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8874U -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18874U
CN210118874U CN201920468684.6U CN201920468684U CN210118874U CN 210118874 U CN210118874 U CN 210118874U CN 201920468684 U CN201920468684 U CN 201920468684U CN 210118874 U CN210118874 U CN 210118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pipe
muffler
air condition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686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勇
李艳荣
吴彦东
张文武
孙星星
姚嘉
郑涛
冉靖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686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18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18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18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管机及空调系统。风管机包括:机壳,机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室内换热组件,室内换热组件设在机壳内;室内风机组件,室内风机组件设在机壳内,室内风机组件运转时驱动气流由进风口经室内换热组件吹向出风口;蒸汽管,蒸汽管设在机壳内,蒸汽管具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喷嘴,蒸汽喷嘴用于向朝向出风口流动的气流喷出蒸汽;消声器,消声器可拆卸地连接在蒸汽进口上以对蒸汽降噪。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机,通过设置蒸汽管可增设加湿功能;通过在蒸汽管上设置消声器,可避免蒸汽输入时产生的异音;通过将消声器可拆卸连接,可使用户根据需求进行是否使用消声器的选择。

Description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央空调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室内换热器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从而降低或提高室内环境温度。由于空调的使用室内无法开窗通风,有的地区室内空气过干,中央空调的加湿功能应运而生。空调的加湿器一般通过加热水箱烧开再将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室内,现有技术的加湿领域中也出现过采用湿膜、超声波等其他技术手段制造蒸汽。无论哪种加湿器,当应用到中央空调时,均会由于要调节的对象空间过大(如商场、医院、写字楼等),蒸汽需求量大,会衍生各种问题影响用户体验。但增加加湿功能的中央空调尚还处于研发阶段,市场应用实践少,这些问题还没有被注意及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管机,这种风管机在增加增湿功能的同时,可避免增湿带来的噪音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风管机的空调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室内换热组件,所述室内换热组件设在所述机壳内;室内风机组件,所述室内风机组件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室内风机组件运转时驱动气流由所述进风口经所述室内换热组件吹向所述出风口;蒸汽管,所述蒸汽管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蒸汽管具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喷嘴,所述蒸汽喷嘴用于向朝向所述出风口流动的气流喷出蒸汽;消声器,所述消声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蒸汽进口上以对蒸汽降噪。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机,通过设置蒸汽管可增设加湿功能;通过在蒸汽管上设置消声器,可避免蒸汽输入时产生的异音;通过将消声器可拆卸连接,可使用户根据需求进行是否使用消声器的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汽管的设有所述蒸汽进口的一端从所述机壳内伸出,所述消声器位于所述机壳的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声器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蒸汽管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汽管的端部设有带外螺纹的第一管接头,所述消声器的一端设有带外螺纹的第二管接头,所述消声器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管接头螺纹连接的螺母,所述第一管接头和所述第二管接头的公称直径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声器通过软管连接所述蒸汽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声器外侧包有防震层或者消音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汽管位于所述室内换热组件和所述室内风机组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水平方向上所述蒸汽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室内换热组件的主体长度,所述蒸汽管上设有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所述蒸汽喷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声器内设有挡片以将所述消声器内部分出多个消音腔,所述挡片上设有穿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汽管上设有用于向所述室内换热组件引出冷凝水的冷凝水导向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换热组件具有用于进出冷媒的冷媒管,所述冷媒管穿设在所述机壳上,所述蒸汽管的所述蒸汽进口的一端与所述冷媒管位于所述机壳的同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包括:风管机,风管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风管机;加湿器,加湿器内设有至少一个加湿单元,每个加湿单元均具有蒸汽出口,蒸汽出口通过蒸汽引管连接风管机的蒸汽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通过设置风管和加湿器,空调系统具备了加湿功能;通过在风管机上可拆卸设置消声器,从而用户可选择是否使用消声器,当使用消声器时可利用消声器降低蒸汽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风管机装上消声器时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风管机未装消声器时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沿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蒸汽管、消音器装配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蒸汽管、消音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风管机100、
机壳1、进风口11、出风口12、挂耳13、
室内换热组件2、冷媒管20、
室内风机组件3、风轮31、电机32、
蒸汽管4、蒸汽喷嘴41、出水孔42、冷凝水导向结构43、蒸汽进口46、第一管接头47、
支撑结构44、支撑板440、第一折板441、第二折板442、连接孔443、支撑半孔444、
消声器5、内凸环55、第二管接头57、螺母58、
接水盘6、出水管61、
加湿器200、加湿单元210、蒸汽出口211、吊耳201、进水口212、排水口213、储水箱2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机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机100,如图1-图4所示,包括:机壳1、室内换热组件2、室内风机组件3、蒸汽管4和消声器5,室内换热组件2、室内风机组件3、蒸汽管4均设在机壳1内。其中,机壳1具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室内风机组件3运转时驱动气流由进风口11经室内换热组件2吹向出风口12。风管机100为人们常说的中央空调的室内机,该风管机100通过室内换热组件2与室内空气换热,从而对室内环境制冷或者加热。
具体地,蒸汽管4具有蒸汽进口46,蒸汽进口46可以与蒸汽发生器相连,从而为蒸汽管4输入蒸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位于风管机100外侧,蒸汽发生器可以是空调系统结构的一部分,蒸汽发生器也可以是另购置的独立家用电器,此时蒸汽发生器可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风管机100使用,这里对蒸汽发生器的类型及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发生原理均不作限定。
蒸汽管4上设有蒸汽喷嘴41,蒸汽喷嘴41用于向朝向出风口12流动的气流喷出蒸汽,从而蒸汽管4工作时可将吹向室内环境的空气进行加湿。
消声器5与蒸汽管4的蒸汽进口46相连,从而消声器5可以从源头上对输入蒸汽管4的蒸汽降噪。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风管机100要换热的空间通常较大,因此配合风管机100运转的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发生量需求非常大。例如当风管机100安装在机场、饭店、商场等场所时,一台风管机100可能需要针对几十甚至上百立方米的空间换热。即使风管机100 安装在普通居民房屋室内,人们对风管机100与其他空调器的期待值是不同的,风管机100相对其他空调器而言也确实换热能力更强,使室内各角落均能很好制冷或者制热。因此当风管机100上配置加湿功能时,风管机100能输出的湿气量也需适应加湿空间要求。如果风管机100在需要大量蒸汽,而蒸汽发生器无法提供时,该功能相当于失效。
正是由于风管机100在加湿时需要的蒸汽量过大,因此会对风管机100正常使用带来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其他类型的空调器中一般不会出现,因为其他类型空调器需要面对的换热空间小,蒸汽需求量少,少量蒸汽情况下这些问题难以被发现。
具体而言,当风管机100开启加湿功能时,蒸汽发生器可向蒸汽管4输送大量蒸汽,蒸汽通过蒸汽管4的蒸汽喷嘴41喷出,使吹向室内环境的空气湿度大大提升。
因蒸汽从外机进入内机时存在气压差,因此外部蒸汽进入蒸汽管4内存在异音,如蒸汽冲刷声“噗、噗、噗”,如水滴声“嘀嗒、嘀嗒”等等,且蒸汽量越大时异音会越大。这些声音不同于气流吹动的嗡嗡声,容易让听到的人产生漏水或者气阀坏掉的错觉。为此在蒸汽管4上设置消声器5,使蒸汽的异音能够降低,可大大提升具有加湿功能的风管机100的品质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消声器5可拆卸地连接在蒸汽管4上,消声器5可以是标配也可以是选配,这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是否使用消声器5。具体而言,在上文中提到蒸汽发生量越大,蒸汽管4异音就会越大。而不同使用环境下,风管机100对蒸汽需求量是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蒸汽需求量选择是否购买、安装消声器5。消声器5的可拆卸安装,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灵活选择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机壳1上设有挂耳13,挂耳13用于吊装,即风管机100通过挂耳13吊装在屋顶上,这样风管机100送风距离更远。
可选地,机壳1为长方体形,整体在高度方向尺寸最短,即机壳1呈扁平状,以减小占用高度。在有的示例中,机壳1也可为圆柱体形,圆柱体的轴线沿上下方向设置,这里对机壳1的形状不作限制。
其中,机壳1上设有用于吹入气流的进风口11和用于吹出气流的出风口12,在图3的示例中,进风口11、出风口12分别设在机壳1的前后两侧。在其他示例中,进风口 11、出风口12的设置位置多种多样,例如有的示例中,机壳1的四周均设有出风口12,机壳1在底部设置有进风口11,还有的示例中,机壳1在进风口11、出风口12处分别设置引风管,使风管机100安装后,其进风位置和出风位置不受风管机100的机壳1安装位置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室内风机组件3包括风轮31和电机32,风轮31的类型多样,图3中风轮31为离心风轮,其他示例中风轮31也可为贯流风轮、斜流风轮等。在图3的示例中,风轮31为两个,电机32的电机轴同时与两个风轮31相连,以增加气流量,扩大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换热组件2的蒸发器有多种形状,在图3的示例中蒸发器为V形,有的示例中蒸发器为直板形,还有的示例中蒸发器折出三段或者四段,这里不作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室内换热组件2和室内风机组件3的设置形式可以有多样。例如在图3和图4的示例中,室内风机组件3设置在室内换热组件2的水平一侧。在有的示例中,室内换热组件2环绕室内风机组件3设置,室内风机组件3从底部进风后,朝向四周吹出,使四周的室内换热组件2均能受到强空气对流带来的换热。
具体地,如图4所示,风管机100还包括设在室内换热组件2下方的接水盘6,接水盘6用于盛接从室内换热组件2上流下的冷凝水。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接水盘6 具有穿设在机壳1上的出水管61,出水管61将接水盘6收集的冷凝水向外排出,例如排到室外,或者排到下水道或者水池处,避免冷凝水从机壳1的缝隙处直接溢出。
具体地,如图1所示,室内换热组件2具有用于进出冷媒的冷媒管20,冷媒管20 穿设在机壳1上。这里,冷媒管20与室外机相连,冷媒管20有两根,分别用于流入和流出冷媒。
在一些实施例中,蒸汽管4位于室内换热组件2和室内风机组件3之间,气流从室内风机组件3发出后,经过蒸汽管4之后再经过室内换热组件2,之后再进入室内。在该实施例中,蒸汽管4的形状与其位置相匹配。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室内风机组件3设置在室内换热组件2 的水平一侧,蒸汽管4沿水平方向设置在二者之间。
具体地,如图3所示,蒸汽管4沿室内换热组件2的长度方向延伸,在蒸汽管4的延伸方向上设有间隔开的多个蒸汽喷嘴41,这样可以扩大蒸汽喷出范围,提高加湿均匀度。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蒸汽管4的长度大于室内换热组件2的主体长度,这样在室内换热组件2的主体的全长度范围内都能得到加湿,加湿均匀性能进一步提高。这里室内换热组件2的主体,指的是室内换热组件2用来换热的部分。
具体地,蒸汽管4可形成直管状,这样不仅方便加工,而且能避免蒸汽管4对气流造成过大阻碍。在其他示例中,例如当室内换热组件2设在室内风机组件3四周时,可将蒸汽管4形成环状(如圆状、方状),从而使吹向四周的气流都能加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蒸汽管4的设有蒸汽进口46的一端从机壳1内伸出,消声器5位于机壳1的外部。这样设置,将消声器5作为风管机100的外部接管,在拆装消声器5时均不用打开机壳1,拆装非常方便,而且消声器5不用占用机壳1内部空间,从而使加湿功能的设置对风管机100的原有结构影响不大。而且由于消声器5的拆装不需要打开机壳1,也就避免用户不当拆机导致对内部元件的损坏。由于消声器5本身存在噪音,消声器5可以装在风管机100噪音要求不高的角落。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消声器5的安装位置可以不限于此,例如,机壳1上可预留安装口(图未示出),蒸汽管4的蒸汽进口46正对安装口设置。当需要安装消声器5 时,可将消声器5插入安装口接上蒸汽进口46;当不需要安装消声器5,外部蒸汽引管也可插入安装口接上蒸汽进口46。此时消声器5可以全部藏入机壳1内,也可一部分在机壳1内一部分在机壳1外。
具体地,消声器5可拆卸连接到蒸汽管4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在上文中提到的插接连接方式等。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消声器5通过螺纹连接在蒸汽管4上,螺纹连接方式一方面安装操作简单,另一方面连接可靠性较高,螺纹连接的成本较低。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蒸汽管4的端部设有带外螺纹的第一管接头47,消声器5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第一管接头47螺纹连接的螺母58。安装时拧动螺母58或者第一管接头47,就能使蒸汽管4的端部与消声器5压紧,达到连接蒸汽管4和消声器5的目的。当然,螺纹连接的方式还可以是其他方式,例如将消声器5的一端与蒸汽管4的端部分别设有箍圈,两个箍圈之间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等。
更具体地,消声器5的另一端设有带外螺纹的第二管接头57,第一管接头47和第二管接头57的公称直径相等。这样外部的蒸汽引管可以与第一管接头47、第二管接头 57螺纹连接,即拆下消声器5时蒸汽引管可以与蒸汽管4直接螺纹连接,装上消声器5 时蒸汽引管可以与消声器5直接螺纹连接,不需要另配置转换接头,节省了零件数量。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消声器5通过软管(图未示出)连接蒸汽管4,这种连接方式使消声器5与蒸汽管4之间连接处不易受外部冲击而折断,而且消声器5的噪音、振动能较少地向蒸汽管4传递,从而进一步降低噪音。另外,软管的长度是可伸缩的,即消声器5与蒸汽管4之间中间长度可调,从而可以根据实际安装空间调节消声器5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消声器5外侧可包有防震层,如防震胶等。消声器5外侧可包有消音层,如隔音棉等。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消声器5自身的噪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消声器5安装后与蒸汽管4的相对位置关系不限,在图5的示例中,消声器5与圆筒形,消声器5与蒸汽管4同轴设置。在其他示例中,消声器5也可以与蒸汽管4垂直设置,或者呈一定夹角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消声器5的最低处与蒸汽管4相连以向蒸汽管4导出冷凝水,这样可避免消声器5内存水,从而避免过多水影响容积。
具体地,蒸气管4上设有出水孔42,蒸气管4内的冷凝水及从消声器5流入的冷凝水均从出水孔42处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消声器5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例如,消声器5仅仅只有一个壳体,这样高压气体在进入消声器5后由于空间变大,从而泄压,这样蒸汽再流向蒸汽管4只不会发出过大的噪音。又例如,为提高降噪效果,消声器5内设置有消音材料,如消声器5内填空有降噪球或者降噪网等,有的示例中消声器5内填充有降噪丝(如铁丝),降噪丝不规则地缠绕在消音腔内,当蒸汽充入消音腔内,气流会带动降噪丝颤动,从而消耗气流的能量,尤其能够气流流动更加平顺,减少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消声器5内设有挡片以将消声器5内部分出多个消音腔,挡片上设有穿气孔。多个消音腔的设置,可实现多层泄压,从而进一步减少噪音。针对多个消音腔,可以设计多种消音方案,例如利用各消音腔气压递减的特性,在各消音腔内填充各种消音材料。又例如在其中一个消音腔内填充消音材料,其他消音腔设计为空腔。
具体地,挡片与消声器5的轴线相垂直,另外,挡片的底部与消声器5的底壁之间间隔开以限定出穿气孔。这样该穿气孔不仅能使蒸汽穿过,也能使冷凝水流过,从而方便消声器5内冷凝水的排空。
在其他示例中,挡片上设置有多个小孔,气流在过孔时利用气流带动挡片的振动来降低流速、降低噪音。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挡片也可将消声器5内间隔出迂回的流道,或者挡片也可设计成其他形式,这里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消声器5上设有内凸环55,从而方便挡片的定位。可选地,内凸环55由消声器5的周壁向内凹入而成,内凸环55为一圈圆环形,从而方便加工。
进一步地,消声器5的蒸汽入口处高于消音腔的底端,这样可以避免冷凝水回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4所示,蒸汽管4上设有用于向室内换热组件2引出冷凝水的冷凝水导向结构43。这里,由于冷凝水的温度通常较高,可能达到80-90度,如果蒸汽管4内的冷凝水直接向下滴落,落到高温冷凝水的部件容易受损。而设置冷凝水导向结构43将高温冷凝水导向室内换热组件2,利用室内换热组件2的换热特性可以降低高温冷凝水的危害。
具体而言,当风管机100处于加热状态时,即室内换热组件2向流经的空气释放热量,此时高温冷凝水流向室内换热组件2时会吸收热量。由于高温冷凝水自身温度较高,因此高温冷凝水会快速蒸发成蒸汽,达到进一步加湿作用。当风管机100处于制冷状态时,即室内换热组件2向流经的空气释放冷量,此时高温冷凝水流向室内换热组件2时会吸收冷量而迅速降温。降温后的冷凝水滴落到其他部件上,不易烫坏部件。
具体地,如图5所示,蒸汽管4的底部设有出水孔42,冷凝水导向结构43连接在蒸汽管4的底部以接引出水孔42的水。如图5和图4所示,在向下方向上冷凝水导向结构43朝向室内换热组件2倾斜延伸设置,这样冷凝水顺应重力作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也顺应气流流动作用力,从而冷凝水能够更有效地朝向室内换热组件2流动。
在图5的示例中,蒸汽管5上设有一排蒸汽喷嘴41,从而分散蒸汽,使气流能够被均匀加湿。蒸汽管5上设有两个出水孔42,蒸汽管5底部对应每个出水孔42设有一处冷凝水导向结构43。每个冷凝水导向结构43类似于滑梯的形状,将冷凝水向下导流。冷凝水导向结构43的截面为向上开口的U形,两侧可挡住气流冲击。在该示例中,每个冷凝水导向结构43大体与蒸汽管4的直径相等,这样设置是避免造成过大风阻导致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蒸汽管4通过支撑结构44架设在机壳1内,如图5所示,支撑结构44包括多个间隔开设置的支撑板440。这样可使蒸汽管4能够牢固地设置在机壳1内,避免吹落、吹散。
具体地,如图5所示,每个支撑板440均弯折成多段,每一段均参与不同的功能。更具体地,每个支撑板440均包括第一折板441和第二折板442,第一折板441上设有用于连接螺钉的连接孔443,第二折板442竖向设置且上边沿设有支撑半孔444,蒸汽管4架在支撑半孔444内。这样第一折板441通过螺钉连接到临近的部件上,而第二折板442支撑蒸汽管4,利用蒸汽管4的重力使支撑更加稳固。需要说明的是,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可选地,如图5所示,支撑结构44一共设有两个支撑板440,均架在蒸汽管4的下方,位于蒸汽管4的两端,从而减少风阻。
具体地,支撑板440与蒸汽管4之间焊接连接,从而提高连接牢固性。
进一步地,第二折板442与气流流动方向相一致,如图4中气流由后向前流动,第二折板442与前后方向相平行,这样可进一步减小风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蒸汽管4的设有蒸汽进口46的一端与冷媒管20位于机壳1的同一侧壁上。这样,便于检修与安装维护。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出水管 61与冷媒管20位于机壳1的同一侧壁上,能进一步便于检修与安装维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包括:风管机100和加湿器200,风管机100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风管机100,对于风管机100的结构这里不再赘述。当然,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外机,室外机的结构已为现有技术,这里也不再细述。
具体地,空调系统中风管机100可为一个或者并联的多个,这样可对多处室内空间换热。空调系统中室外机也可为一个或多个,多个室外机或串联或并联,这里不作限制。
具体地,空调系统中加湿器200可为一个或多个,根据需要加湿器200的蒸汽发生量可调。其中,加湿器200即为上文所述的蒸汽发生器。
如图7所示,加湿器200可以是空调器的附属部件,即客户购买空调器时空调器就带有加湿器200;加湿器200也可以是独立部件,在购买时客户根据需要考虑是否要配置加湿器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加湿器200内设有至少一个加湿单元210,每个加湿单元210均具有蒸汽出口211,蒸汽出口211通过蒸汽引管连接风管机100的蒸汽管 4。可以理解的是,当加湿器200内设有多个加湿单元210时,多个加湿单元210可配置一个风管机100使用,多个加湿单元210可配置多个风管机100使用。例如房间数量为四间,风管机100有四个,图7所示的加湿器200内设有四个加湿单元210,每个加湿单元210仅连接一个风管机100,此时每个加湿单元210的蒸汽发生量可根据每个房间的加湿需求的不同调节。
具体地,如图7所示,加湿器200具有进水口212,进水口212引入的水分配到各加湿单元210中,以向各加湿单元210供应水。更具体地,如图7所示,加湿器200具有排水口213,加湿单元210具有排污功能,在长期使用后加湿单元210通过排水口213 向外排出污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湿器200的安装方式、与水源连接方式有多种,因此加湿器200的进水、排水也有多种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器200安装的位置较低,加湿器200可以安装在墙壁上,或者加湿器200可随意搬动且可放置在地面、桌面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加湿器200上设有吊耳201,加湿器200通过吊耳201吊装到屋顶,这样可避免加湿器 200占用地面的活动空间,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具体地,吊耳201设置在加湿器200 的外周侧壁上,加湿器200内部大部分重量部件均固定在加湿器200的顶壁和侧壁上。加湿器200的底盖为可拆卸盖,从而便于底盖拆开维修。
加湿器200补水可以采用人工补水的方式,例如当加湿器200安装位置较低时,人们可以直接往进水口212内灌水。加湿器200进水也可以采用自动进水的方式,例如加湿器200内设有储水箱220,储水箱220内储存有足够量水。工作容器2具有补水口23,补水口23与储水箱220相连,各加湿单元210可从储水箱220处补水。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加湿器200的进水口212与净水机相连,这样补入加湿器200的水均是经净水机净化后的水,这样可以使加湿器200制出的蒸汽清洁度更高。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加湿器200的进水口212与自来水水龙头相连,当加湿器200需要进水时,水龙头打开,这样可以利用市政水压将水泵到加湿器200中,减少了补水泵的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器200上设有连接排水口213的排水管,排水管的下端可以连接废水箱,或者排水管的下端直接引到马桶、水槽处,在加湿单元210排污时水仅通过重力就能流出加湿器200,加湿器200排水方式较简单。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通过对风管机100内设置针对蒸汽降噪的消声器5,从而使风管机100能够出风加湿的同时,降低风管机100内部噪音,提高了用户体验感及使用舒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其他构成例如压缩机和节流元件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室内换热组件,所述室内换热组件设在所述机壳内;
室内风机组件,所述室内风机组件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室内风机组件运转时驱动气流由所述进风口经所述室内换热组件吹向所述出风口;
蒸汽管,所述蒸汽管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蒸汽管具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喷嘴,所述蒸汽喷嘴用于向朝向所述出风口流动的气流喷出蒸汽;
消声器,所述消声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蒸汽进口上以对蒸汽降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的设有所述蒸汽进口的一端从所述机壳内伸出,所述消声器位于所述机壳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蒸汽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的端部设有带外螺纹的第一管接头,所述消声器的一端设有带外螺纹的第二管接头,所述消声器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管接头螺纹连接的螺母,所述第一管接头和所述第二管接头的公称直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通过软管连接所述蒸汽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外侧包有防震层或者消音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位于所述室内换热组件和所述室内风机组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方向上所述蒸汽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室内换热组件的主体长度,所述蒸汽管上设有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所述蒸汽喷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内设有挡片以将所述消声器内部分出多个消音腔,所述挡片上设有穿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上设有用于向所述室内换热组件引出冷凝水的冷凝水导向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组件具有用于进出冷媒的冷媒管,所述冷媒管穿设在所述机壳上,所述蒸汽管的所述蒸汽进口的一端与所述冷媒管位于所述机壳的同一侧。
12.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管机,所述风管机为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机;
加湿器,所述加湿器内设有至少一个加湿单元,每个所述加湿单元均具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通过蒸汽引管连接所述风管机的所述蒸汽管。
CN201920468684.6U 2019-04-08 2019-04-08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Active CN210118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8684.6U CN210118874U (zh) 2019-04-08 2019-04-08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8684.6U CN210118874U (zh) 2019-04-08 2019-04-08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18874U true CN210118874U (zh) 2020-02-28

Family

ID=69612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68684.6U Active CN210118874U (zh) 2019-04-08 2019-04-08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188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4928A (zh) * 2020-06-01 2020-08-2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4928A (zh) * 2020-06-01 2020-08-2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87398U (zh) 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109974112B (zh)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KR20080059755A (ko) 천정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09857216U (zh)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CN210118874U (zh)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CN209857200U (zh)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KR20160031657A (ko) 열회수형 환기장치용 분배박스 및 이를 구비한 열회수형 환기장치
CN21011887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5913151B2 (ja) 冷暖房換気システム
CN21012318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KR102043661B1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KR101950418B1 (ko) 벽걸이형 다기능 실내 공기조화시스템
KR20070053950A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의 덕트
CN109974119B (zh)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JP6618517B2 (ja) 空調構造体
CN207455730U (zh) 一种前后出风吊顶式厨房空调
CN20985720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118979U (zh) 空调加湿器的消声器、空调加湿器和空调器
CN210241950U (zh) 空调加湿器的消声器、空调加湿器和空调器
JP2013092330A (ja) 空気熱交換システム及び使用する空気熱交換器
CN214501509U (zh) 具有换气功能的空调
CN215062465U (zh) 风管机及空调器
CN219014493U (zh) 一种恒温恒湿机
WO2021082328A1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237865B (zh) 一种多联式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