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72926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72926U
CN213272926U CN202021477877.7U CN202021477877U CN213272926U CN 213272926 U CN213272926 U CN 213272926U CN 202021477877 U CN202021477877 U CN 202021477877U CN 213272926 U CN213272926 U CN 213272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ir
air conditioner
outlet channel
water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778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志尧
程超
彭杰林
田俊
易万权
王波
周何杰
李凯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778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72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72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72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风道,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进气口、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风轮,所述风轮位于所述风道内;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风道内;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空调器的结构被构造成与所述蒸发器换热后的气流经由所述第一出风通道排出且与所述冷凝器换热后的气流经由所述第二出风通道排出;接水盘,所述接水盘用于盛接所述蒸发器的冷凝水;水泵组件,所述水泵组件用于将所述接水盘的冷凝水泵送至所述冷凝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结构更加简单且紧凑,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一般地,空调器都是内机和外机分开,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而且在客户端使用时还需要上门对内机和外机连接安装。
虽然,一体式空调器将内机和外机集成在一起,在客户端使用时无需上门安装内机和外机。然而,相关技术中的一体式空调器,仍然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此外,相关技术中的一体式空调器,其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均是排放到室外,没有被有效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结构紧凑。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风道,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进气口、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风轮,所述风轮位于所述风道内;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风道内;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空调器的结构被构造成与所述蒸发器换热后的气流经由所述第一出风通道排出且与所述冷凝器换热后的气流经由所述第二出风通道排出;接水盘,所述接水盘用于盛接所述蒸发器的冷凝水;水泵组件,所述水泵组件用于将所述接水盘的冷凝水泵送至所述冷凝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将蒸发器、冷凝器和风轮均设置在风道内,即蒸发器和冷凝器共用一个风轮,结构更加简单且紧凑,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通过设置用于盛水蒸发器的冷凝水的接水盘以及用于将接水盘的冷凝水泵送至冷凝器的水泵组件,可利用冷凝器对冷凝水的加热,从而冷凝水吸热蒸发,提高环境的湿度,并且实现了冷凝水的再利用,无需另外设置排水管路,避免了冷凝水的排放而给用户带来不良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内设有喷水盒,所述喷水盒的底壁上设有多个喷水孔,所述多个喷水孔位于所述冷凝器的正上方,所述水泵组件用于将所述接水盘的冷凝水泵送至所述喷水盒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水盒形成为沿所述壳体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个喷水孔分成多组喷水孔组,每组所述喷水孔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壳体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所述喷水孔,所述多组喷水孔组在所述风轮的径向方向上间隔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水盒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水盒上设有卡筋和卡槽中的其中一个,所述壳体上设有所述卡筋和所述卡槽中的另一个,所述卡筋与所述卡槽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内周壁上设有凸板,所述凸板的顶壁向下凹入以形成沿所述壳体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凸板的顶壁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凹槽的邻近所述壳体的中心线的一侧,所述缺口限定出所述卡槽;所述喷水盒的远离所述壳体的中心线的一侧壁面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自由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卡接板,所述卡筋连接在所述喷水盒的远离所述壳体的中心线的一侧壁面和所述卡接板之间,所述卡接板卡设在所述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内具有与所述风道间隔开的水泵盛放腔,所述水泵盛放腔与所述接水盘连通,所述水泵组件包括水泵和水管,所述水泵位于所述水泵盛放腔内,所述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相连,所述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水泵盛放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泵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水泵盛放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包括电机安装板、电机压板和用于驱动所述风轮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压板和所述电机安装板配合以形成电机安装腔,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腔内,所述电机压板和所述电机安装板的至少一个所述壳体可拆卸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轮驱动气流由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风道内,进入所述风道内的气流在所述风轮的进一步驱动下其中一部分气流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换热,且其余部分气流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换热。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又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图3所示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其它方向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图5所示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图7所示的C-C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图7所示的空调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根据图7所示的空调器的另一方向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根据图10所示的D处圈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底壳、盖板、压缩机组件、减震套和填充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底壳、盖板、压缩机组件、减震套和填充件的另一方向的配合示意图;
图14是根据图13所示的E-E方向的剖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底壳、盖板、压缩机组件、减震套和填充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底壳和出风格栅的配合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底壳和出风格栅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底壳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图18所示的F处圈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水泵组件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机安装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
壳体10;风道a;压缩机安装腔b;安装槽b1;水泵盛放腔c;面板101;底壳102;进气口d;第一出风通道e;第二出风通道f;自然风出风通道g;通风通道h;气流圈1021;连接筋10211;第一平板1022;第二平板1023;第三平板1024;第一弧形板1025;凸板10251;缺口102511;凹槽102512;第二弧形板1026;第三弧形板1027;第一隔板1028;第二隔板1029;限位板1030;出风格栅1031;第二螺钉孔1032;第二紧固孔1033;第二配合螺钉孔1034;第二紧固螺钉孔1035;第一安装螺钉孔1036;
风轮20;
第一换热器30;第一螺钉孔301;
第二换热器40;第一紧固孔401;
电机安装板50;第二配合紧固孔501;第一配合螺钉孔502;
电机压板60;电机安装腔601;第一配合紧固孔602;
电机70;接水盘80;
水泵组件90;水泵901;第一紧固螺钉孔9011;水管902;
喷水盒100;喷水孔1001;连接板1002;卡接板1003;卡筋1004;
压缩机组件110;压缩机1101;
减震套120;减震槽1201;隔离孔12011;
柔性填充件130;
盖板140;第二安装螺钉孔1401;电源线过孔1402;管路过孔14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空调器1可以于调节室内环境温度。具体而言,空调器1可以为一体式空调器,例如,空调器为移动式空调器或窗式空调器。
如图3-图4和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可以包括壳体10、风轮20和第一换热器30。
如图4所示,壳体10具有风道a,结合图1-图2,壳体10上设有与风道a连通的进气口d、第一出风通道e和自然风出风通道g,自然风出风通道g邻近第一出风通道e设置,风轮20和第一换热器30均位于风道a内,空调器1的结构被构造成未经换热的气流由自然风出风通道g排出,与第一换热器30换热后的气流经由第一出风通道e排出。
具体而言,当风轮20工作时,风轮20可以驱动室内气流即自然风从进气口d进入到风道a内,其中一部分自然风与第一换热器30换热后形成第一换热气流并从第一出风通道e排出,其中又一部分自然风不经过换热器的换热(即不与任何换热器换热)直接从自然风出风通道g排出,由于自然风出风通道g邻近第一出风通道e设置,因此,从第一出风通道e吹出的第一换热气流和从自然风出风通道g吹出的未经换热的气流在壳体10的外侧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混合,不但可以增大出风量,而且提高出风效果,例如,当第一换热器30为蒸发器时,从第一出风通道e吹出的冷的第一换热气流和从自然风出风通道g吹出的未经换热的气流在壳体10的外侧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混合,从而吹出的风不至于过冷,给人感觉凉而不冷,不会给用户不良的体验;又如,当第一换热器30为冷凝器时,从第一出风通道e吹出的热的第一换热气流和从自然风出风通道g吹出的未经换热器的气流在壳体10的外侧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混合,吹出的风不至于干热,从而可以给人温而不干的感觉。
进一步地,参照图5所示,自然风出风通道g形成为环绕第一出风通道e设置的环形,由此,不但可以增大出风量,而且从自然风出风通道g排出的气流可以环绕从第一出风通道e排出的气流,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从第一出风通道e排出的气流向四周扩散,实现自然风套换热风的目的,减少热量损失,从而有利于提高送风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通过设置自然风出风通道g,并使得自然风出风通道g邻近第一出风通道e设置且形成为环绕第一出风通道e设置的环形,并且空调器1的结构被构造成未经换热的气流由自然风出风通道g排出,与第一换热器30换热后的气流经由所述第一出风通道e排出,不但可以增大出风量,而且从自然风出风通道g排出的气流可以环绕从第一出风通道e排出的气流,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从第一出风通道e排出的气流向四周扩散,实现自然风套换热风的目的,减少热量损失,从而有利于提高送风距离,提高出风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参照图8-图10所示,壳体10上设有与风道a连通的第二出风通道f;空调器1包括第二换热器40,第二换热器40位于风道a内,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40中的其中一个为蒸发器且另一个为冷凝器,第一换热器30位于风轮20和第一出风通道e之间,第二换热器40位于风轮20和第二出风通道f之间,空调器1的结构被构造成与第一换热器30换热后的气流经由第一出风通道e排出且与第二换热器40换热后的气流经由第二出风通道f排出。由此,一方面将蒸发器和冷凝器均集成在一个壳体10内,这样空调器1为一体式空调器1,相比较于分体式空调器1来说,在客户端使用时,无需上门安装内机和外机,节省人力成本,成本降低;另一方面蒸发器和冷凝器均位于同一个风道a内,结构更加简单且紧凑,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更加有利于降低成本。
具体而言,当风轮20工作时,风轮20可以驱动室内气流即自然风从进气口d进入到风道a内,进入风道a内的气流在风轮20的进一步驱动下其中一部分自然风与第一换热器30换热后形成第一换热气流并从第一出风通道e排出,其余部分自然风中的至少部分自然风与第二换热器40换热后形成第二换热气流并从第二出风通道f排出,即壳体10上可以设置上述的自然风出风通道g,也可以不设置上述的自然风出风通道g。
具体而言,当壳体10上同时设置自然风出风通道g、进气口d、第一出风通道e和第二出风通道f,当风轮20工作时,风轮20可以驱动室内气流即自然风从进气口d进入到风道a内,其中一部分自然风与第一换热器30换热后形成第一换热气流并从第一出风通道e排出,其中又一部分自然风不经过换热器的换热(即不与任何换热器换热)直接从自然风出风通道g排出,其余的自然风与第二换热器40换热后形成第二换热气流并从第二出风通道f排出。当壳体10上不设置上述的自然风出风通道g,壳体10上设置进气口d、第一出风通道e和第二出风通道f,这样,当风轮20工作时,风轮20可以驱动室内气流即自然风从进气口d进入到风道a内,进入风道a内的气流在风轮20的进一步驱动下一部分自然风与第一换热器30换热后形成第一换热气流并从第一出风通道e排出,其余部分的自然风与第二换热器40换热后形成第二换热气流并从第二出风通道f排出。其中,需要理解的是,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40中的其中一个为蒸发器且另一个为冷凝器是指,当第一换热器30为蒸发器时,第二换热器40为冷凝器,当第一换热器30为冷凝器时,第二换热器40为蒸发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通过将蒸发器、冷凝器和风轮均设置在风道a内,即蒸发器和冷凝器共用一个风轮20,结构更加简单且紧凑,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8所示,第一换热器30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40为冷凝器,空调器1包括接水盘80,接水盘80设在壳体10内,接水盘80用于盛接蒸发器的冷凝水。由此,通过设置接水盘80,从而可以避免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任意滴落的问题,避免对电控元件造成损坏,避免滴落到壳体10外侧的地面上,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而言,参照图9-图10所示,空调器1包括水泵组件90,水泵组件90用于将接水盘80的冷凝水泵901送至冷凝器。由此,可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收集在接水盘80内之后,再利用水泵组件90泵送至冷凝器,利用冷凝器对冷凝水的加热,从而冷凝水吸热蒸发,提高环境的湿度和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并且实现了冷凝水的再利用,无需另外设置排水管路,避免了冷凝水的排放而给用户带来不良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通过设置用于盛接蒸发器的冷凝水的接水盘80以及用于将接水盘80的冷凝水泵901送至冷凝器的水泵组件90,可利用冷凝器对冷凝水的加热,从而冷凝水吸热蒸发,提高环境的湿度和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并且实现了冷凝水的再利用,无需另外设置排水管路,避免了冷凝水的排放而给用户带来不良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壳体10的轴向一侧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d,壳体10的周壁上设有第一出风通道e、第二出风通道f和自然风出风通道g,风轮20为离心风轮20。例如,如图4所示,壳体10的轴向为上下方向,壳体10的底壁的中心处设有进气口d,壳体10的周壁上设有第一出风通道e、第二出风通道f和自然风出风通道g。由此,气流可以从壳体10的轴向一侧的进气口d进入到风道a内,并在风道a内进行分流,分别沿径向从第一出风通道e、第二出风通道f和自然风出风通道g排出。
具体地,参照图4和图6所示,第一出风通道e和第二出风通道f相对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出风通道e和第二出风通道f在风轮20的径向上相对设置,从而自然风出风通道g与第二出风通道f也是在风轮20的径向上相对设置。由此,当风轮20为离心风轮20时,从而在离心风轮20的驱动下,有利于气流从位于壳体10底壁的进气口进入到风道a内,并沿径向分别流向第一出风通道e、第二出风通道f和自然风出风通道g。
可选地,第一出风通道e处设有出风格栅1031。由此,有利于提高安全性,防止人手等穿过第一出风通道e伸入风道a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如图1和图5所示,壳体10上设有与风道a连通的通风通道h,通风通道h处设有环形的气流圈1021,气流圈1021的外周壁与通风通道h的内周壁间隔开以限定出自然风出风通道g,气流圈1021限定出第一出风通道e。由此,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具体地,参照图5所示,气流圈1021的外周壁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通过多个间隔开的连接筋10211相连。由此,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30设在第一出风通道e的进风端处,气流圈1021的底部的一部分向下凹入以限定出上述的接水盘80,第一换热器30的下端位于接水盘80内。由此,结构简单,气流圈1021兼具形成第一出风通道e和接水盘80的作用。
可选地,气流圈1021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一体件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底壳102和面板101,底壳102的轴向一侧敞开,面板101可拆卸地盖设在底壳102的敞开侧,进气口d、第一出风通道e和第二出风通道f均设在底壳102上。例如,如图9-图10和图12所示,底壳102的顶部敞开,面板101可拆卸地盖设在底壳102的顶部敞开侧,进气口d设在底壳102的底壁上,第一出风通道e、自然风出风通道g和第二出风通道f设在底壳102的周壁上。由此,通过设置可拆卸设置的底壳102和面板101,从而便于壳体10内的第一换热器30、第二换热器40以及风轮20等部件的安装。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参照2和图3所示,壳体10的周壁(即上述的底壳102的周壁)包括:沿其周向方向顺次首尾相连的第一平板1022、第三弧形板1027、第二平板1023、第一弧形板1025、第三平板1024和第二弧形板1026,其中第一平板1022至第三平板1024均形成为平板状,第一弧形板1025、第二弧形板1026和第二弧形板1026均形成为朝向远离壳体1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凸出的弧形板。由此,第一弧形板1025与第一平板1022相对,第二弧形板1026与第二平板1023相对,第三弧形板1027与第三平板1024相对,壳体10的结构更加美观,通过在相邻的两个平板之间用弧形板连接,有利于减小应力集中,同时在搬运的过程中,还可以避免尖角碰伤的问题。
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第一弧形板1025上设有第二出风通道f,壳体10的轴向一侧侧壁(例如,上述的底壳102的底壁)上设有进气口d,上述的通风通道h由第一平板1022延伸至第一平板1022两侧的第二弧形板1026和第三弧形板1027,从而使得第一出风通道e位于第一平板1022上,环形的自然风出风通道g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平板1022上、一部分位于第三弧形板1027,其余部分位于第二弧形板1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40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沿壳体10的周向延伸的弧形。也就是说,第一换热器30形成为沿壳体10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弧形,第二换热器40形成为沿壳体10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弧形,或者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40均形成为沿壳体10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弧形。具体而言,当风轮20为离心风轮时,第一换热器30位于离心风轮的外周与第一出风通道e之间,第二换热器40位于离心风轮的外周与第二出风通道f之间,因此通过将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40设置为沿壳体10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弧形,有利于增大换热面积,有利于较多的气流流过对应的换热器,提高换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和图8所示,第一换热器30位于第一出风通道e的进风端处,第二换热器40位于第二出风通道f的进风端处,由此,有利于与第一换热器30换热后的气流从第一出风通道e排出,与第二换热器40换热后的气流从第二出风通道f排出,结构简单,避免气流之间产生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图10所示,空调器1包括电机安装板50、电机压板60和用于驱动风轮20转动的电机70,电机安装板50、电机压板60和用于驱动风轮20转动的电机70均位于风道a内,电机压板60和电机安装板50配合以形成电机安装腔601,电机70安装在电机安装腔601内,电机压板60和电机安装板50的至少一个所述壳体10可拆卸地相连。具体而言,例如,如图4所示,电机安装板50位于电机压板60的顶部,电机压板60限定出一侧敞开的放置腔,电机安装板50盖设在放置腔的敞开侧以限定出电机安装腔601,电机70位于电机安装腔601内,电机轴穿出电机安装腔601与风轮20相连。
具体地,电机压板60与电机安装板50可拆卸地相连。其中,参照图9所示,电机压板60上设有第一配合紧固孔602,电机安装板50上设有第二配合紧固孔501,第三紧固件例如螺钉穿设于第一配合紧固孔602和第二配合紧固孔501。由此,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具体地,如图9、图16和图21所示,壳体10内设有间隔开的第一隔板1028和第二隔板1029,第一隔板1028和第二隔板1029将壳体10内的空间分隔成风道a、水泵盛放腔c和容置腔。例如,上述的底壳102内设有第一隔板1028和第二隔板1029,第一隔板1028的两端与底壳102的周壁相连,第二隔板1029的两端与底壳102的周壁相连,第一隔板1028和第二隔板1029间隔开,当面板101盖设在底壳102的敞开侧时,底壳102、第一隔板1028、第二隔板1029和面板101限定出间隔开的风道a、水泵盛放腔c和容置腔,电机安装板50上设有第一配合螺钉孔502,底壳102的顶壁上以及第一隔板1028和第二隔板1029的顶壁上均设有第二配合螺钉孔1034,第四紧固件例如螺钉穿设于第一配合螺钉孔502和第二配合螺钉孔1034。由此,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8-图10所示,壳体10内设有喷水盒100,喷水盒100的底壁上设有多个喷水孔1001,多个喷水孔1001位于冷凝器的正上方,水泵组件90用于将接水盘80的冷凝水泵901送至喷水盒100内。由此,通过设置喷水盒100,有利于利用喷水盒100底壁的多个喷水孔1001分散滴落到冷凝器上的冷凝水,提高冷凝水与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可选地,如图9-图10所示,喷水盒100形成为沿壳体10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弧形。由此,喷水盒100可与上述的弧形的冷凝器的形状相匹配,从而便于在喷水盒100上设置多个喷水孔1001以便于从多个喷水孔1001喷出的水分别滴落到冷凝器的不同位置,提高冷凝水与冷凝器的换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1所示,多个喷水孔1001分成多组喷水孔组,每组喷水孔组包括多个沿壳体10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喷水孔1001,多组喷水孔组在风轮20的径向方向上间隔排布。由此,有利于从多个喷水孔1001喷出的水分别滴落到冷凝器的不同位置,提高冷凝水与冷凝器的换热效果。
可选地,喷水盒100与壳体10可拆卸地相连。从而便于对喷水盒100的拆装,以便于维修和清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1和图19所示,喷水盒100上设有卡筋1004和卡槽中的其中一个,壳体10上设有卡筋1004和卡槽中的另一个,卡筋1004与卡槽配合。由此,便于拆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9所示,壳体10的内周壁上设有凸板10251,凸板10251的顶壁向下凹入以形成沿壳体10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凹槽102512,凸板10251的顶壁设有与凹槽102512连通的缺口102511,缺口102511位于凹槽102512的邻近壳体10的中心线的一侧,缺口102511限定出卡槽,喷水盒100的远离壳体10的中心线的一侧壁面上设有连接板1002,连接板1002的自由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卡接板1003,卡筋1004连接在喷水盒100的远离壳体10的中心线的一侧壁面和卡接板1003之间,卡接板1003卡设在凹槽102512内。由此,在卡接板1003卡在凹槽102512内的同时,卡筋1004卡在卡槽内,从而多方位对喷水盒100进行限位,可提高喷水盒100与壳体1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喷水盒100、卡筋1004、连接板1002和卡接板1003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一体件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壳102和凸板10251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一体件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喷水盒100的沿壳体10的周向方向的一侧侧壁上设有接口,水泵组件90的出水端与接口相连。由此,便于实现水泵组件90与接口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水泵组件90的出水端与接口之间设有密封圈,由此,有利于提高二者连接的密封性,避免漏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3和图18所示,壳体10内具有与风道a间隔开的水泵盛放腔c,水泵盛放腔c与接水盘80连通,水泵组件90包括水泵901和水管902,水泵901位于水泵盛放腔c内,水管902的一端与水泵901相连,水管902的另一端伸出水泵盛放腔c,水管902的另一端即水泵组件90的出水端可与上述的接口相连。
由此,结构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水泵901可拆卸地安装在水泵盛放腔c内。由此,便于拆装,从而便于对水泵901的维修和更换。
可选地,如图20和图17所示,水泵901上设有第一紧固螺钉孔9011,水泵盛放腔c内设有螺钉柱,螺钉柱上设有第二紧固螺钉孔1035,第五紧固件穿设于第一紧固螺钉孔9011和第二紧固螺钉孔1035。由此,拆装方便,而且水泵901可以可靠地设置在水泵盛放腔c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4和图15所示,壳体10具有压缩机安装腔b,压缩机安装腔b与风道a间隔开,空调器1包括压缩机组件110和减震套120,压缩机组件110位于压缩机安装腔b内,压缩机组件110包括压缩机1101,结合图16,压缩机安装腔b的底壁上设有安装槽b1,减震套120设在安装槽b1内,减震套120的顶壁具有减震槽1201,压缩机1101的底部位于减震槽1201内。由此,一方面在压缩机1101的底部设置减震套120,从而可以直接将压缩机1101放置在减震槽1201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另一方面通过将减震套120设在安装槽b1内,不但可以利用安装槽b1对减震套120的设置位置进行定位,还可以利用安装槽b1对减震套120进行限位,防止在压缩机1101的振动过程中减震套120因振动而产生移位或跑偏而影响减震效果。
具体而言,压缩机组件110的压缩机1101包括排气口和回气口,排气口与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40中的其中一个相连,回气口与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40中的另一个相连,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40之间通过节流元件相连。关于压缩机1101、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元件的具体连接关系以及冷媒循环方向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压缩机组件110可以包括储液器和配管组件,储液器设在回气口处。关于压缩机组件110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熟知,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通过在压缩机安装腔b的底壁上设置安装槽b1,并且将具有减震槽1201的减震套120设置在安装槽b1内,一方面可以直接将压缩机1101放置在减震槽1201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减震效果好,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安装槽b1对减震套120的设置位置进行定位,还可以利用安装槽b1对减震套120进行限位,防止在压缩机1101的振动过程中减震套120因振动而产生移位或跑偏而影响减震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4-图15所示,减震套120上设有与减震槽1201连通的隔离孔12011,隔离孔12011位于减震槽1201的底壁处,即隔离孔12011并非位于减震槽1201的周壁处而是位于底壁处,这样,有利于减小减震套120与压缩机1101的底部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减小减震套120与安装槽b1的底壁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减震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减震套120的周壁抵接在压缩机1101的外周壁与安装槽b1的内周壁之间。由此,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安装槽b1对减震套120的限位效果,另一方面压缩机1101可以靠地设置在减震槽1201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压缩机安装腔b的除去压缩机组件110占用的空间以外的其余空间内填充有柔性填充件130。由此,不但可以通过柔性填充件130固定压缩机组件110,提高压缩机组件110固定的牢固性,而且由于柔性填充件130可降低压缩机组件110的振动,从而降低压缩机组件110的噪声。
可选地,柔性填充件130包括橡胶颗粒、硅胶颗粒和发泡剂中的至少一种。也就是说,柔性填充件130可以仅为橡胶颗粒,仅为硅胶颗粒或仅为发泡剂,柔性填充件130可以包括橡胶颗粒和硅胶颗粒两种,柔性填充件130可以包括橡胶颗粒和发泡剂两种,柔性填充件130可以包括硅胶颗粒和发泡剂两种,或者柔性填充件130可以同时包括橡胶颗粒、硅胶颗粒和发泡剂。发泡剂具有良好的填充效果,而且发泡剂密度小、重量轻,发泡剂具有大量空隙,从而可以吸收压缩机1101的噪声。橡胶颗粒和硅胶颗粒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将压缩机1101的振动转化为弹性势能,从而减轻压缩机1101的振动,降低压缩机1101的噪声,而且成本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6所示,压缩机安装腔b的底壁上设有环形的限位板1030,限位板1030与压缩机安装腔b的底壁限定出安装槽b1。由此,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能是压缩机安装腔b的底壁向下凹入形成安装槽b1。
进一步地,限位板1030一体地设在压缩机安装腔b的底壁上。例如,限位板1030与上述的底壳102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一体件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5所示,壳体10内具有顶部敞开的容置腔,空调器1包括盖板140,盖板140可拆卸地封盖容置腔的顶部以形成封闭的压缩机安装腔b,盖板140上设有电源线过孔1402和/或管路过孔1403,也就是说,盖板140上可以设有电源线过孔1402或者管路过孔1403,或者盖板140上还可以同时设置电源线过孔1402和管路过孔1403,其中,电源线过孔1402可以便于将压缩机组件110的电源线穿出压缩机安装腔b以便于与外界电源相连,盖板140上的管路过孔1403可以便于连接压缩机1101和换热器的管路穿过。由此,盖板140的可拆卸设置,从而便于压缩机组件110的安装以及维修和更换。
具体地,壳体10内设有间隔开的第一隔板1028和第二隔板1029,第一隔板1028和第二隔板1029将壳体10内的空间分隔成风道a、水泵盛放腔c和容置腔。例如,上述的底壳102内设有第一隔板1028和第二隔板1029,第一隔板1028的两端与底壳102的周壁相连,第二隔板1029的两端与底壳102的周壁相连,第一隔板1028和第二隔板1029间隔开,当面板101盖设在底壳102的敞开侧时,底壳102、第一隔板1028、第二隔板1029和面板101限定出间隔开的风道a、水泵盛放腔c和容置腔,容置腔的顶壁敞开,盖板140盖设在容置腔敞开的顶部。
具体地,参照图15和图17所示,第二隔板1029的顶壁上以及底壳102的顶壁上设有第一安装螺钉孔1036,盖板140上设有第二安装螺钉孔1401,第六紧固件穿设于第一安装螺钉孔1036和第二安装螺钉孔1401。由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便于拆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减震套120为柔性件,例如减震套120为橡胶件或硅胶件。由此,不但成本低,而且减震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40中的至少一个与壳体10可拆卸地相连。也就是说,第一换热器30与壳体10可拆卸地相连,第二换热器40与壳体10可拆卸地相连,或者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40均与壳体10可拆卸地相连。由此,可以便于对换热器的维修和更换。
具体地,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40中的至少一个与壳体10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相连。也就是说,第一换热器30与壳体10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相连,第二换热器40与壳体10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相连,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40均通过紧固件与壳体10可拆卸地相连。由此,不但便于拆卸,连接可靠性更高。
在一些示例中,壳体10内设有间隔开的第一隔板1028和第二隔板1029,第一隔板1028和第二隔板1029将壳体10内的空间分隔成风道a、水泵盛放腔c和容置腔。例如,上述的底壳102内设有第一隔板1028和第二隔板1029,第一隔板1028的两端与底壳102的周壁相连,第二隔板1029的两端与底壳102的周壁相连,第一隔板1028和第二隔板1029间隔开,当面板101盖设在底壳102的敞开侧时,底壳102、第一隔板1028、第二隔板1029和面板101限定出间隔开的风道a、水泵盛放腔c和容置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壳102、第一隔板1028和第二隔板1029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一体件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具体地,参照图9、图16-图17所示,第一换热器30的沿壳体10的周向方向的两端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螺钉孔301,第一隔板1028和第二隔板1029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二螺钉孔1032,第一紧固件穿设于第一螺钉孔301和第二螺钉孔1032。由此,结构简单,便于拆装。
具体地,参照图9和图17-图18所示,第二换热器40的沿壳体10的周向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紧固孔401,壳体10的周壁例如上述的底壳102的内周壁上设有第二紧固孔1033,第二紧固件依次穿设于第二换热器40的第一紧固孔401和底壳102的第二紧固孔1033。由此,结构简单,便于拆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厚度”、“上”、“下”、“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风道,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进气口、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
风轮,所述风轮位于所述风道内;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风道内;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空调器的结构被构造成与所述蒸发器换热后的气流经由所述第一出风通道排出且与所述冷凝器换热后的气流经由所述第二出风通道排出;
接水盘,所述接水盘用于盛接所述蒸发器的冷凝水;
水泵组件,所述水泵组件用于将所述接水盘的冷凝水泵送至所述冷凝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喷水盒,所述喷水盒的底壁上设有多个喷水孔,所述多个喷水孔位于所述冷凝器的正上方,所述水泵组件用于将所述接水盘的冷凝水泵送至所述喷水盒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盒形成为沿所述壳体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喷水孔分成多组喷水孔组,每组所述喷水孔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壳体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所述喷水孔,所述多组喷水孔组在所述风轮的径向方向上间隔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盒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盒上设有卡筋和卡槽中的其中一个,所述壳体上设有所述卡筋和所述卡槽中的另一个,所述卡筋与所述卡槽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周壁上设有凸板,所述凸板的顶壁向下凹入以形成沿所述壳体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凸板的顶壁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凹槽的邻近所述壳体的中心线的一侧,所述缺口限定出所述卡槽;
所述喷水盒的远离所述壳体的中心线的一侧壁面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自由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卡接板,所述卡筋连接在所述喷水盒的远离所述壳体的中心线的一侧壁面和所述卡接板之间,所述卡接板卡设在所述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具有与所述风道间隔开的水泵盛放腔,所述水泵盛放腔与所述接水盘连通,所述水泵组件包括水泵和水管,所述水泵位于所述水泵盛放腔内,所述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相连,所述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水泵盛放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水泵盛放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电机安装板、电机压板和用于驱动所述风轮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压板和所述电机安装板配合以形成电机安装腔,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腔内,所述电机压板和所述电机安装板的至少一个所述壳体可拆卸地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驱动气流由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风道内,进入所述风道内的气流在所述风轮的进一步驱动下其中一部分气流与第一换热器换热,且其余部分气流的至少部分与第二换热器进行换热。
CN202021477877.7U 2020-07-23 2020-07-23 空调器 Active CN213272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7877.7U CN213272926U (zh) 2020-07-23 2020-07-23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7877.7U CN213272926U (zh) 2020-07-23 2020-07-23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72926U true CN213272926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60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77877.7U Active CN213272926U (zh) 2020-07-23 2020-07-23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72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5847A (zh) 一种一体式换新风空调器
CN106678972B (zh)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CN106765848B (zh) 一种一体式换新风空调器
CN109974112B (zh)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CN215597464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3272926U (zh) 空调器
JP3315317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2390506U (zh) 空调器
CN212390504U (zh) 空调器
CN212618805U (zh) 空调器
CN106705230B (zh)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CN21011887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12318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857216U (zh)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CN113970134A (zh) 空调器
CN113970131A (zh) 空调器
CN206478809U (zh) 一种一体式换新风空调器
CN20985720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857200U (zh)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CN210118874U (zh)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CN220624200U (zh) 风管式空调机及空调器
CN21710978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06512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464654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8820951U (zh) 空调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