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46426U - 水族箱 - Google Patents

水族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46426U
CN213246426U CN202021593477.2U CN202021593477U CN213246426U CN 213246426 U CN213246426 U CN 213246426U CN 202021593477 U CN202021593477 U CN 202021593477U CN 213246426 U CN213246426 U CN 213246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hamber
plate
diversion
hol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934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炳炎
余建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y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y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y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y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934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46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46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464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族箱,包括箱体和抽水装置,箱体至少设置有用于储水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连通通道,第一容纳腔内的水能够通过连通通道进入第二容纳腔,抽水装置用于将第二容纳腔内的水抽至第一容纳腔。通过在箱体内设置隔板形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水通过连通通道进入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的水通过抽水装置进入第一容纳腔,实现水的循环流动,具有结构简单,配套设备少、节约空间和降低成本的特点。

Description

水族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族箱。
背景技术
在养殖斗鱼时,一般不能将多条鱼养殖在同一个水池中,需要将每条鱼分开养殖,因此需要布置多个水池。为保证水质,每个水池需要设置相应的抽水设备和水质处理设备,实现水的流通。该方式造成水池数量多占用空间较大,且配套设备较多、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族箱,其结构简单,可节约空间和降低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的一种水族箱,包括箱体和抽水装置,所述箱体至少设置有用于储水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连通通道,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水能够通过所述连通通道进入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抽水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水抽至所述第一容纳腔。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引水板,所述第一引水板设置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面,所述第一引水板设置有第一引水通道,所述第一引水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连通通道的下侧壁形成溢位口,所述第一引水通道的第二端低于所述溢位口,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水通过所述第一引水通道进入所述连通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水板包括第一底板和沿所述第一底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第一底板的上端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第一底板的下端与所述隔板间隔,以使所述第一底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引水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水板还设置有过滤栅网,所述过滤栅网用于封堵所述第一引水通道,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水能够穿过所述过滤栅网进入所述第一引水通道。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引水板,所述第二引水板设置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侧面,所述第二引水板设置有第二引水通道,所述第二引水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连通通道的下侧壁形成溢位口,所述第二引水通道的第二端低于所述溢位口,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水通过所述第二引水通道进入所述第二容纳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引水板包括第二底板和沿所述第二底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侧板,所述第二底板和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引水通道。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所述第二引水板与竖直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引水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水面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所述水泵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抽水装置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水泵连接,从所述第二容纳腔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水通过所述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设置有多个容纳腔,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容纳腔依次相连,且相邻两个所述容纳腔之间通过所述隔板隔开,从所述箱体长度方向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位于所述箱体的第一端的所述容纳腔内的水依次通过对应的所述连通通道进入相邻的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箱体的第二端的所述容纳腔内的水通过所述抽水装置进入位于所述箱体的第一端的所述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水族箱,通过在箱体内设置隔板形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水通过连通通道进入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的水通过抽水装置进入第一容纳腔,实现水的循环流动,具有结构简单,配套设备少、节约空间和降低成本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水族箱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隔板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的第一引水板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第二引水板的示意图。
图中:
1、箱体;10、隔板;101、连通通道;11、第一容纳腔;12、第二容纳腔;13、第一引水板;131、第一底板;132、第一侧板;14、第二引水板;141、第二底板;142、第二侧板;15、过滤栅网;2、过滤器;3、水泵;4、连接管道;5、第一水位;6、第二水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族箱,包括箱体1和抽水装置,箱体1至少设置有用于储水的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第一容纳腔11与第二容纳腔12之间设置有隔板10,隔板10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得连通通道101,第一容纳腔11内的水能够通过连通通道101进入第二容纳腔12,抽水装置用于将第二容纳腔12内的水抽至第一容纳腔11。本实施例中,箱体1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以便于观察其内部鱼的生活情况,例如,可采用玻璃和透明塑料制成。隔板10起隔断作用,隔板10将箱体1分割成两个容纳腔,隔板10靠近其上端的位置设置有连通通道101。连通通道101的作用为供水从第一容纳腔11流至第二容纳腔12,连通通道101可以是贯穿隔板10的孔或者设置于隔板10的上边缘处的缺口,还可以是贯穿隔板10的一段管道,本实施例优选连通通道101为方孔,连通通道101的下侧面水平设置,且连通通道101的下侧面形成溢位口。当第一容纳腔11内的水位上升,水漫过溢位口时,水通过溢位口流至相邻的第二容纳腔12。使用时,两个容纳腔的水位不同,第一容纳腔11的水位与溢位口平齐,第二容纳腔12的水位低于溢位口。当第一容纳腔11内的水到达溢位口时,可通过连通通道101溢流至第二容纳腔12。通过抽水装置将第二容纳腔12内的水抽至第一容纳腔11,进而实现箱体1的两个容纳腔内的水循环流动。本实施例通过在箱体1内设置隔板10形成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第一容纳腔11的水通过连通通道101进入第二容纳腔12,第二容纳腔12的水通过抽水装置进入第一容纳腔11,实现水的循环流动,具有结构简单,配套设备少、节约空间和降低成本的特点。
一实施例中,该水族箱还包括第一引水板13,第一引水板13设置于隔板10靠近第一容纳腔11的一侧面,第一引水板13设置有第一引水通道,第一引水通道的第一端与连通通道101连通,连通通道101的下侧壁形成溢位口,第一引水通道的第二端低于溢位口,第一容纳腔11内的水通过第一引水通道进入连通通道101。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容纳腔11的水位上升至溢位口时,水漫过溢位口进入第二容纳腔12。水面上的漂浮物(例如饲料、水草等)会在水流作用下向溢位口位置聚积,甚至进入连通通道101。为解决该问题,第一引水通道的第一端与连通通道连通,第二端位于溢位口以下,即第一引水通道的入口低于溢位口,可避免水面上的漂浮物进入第一引水通道。
具体地,参照图2和图3所示,第一引水板13包括第一底板131和沿第一底板13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132,第一侧板132远离第一底板131的一侧与隔板10连接,第一底板131的上端与隔板10连接,第一底板131的下端与隔板10间隔,以使第一底板131、两个第一侧板132和隔板10之间形成第一引水通道。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32呈三角形,第一侧板132远离第一底板131的一侧与隔板10连接,使第一引水板13与隔板10之间形成上端小下端大的空腔部,且连通通道101与空腔部连通,该空腔部即为第一引水通道。
具体地,第一引水板13还设置有过滤栅网15,过滤栅网15用于封堵第一引水通道,第一容纳腔11内的水能够穿过过滤栅网15进入第一引水通道。可以理解的是,水中养殖有水草,以及向水中投放有饲料。在第一引水通道上设置过滤栅网15,可起到过滤水中水草、饲料等杂物,避免杂物通过第一引水通道进入第二容纳腔12的水中,以及避免杂物对第一引水通道造成堵塞。本实施例中,过滤栅网15安装在第一引水通道远离连通通道101的一端。
另一实施例中,该水族箱还包括第二引水板14,第二引水板14设置于隔板10靠近第二容纳腔12的一侧面,第二引水板14设置有第二引水通道,第二引水通道的第一端与连通通道101连通,连通通道101的下侧壁形成溢位口,第二引水通道的第二端低于溢位口,第一容纳腔11内的水通过第二引水通道进入第二容纳腔12。本实施例中,第二引水板14起引流作用,第一容纳腔11内的水依次通过第一引水通道、连通通道101和第二引水通道进入第二容纳腔12。第二引水通道从连通通道101向第二容纳腔12的底部一侧倾斜,以降低水的落差,避免从连通通孔101直接落入第二容纳腔12而引起水声,对水中的鱼造成惊扰。
具体地,参照图2和图4所示,第二引水板14包括第二底板141和沿第二底板14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侧板142,第二底板141和两个第二侧板142之间形成第二引水通道。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二引水板14设置第二引水通道,起到引流的作用。第二引水板14弯曲设置,便于第二引水板14的一端可插入连通通道101,以便于与连通通道101连通,或者直接与第一引水通道连通,另一端向第二容纳腔12的下方弯折,以使第二引水板14靠近水面,避免因第二引水通道的出口与水面之间的落差较大而发出较大的水声,对鱼造成惊扰。
具体地,位于第二容纳腔12内的第二引水板14与竖直方向呈夹角设置,第二引水板14的第二端位于第二容纳腔12的水面以下。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引水板14的作用在于对从第一容纳腔11进入第二容纳腔12内的水进行引流。第二引水板14倾斜设置,并使其下端位于水面以下,可避免第二引水通道与水面之间的落差引起水声,同时有利于延长水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提高水中的氧含量。
具体地,抽水装置包括水泵3,水泵3的进口端与第二容纳腔12连通,水泵3的出口端与第一容纳腔11连通。本实施例中,水泵3设置于第二容纳腔12内,水泵3的出口端通过连接管道4与第一容纳腔11连通,当第二容纳腔12内的水位到达设定值时,启动水泵3使第二容纳腔12内的水进入第一容纳腔11,实现两个容纳腔之间的水循环。
具体地,抽水装置还包括过滤器2,过滤器2与水泵3连接,从第二容纳腔12进入第一容纳腔11的水通过过滤器2进行过滤处理。本实施例中,隔板10倾斜设置,进而将箱体1分割呈上部大下部小的第一容纳腔11和上部小下部大的第二容纳腔12,过滤器2安装在第一容纳腔11的上部,水泵3安装在第二容纳腔12的下部,以合理利用安装空间。水泵3的出口端与过滤器2的入口端通过连接管道4连通,过滤器2的出口端与第一容纳腔11连通。启动水泵3,第二容纳腔12内的水通过连接管道4进入过滤器2,并通过过滤器2的过滤处理后进入第一容纳腔11。
具体地,为进一步延长水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和提升观赏性,第二引水通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凸部。本实施例中,凸部沿第二底板14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凸部呈长条状,凸部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底板141的宽度方向平行。当水通过凸部时,可形成瀑布状水流,利于减缓下流速度延长暴露时间,同时更具观赏性。
一实施例中,箱体1设置有多个容纳腔,沿箱体的长度方向,多个容纳腔依次相连,且相连两个容纳腔之间通过隔板10隔开,从箱体1长度方向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位于箱体1的第一端的容纳腔内的水依次通过对应的连通通道101进入相邻的容纳腔,位于箱体1的第二端的容纳腔内的水通过抽水装置进入位于箱体1的第一端的容纳腔。可以理解的是,养殖多条鱼时,可设置多个容纳腔,并使水从第一端依次流至第二端的容纳腔,并使用一个抽水装置使第二端的容纳腔的水回到第一端的容纳腔,实现水循环。该结构有利于节约空间和减少配套设备的使用,进一步降低成本。
具体地,该水族箱还包括箱盖,箱盖设置于箱体1的顶部,且箱盖用于封堵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的开口,箱盖上设置有透气孔。当然,还可以在箱盖1上设置灯光设备,提高盖水族箱的观察性。
具体地,该水族箱的使用方法为:在第一容纳腔11设置第一水位5,第一水位5与溢流口平齐。在第二容纳腔12设置第二水位6,第二水位6低于溢流口,第二水位6与溢流口之间的落差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本案不作限定。第一引水通道的入口端位于第一水位5以下,第二引水通道的出口端位于第二水位6以下。当第一容纳腔11内的水为上升至第一水位5时,水通过第一引水通道和第二引水通道进入第二容纳腔12。通过水泵3抽水,第二容纳腔12内的水沿连接管道4进入过滤器2,过滤器2对水进行过滤处理后排至第一容纳腔11,实现水在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之间循环。
本实施例的显著效果为:通过在箱体1内设置隔板10形成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第一容纳腔11的水通过连通通道101进入第二容纳腔12,第二容纳腔12的水通过抽水装置进入第一容纳腔11,实现水的循环流动,具有结构简单,配套设备少、节约空间和降低成本的特点。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水族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抽水装置,所述箱体至少设置有用于储水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连通通道,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水能够通过所述连通通道进入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抽水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水抽至所述第一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族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引水板,所述第一引水板设置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面,所述第一引水板设置有第一引水通道,所述第一引水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连通通道的下侧壁形成溢位口,所述第一引水通道的第二端低于所述溢位口,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水通过所述第一引水通道进入所述连通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水板包括第一底板和沿所述第一底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第一底板的上端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第一底板的下端与所述隔板间隔,以使所述第一底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引水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水板还设置有过滤栅网,所述过滤栅网用于封堵所述第一引水通道,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水能够穿过所述过滤栅网进入所述第一引水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族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引水板,所述第二引水板设置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侧面,所述第二引水板设置有第二引水通道,所述第二引水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连通通道的下侧壁形成溢位口,所述第二引水通道的第二端低于所述溢位口,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水通过所述第二引水通道进入所述第二容纳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水板包括第二底板和沿所述第二底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侧板,所述第二底板和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引水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族箱,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所述第二引水板与竖直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引水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水面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所述水泵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装置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水泵连接,从所述第二容纳腔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水通过所述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水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设置有多个容纳腔,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容纳腔依次相连,且相邻两个所述容纳腔之间通过所述隔板隔开,从所述箱体长度方向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位于所述箱体的第一端的所述容纳腔内的水依次通过对应的所述连通通道进入相邻的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箱体的第二端的所述容纳腔内的水通过所述抽水装置进入位于所述箱体的第一端的所述容纳腔。
CN202021593477.2U 2020-08-04 2020-08-04 水族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46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93477.2U CN213246426U (zh) 2020-08-04 2020-08-04 水族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93477.2U CN213246426U (zh) 2020-08-04 2020-08-04 水族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46426U true CN213246426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69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9347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46426U (zh) 2020-08-04 2020-08-04 水族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464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9055B (zh) Aquaculture equipment
WO2021184400A1 (zh) 一种鱼植共生的生态养殖系统
CN213246426U (zh) 水族箱
CN203251796U (zh) 水族养殖用排泄物过滤循环装置
CN105284706A (zh) 一种暂养池
JP2011177070A (ja) プランター付水槽装置
CN108812501B (zh) 一种通过加水实现自动排污净化的鱼缸
CN217850864U (zh) 一种育苗筛选池
RU110927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выращивания молоди рыб
CN215380799U (zh) 一种带有水循环功能的鱼卵孵化系统
RU147950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нкубации икры лососевых рыб в реках
CN213427817U (zh) 一种对虾养殖池用排污装置
JP6624467B2 (ja) 養鰻設備
CN219069177U (zh) 一种用于鳜鱼的循环水孵化驯化系统
CN215905941U (zh) 一种多序生态净水过滤系统
JP4943201B2 (ja) 水濾過装置
JP4069131B2 (ja) 水槽
CN217308560U (zh) 一种稻虾养殖水生态净化系统
CN213246457U (zh) 一种一体化水陆水族箱过滤器
CN216219620U (zh) 一种自动换水水龟养殖池
CN210202932U (zh) 便于筛选的金鱼养殖装置
CN216874573U (zh) 一种养殖槽鱼类排泄物收集结构
CN212436943U (zh) 一种悬浮式鱼卵孵化池
CN215123274U (zh) 一种鸽子饲养用的防溢饮水器
CN213663145U (zh) 一种龙虾养殖箱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