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48929U - 防飞溅开口器 - Google Patents

防飞溅开口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48929U
CN213248929U CN202021048655.3U CN202021048655U CN213248929U CN 213248929 U CN213248929 U CN 213248929U CN 202021048655 U CN202021048655 U CN 202021048655U CN 213248929 U CN213248929 U CN 213248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mouth
mouth gag
saliva
spla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486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红崑
章一帆
唐智群
陈九龙
张一丁
程兴群
刘雨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10486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48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48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489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飞溅开口器,旨在解决:如何减少口腔治疗过程中由唾液、血液、细菌、病毒等混合物组成的飞沫或气溶胶的飞溅扩散问题。该防飞溅开口器,包括具有外环口和内环口的开口器主体,以及设置在开口器主体外环口处的具有遮挡作用的透明防护罩,透明防护罩上设有吸唾孔、口镜缝和至少一个操作孔,操作孔处设有防飞溅结构。医务人员不仅能通过透明防护罩阻挡飞沫及气溶胶的飞溅扩散,还能通过该防护罩上设置的吸唾孔、口镜缝和操作孔,放置各类医疗器械,有效的进行治疗。此外,该防飞溅开口器在操作孔处设置有防飞溅结构,未使用操作孔时,可通过该结构阻挡飞沫及气溶胶,进一步提高了防飞溅扩散的效果。

Description

防飞溅开口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飞溅开口器。
背景技术
开口器是用于临床使用的一种辅助工具,其在各个方向都具有柔韧性和弹性,以帮助撑开患者嘴唇的同时确保患者感觉舒适。开口器的使用方法如下:开口器的主体由弹性材料制作,通过内外环进行拉伸;较厚的内环位于颊龈折叠区,而较薄的外环有两个侧翼,且保留在口腔外;这样两个环之间的主体部分就能够包裹患者的嘴唇,由于环的回复力而产生扩展。
在口腔治疗的过程中,开口器虽然能够将嘴唇和脸颊向外拉,增加临床医生的可见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患者的咽反射容易被触发,引起患者咳嗽、呕吐等反应,从而产生飞沫;同时,使用超声波洁牙机、高速涡轮牙科手机、三用气枪等器械操作时会产生大量混有患者血液、唾液和菌斑的生物性气溶胶。研究显示,使用超器械操作时的气溶胶量为无操作时的1.7倍;治疗结束后1至2小时有所降低,但仍显著高于治疗前。在治疗时,医生的面部,特别是鼻子和眼角内侧的微生物污染程度最高;而这些区域也是病原体最容易侵入人体导致感染的区域。由此可见,口腔治疗操作产生的气溶胶有增加医护人员感染疾病的风险。由于牙周治疗操作的特殊性,造成橡皮障应用的困难,临床中多采用四手操作、使用强吸引器等方式减少环境中的菌落数。但这些操作仍然无法解决在使用超声设备进行牙周治疗时,口腔作为开放环境气溶胶及飞沫容易飞溅扩散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飞溅开口器,旨在解决:如何减少口腔治疗过程中飞沫及各种生物性气溶胶飞溅扩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飞溅开口器,包括具有外环口和内环口的开口器主体,还包括遮挡设置在开口器主体的外环口处的透明防护罩,所述透明防护罩上设有吸唾孔、口镜缝和至少一个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处设有防飞溅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吸唾孔设置在透明防护罩的右下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口镜缝位于吸唾孔的上侧。
进一步的是,所述操作孔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位于吸唾孔左侧的第一操作孔和位于第一操作孔左侧的第二操作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操作孔的直径为1.4cm,所述第二操作孔的直径为2cm。
进一步的是,所述防飞溅结构为遮挡设置在操作孔上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上设有过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透明防护罩的内壁面上设有透明疏水层。
进一步的是,该防飞溅开口器还包括设置在吸唾孔处的吸唾管。
进一步的是,所述吸唾管与吸唾孔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吸唾管上设有两个限位结构,两个限位结构分别位于透明防护罩的内外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开口器主体的外环口处遮挡设置透明防护罩,并在透明防护罩上设置吸唾孔、口镜缝和至少一个操作孔,不仅可以通过透明防护罩阻挡飞沫及各种生物性气溶胶,减少其飞溅扩散,而且便于吸唾管、口镜和牙科手机等各类医疗器械穿过操作;同时,由于在操作孔处设置有防飞溅结构,操作孔未使用时,可通过防飞溅结构阻挡飞沫及各种生物性气溶胶,进一步提高了防飞溅扩散的效果,有效降低治疗患者过程中,由唾液、血液、细菌、病毒等混合物组成的飞沫或气溶胶对周围环境及他人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开口器主体100、外环口110、内环口120、透明防护罩200、吸唾孔210、口镜缝220、操作孔230、第一操作孔231、第二操作孔232、防飞溅结构240、过孔241、吸唾管300、限位结构3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右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防飞溅开口器,包括具有外环口110和内环口120的开口器主体100,还包括遮挡设置在开口器主体100的外环口110处的透明防护罩200,所述透明防护罩200上设有吸唾孔210、口镜缝220和至少一个操作孔230,所述操作孔230处设有防飞溅结构240。
该防飞溅开口器通过在开口器主体100的外环口110处遮挡设置透明防护罩200,并在透明防护罩200上设置吸唾孔210、口镜缝220和至少一个操作孔230,不仅可以通过透明防护罩200阻挡飞沫及各种生物性气溶胶,减少其飞溅扩散,而且透明防护罩200利于保证观察视线、吸唾管300可从吸唾孔210穿过透明防护罩200进行吸唾、口镜可从口镜缝220穿过透明防护罩200进行成像、牙科手机等可从操作孔230穿过透明防护罩200进行操作;同时,由于在操作孔230处设置有防飞溅结构240,操作孔230未使用时,可通过防飞溅结构240阻挡飞沫及各种生物性气溶胶,进一步提高了防飞溅扩散的效果。
其中,开口器主体100为现有部件,其一般是由热塑性弹性体和聚丙烯制成的筒形体;透明防护罩200主要用于阻挡飞沫及各种生物性气溶胶,其由透明材料制成,例如:透明塑料、玻璃等;为了避免飞沫及气溶胶等附着在透明防护罩200的内壁上,影响医生的操作视线,优选在透明防护罩200的内壁面上设置透明疏水层;透明疏水层一般由疏水性涂料制成,通过设置透明疏水层可保证口腔治疗的过程中,朝透明防护罩200飞溅的飞沫或气溶胶顺透明疏水层滑落。遮挡设置是指将待遮挡部位的局部或整体进行遮挡,例如:透明防护罩200遮挡设置在开口器主体100的外环口110处,即指透明防护罩200将外环口110的至少一部分遮挡住。
吸唾孔210主要用于吸唾管300穿过透明防护罩200进行吸唾,其大小需与吸唾管300的外径相适宜;为了便于吸唾且不干涉其他医疗操作,再如图1所示,优选将吸唾孔210设置在透明防护罩200的右下部。
口镜缝220主要用于口镜穿过透明防护罩200进行操作,其一般为竖缝;为了便于成像且不干涉其他医疗操作,再如图1所示,优选将口镜缝220位于吸唾孔210的上侧。
操作孔230主要用于牙科手机等医疗器械穿过透明防护罩200进行操作,其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一般应在方便医疗器械操作的同时尽量减少操作孔230的数量,以保证防飞溅扩散的效果;优选的,再如图1和图3所示,操作孔23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位于吸唾孔210左侧的第一操作孔231和位于第一操作孔231左侧的第二操作孔232。第一操作孔231用于伸入口腔治疗快慢手机、洁牙机头等治疗手柄,以治疗患者左侧后牙;第二操作孔232用于伸入口腔治疗快慢手机、洁牙机头等治疗手柄,以治疗前牙及患者右侧后牙。
具体的,所述第一操作孔231的直径为1.4cm,所述第二操作孔232的直径为2cm。该尺寸的第一操作孔231和第二操作孔232大小适宜,既利于各类牙科手机穿过,又不至于太大导致防飞溅扩散不好。
防飞溅结构240主要用于阻挡飞沫及各种生物性气溶胶,以尽量避免其从未使用的操作孔230处飞溅扩散。防飞溅结构240可以为多种,例如:呈“八”字形的静脉瓣结构;又例如:遮挡设置在操作孔处的闭合部,该闭合部由至少三个瓣片组成;再例如:遮挡设置在操作孔处的盖板。
优选的,再如图1和图3所示,防飞溅结构240为遮挡设置在操作孔230上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上设有过孔241;过孔241一般较小,但其具有弹性可进行扩展。弹性部不仅能够在操作孔230未使用时阻挡飞沫及各种生物性气溶胶,而且过孔241穿入有牙科手机等医疗器械时,弹性部能够紧贴住牙科手机形成密封接触,防飞溅扩散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再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防飞溅开口器还包括设置在吸唾孔210处的吸唾管300。一般将吸唾管300预置在透明防护罩200上,以保证吸唾管300与吸唾孔210密封连接。
为避免吸唾管300滑脱,再如图2所示,在吸唾管300上设有两个限位结构310,两个限位结构310分别位于透明防护罩200的内外两侧。限位结构310可以为多种,优选为轴肩。

Claims (10)

1.防飞溅开口器,包括具有外环口(110)和内环口(120)的开口器主体(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挡设置在开口器主体(100)的外环口(110)处的透明防护罩(200),所述透明防护罩(200)上设有吸唾孔(210)、口镜缝(220)和至少一个操作孔(230),所述操作孔(230)处设有防飞溅结构(2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飞溅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唾孔(210)设置在透明防护罩(200)的右下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飞溅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镜缝(220)位于吸唾孔(210)的上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飞溅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孔(23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位于吸唾孔(210)左侧的第一操作孔(231)和位于第一操作孔(231)左侧的第二操作孔(23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飞溅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孔(231)的直径为1.4cm,所述第二操作孔(232)的直径为2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飞溅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飞溅结构(240)为遮挡设置在操作孔(230)上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上设有过孔(24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飞溅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防护罩(200)的内壁面上设有透明疏水层。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飞溅开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吸唾孔(210)处的吸唾管(30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飞溅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唾管(300)与吸唾孔(210)密封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飞溅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唾管(300)上设有两个限位结构(310),两个限位结构(310)分别位于透明防护罩(200)的内外两侧。
CN202021048655.3U 2020-06-09 2020-06-09 防飞溅开口器 Active CN213248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8655.3U CN213248929U (zh) 2020-06-09 2020-06-09 防飞溅开口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8655.3U CN213248929U (zh) 2020-06-09 2020-06-09 防飞溅开口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48929U true CN213248929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55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48655.3U Active CN213248929U (zh) 2020-06-09 2020-06-09 防飞溅开口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489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81994A (en) Arrangement for separating an area of operation or treatment in the oral cavity
EP2710976B1 (en) Medical oral treatment face mask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CA3050632A1 (en) Auxiliary device for dental procedure
CN210494258U (zh) 一种用于口腔手术操作的防护隔离罩
CN111296965A (zh) 一种口腔诊疗用防护隔离装置
CN111281571A (zh) 一种用于口腔手术操作的防护隔离罩
US20210360996A1 (en) Flexible face mask for various dental and medical uses
KR20120140027A (ko) 치과용 얼굴보호 커버 및 입 개구기
CN111202591A (zh) 一种口腔治疗隔离器
CN111437134A (zh) 用于口腔操作治疗的防护隔离装置
CN213248929U (zh) 防飞溅开口器
CN212728881U (zh) 一种牙科手术防护面罩
CN212395110U (zh) 口部医疗辅具
JP3228965U (ja) 口部医療補助具
CN212852597U (zh) 一种口腔诊疗用防护隔离装置
CN212326652U (zh) 防护装置
US20230015868A1 (en) Protective shield for odontological procedures
KR102417532B1 (ko) 캡슐형 보호막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기능성 덴탈 체어
CN210541639U (zh) 医用一次性箱式咽拭子取样操作防护装置
CN211910655U (zh) 一种新型口腔防飞沫隔离罩
WO2022003944A1 (ja) 内視鏡用保護具、ドレープ、および、内視鏡用保護具の作動方法
JP3600224B2 (ja) 歯科用呼吸器官保護装置
CN111631834A (zh) 防护装置
GB2595690A (en) Apparatus for limiting the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CN212522033U (zh) 一种口腔治疗隔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