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97275U - 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97275U
CN213297275U CN202021871353.6U CN202021871353U CN213297275U CN 213297275 U CN213297275 U CN 213297275U CN 202021871353 U CN202021871353 U CN 202021871353U CN 213297275 U CN213297275 U CN 213297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ted
rotating shaft
gear
inner cavity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713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席军雷
陈正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8713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972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97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972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撑板,所述机箱的内腔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支撑板相向的一侧与升降机构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贯穿机箱并栓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腔设置有减震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包括升降机构的配合,便于使用者根据现场施工的需要对移动座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支撑台的高度进行快速调节,进而根据钢结构建筑的高度对钢结构进行快速支撑抬升,通过减震机构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钢结构产生的震动进行快速缓冲,防止钢结构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影响使用者的安装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打通房地产业、建筑业、冶金业之间的行业界线,集合成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这就是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钢结构建筑体系,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而言,用钢板或型钢替代了钢筋混凝土,强度更高,抗震性更好,并且由于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因而大大减少工期,由于钢材的可重复利用,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垃圾,更加绿色环保。
使用者在对钢结构进行施工安装时,通常需要对钢结构进行支撑,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拆除,然而传统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无法根据现场施工的需要自主的对钢结构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无法辅助钢结构快速安装,同时对钢结构的支撑效果差,从而导致钢结构不稳定,当钢结构建筑发生晃动时,容易使钢结构的位置发生偏移,影响使用者的安装速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撑板,所述机箱的内腔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支撑板相向的一侧与升降机构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贯穿机箱并栓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腔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的顶部贯穿安装箱并栓接有支撑台,所述机箱内腔底部正面和背面的左侧均栓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机箱内腔底部正面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机箱内腔底部右侧的正面和背面从左至右依次栓接有第三固定座和第四固定座,所述机箱正面的中心处栓接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第一旋转轴、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旋转轴、第三旋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齿条板、连接板和第四旋转轴,所述机箱内腔底部背面的中心处栓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外圈嵌设于第二固定座的背面,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表面栓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从左至右分别传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的内腔栓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正面和背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外圈嵌设于第一固定座相向一侧的顶部,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表面栓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从动轮的内腔栓接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的正面和背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且第三轴承的外圈嵌设于第三固定座相向一侧的顶部,所述第三旋转轴的表面栓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右侧啮合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内腔栓接有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的正面和背面均转动连接有第四轴承,且第四轴承的外圈嵌设于第四固定座相向一侧的顶部,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外侧均啮合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的外侧栓接有连接板,所述齿条板的顶部和连接板的顶部均贯穿机箱并与移动座底部的两侧栓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缓冲弹簧、移动板、第一移动柱、第二移动柱和第二缓冲弹簧,所述安装箱的底部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顶部栓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一移动柱,所述第一移动柱的顶部贯穿安装箱并与支撑台底部的中心处栓接,所述移动板顶部的两侧均栓接有第二移动柱,所述第二移动柱的顶部贯穿安装箱并与支撑台底部中心处的两侧栓接,所述第二移动柱表面的顶部缠绕有第二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顶部栓接有防护垫,所述移动座底部的两侧和连接板外侧的顶部均栓接有加强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相向的一侧竖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一滑槽并与连接板外侧的底部栓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内腔的两侧均栓接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二滑槽并与移动板的两侧栓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座顶部的四周均栓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相向的一侧与支撑台的两侧栓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包括电机、第一旋转轴、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旋转轴、第三旋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齿条板、连接板和第四旋转轴的配合,便于使用者根据现场施工的需要对移动座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支撑台的高度进行快速调节,进而根据钢结构建筑的高度对钢结构进行快速支撑抬升,通过第一缓冲弹簧、移动板、第一移动柱、第二移动柱和第二缓冲弹簧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钢结构产生的震动进行快速缓冲,防止钢结构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影响使用者的安装速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第一旋转轴、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旋转轴、第三旋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齿条板、连接板和第四旋转轴的配合,便于使用者根据钢结构建筑的高度对钢结构进行快速支撑抬升,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通过第一缓冲弹簧、移动板、第一移动柱、第二移动柱和第二缓冲弹簧的配合,便于使用者钢结构产生的震动进行快速缓冲,通过防护垫的配合,防止钢结构建筑与支撑台的表面发生磨损,通过加强块的配合,增强了连接板和移动座的稳定性,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连接板进行限位,同时辅助连接板进行移动,增强了连接板的稳定性,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移动板进行限位,同时辅助移动板进行移动,增强了移动板的稳定性,通过滑柱和第三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支撑台进行限位,同时辅助支撑台进行移动,增强了支撑台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的结构局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板和第二滑块的结构立体图。
图中:1、机箱;2、支撑板;3、升降机构;301、电机;302、第一旋转轴;303、主动轮;304、第一从动轮;305、第二从动轮;306、第二旋转轴;307、第三旋转轴;308、第一齿轮;309、第二齿轮;310、第三齿轮;311、齿条板;312、连接板;313、第四旋转轴;4、移动座;5、安装箱;6、减震机构;61、第一缓冲弹簧;62、移动板;63、第一移动柱;64、第二移动柱;65、第二缓冲弹簧;7、支撑台;8、第一固定座;9、第二固定座;10、第一滑槽;11、第一滑块;12、第二滑槽;13、第二滑块;14、滑柱;15、第三滑块;16、第三固定座;17、第四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包括机箱1,机箱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撑板2,机箱1的内腔设置有升降机构3,支撑板2相向的一侧与升降机构3的两侧滑动连接,升降机构3的顶部贯穿机箱1并栓接有移动座4,移动座4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安装箱5,安装箱5的内腔设置有减震机构6,减震机构6的顶部贯穿安装箱5并栓接有支撑台7,机箱1内腔底部正面和背面的左侧均栓接有第一固定座8,机箱1内腔底部正面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二固定座9,机箱1内腔底部右侧的正面和背面从左至右依次栓接有第三固定座16和第四固定座17,机箱1正面的中心处栓接有控制器,通过包括电机301、第一旋转轴302、主动轮303、第一从动轮304、第二从动轮305、第二旋转轴306、第三旋转轴307、第一齿轮308、第二齿轮309、第三齿轮310、齿条板311、连接板312和第四旋转轴313的配合,便于使用者根据现场施工的需要对移动座4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支撑台7的高度进行快速调节,进而根据钢结构建筑的高度对钢结构进行快速支撑抬升,通过第一缓冲弹簧61、移动板62、第一移动柱63、第二移动柱64和第二缓冲弹簧65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钢结构产生的震动进行快速缓冲,防止钢结构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影响使用者的安装速度;
升降机构3包括电机301、第一旋转轴302、主动轮303、第一从动轮304、第二从动轮305、第二旋转轴306、第三旋转轴307、第一齿轮308、第二齿轮309、第三齿轮310、齿条板311、连接板312和第四旋转轴313,机箱1内腔底部背面的中心处栓接有电机301,电机301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旋转轴302,第一旋转轴302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外圈嵌设于第二固定座9的背面,第一旋转轴302的表面栓接有主动轮303,主动轮303的表面通过皮带从左至右分别传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304和第二从动轮305,第一从动轮304的内腔栓接有第二旋转轴306,第二旋转轴306的正面和背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外圈嵌设于第一固定座8相向一侧的顶部,第二旋转轴306的表面栓接有第一齿轮308,第二从动轮305的内腔栓接有第三旋转轴307,第三旋转轴307的正面和背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且第三轴承的外圈嵌设于第三固定座16相向一侧的顶部,第三旋转轴307的表面栓接有第二齿轮309,第二齿轮309的右侧啮合有第三齿轮310,第三齿轮310的内腔栓接有第四旋转轴313,第四旋转轴313的正面和背面均转动连接有第四轴承,且第四轴承的外圈嵌设于第四固定座17相向一侧的顶部,第一齿轮308和第二齿轮309的外侧均啮合有齿条板311,齿条板311的外侧栓接有连接板312,齿条板311的顶部和连接板312的顶部均贯穿机箱1并与移动座4底部的两侧栓接,通过电机301、第一旋转轴302、主动轮303、第一从动轮304、第二从动轮305、第二旋转轴306、第三旋转轴307、第一齿轮308、第二齿轮309、第三齿轮310、齿条板311、连接板312和第四旋转轴313的配合,便于使用者根据钢结构建筑的高度对钢结构进行快速支撑抬升,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减震机构6包括第一缓冲弹簧61、移动板62、第一移动柱63、第二移动柱64和第二缓冲弹簧65,安装箱5的底部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第一缓冲弹簧61,第一缓冲弹簧61的顶部栓接有移动板62,移动板62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一移动柱63,第一移动柱63的顶部贯穿安装箱5并与支撑台7底部的中心处栓接,移动板62顶部的两侧均栓接有第二移动柱64,第二移动柱64的顶部贯穿安装箱5并与支撑台7底部中心处的两侧栓接,第二移动柱64表面的顶部缠绕有第二缓冲弹簧65,通过第一缓冲弹簧61、移动板62、第一移动柱63、第二移动柱64和第二缓冲弹簧65的配合,便于使用者钢结构产生的震动进行快速缓冲。
支撑台7的顶部栓接有防护垫,移动座4底部的两侧和连接板312外侧的顶部均栓接有加强块,通过防护垫的配合,防止钢结构建筑与支撑台7的表面发生磨损,通过加强块的配合,增强了连接板312和移动座4的稳定性。
支撑板2相向的一侧竖向开设有第一滑槽10,第一滑槽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1,第一滑块11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一滑槽10并与连接板312外侧的底部栓接,通过第一滑槽10和第一滑块11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连接板312进行限位,同时辅助连接板312进行移动,增强了连接板312的稳定性。
安装箱5内腔的两侧均栓接有第二滑槽12,第二滑槽1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3,第二滑块13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二滑槽12并与移动板62的两侧栓接,通过第二滑槽12和第二滑块13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移动板62进行限位,同时辅助移动板62进行移动,增强了移动板62的稳定性。
移动座4顶部的四周均栓接有滑柱14,滑柱1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15,第三滑块15相向的一侧与支撑台7的两侧栓接,通过滑柱14和第三滑块15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支撑台7进行限位,同时辅助支撑台7进行移动,增强了支撑台7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作业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器开启电机301,电机301带动第一旋转轴302进行转动,此时第一旋转轴302带动主动轮30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从动轮304和第二从动轮305同时转动,随后第一从动轮304带动第二旋转轴306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308转动,同时第二从动轮305带动第三旋转轴307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309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齿轮310转动,继而带动两个齿条板311同时向上移动,使支撑台7与钢结构建筑接触,同时辅助钢结构进行抬升,当钢结构建筑发生震动时,支撑台7受力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一移动柱63和第二移动柱64同时向下移动,此时支撑台7向下挤压第二缓冲弹簧65,随后第二缓冲弹簧65对支撑台7进行弹性缓冲,同时带动移动板62向下移动,此时移动板62对第一缓冲弹簧61进行挤压,通过第一缓冲弹簧61的弹性回弹辅助支撑台7快速复位,从而对钢结构进行减震,防止钢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发生偏移。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撑板(2),所述机箱(1)的内腔设置有升降机构(3),所述支撑板(2)相向的一侧与升降机构(3)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3)的顶部贯穿机箱(1)并栓接有移动座(4),所述移动座(4)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安装箱(5),所述安装箱(5)的内腔设置有减震机构(6),所述减震机构(6)的顶部贯穿安装箱(5)并栓接有支撑台(7),所述机箱(1)内腔底部正面和背面的左侧均栓接有第一固定座(8),所述机箱(1)内腔底部正面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二固定座(9),所述机箱(1)内腔底部右侧的正面和背面从左至右依次栓接有第三固定座(16)和第四固定座(17),所述机箱(1)正面的中心处栓接有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电机(301)、第一旋转轴(302)、主动轮(303)、第一从动轮(304)、第二从动轮(305)、第二旋转轴(306)、第三旋转轴(307)、第一齿轮(308)、第二齿轮(309)、第三齿轮(310)、齿条板(311)、连接板(312)和第四旋转轴(313),所述机箱(1)内腔底部背面的中心处栓接有电机(301),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旋转轴(302),所述第一旋转轴(302)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外圈嵌设于第二固定座(9)的背面,所述第一旋转轴(302)的表面栓接有主动轮(303),所述主动轮(303)的表面通过皮带从左至右分别传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304)和第二从动轮(305),所述第一从动轮(304)的内腔栓接有第二旋转轴(306),所述第二旋转轴(306)的正面和背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外圈嵌设于第一固定座(8)相向一侧的顶部,所述第二旋转轴(306)的表面栓接有第一齿轮(308),所述第二从动轮(305)的内腔栓接有第三旋转轴(307),所述第三旋转轴(307)的正面和背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且第三轴承的外圈嵌设于第三固定座(16)相向一侧的顶部,所述第三旋转轴(307)的表面栓接有第二齿轮(309),所述第二齿轮(309)的右侧啮合有第三齿轮(310),所述第三齿轮(310)的内腔栓接有第四旋转轴(313),所述第四旋转轴(313)的正面和背面均转动连接有第四轴承,且第四轴承的外圈嵌设于第四固定座(17)相向一侧的顶部,所述第一齿轮(308)和第二齿轮(309)的外侧均啮合有齿条板(311),所述齿条板(311)的外侧栓接有连接板(312),所述齿条板(311)的顶部和连接板(312)的顶部均贯穿机箱(1)并与移动座(4)底部的两侧栓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6)包括第一缓冲弹簧(61)、移动板(62)、第一移动柱(63)、第二移动柱(64)和第二缓冲弹簧(65),所述安装箱(5)的底部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第一缓冲弹簧(61),所述第一缓冲弹簧(61)的顶部栓接有移动板(62),所述移动板(62)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一移动柱(63),所述第一移动柱(63)的顶部贯穿安装箱(5)并与支撑台(7)底部的中心处栓接,所述移动板(62)顶部的两侧均栓接有第二移动柱(64),所述第二移动柱(64)的顶部贯穿安装箱(5)并与支撑台(7)底部中心处的两侧栓接,所述第二移动柱(64)表面的顶部缠绕有第二缓冲弹簧(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7)的顶部栓接有防护垫,所述移动座(4)底部的两侧和连接板(312)外侧的顶部均栓接有加强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相向的一侧竖向开设有第一滑槽(10),所述第一滑槽(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1),所述第一滑块(11)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一滑槽(10)并与连接板(312)外侧的底部栓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5)内腔的两侧均栓接有第二滑槽(12),所述第二滑槽(1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3),所述第二滑块(13)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二滑槽(12)并与移动板(62)的两侧栓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4)顶部的四周均栓接有滑柱(14),所述滑柱(1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15),所述第三滑块(15)相向的一侧与支撑台(7)的两侧栓接。
CN202021871353.6U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97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71353.6U CN213297275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71353.6U CN213297275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97275U true CN213297275U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28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7135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97275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972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25066U (zh) 一种建筑用高度可调式打夯机
CN213297275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用支撑装置
CN212005005U (zh) 一种人工智能上下移动显示装置
CN210341600U (zh) 一种弓背式过车仰拱栈桥
CN217977941U (zh) 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用管道支撑装置
CN209854568U (zh) 一种市政桥梁施工支撑装置
CN111173313A (zh) 一种大跨度钢结构门厅施工用支撑装置
CN214368995U (zh) 一种机电工程的抗震设备安装底座
CN212024540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液压起吊装置
CN211709242U (zh) 一种整形设备用可调节式平台
CN214116293U (zh) 一种桥梁工程的桥梁施工用支撑设备
CN219652610U (zh) 一种电网施工用安全升降架
CN217179740U (zh) 一种地磅用侧限位装置
CN215717375U (zh) 一种轻钢别墅龙骨组装用辅助装置
CN216307146U (zh) 一种机电安装用底座
CN212559291U (zh) 一种机电安装用升降设备
CN216690271U (zh) 一种用于挖掘机液压底盘安装工作台
CN217482442U (zh) 一种可减少地表损坏程度的建筑施工装置
CN216920287U (zh) 一种公路用回填夯实设备
CN217382380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机电安装辅助支撑装置
CN215430174U (zh) 一种物料筛选机振动盘角度的调整装置
CN216515578U (zh) 一种地基工程打桩装置
CN214194245U (zh) 一种可调式道路桥梁用限高装置
CN220218302U (zh) 一种汽车后轴定位装配装置
CN216765892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混凝土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