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53882U - 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53882U
CN213253882U CN202021596802.0U CN202021596802U CN213253882U CN 213253882 U CN213253882 U CN 213253882U CN 202021596802 U CN202021596802 U CN 202021596802U CN 213253882 U CN213253882 U CN 213253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ixing
shell
housing
sti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968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henghui Ming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Xinhe Teng 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Xinhe Teng 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Xinhe Teng 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968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538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53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538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阻垢剂混合装置包括第一混合机构、第二混合机构与搅拌机构,所述混合管中部凹陷设置,所述第一进水管与所述第二进水管分别连通于所述混合管的两端,所述第二进水管远离所述混合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壳连通,所述连接管连通于所述混合管的中部,所述排水管与所述第一外壳连通,所述排药管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搅拌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第二搅拌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转轴键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搅拌件、所述第二搅拌件固定连接,该阻垢剂混合装置增加污水与阻垢剂的混合效果,进而提升阻垢剂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阻垢剂具有能分散水中的难溶性无机盐、阻止或干扰难溶性无机盐在金属表面的沉淀、结垢功能。在污水处理时,加入阻垢剂可减少排污,提高水的利用率。在循环水处理时,阻垢剂需要与污水进行混合,现有的阻垢剂为直接加入污水进行混合,污水与阻垢剂的混合效果不够好,降低了阻垢剂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阻垢剂为直接加入污水进行混合,污水与阻垢剂的混合效果不够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包括第一混合机构、第二混合机构与搅拌机构。
所述第一混合机构包括第一外壳、进水件与排水管,所述进水件包括第一进水管、混合管、第二进水管与连接管,所述混合管中部凹陷设置,所述第一进水管与所述第二进水管分别连通于所述混合管的两端,所述第二进水管远离所述混合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壳连通,所述连接管连通于所述混合管的中部,所述排水管与所述第一外壳连通。
所述第二混合机构包括第二外壳、排药管、加药管与加水管,所述排药管、所述加药管与所述加水管均连通于所述第二外壳,所述排药管与所述连接管连通。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件、转轴、第二搅拌件与电机,所述第一搅拌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第二搅拌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所述转轴键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搅拌件、所述第二搅拌件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合机构与所述第二混合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三混合机构,所述第三混合机构包括第三外壳,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第三搅拌件,所述第三搅拌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外壳内,所述第三搅拌件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外壳也连通有所述排药管、所述加药管与所述加水管,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三外壳上的排药管均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三外壳上的排药管均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三外壳上的所述加水管均安装有第二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三外壳顶部均为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外壳、所述第三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依次固定安装,所述第二外壳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盖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三外壳底部均固定胶接有橡胶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设置为流量调节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加药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三外壳的侧面上部,所述加药管倾斜向上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加药管固定安装有堵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搅拌件、所述第二搅拌件与所述第三搅拌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搅拌件包括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搅拌叶片为镂空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片为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搅拌件还包括固定柱,所述转轴插接于所述固定柱,所述搅拌叶片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使用时,通过加水管向第二外壳内加入污水,通过加药管向第二外壳内部加入阻垢剂,通过电机带动第二搅拌件对第二外壳内的污水与阻垢剂进行预混合,通过对第一进水管通入污水,污水依次通过混合管与第二进水管进入第一外壳内,污水经过混合管时,由于混合管的中部较细,混合管中部的水流速增大,根据文丘里效应,第二外壳内的水与阻垢剂的混合物会被吸引,通过排药管与连接管进入混合管内,第二外壳内的水与阻垢剂的混合物在混合管内与污水进行混合,然后污水进入第一外壳内再次混合,该装置先将阻垢剂与污水进行预混合,然后通过混合管再次将污水与阻垢剂进行混合,最后通过第一外壳内的第一搅拌件对污水与阻垢剂进行混合,通过多次对污水与阻垢剂进行混合,增加污水与阻垢剂的混合效果,进而提升阻垢剂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的内部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进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搅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混合机构;110-第一外壳;120-进水件;121-第一进水管;122-混合管;123-第二进水管;124-连接管;125-第三阀门;130-排水管;200-第二混合机构;210-第二外壳;220-排药管;221-第一阀门;230-盖板;240-加药管;241-堵盖;250-加水管;251-第二阀门;300-第三混合机构;310-第三外壳;400-搅拌机构;410-第一搅拌件;411-搅拌叶片;412-固定柱;420-第二搅拌件;430-第三搅拌件;440-电机;441-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包括第一混合机构100、第二混合机构200与搅拌机构400。
请参阅图2和图3,第一混合机构100包括第一外壳110、进水件120与排水管130,请参阅图4,进水件120包括第一进水管121、混合管122、第二进水管123与连接管124,混合管122中部凹陷设置,混合管122的中部相对于第一进水管121与第二进水管123较细,第一进水管121与第二进水管123分别连通于混合管122的两端,第二进水管123远离混合管122的一端与第一外壳110连通,连接管124连通于混合管122的中部,排水管130与第一外壳110连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连接管124上安装有第三阀门125,第三阀门125设置为流量调节阀,第三阀门125用于对连接管124通过的流量进行调节,进而对进入混合管122内的药物量进行调节,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可以根据污水的流量对加药量进行调节。
第二混合机构200包括第二外壳210、排药管220、加药管240与加水管250,排药管220、加药管240与加水管250均连通于第二外壳210,排药管220与连接管124连通,通过加药管240向第二外壳210内部加入阻垢剂,通过加水管250向第二外壳210内部加入污水,进而对阻垢剂与污水进行预混合,通过排药管220将预混合的水药混合物由第二外壳210内排出。
请参阅图5和图6,搅拌机构400包括第一搅拌件410、转轴441、第二搅拌件420与电机440,第一搅拌件410设置在第一外壳110内,第二搅拌件420设置在第二外壳210内,电机440固定安装于第一外壳110,转轴441键连接于电机440的输出轴,转轴441贯穿于第二外壳210,转轴441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外壳110的内底部,转轴441分别与第一搅拌件410、第二搅拌件420固定连接,在使用时,通过电机440带动转轴441转动,进而带动转轴441上的第一搅拌件410与第二搅拌件420进行转动,进而对第一外壳110于第二外壳210内的污水进行搅拌,将阻垢剂与污水进行混合。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混合机构100与第二混合机构200之间设置有第三混合机构300,第三混合机构300包括第三外壳310,搅拌机构400还包括第三搅拌件430,第三搅拌件430设置在第三外壳310内,第三搅拌件430与转轴441固定连接,第三外壳310也连通有排药管220、加药管240与加水管250,第二外壳210与第三外壳310上的排药管220均与连接管124连通,第二外壳210与第三外壳310上的排药管220均安装有第一阀门221,第一阀门221用于控制排药管220的启闭,第二外壳210与第三外壳310上的加水管250均安装有第二阀门251,第二阀门251用于控制加水管250的启闭,第三混合机构300与第二混合机构200结构与作用相同,都是为了对污水与阻垢剂进行预混合,在使用时,通过第三混合机构300与第二混合机构200轮换对混合管122进行供水药混合物,第二混合机构200对混合管122进行供水药混合物时,第三混合机构300上的排药管220关闭,当第三混合机构300对混合管122进行供水药混合物时,第二混合机构200上的排药管220关闭,通过第三混合机构300与第二混合机构200的配合对混合管122轮换供药,使得第一混合机构100持续工作,提供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外壳110、第二外壳210与第三外壳310顶部均为开口设置,第一外壳110、第三外壳310与第二外壳210依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第二外壳210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盖板230,电机440固定安装于盖板230,第二外壳210与第三外壳310底部均固定胶接有橡胶垫,橡胶垫的设置,增加第一外壳110、第二外壳210与第三外壳310之间固定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加药管240设置在第二外壳210与第三外壳310的侧面上部,加药管240倾斜向上设置,加药管240固定安装有堵盖241,加药管240倾斜设置与堵盖241的设置,降低第二外壳210与第三外壳310内部水药混合时加药管240溅出的污水量。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搅拌件410、第二搅拌件420与第三搅拌件430结构相同,第一搅拌件410包括搅拌叶片411,搅拌叶片411固定连接于转轴441,搅拌叶片411的高度略小于第一外壳110、第二外壳210与第三外壳310的高度,搅拌叶片411为镂空设置,增加搅拌叶片411对污水的搅拌效果,搅拌叶片411为倾斜设置,使得第一外壳110、第二外壳210与第三外壳310底部的污水被搅拌叶片411提升至高处,提升第一外壳110、第二外壳210与第三外壳310内部污水的循环,增加污水与阻垢剂的混合效果,第一搅拌件410还包括固定柱412,转轴441插接于固定柱412,搅拌叶片411固定焊接于固定柱412,固定柱412的直径大于转轴441的直径,增加搅拌叶片411的固定效果。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加水管250向第二外壳210内加入污水,通过加药管240向第二外壳210内部加入阻垢剂,通过电机440带动第二搅拌件420对第二外壳210内的污水与阻垢剂进行预混合,通过对第一进水管121通入污水,污水依次通过混合管122与第二进水管123进入第一外壳110内,污水经过混合管122时,由于混合管122的中部较细,混合管122中部的水流速增大,根据文丘里效应,第二外壳210内的水与阻垢剂的混合物会被吸引,通过排药管220与连接管124进入混合管122内,第二外壳210内的水与阻垢剂的混合物在混合管122内与污水进行混合,然后污水进入第一外壳110内再次混合,通过第三混合机构300与第二混合机构200轮换对混合管122进行供水药混合物,第二混合机构200对混合管122进行供水药混合物时,第三混合机构300上的排药管220关闭,当第三混合机构300对混合管122进行供水药混合物时,第二混合机构200上的排药管220关闭,通过第三混合机构300与第二混合机构200的配合对混合管122轮换供药,使得第一混合机构100持续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混合机构(100),所述第一混合机构(100)包括第一外壳(110)、进水件(120)与排水管(130),所述进水件(120)包括第一进水管(121)、混合管(122)、第二进水管(123)与连接管(124),所述混合管(122)中部凹陷设置,所述第一进水管(121)与所述第二进水管(123)分别连通于所述混合管(122)的两端,所述第二进水管(123)远离所述混合管(1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壳(110)连通,所述连接管(124)连通于所述混合管(122)的中部,所述排水管(130)与所述第一外壳(110)连通;
第二混合机构(200),所述第二混合机构(200)包括第二外壳(210)、排药管(220)、加药管(240)与加水管(250),所述排药管(220)、所述加药管(240)与所述加水管(250)均连通于所述第二外壳(210),所述排药管(220)与所述连接管(124)连通;
搅拌机构(400),所述搅拌机构(400)包括第一搅拌件(410)、转轴(441)、第二搅拌件(420)与电机(440),所述第一搅拌件(410)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110)内,所述第二搅拌件(420)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210)内,所述电机(44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110),所述转轴(441)键连接于所述电机(440)的输出轴,所述转轴(441)分别与所述第一搅拌件(410)、所述第二搅拌件(42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机构(100)与所述第二混合机构(200)之间设置有第三混合机构(300),所述第三混合机构(300)包括第三外壳(310),所述搅拌机构(400)还包括第三搅拌件(430),所述第三搅拌件(430)设置在所述第三外壳(310)内,所述第三搅拌件(430)与所述转轴(4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外壳(310)也连通有所述排药管(220)、所述加药管(240)与所述加水管(250),所述第二外壳(210)与所述第三外壳(310)上的排药管(220)均与所述连接管(124)连通,所述第二外壳(210)与所述第三外壳(310)上的排药管(220)均安装有第一阀门(221),所述第二外壳(210)与所述第三外壳(310)上的所述加水管(250)均安装有第二阀门(2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10)、所述第二外壳(210)与所述第三外壳(310)顶部均为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外壳(110)、所述第三外壳(310)与所述第二外壳(210)依次固定安装,所述第二外壳(210)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230),所述电机(440)固定安装于所述盖板(2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210)与所述第三外壳(310)底部均固定胶接有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24)上安装有第三阀门(125),所述第三阀门(125)设置为流量调节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管(240)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210)与所述第三外壳(310)的侧面上部,所述加药管(240)倾斜向上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管(240)固定安装有堵盖(24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件(410)、所述第二搅拌件(420)与所述第三搅拌件(430)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搅拌件(410)包括搅拌叶片(411),所述搅拌叶片(411)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441),所述搅拌叶片(411)为镂空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411)为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件(410)还包括固定柱(412),所述转轴(441)插接于所述固定柱(412),所述搅拌叶片(411)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柱(412)。
CN202021596802.0U 2020-08-05 2020-08-05 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 Active CN2132538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96802.0U CN213253882U (zh) 2020-08-05 2020-08-05 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96802.0U CN213253882U (zh) 2020-08-05 2020-08-05 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53882U true CN213253882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69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96802.0U Active CN213253882U (zh) 2020-08-05 2020-08-05 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538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268376A (ja)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WO2001085623A1 (en) Process and plant for the efficiency solubility of gas and sludge mixing
CN213253882U (zh) 循环水处理阻垢剂混合装置
CN212051029U (zh) 一种污泥处理用管道混合器
CN218834335U (zh) 一种絮凝剂调配罐
CN212403596U (zh) 一种沉淀池
CN214570819U (zh) 一种湖泊黑臭水体药剂投加曝气净化装置
CN216645488U (zh) 一种浮选给药计量装置
CN215088019U (zh) 一种浮选斑岩型铜钼矿的药剂用量控制装置
CN209155622U (zh) 一种应用于化工液体生产的恒温搅拌设备
CN21355650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药剂溶解装置
CN211283773U (zh) 一种用于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
CN114225738A (zh) 一种汽车生产电镀废水集成加药装置
CN206359301U (zh) 物化水处理系统
CN210009927U (zh) 一种节能污水处理消毒池
CN213265926U (zh) 循环水处理缓蚀剂加药装置
CN220546948U (zh) 一种塔式反应器
CN220194863U (zh) 一种气液混合反应釜
CN220143067U (zh) 一种水力混合的加药混合器
CN212549171U (zh) 一种水针剂用浓配装置
KR20030072179A (ko) 간헐포기와 탈취, 공기자흡 기능이 구비된 수중포기장치
CN216472614U (zh) 医疗废水消毒装置
CN218709899U (zh) 一种污泥调理装置
CN212790968U (zh) 一种丙烯酰胺的中和合成装置
CN220111328U (zh) 一种选矿药剂定量添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00350 Li Gang yuan 12, Shuang Gang Industrial Area, Jinnan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after: Tianjin Shenghui Mingd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2, Ligang Park, Shuanggang Industrial Zone, Jinnan District, Tianjin, 300350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Xinhe Teng Sheng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