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91561U - 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91561U
CN213291561U CN202020225605.1U CN202020225605U CN213291561U CN 213291561 U CN213291561 U CN 213291561U CN 202020225605 U CN202020225605 U CN 202020225605U CN 213291561 U CN213291561 U CN 213291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p
chemical fiber
weft
wefts
w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256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洪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g Hailian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g Hailia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g Hailian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xing Hailia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256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91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91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91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有化纤面料层以及亲肤面料层,所述化纤面料层由经线与纬线交织而成,所述纬线包括有依次排列的纬线A,纬线B,纬线C,纬线D,纬线E,纬线F,沿着所述纬线的长度方向并列有若干组编织单元I、与编织单元II,通过编织单元II与编织单元I的交替排列,使化纤面料形成凹凸面,化纤面料凸面的厚度较厚,能够形成较好的耐磨面,平面的厚度比薄,能够形成较好的透气面,实现了化纤面料提高耐磨性的同时保证了化纤面料的透气性。

Description

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
背景技术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化学纤维织物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型衣料,种类较多。
现有的化纤面料,表面的耐磨损性能较差,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破损的现象,使用效果大大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耐磨性好的化纤面料。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磨性好的化纤面料,解决了现有的化纤面料耐磨性较差的问题,扩大了市场需求。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有化纤面料层以及亲肤面料层,所述化纤面料层由经线与纬线交织而成,所述纬线包括有依次排列的纬线A, 纬线B,纬线C,纬线D,纬线E,纬线F,沿着所述纬线的长度方向并列有若干组编织单元I、与编织单元II,所述编织单元I包括有经线a,经线b,所述经线 a与经线b与纬线交织成平纹结构,所述编织单元II包括有经线c、经线d、 e与经线f,所述经线c依次绕于纬线A与纬线B的下方,绕于纬线C与纬线 D的上方,绕于纬线E与纬线F的下方,所述经线d与纬线的交织结构与经线 c与纬线的交织结构相反,所述经线e依次绕于纬线A的下方,绕于纬线B与纬线C的上方,绕于纬线D与纬线E的下方,绕于纬线F上方,所述经线f 与纬线的交织结构与经线e与纬线的交织结构相反。
优选地,所述编织单元I与编织单元II沿着纬线长度方向交替排列。
优选地,所述经线c,经线d,经线e,经线f均为加捻纱线,所述经线 a,经线b为化纤丝束。
优选地,所述加捻纱线包括有按照z方向加捻的第一细支纱与第二细支纱,所述第一细支纱与第二细支纱按照S方向复合加捻形成所述加捻纱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细支纱与第二细支纱的捻度为每250~300个捻10cm,所述加捻纱线的捻度为每200~250个捻10cm。
优选地,所述加捻纱线的直径为所述化纤丝束直径的2~3倍。
优选地,所述亲肤面料层上开有透气孔,所述亲肤面料层上的透气孔可以为圆孔。
优选地,所述亲肤面料层(2)为纯棉面料层或真丝面料层。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有化纤面料层以及亲肤面料层,通过亲肤面料层,实现了化纤面料可以贴身穿着,减少化纤面料对人体的伤害。
(2)、本实用新型结构沿着所述纬线的长度方向并列有若干组编织单元I 与编织单元II,编织单元II与纬线交织后形成凸面,编织单元I与纬线交织后形成平面,通过编织单元II与编织单元I的交替排列,使化纤面料形成凹凸面,化纤面料凸面的厚度较厚,能够形成较好的耐磨面,平面的厚度比薄,能够形成较好的透气面,实现了化纤面料提高耐磨性的同时保证了化纤面料的透气性。
(3)、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编织单元II包括有经线c、经线d、经线e与经线f,所述经线c依次绕于纬线A与纬线B的下方,绕于纬线C与纬线D的上方,绕于纬线E与纬线F的下方,所述经线d与纬线的交织结构与经线c与纬线的交织结构相反,所述经线e依次绕于纬线A的下方,绕于纬线B与纬线C的上方,绕于纬线D与纬线E的下方,绕于纬线F上方,所述经线f与纬线的交织结构与经线e与纬线的交织结构相反,通过经线c、经线d与纬线的交织结构,通过经线e、经线f与纬线的交织结构,由于与纬线的交织较少,能够增加编织后化纤面料的厚度,同时通过经线c、经线d、经线e、经线f 与纬线的交错交织,能够加强纬线的约束力,防止化纤面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经线与纬线容易错位,减少发生漏洞与移位的现象,保证化纤面料厚度的同时减少发生漏洞与移位的现象。
(4)、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编织单元I包括有经线a,经线b,所述经线a与经线b与纬线交织成平纹结构,使化纤布料交织点多,表面平整,能够形成平面,使化纤面料具备透气层,实现了化纤面料耐磨性提高的同时具备透气的效果。
(5)、本新型结构的加捻纱线包括有按照z方向加捻的第一细支纱与第二细支纱,所述第一细支纱与第二细支纱按照S方向复合加捻形成所述加捻纱线,加强了加捻纱线的耐磨性,从而提高化纤面料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编织单元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亲肤面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捻纱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化纤面料层;2.亲肤面料层;21.透气孔;30.编织单元I;31. 编织单元II;I4.纬线A;5.纬线B;6.纬线C;7.纬线D;8.纬线E;9.纬线F;10. 经线a;11.经线b;12.经线c;13.经线d;14.经线e;15.经线f;20.加捻纱线; 201.第一细支纱;202.第二细支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有化纤面料层1 以及亲肤面料层2,所述化纤面料层1由经线与纬线交织而成,所述纬线包括有依次排列的纬线A4,纬线B5,纬线C6,纬线D7,纬线E8,纬线F9,沿着所述纬线的长度方向并列有若干组编织单元I、与编织单元II,所述编织单元I包括有经线a10,经线b11,所述经线a10与经线b11与纬线交织成平纹结构,所述编织单元II包括有经线c12、经线d13、e14与经线f15,所述经线c12 依次绕于纬线A4与纬线B5的下方,绕于纬线C6与纬线D7的上方,绕于纬线E8与纬线F9的下方,所述经线d13与纬线的交织结构与经线c12与纬线的交织结构相反,所述经线e14依次绕于纬线A4的下方,绕于纬线B5与纬线C6的上方,绕于纬线D7与纬线E8的下方,绕于纬线F9上方,所述经线 f15与纬线的交织结构与经线e14与纬线的交织结构相反。
具体地,所述编织单元I与编织单元II沿着纬线长度方向交替排列,本案的化纤面料如果想要提高耐磨性,可以将编织单元II多编织几行,再编织一次编织单元I的结构。
具体地,所述经线c12,经线d13,经线e14,经线f15,均为加捻纱线 20,通过加捻纱线20能够加强化纤的耐磨性,强韧性,从而加强化纤布料的耐磨性,所述经线a10,经线b11为化纤丝束,采用丝束能够加强透气性。
具体地,所述加捻纱线包括有按照z方向加捻的第一细支纱201与第二细支纱202,所述第一细支纱201与第二细支纱202按照S方向复合加捻形成所述加捻纱线20,通过第一细支纱201与第二细支纱202按照Z方向的加捻,能够加强纱线的强度,再将捻合后的纱线按照s方向的加捻,进一步的提高纱线的强度,解决了传统化纤线结构单一的问题,由于设计的特殊性,能够加强化纤布料的耐磨性。
具体地,所述第一细支纱201与第二细支纱202的捻度为每250~300个捻10cm,所述加捻纱线20的捻度为每200~250个捻10cm,使加捻纱线更加的强韧。
具体地,所述加捻纱线20的直径为所述化纤丝束直径的2~3倍,能够使加捻的经线与纬线交织后形成的面料厚度大于所述采用丝束的经线与纬线交织后形成的面料厚度,能够使化纤面料形成的凹凸面更加的明显,能够在接触面料的时候先接触加捻的经线与纬线交织后形成的面料,加强了化纤面料的耐磨性,延长了化纤面料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亲肤面料层2上开有透气孔21,所述亲肤面料层2上的透气孔21可以为圆孔,所述透气孔21比较细小,不会使化纤面料直接接触到皮肤,能够增加亲肤面料层的透气性,配合经线a10与经线b11与纬线交织成的平纹结构,从而加强化纤面料的透气性。
具体地,所述亲肤面料层2为纯棉面料层或真丝面料层,使化纤面料能够接触皮肤,减少对皮肤的损伤。
综上所述,本案的化纤面料解决了现有的化纤面料耐磨性较差的问题,实现了可直接贴身穿,保证化纤面料具备耐磨性的前提,还具备有透气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有化纤面料层(1)以及亲肤面料层(2),所述化纤面料层(1)由经线与纬线交织而成,所述纬线包括有依次排列的纬线A(4),纬线B(5),纬线C(6),纬线D(7),纬线E(8),纬线F(9),沿着所述纬线的长度方向并列有若干组编织单元I(30)、与编织单元II(31),所述编织单元I(30)包括有经线a(10),经线b(11),所述经线a(10)与经线b(11)与纬线交织成平纹结构,所述编织单元II(31)包括有经线c(12)、经线d(13)、经线e(14)与经线f(15),所述经线c(12)依次绕于纬线A(4)与纬线B(5)的下方,绕于纬线C(6)与纬线D(7)的上方,绕于纬线E(8)与纬线F(9)的下方,所述经线d(13)与纬线的交织结构与经线c(12)与纬线的交织结构相反,所述经线e(14)依次绕于纬线A(4)的下方,绕于纬线B(5)与纬线C(6)的上方,绕于纬线D(7)与纬线E(8)的下方,绕于纬线F(9)上方,所述经线f(15)与纬线的交织结构与经线e(14)与纬线的交织结构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单元I与编织单元II沿着纬线长度方向交替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c(12),经线d(13),经线e(14),经线f(15)均为加捻纱线(20),所述经线a(10),经线b(11)为化纤丝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捻纱线包括有按照z方向加捻的第一细支纱(201)与第二细支纱(202),所述第一细支纱(201)与第二细支纱(202)按照S方向复合加捻形成所述加捻纱线(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细支纱(201)与第二细支纱(202)的捻度为每250~300个捻10cm,所述加捻纱线(20)的捻度为每200~250个捻10c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捻纱线(20)的直径为所述化纤丝束直径的2~3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面料层(2)上开有透气孔(21),所述亲肤面料层(2)上的透气孔(21)可以为圆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面料层(2)为纯棉面料层或真丝面料层。
CN202020225605.1U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 Active CN213291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5605.1U CN213291561U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5605.1U CN213291561U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91561U true CN213291561U (zh) 2021-05-28

Family

ID=75982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25605.1U Active CN213291561U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915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32845U (zh) 一种梭织仿经编的面料
CN110184711B (zh) 四面弹仿针织牛仔面料
CN211868796U (zh) 一种抗紫外线的夏季梭织面料
CN213291561U (zh) 一种耐磨型化纤面料
CN216507144U (zh) 一种高耐磨针织面料
CN213172771U (zh) 一种弹性梭织面料
CN214088825U (zh) 一种醋锦弹力八枚缎面料
CN209971739U (zh) 一种透光针织弹性面料
CN210127294U (zh) 一种梭织仿针织弹力面料
CN209775763U (zh) 一种提花面料
CN209957968U (zh) 轻薄弹力面料
CN112172275A (zh) 一种韧性强不易破损的家纺面料
CN214655515U (zh) 一种耐磨的牛仔布料
CN213978081U (zh) 一种抗污服装面料
CN110629353A (zh) 一种复合型超细纤维仿绗缝面料
CN217226926U (zh) 高弹抗拉化纤织物
CN214606300U (zh) 一种抗菌梭织面料
CN212477022U (zh) 一种仿针织柔软透气梭织面料
CN214927837U (zh) 一种舒适保暖条子布
CN217099204U (zh) 一种保暖耐磨的棉弹染色布
CN212979428U (zh) 一种家纺面料
CN211620732U (zh) 一种复合型超细纤维仿绗缝面料
CN211645525U (zh) 一种牛仔面料
CN220661922U (zh) 一种高弹力舒适面料
CN214193615U (zh) 一种高耐磨性沙发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