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69612U - 一种步行街逃生门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步行街逃生门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69612U
CN213269612U CN202021907694.4U CN202021907694U CN213269612U CN 213269612 U CN213269612 U CN 213269612U CN 202021907694 U CN202021907694 U CN 202021907694U CN 213269612 U CN213269612 U CN 213269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seat body
frame
window
electric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076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炯
韩世昌
曹超操
斯振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ed Star Macallin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ed Star Macallin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ed Star Macallin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ed Star Macallin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076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69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69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696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步行街逃生门窗,门框之间左右相连,每个门框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门扇,门扇均通过若干个合页与门框侧面相连,每个门扇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支座,门框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横梁,横梁表面均设置有转动座,抱箍与横梁表面的转动座相连,电缸表面开设有凹槽,抱箍与电缸表面的凹槽相连,电缸的活塞端与支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门扇的上端和下端均连接有一个电缸,双电缸推拉门扇,推拉力大大提高,保证能够顺利推开,保证安全性,门框的外框内侧开设有密封槽,门扇与外框的密封槽相配合并与密封条相接,大大提高了密封性,采用多道门框,和逃生外墙维护相配合,位于室内,美观性得到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步行街逃生门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逃生门窗技术,具体为一种步行街逃生门窗。
背景技术
大型建筑物如购物中心等在内部普遍设置步行街。步行街的人流设计容量较大,为安全考虑,需要在周边设置逃生门窗。现有技术中,逃生门窗安全性较差,需要人工开门,效率较低,并且密封性较差,目前,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步行街逃生门窗,门扇的上端和下端均连接有一个电缸,双电缸推拉门扇,推拉力大大提高,保证能够顺利推开,保证安全性;门框的外框内侧开设有密封槽,门扇与外框的密封槽相配合并与密封条相接,大大提高了密封性;采用多道门框,和逃生外墙维护相配合,位于室内,美观性得到保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步行街逃生门窗,包括门窗主体及电动机构;
所述门窗主体包括门框及门扇,所述门框有若干个,所述门框之间左右相连,每个所述门框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门扇,所述门扇均通过若干个合页与门框侧面相连,每个所述门扇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支座,所述门框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表面均设置有转动座;
所述电动机构包括电缸及抱箍,所述抱箍与横梁表面的转动座相连,所述电缸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抱箍与电缸表面的凹槽相连,所述电缸的活塞端与支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门框包括外框、内框及侧板,所述外框两侧通过两个侧板与内框两侧相连,所述外框顶端通过若干个连接板与内框顶端相连,所述外框底端通过若干个连接板与内框底端相连,所述连接板还与横梁相连,所述外框的内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条,当门扇关闭时所述门扇的边沿设置于外框的密封槽内并与密封条相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门扇侧面的合页至少有四个,每个所述门扇侧面所设置的合页一一对应、且相对应的合页的高度一致,保证各个门扇的合页高度一致,从而保证门扇不会脱落或下沉。
优选的,所述门扇内部设置有中空钢化玻璃,所述中空钢化玻璃的内腔中填充有氩气,降低中空钢化玻璃的传热系数。
优选的,所述抱箍包括抱箍主体、紧固耳板及转盘,所述抱箍主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紧固耳板,所述抱箍主体的顶端通过连杆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与转动座相配合,实现抱箍的自转,以配合电缸角度的变化。
优选的,所述转动座包括左座体和右座体,所述左座体及右座体均为半圆形结构,所述左座体及右座体外侧均设置有法兰板,所述左座体及右座体通过法兰板与横梁下表面相连,所述左座体及右座体内部均开设有半圆形腔,当左座体和左座体相互配合时,左座体及右座体内部的半圆形腔组成一个整圆形腔,所述转盘设置于由左座体的半圆形腔和右座体的半圆形腔组成的整圆形腔内,该结构的转动座实现和抱箍相配合,以保证抱箍的转动,并且便于抱箍的拆卸及更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门扇的上端和下端均连接有一个电缸,双电缸推拉门扇,推拉力大大提高,在发生安全事件时,可以由电信号控制即时开启,保证安全性。
(2)门框的外框内侧开设有密封槽,门扇与外框的密封槽相配合并与密封条相接,大大提高了密封性。
(3)采用多道门框,和逃生外墙维护相配合,位于室内,美观性得到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门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门框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转动座和抱箍结构及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门框1、门扇2、合页3、支座4、横梁5、转动座6、电缸7、抱箍8、中空钢化玻璃9、外框101、内框102、侧板103、连接板104、密封槽105、左座体601、右座体602、抱箍主体801、紧固耳板802、转盘803、连杆8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两侧”、“一端”、“另一端”“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步行街逃生门窗,包括门窗主体及电动机构;门窗主体包括门框1及门扇2,门框1有若干个,门框1之间左右相连,每个门框1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门扇2,门扇2内部设置有中空钢化玻璃9,中空钢化玻璃9的内腔中填充有氩气,门扇2均通过若干个合页3与门框1侧面相连,每个门扇2侧面的合页3至少有四个,每个门扇2侧面所设置的合页3一一对应、且相对应的合页3的高度一致,每个门扇2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支座4,门框1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横梁5,横梁5表面均设置有转动座6;电动机构包括电缸7及抱箍8,抱箍8与横梁5表面的转动座6相连,电缸7表面开设有凹槽,抱箍8与电缸7表面的凹槽相连,电缸7的活塞端与支座4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门框1包括外框101、内框102及侧板103,外框101两侧通过两个侧板103与内框102两侧相连,外框101顶端通过若干个连接板104与内框102顶端相连,外框101底端通过若干个连接板104与内框102底端相连,连接板104还与横梁5相连,外框101的内侧开设有密封槽105,密封槽105内设置有密封条,当门扇2关闭时门扇2的边沿设置于外框101的密封槽105内并与密封条相接。
抱箍8包括抱箍主体801、紧固耳板802及转盘803,抱箍主体801两端分别设置有紧固耳板802,抱箍主体801的顶端通过连杆804设置有转盘803,转盘803与转动座6相配合;转动座6包括左座体601和右座体602,左座体601及右座体602均为半圆形结构,左座体601及右座体602外侧均设置有法兰板,左座体601及右座体602通过法兰板与横梁5下表面相连,左座体601及右座体602内部均开设有半圆形腔,当左座体601和左座体601相互配合时,左座体601及右座体602内部的半圆形腔组成一个整圆形腔,转盘803设置于由左座体601的半圆形腔和右座体602的半圆形腔组成的整圆形腔内。
安装方法及使用原理:首先将外框101、内框102及侧板103相互焊接,组成门框1,随后将多个门框1左右连接,并在上端焊接横梁5,横梁5跨接于所有的门框1顶端及底端,随后在顶端的横梁5上表面焊接若干个连接板104,并将连接板104两端分别与外框101和内框102焊接,再在底端的横梁5下表面焊接若干个连接板104,并将连接板104两端分别与外框101和内框102焊接,完成门框1的组装,接着将门框1安装在既定位置,将门扇2与至少四个合页3相连,并通过合页3与各个门框1的外框101相连,完成与门框1的连接,随后将抱箍8的转盘803放置在转动座6的左座体601和右座体602内,并通过法兰板将左座体601和右座体602固定在横梁5表面,最后将电缸7插在抱箍8内,并使抱箍8卡在电缸7的凹槽内,拧紧保护的紧固耳板802,再将电缸7的活塞端与支座4通过转轴相连,使用时,打开电缸7,使电缸7的活塞端伸出,将门扇2推开。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门扇2的上端和下端均连接有一个电缸7,双电缸7推拉门扇2,推拉力大大提高,保证能够顺利推开,保证安全性;门框1的外框101内侧开设有密封槽105,门扇2与外框101的密封槽105相配合并与密封条相接,大大提高了密封性;采用多道门框1,和逃生外墙维护相配合,位于室内,美观性得到保障。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最后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步行街逃生门窗,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窗主体及电动机构;
所述门窗主体包括门框(1)及门扇(2),所述门框(1)有若干个,所述门框(1)之间左右相连,每个所述门框(1)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门扇(2),所述门扇(2)均通过若干个合页(3)与门框(1)侧面相连,每个所述门扇(2)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支座(4),所述门框(1)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横梁(5),所述横梁(5)表面均设置有转动座(6);
所述电动机构包括电缸(7)及抱箍(8),所述抱箍(8)与横梁(5)表面的转动座(6)相连,所述电缸(7)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抱箍(8)与电缸(7)表面的凹槽相连,所述电缸(7)的活塞端与支座(4)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步行街逃生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包括外框(101)、内框(102)及侧板(103),所述外框(101)两侧通过两个侧板(103)与内框(102)两侧相连,所述外框(101)顶端通过若干个连接板(104)与内框(102)顶端相连,所述外框(101)底端通过若干个连接板(104)与内框(102)底端相连,所述连接板(104)还与横梁(5)相连,所述外框(101)的内侧开设有密封槽(105),所述密封槽(105)内设置有密封条,当门扇(2)关闭时所述门扇(2)的边沿设置于外框(101)的密封槽(105)内并与密封条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步行街逃生门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门扇(2)侧面的合页(3)至少有四个,每个所述门扇(2)侧面所设置的合页(3)一一对应、且相对应的合页(3)的高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步行街逃生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2)内部设置有中空钢化玻璃(9),所述中空钢化玻璃(9)的内腔中填充有氩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步行街逃生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8)包括抱箍主体(801)、紧固耳板(802)及转盘(803),所述抱箍主体(801)两端分别设置有紧固耳板(802),所述抱箍主体(801)的顶端通过连杆(804)设置有转盘(803),所述转盘(803)与转动座(6)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步行街逃生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6)包括左座体(601)和右座体(602),所述左座体(601)及右座体(602)均为半圆形结构,所述左座体(601)及右座体(602)外侧均设置有法兰板,所述左座体(601)及右座体(602)通过法兰板与横梁(5)下表面相连,所述左座体(601)及右座体(602)内部均开设有半圆形腔,当左座体(601)和左座体(601)相互配合时,左座体(601)及右座体(602)内部的半圆形腔组成一个整圆形腔,所述转盘(803)设置于由左座体(601)的半圆形腔和右座体(602)的半圆形腔组成的整圆形腔内。
CN202021907694.4U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步行街逃生门窗 Active CN213269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07694.4U CN213269612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步行街逃生门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07694.4U CN213269612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步行街逃生门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69612U true CN213269612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37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07694.4U Active CN213269612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步行街逃生门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696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00188C (en) Casement window assembly with windload and impact resistance
CN213269612U (zh) 一种步行街逃生门窗
CN210977124U (zh) 高密封性能平移推拉门窗
CN202970365U (zh) 三腔三密高强节能环保窗
CN102296731A (zh) 隔热幕墙
CN104074437B (zh) 节能安全推拉窗
CN101135227A (zh) 一种新型内开平开推拉窗
CN218522589U (zh) 一种气密性好的铝合金门窗
CN206110987U (zh) 一种被动式门窗框型材
CN218454667U (zh) 一种便于启闭的双开式密封窗
CN219638688U (zh) 一种便于启闭的单开式密封窗
CN215565326U (zh) 一种铝合金窗户的框架结构
CN220118031U (zh) 一种密封型铝合金门窗
CN218970996U (zh) 一种多向锁合的铝合金门窗
CN2382810Y (zh) 钢塑复合门窗
CN214330370U (zh) 一种铝合金玻璃门窗装配结构
CN219012359U (zh) 一种防脱落铝合金门窗结构
CN220687385U (zh) 一种气动风门装置
CN112431538B (zh) 一种内开式隔音型门窗型材
CN217380283U (zh) 铝合金窗加强中挺可拆装连接装置
CN215056909U (zh) 一种用于推拉窗的密封装置
CN216690858U (zh) 一种适用型强的洁净门结构
CN215718149U (zh) 一种防止雨水的高强度铝合金门窗
CN217925522U (zh) 一种密封性铝合金门窗
CN202483348U (zh) 塑铝塑复合门窗型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