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52281U - 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52281U
CN213252281U CN202021875116.7U CN202021875116U CN213252281U CN 213252281 U CN213252281 U CN 213252281U CN 202021875116 U CN202021875116 U CN 202021875116U CN 213252281 U CN213252281 U CN 213252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catheter
tube
main body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751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克泉
唐娟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HAI
Original Assigne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HAI
Priority to CN2020218751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52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52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522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主体导管的一端设有与呼吸机或麻醉机连接的接头,所述主体导管分为弯曲部与竖直部,竖直部上连接有副管,副管上端开设有侧开口,副管的下端则设有可以装卸的塞子;第一气囊位于竖直部、副管的外壁,第二气囊位于弯曲部的外壁;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分别利用通气管与第一充气阀、第二充气阀连接;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对会厌声门及气管的损伤,解决在使用封堵管时吸引分泌物需将管芯取出,易致患侧分泌物进入健侧的可能,而且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副管解决双腔管置入后患侧肺萎陷不良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肺隔离术时胸外科手术常用的呼吸管理方法,其将左、右两侧肺通气径路分隔开,可选择性进行单肺通气,防止病侧肺的血、痰液流入健侧,同时,术侧肺萎缩可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暴露。随着医学的进步,支气管灌洗技术、现代微创胸部外科、肺移植术均要求能有效地实施单肺通气。
但目前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双腔支气管导管管径较粗,对导管所经过的人体组织及器官损伤较大,术后发生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率较高;对声门的暴露条件更高,操作难度大,导管放置时间和定位时间耗时较长;双腔支气管导管型号有限,只宜于成人;术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需更换导管;现有双腔管连接接头过多,在操作及体位变动时易松动甚至脱落;支气管封堵管在体位变动时易发生移位,需要反复定位。
为此设计一种可以减少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对会厌声门及气管的损伤,解决在使用封堵管时易移位的单腔支气管导管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可以减少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对会厌声门及气管的损伤,解决在使用封堵管时易移位的单腔支气管导管,而且可以通过副管完成单肺通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包括主体导管,主体导管的一端设有与呼吸机或麻醉机连接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导管分为弯曲部与竖直部,所述主体导管的竖直部上连接有副管,副管上端开设有侧开口,副管的下端则设有可以开闭的塞子;
所述主体导管上还设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位于竖直部、副管的外壁,第二气囊位于弯曲部的外壁;
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分别利用通气管与第一充气阀、第二充气阀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开口设在弯曲部与竖直部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塞子利用连接线与副管下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囊在充气状态下的直径范围为3-5c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囊充气的轴长度为4-5c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囊在充气状态下的直径范围为1-3c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囊充气的轴长度为1cm。
进一步的,所述侧开口的长度小于第二气囊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对会厌声门及气管的损伤,解决在使用封堵管时吸引分泌物需将管芯取出,易致患侧分泌物进入健侧的可能,而且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副管解决双腔管置入后患侧肺萎陷不良的情况,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接头较少,可避免接头过多,在搬动体位时易出现的松动及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具体实施例中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气囊,2为第二气囊,3为接头,4为主体导管,5为副管,6为侧开口,11为第一充气阀,21为第二充气阀,51为塞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图1,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包括主体导管,该主体管导管为单腔管,设置为适应口腔、声门、气管及主支气管通路的导管,所述主体导管的管腔直径较双腔支气管导管细,在插管及拔管操作过程中对所通过的人体器官组织损伤小,所述主体导管4的一端设有与呼吸机或麻醉机连接的接头3,用于连接呼吸机过麻醉机等治疗机器,向患者体内输送治疗气体,另一端则如正常单腔管一样的开口,该开口端可以插入主支气管里,解决该侧肺部的通气问题,所述主体导管4分为弯曲部与竖直部,所述主体导管4的竖直部上连接有副管5,副管5上端开设有侧开口6,副管5的下端有开口,且还设有与开口吻合的可以开闭的塞子51;副管5的存在相当于一个阻塞管,可利用副管5进行对术侧肺部的及时吸引,便于肺部萎陷的同时,也可进行吸痰等操作;而塞子51则是用来控制副管5的开放或阻塞,从而完成对术侧肺的吸引及完善术侧肺的萎陷。
所述主体导管4上还设有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所述第一气囊1位于竖直部、副管5的外壁,第二气囊2位于弯曲部的外壁;
所述第一气囊1、第二气囊2分别利用通气管与第一充气阀11、第二充气阀21连接。
优选的,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为两个完全独立且颜色不同的充气气囊,第一充气阀11、第二充气阀21是两个独立的与相应充气气囊颜色相同的充气阀,通过操作充气阀对充气气囊的充气,当位于不同位置的充气气囊,分别在充气与放气状态下时,可以同时满足完成单侧肺的通气及双侧肺的通气状态。
同时不同位置的充气气囊在充气的状态下也有固定主支气管导管的作用,防止主气管导管上下移动,且不同颜色的充气气囊也有定位作用。
优选的,侧开口6设在弯曲部与竖直部连接处,即主体导管上两个气囊间隆突上方的位置。
优选的,侧开口6的长度应当适当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侧开口6的长度小于第二气囊2的长度,若缺口两端的直线距离过小,吸痰管不可通过该侧,则不能满足该侧肺的吸引问题;若缺口两端的直线距离过大,患侧分泌物及血液易通过该侧流出,或在副管内凝固,则影响对该侧肺的吸引。
优选的,塞子51利用连接线与副管5下端相连,防止塞子51丢失,导致无法及时阻塞副管5。
优选的,第一气囊1在充气状态下的直径范围为3-5cm。
优选的,第一气囊1充气的轴长度为4-5cm。
优选的,第二气囊2在充气状态下的直径范围为1-3cm。
优选的,第二气囊2充气的轴长度为1cm。
参见图1,在具体实施中,通过充气阀对充气气囊的充气与放气操作,即可完成对单侧肺及双侧肺通气的控制。例如,将此管插入左侧主支气管内,想要进行单侧左肺通气,则可通过相应充气阀向气囊1、2充气,并打开塞子51;想要进行双肺通气,则可通过充气阀向气囊1充气,关闭塞子51;同时打开塞子51也可进行吸痰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实现以一个单腔管实现双肺通气的实用性,且单腔管管腔直径较双腔管细,便于操作,损伤小;可同时独立完成单侧及双侧通气问题,同时无论主气管导管插入左侧或者右侧主支气管内,均不影响使用效果;副管的存在相当于一个阻塞管,可堵可放,同时也可通过副管对术侧肺进行吸痰等操作,开放副管,更有利术侧肺的萎陷;左右肺分泌物隔离效果比单独的堵塞管更好,具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包括主体导管,主体导管(4)的一端设有与呼吸机或麻醉机连接的接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导管(4)分为弯曲部与竖直部,所述主体导管(4)的竖直部上连接有副管(5),副管(5)上端开设有侧开口(6),副管(5)的下端则设有可以开闭的塞子(51);
所述主体导管(4)上还设有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所述第一气囊(1)位于竖直部、副管(5)的外壁,第二气囊(2)位于弯曲部的外壁;
所述第一气囊(1)、第二气囊(2)分别利用通气管与第一充气阀(11)、第二充气阀(2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开口(6)设在弯曲部与竖直部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子(51)利用连接线与副管(5)下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1)在充气状态下的直径范围为3-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1)充气的轴长度为4-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2)在充气状态下的直径范围为1-3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2)充气的轴长度为1c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开口(6)的长度小于第二气囊(2)的长度。
CN202021875116.7U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 Active CN213252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75116.7U CN213252281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75116.7U CN213252281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52281U true CN213252281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37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75116.7U Active CN213252281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522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20183B2 (en) Double endobronchial catheter for one lung isolation anesthesia and surgery
US5315992A (en) Triple cuff endobronchial tube with selective multiple outlets served by a single airflow passage
US5291882A (en) Multi-lumen ITPV endotracheal tube
CN106964047A (zh) 一种单、双肺切换通气的单腔气管导管
CN201978294U (zh) 一种兼具吸痰和单肺或双肺通气功能的单腔气管导管
CN215537524U (zh) 一种智能可视多功能支气管封堵器
WO2024055656A1 (zh) 一种内膜管支气管导管
CN102068742A (zh) 单腔多囊气管导管
CN201558393U (zh) 单腔多囊气管导管
CN112642037A (zh) 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
CN213252281U (zh) 一种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
CN210078522U (zh) 一种可泄气式支气管封堵型气管插管
CN213789429U (zh) 单腔双囊气管导管
CN212817556U (zh) 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
CN111437483B (zh) 能方便实施单双肺通气的单腔单囊气管导管
CN211962767U (zh) 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
CN212593403U (zh) 一种可视单腔四囊支气管导管
WO2019192050A1 (zh) 一种可视化泄气式支气管封堵型气管插管
CN204723553U (zh) 一种单肺通气气管导管
CN110448775A (zh) 肺隔离通气导管
CN111840733A (zh) 一种可视单腔四囊支气管导管
CN219127829U (zh) 一种新型隆突上可视双腔管
CN212789400U (zh) 双囊单腔气管导管
CN219049958U (zh) 一种麻醉机联合高频喷射通气呼吸机双腔气管导管
CN214912442U (zh) 一种双侧孔三外套囊右支气管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