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91407U - 一种新型注胶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注胶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91407U
CN213291407U CN202020943809.9U CN202020943809U CN213291407U CN 213291407 U CN213291407 U CN 213291407U CN 202020943809 U CN202020943809 U CN 202020943809U CN 213291407 U CN213291407 U CN 213291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glue injection
bottom plate
plate
injec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4380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琴
范爱荣
田君
颜雪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ouwei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ouwei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ouwei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ouwei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4380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91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91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914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注胶管,底板设置在带垫板导流管上部,底板内水平设置有至少一个过渡管,过渡管和底板连接处设有多个加固板,多个加固板间隔设置,过渡管和导流管垂直连通且连接处凸出设置有固定圈,增强牢固性,防止连接处发生断裂,避免频繁更换注胶管,降低经济成本,导流管的管口处向内凹陷设有凹槽,流量控制件通过凹槽固定在导流管管口处,流量控制件设有调节口,能够实现对流体流速的控制;导流管内埋设有至少一层加固网,实现了抗压能力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避免在负压体系内被压扁,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注胶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叶片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新型注胶管。
背景技术
目前,叶片制造厂普遍使用真空导入工艺,此工艺的特点是利用体系真空负压的状态,将液体状的树脂导入体系内。在树脂导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树脂导管、注胶管以及带垫板导流管等部件。带垫板导流管的种类较繁多,因此需要设计多种规格形状的注胶管去进行匹配。由于注胶管是在负压体系内部的,因此需要有一定的承压能力,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被负压压扁,进而影响树脂的导入,这就要求注胶管既要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又要有一定的可塑性。
目前,现有技术中注胶管存在以下缺点:
(1)注胶管用于注入树脂时,流速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必须要通过外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注胶管管体偏软,抗压能力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2)管体和流道连接处经常会由于受到外界压力而发生断裂的情况,增加了使用成本。
本司之前申请的与带垫板导流管配套的注胶管,连接在树脂导管与带垫板导流管之间,整体呈T形结构,包括底座,底座设置在带垫板导流管上部,底座包括弧形过度段,弧形过渡段两侧和贴合段连接,底座上部设有至少一个连接管,底座和连接管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和树脂导管连接,所述注胶管的内径从树脂导管一端向底座一端逐渐增大。该实用新型连接树脂导管与带垫板导流管,注胶管下部用于与带垫板导流管进行贴合,可以起到有效的贴合支撑效果,但是其并没有解决注胶管管体偏软以及连接处容易发生断裂、流速不能通过内部调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注胶管,过渡管和底板连接处设有多个加固板,过渡管和导流管垂直连通且连接处凸出设置有固定圈,防止连接处发生断裂,设有流量控制件能够实现对流体流速的调节,导流管内埋设有加固网,实现了抗压能力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避免在负压体系内被压扁,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注胶管,连接在树脂导管与带垫板导流管之间,包括底板,底板设置在带垫板导流管上部,底板的下部为平面设置,底板内水平设置有至少一个过渡管,过渡管和底板连接处设有多个加固板,多个加固板间隔设置,过渡管为拱形管且下部为开口式设置,过渡管和导流管垂直连通且连接处凸出设置有固定圈,导流管的管口处向内凹陷设有凹槽,流量控制件通过凹槽固定在导流管管口处,所述流量控制件包括调节桶,调节桶上部设有卡扣圈,调节桶下部设有调节口,所述导流管内埋设有至少一层加固网。
优选的是,所述加固板为三角形板,加固板的一端和底板固定连接,加固板的另一端和过渡管固定连接。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卡扣圈和调节桶为一体式同心设置,卡扣圈的外径大于调节桶的外径,调节桶通过卡扣圈固定在导流管内。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加固网采用多条金属丝纵横交错构成,多条金属丝间隔设置。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导流管内埋设有两层加固网,两层加固网交错设置。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调节口为通孔,调节口的口径小于导流管的内径,调节口为圆形、方形、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底板的上部为平面设置或非平面设置。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底板长度为125±2mm,底板宽度为80±2mm。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过渡管外径为22-23mm,高度为20mm。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导流管的管口外径为15mm±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注胶管连接在树脂导管与带垫板导流管之间,底板设置在带垫板导流管上部,底板内水平设置有至少一个过渡管,过渡管和底板连接处设有多个加固板,多个加固板间隔设置,过渡管和导流管垂直连通且连接处凸出设置有固定圈,增强牢固性,防止连接处发生断裂,避免频繁更换注胶管,降低经济成本;
(2)导流管的管口处向内凹陷设有凹槽,流量控制件通过凹槽固定在导流管管口处,流量控制件设有调节口,能够实现对流体流速的控制;
(3)导流管内埋设有至少一层加固网,实现了抗压能力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避免在负压体系内被压扁,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注胶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导流管的一局部结构横向剖视图;
图7为图6的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注胶管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标号的含义如下:
1、底板,2、过渡管,3、加固板,4、导流管,41、管口,5、固定圈,6、凹槽,7、流量控制件,71、调节桶,72、卡扣圈,73、调节口,8、加固网,81、金属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新型注胶管,注胶管采用均聚聚丙烯制作而成,耐高温,150℃时的耐热稳定性较好。本实用新型的注胶管连接在树脂导管与带垫板导流管之间,如图 1-图8所示,具体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长度为125±2mm,底板1宽度为80 ±2mm,底板1设置在带垫板导流管上部,底板1的下部为平面设置,如图1- 图2所示,方便和下部带垫板导流管贴合,底板1的上部为平面设置或非平面设置,非平面设置包括波浪形设置等,通过加厚设置的方式增大底板1的整体抗压能力。
底板1内水平设置有一个过渡管2,过渡管2和底板1连接处设有多个加固板3,加固板3竖直设置,多个加固板3平行且间隔设置。具体的,加固板3可以设置为三角形板,加固板3的一端和底板1固定连接,加固板3的另一端和过渡管2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是,过渡管2水平设置,具体的,过渡管 2为拱形管且下部为开口式设置,过渡管2的开口处边沿和底板1位于同一平面内。过渡管流道高度为20mm,外径为22-23mm。
过渡管2和导流管4(导流管4和带垫板导流管不是同一个部件,带垫板导流管作为一个整体,设置在底板1下部,本申请对于其结构不做改进)垂直连通且连接处凸出设置有固定圈5,固定圈5实心设置,用于包裹在过渡管2和导流管4连接处,防止发生断裂。
导流管4的管口41外径为15mm±0.5mm。如图3-图5所示,导流管4的管口处向内凹陷设有凹槽6,流量控制件7通过凹槽6固定在导流管4的管口处。具体设置时,流量控制件7包括调节桶71,调节桶71上部设有卡扣圈72。卡扣圈72和调节桶71为一体式同心设置,卡扣圈72的外径大于调节桶71的外径,调节桶71通过卡扣圈72固定在导流管4内。
调节桶71下部设有封闭板,封闭板用于封闭调节桶71,封闭板内设有调节口73。调节口73为通孔,调节口73的口径小于导流管4的内径,从而进行流量控制,调节口73可以设置为圆形、方形、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
导流管4内埋设有一层加固网8,如图6-图7所示,当然导流管4内也可以埋设两层加固网8,如图9所示,设置两层加固网8是应该上下间隔且交错设置,即让上下两层加固网8的金属丝相互不平行,从而实现增大各个方向上的承压能力。如图8所示,加固网8采用多条金属丝81纵横交错构成,多条金属丝81 间隔设置。
在使用时,树脂通过体系的负压,从树脂导管进入并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注胶管上端的导流管4的管口41进入带垫板导流管,而后通过带垫板导流管,平均快速的分配到整个体系中,如果需要控制胶体的流速,可以直接通过安装流量控制件7降低流速,导流管4内埋设有加固网8,实现了抗压能力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避免在负压体系内被压扁。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注胶管,连接在树脂导管与带垫板导流管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设置在带垫板导流管上部,底板(1)的下部为平面设置,底板(1)内水平设置有至少一个过渡管(2),过渡管(2)和底板(1)连接处设有多个加固板(3),多个加固板(3)间隔设置,过渡管(2)为拱形管且下部为开口式设置,过渡管(2)和导流管(4)垂直连通且连接处凸出设置有固定圈(5),导流管(4)的管口处向内凹陷设有凹槽(6),流量控制件(7)通过凹槽(6)固定在导流管(4)的管口处,所述流量控制件(7)包括调节桶(71),调节桶(71)上部设有卡扣圈(72),调节桶(71)下部设有调节口(73),所述导流管(4)内埋设有至少一层加固网(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3)为三角形板,加固板(3)的一端和底板(1)固定连接,加固板(3)的另一端和过渡管(2)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圈(72)和调节桶(71)为一体式同心设置,卡扣圈(72)的外径大于调节桶(71)的外径,调节桶(71)通过卡扣圈(72)固定在导流管(4)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网(8)采用多条金属丝(81)纵横交错构成,多条金属丝(81)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4)内埋设有两层加固网(8),两层加固网(8)交错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口(73)为通孔,调节口(73)的口径小于导流管(4)的内径,调节口(73)为圆形、方形、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部为平面设置或非平面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注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长度为125±2mm,底板(1)宽度为80±2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2)外径为22-23mm,高度为20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4)的管口(41)外径为15mm±0.5mm。
CN202020943809.9U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新型注胶管 Active CN213291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3809.9U CN213291407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新型注胶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3809.9U CN213291407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新型注胶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91407U true CN213291407U (zh) 2021-05-28

Family

ID=75983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43809.9U Active CN213291407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新型注胶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914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69046U (zh) 一种液冷系统及使用该液冷系统的电池系统
CN213291407U (zh) 一种新型注胶管
CN213631721U (zh) 一种自然分层布水器
CN212162675U (zh) 一种新型的三通连接管
CN204566662U (zh) 一种克拉管外缠绕管包覆模具及克拉管结构
CN210950357U (zh) 一种可缓冲冲击力的弯头
CN210218085U (zh) 一种带漏槽的顶盖
CN220749357U (zh) 加强法兰
CN220905105U (zh) 门槛加强梁、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CN219388988U (zh) 一种新型塑料热熔法兰
CN211707729U (zh) 一种新型单线水冷管总成装置
CN206718274U (zh) 一种模具模腔的循环式冷却水道连接结构
CN211344291U (zh) 一种内壁光滑防污垢水管
CN211004759U (zh) 一种厌氧布水器
CN216520237U (zh) 一种农业灌溉用异径三通接头
CN218673315U (zh) 一种防止水室变形的内部加强筋
CN211145713U (zh) 一种新型三通弯头装置
CN220523479U (zh) 一种应用于储能冷却管路的耐热型聚乙烯管路
CN210314596U (zh) 一种减少流动死角的纺丝箱熔体通道结构
CN218267515U (zh) 一种新型水道上的电磁阀
CN218064948U (zh) 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喷煤枪
CN215498071U (zh) 一种快速散热电缆保护管
CN213116452U (zh) 一种中冷器总成
CN218561365U (zh) 一种长寿命的水夹套式安全型喷嘴
CN214618409U (zh) 一种密封性强的内丝三通管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