述气缸D1(41)和所述气缸D2(42)内设置燃料喷射装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喷射装置按照差时喷射模式工作。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喷射装置按照差时喷射模式工作。
12.如权利要求1至5和7中任一项所述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A1(11)、所述气缸A2(12)、所述气缸B1(21)、所述气缸B2(22)、所述气缸C1(31)、所述气缸C2(32)、所述气缸D1(41)和所述气缸D2(42)内设置燃料供送装置,所述燃料供送装置在进气过程中和/或在压缩过程的前三分之二过程中向气缸内供送燃料。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A1(11)、所述气缸A2(12)、所述气缸B1(21)、所述气缸B2(22)、所述气缸C1(31)、所述气缸C2(32)、所述气缸D1(41)和所述气缸D2(42)内设置燃料供送装置,所述燃料供送装置在进气过程中和/或在压缩过程的前三分之二过程中向气缸内供送燃料。
14.如权利要求1至5和7和9至11和13中任一项所述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A1(11)、所述气缸B1(21)、所述气缸C1(31)和所述气缸D1(41)处于一个方向,所述气缸A2(12)、所述气缸B2(22)、所述气缸C2(32)和所述气缸D2(42)处于另一个方向,在处于同一相位的气缸之间设置缸间连通通道。
15.如权利要求6所述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A1(11)、所述气缸B1(21)、所述气缸C1(31)和所述气缸D1(41)处于一个方向,所述气缸A2(12)、所述气缸B2(22)、所述气缸C2(32)和所述气缸D2(42)处于另一个方向,在处于同一相位的气缸之间设置缸间连通通道。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A1(11)、所述气缸B1(21)、所述气缸C1(31)和所述气缸D1(41)处于一个方向,所述气缸A2(12)、所述气缸B2(22)、所述气缸C2(32)和所述气缸D2(42)处于另一个方向,在处于同一相位的气缸之间设置缸间连通通道。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A1(11)、所述气缸B1(21)、所述气缸C1(31)和所述气缸D1(41)处于一个方向,所述气缸A2(12)、所述气缸B2(22)、所述气缸C2(32)和所述气缸D2(42)处于另一个方向,在处于同一相位的气缸之间设置缸间连通通道。
CN202020939579.9U 2020-04-19 2020-05-28 一种发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9811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90096 2020-04-19
CN202010309009 2020-04-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98113U true CN213298113U (zh) 2021-05-28

Family

ID=7238490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65910.2A Pending CN111663998A (zh) 2020-04-19 2020-05-28 一种发动机
CN20202093957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98113U (zh) 2020-04-19 2020-05-28 一种发动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65910.2A Pending CN111663998A (zh) 2020-04-19 2020-05-28 一种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16639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3998A (zh) * 2020-04-19 2020-09-15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20409A (en) * 1964-07-24 1966-02-16 Camillo Bargero Opposed cylinder variable piston strok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2042083B (zh) * 2010-12-09 2012-09-26 潍坊威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准自由活塞内燃机
CN111663998A (zh) * 2020-04-19 2020-09-15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3998A (zh) * 2020-04-19 2020-09-15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3998A (zh) 202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7464C (zh) 内燃-直线发电集成动力系统
AU2009203083B2 (en) Split-cycle air hybrid engine
US7543668B1 (en) Operating an air-hybrid vehicle with two-stage compression and expansion
CN212690186U (zh) 一种发动机
CN202628275U (zh) 直轴驱动内燃机装置
CN101709671B (zh) 对称摆杆式大扭矩输出发动机
CN104791307A (zh) 一种齿轮随动式两缸四冲程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
CN102418601B (zh) 一种高速自由活塞直线发电机
CN213298113U (zh) 一种发动机
CN213298112U (zh) 一种发动机
US8449270B2 (en) Hydraulic powertrain system
CN109098845A (zh) 一种水平对置自由活塞式内燃机
CN101619673B (zh) 气缸同轴两分式发动机
CN101503974B (zh) 任选燃料混合式发动机
GB1480247A (en) Combination engine and air compressor
CN212130616U (zh) 一种压爆内燃式高副传动发电机构
CN113047953A (zh) 一种两阶段压缩膨胀循环的单活塞式内燃直线发电机
CN208473995U (zh) 一种转缸式转子发动机及应用其的新型汽车混合动力系统
US6138635A (en) Modular engine having crankshaft segments connected by a spring to provide even firing
CN215890204U (zh) 一种四冲程自由活塞发动机
CN215890207U (zh) 一种四冲程自由活塞发动机
CN101008348A (zh) 一种无曲轴内燃机
CN104832285A (zh) 等容燃烧循环内燃机
CN111336009B (zh) 一种压爆内燃式高副传动发电机构
CN217233720U (zh) 一种气缸工作数量可被控制的多气缸充气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