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44063U - 一种后盖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盖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44063U
CN213244063U CN202022224025.3U CN202022224025U CN213244063U CN 213244063 U CN213244063 U CN 213244063U CN 202022224025 U CN202022224025 U CN 202022224025U CN 213244063 U CN213244063 U CN 213244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rear cover
light
light emitting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40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邦星
许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240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44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44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44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盖,包括后盖本体及发光组件,发光组件设于后盖本体上用于发射光线以使后盖呈现可视发光图案,发光组件包括透明薄膜、导电线路以及光源部件,导电线路设于透明薄膜上且光源部件电连接于导电线路,导电线路提供光源部件电源支持以使得光源部件可以使得后盖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或者图案变化以提供给用户对于后盖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板以及后盖,通过电路板来控制光源部件,从而可以实现个性化控制光源部件的发光颜色等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后盖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盖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的后盖通常不具有透明性,并且后盖功能单一(比如只具有单一的色彩或者图案),因此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后盖及电子设备,其后盖具有个性化功能设计以满足用户对电子设备后盖的个性化需求。
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后盖,包括:
后盖本体;及
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设于所述后盖本体上用于发射光线以使所述后盖呈现可视发光图案,所述发光组件包括透明薄膜、导电线路以及光源部件,所述导电线路设于所述透明薄膜上且所述光源部件电连接于所述导电线路。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的后盖具有发光组件,通过发光组件可以实现后盖的不同的色彩或者图案变化提供给用户对于后盖的个性化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透明绝缘层,所述透明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导电线路远离所述透明薄膜的一侧,所述透明绝缘层具有开口以使得部分的所述导电线路露出于所述透明绝缘层外,所述光源部件对应所述开口处安装且与所述导电线路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发光组件设置透明绝缘层用于覆盖导电线路防止导电线路造成用户触电隐患,且在透明绝缘层具有开口处露出部分导电线路用于与光源部件电连接,以提供电源与光源部件进行供电,使得光源部件可发生不同颜色以及发光图案,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处的所述导电线路露出于所述透明绝缘层外以形成焊盘,所述光源部件焊接于所述焊盘上;所述光源部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光源部件分别焊接于其对应的各所述焊盘上且各所述光源部件的发光方向不同。
可以理解的,开口处的透明绝缘层用于露出的导电线路处用于形成焊盘,通过焊盘与光源部件焊接实现电导通,可以避免发生脱落等电连接失效隐患以提高电连接稳定性;并且各光源部件的发光方向不同,以形成不同的光源图案,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部件为发光二极管;所述光源部件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光源部件依次串联于所述导电线路上;所述发光二极管为mini LED。
可以理解的,光源部件为发光二极管,其功率较低,且光源强度可以满足发光需求;另外,发光二极管可以设置多种不同颜色的光源,其串联在导电线路上时,可以发出五颜六色的光线,带给用户个性化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线路为多条,所述多条导电线路沿预设方向延伸,每条所述导电线路安装有多个所述光源部件;所述后盖本体包括长度方向及与所述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所述预设方向为所述宽度方向。
可以理解的,导电线路可以设置多条,且每条导电线路上安装有多个光源部件,使得光源部件在后盖上呈多行或者多列分布,以使得整个后盖整体均呈现个性化的色彩装饰。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线路为透明金属网格,所述透明金属网格的线宽为 1um-10um。
可以理解的,导电线路为透明金属网格,从而使得光源部件发出的光可以透出来供用户欣赏。
进一步地,多条所述导电线路的均匀间隔排布;每条所述导电线路安装的多个所述光源部件均匀间隔排布。
可以理解的,多条导电线路均匀间隔分布,且每条导电线路上安装的多个光源部件均匀间隔分布,使得光源部件在后盖上均匀规则地分布,以使得整个后盖整体均呈现个性化的色彩更为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薄膜为透明柔性材质制成;沿垂直于所述透明薄膜的方向上,所述透明薄膜的厚度范围为50um-100um;所述导电线路为铜线路或银线路。
可以理解的,透明薄膜可以为透明柔性材质制成,使其可以具有透光性,光源部件发出的光线可以透过透明薄膜透出以呈现给用户个性化的感官享受;并且,透明薄膜的厚度范围为50um-100um,可以保证其可靠地贴合在后盖本体上以防发生脱落;另外,铜线路或者银线路的导电性能较好。
进一步地,所述后盖本体包括内表面及位于所述内表面相背一侧的外表面,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表面,所述后盖本体为透明壳体,使得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可穿过所述后盖本体射出。
可以理解的,后盖本体设置为透明壳体,发光组件设置在后盖本体的内表面时,其发出的光线也可以经过透明壳体透出以便用户的眼睛可以观察到。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板以及上述的后盖,所述后盖罩设于电路板的一侧;其中,所述电路板还与所述导电线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光源部件的发光。
可以理解的,电子设备具有电路板来控制光源部件,从而可以实现个性化控制光源部件的发光颜色等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前盖、触控显示模组、中框及柔性线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中框上,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后盖的一侧,所述前盖设置于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导电线路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与导电线路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从而实现可靠地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后盖,包括后盖本体及发光组件,发光组件设于后盖本体上用于发射光线以使后盖呈现可视发光图案,发光组件包括透明薄膜、导电线路以及光源部件,导电线路设于透明薄膜上且光源部件电连接于导电线路,导电线路提供光源部件电源支持以使得光源部件可以使得后盖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或者图案变化以提供给用户对于后盖的个性化需求。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板以及后盖,通过电路板来控制光源部件,从而可以实现个性化控制光源部件的发光颜色等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盖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盖;11-后盖本体;12-发光组件;121-透明薄膜;122-导电线路;123- 光源部件;
2-电子设备;22-前盖;23-触控显示模组;231-触控面板;232-显示屏; 24-中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2,电子设备2通常具有后盖1,后盖1安装在电子设备1的背面。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2 通常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相机、手环等具有后盖或者后壳的电子产品。电子设备2还包括电路板、前盖22、触控显示模组23(包括触控面板231 和显示屏232)、中框24及柔性线路板,电路板安装在中框24上,触控显示模组23设置于电路板远离后盖1的一侧,前盖22设置于触控显示模组23 远离电路板的一侧,电路板通过柔性线路板与后盖1电连接,从而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后盖1,包括:后盖本体11以及发光组件12;其中发光组件12设于后盖本体11上用于发射光线以使后盖1呈现可视发光图案,其中可视发光图案的颜色以及发光方向等均可改变以使得可视发光图案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使用需求。具体的,发光组件12包括透明薄膜121、导电线路122以及光源部件123,导电线路122设于透明薄膜121上且光源部件123电连接于导电线路122,通过导电线路122提供给光源部件123电源支持以使得光源部件123可以发光从而实现后盖的不同的色彩或者图案变化以提供给用户对于后盖的个性化需求体验。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透明薄膜121在后盖本体11上的成型方式可以为粘贴或者涂覆,进而将透明薄膜121设置于后盖本体11上;且需要理解的是,发光组件12既可以设于后盖本体11的内表面(即正常状态下的电子设备的壳体内),也可以设置在后盖本体11的外表面(即正常状态下处于可视状态);当发光组件12设于后盖本体11的内表面时,为满足发光组件12 发出的可视发光图案可以被用户眼睛观察到,后盖本体11需要设置为具有一定的透光性;而当发光组件12设于后盖本体11的外表面时,则可以不对后盖本体11的透光性做硬性要求。
另外,导电线路122的成型方式可以为:在透明薄膜121上粘贴或者采用卡扣固定导电金属线路,比如铜线或者银线等;也可以在透明薄膜121上镀上一层导电金属层,比如铜层或者银层,然后采用刻蚀工艺形成所需要的导电线路图案。具体的导电线路122的成型方式可以参考本实施例的上述两种示例,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此外,导电线路122通过柔性线路板与电子设备2的电路板电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电路板控制与导电线路122电连接的光源部件123的发光颜色、强度等以控制光源部件123发出用户所需要的可视光源图案,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发光组件还包括透明绝缘层,透明绝缘层设置于导电线路122远离透明薄膜121的一侧,透明绝缘用于覆盖导电线路22 防止导电线路122造成用户触电等安全隐患。进一步地,透明绝缘层具有开口以使得部分的导电线路122露出于透明绝缘层外,光源部件123对应开口处安装且与导电线路122电连接,以提供电源与光源部件123进行供电,使得光源部件123可发生不同颜色以及发光图案,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透明绝缘层的主要目的有二,其一,用于对导电线路122 进行部分绝缘处理仅漏出一小部分用于电连接光源部件123;其二,可以允许光源部件123发出的光线透过透明绝缘层防止对光源部件123发出的光线起到遮挡作用。因此,对于透明绝缘层而言,其应当具有绝缘性以及透光性,在具体选择其材料时需要考虑满足这两个需求即可,比如透明绝缘层的材料可以为透明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thyleneterephthalate)基材,其材料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其具体材料不做限定。
具体的,开口处的导电线路122露出于透明绝缘层外以形成焊盘,光源部件 123焊接于焊盘上,且通过焊盘与光源部件123焊接实现电导通,可以避免发生脱落等电连接失效隐患以提高电连接稳定性。光源部件123为多个,多个光源部件123分别焊接于其对应的各焊盘上且焊接角度不同以使得各光源部件123的发光方向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光源图案,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其中,焊接角度为各光源部件123发出的光线簇的中心光线的方向与其对应的焊盘所在的平面的夹角,或者说每个光源部件123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焊盘所在的平面所成的夹角。
可以理解的,光源部件123可以为发光二极管,其额定功率较低,且光源强度可以满足发光需求;另外,发光二极管可以设置多种不同颜色的光源,其串联在导电线路122上时,可以发出五颜六色的光线,带给用户个性化的使用体验。具体的发光二极管具体可以为mini LED,其具体的型号以及其发光颜色根据实际需要选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导电线路122为多条,多条导电线路122沿预设方向延伸,每条导电线路122安装有多个光源部件123,使得光源部件123 在后盖1上呈多行或者多列分布,以使得整个后盖1整体均呈现个性化的色彩装饰。需要解释说明的是,如图3中,后盖本体11包括长度方向x及与长度方向x垂直的宽度方向y,预设方向为宽度方向y。并且,导电线路122 的具体设置数目以及每条导电线路122上的光源部件123的设置数目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导电线路122可以为透明金属网格构成的,透明金属网格的线宽可以为1um-10um。具体的,透明金属网格的线宽可以为1um,或者3um,或者5um,或者8um,或者10um,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多条导电线路122可以设置为均匀间隔分布,且每条导电线路122上安装的多个光源部件123均匀间隔分布,使得光源部件123在后盖1上均匀规则地分布,以使得整个后盖1整体均呈现个性化的色彩更为美观。
或者,导电线路122可以成组设置,比如两根或者三根等的导电线路122 彼此依靠设置,使得整个导电线路122上的光源部件123发出集中光线形成相应的可视光源图案,或者每条导电线路122上的光源部件123成簇设置,使得整个导电线路122上的光源部件123发出集中光线形成相应的可视光源图案。
具体的,导电线路122的排列规则以及导电线路122上的光源部件123 的排列规则可以参考本实施例的上述示例,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透明薄膜121为透明柔性材质制成,使其可以具有透光性,光源部件发出的光线可以透过透明薄膜透出以呈现给用户个性化的感官享受;且沿垂直于透明薄膜121的方向上(即沿着图2中所示的z方向),经测试研究发现,透明薄膜121的厚度范围为50um-100um,可以保证其可靠地贴合在后盖本体11上以防发生脱落。具体的,透明薄膜121的厚度可以为 50um、60nm、80nm、100um等,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另外,导电线路122为铜线路或银线路,铜线路或者银线路的导电性能较好。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的发光组件12设于后盖1的内表面,具体的,后盖本体11包括内表面及位于内表面相背一侧的外表面,发光组件12设置于内表面,后盖本体11为透明壳体,使得发光组件12发出的光线可穿过后盖本体11射出。具体的,后盖本体11设置为透明壳体,发光组件12发出的光线也可以经过透明壳体透出以便用户的眼睛可以观察到。具体的后盖本体11 的材料可以为透明塑胶等材料,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其材料,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后盖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后盖及电子设备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盖本体;及
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设于所述后盖本体上用于发射光线以使所述后盖呈现可视发光图案,所述发光组件包括透明薄膜、导电线路以及光源部件,所述导电线路设于所述透明薄膜上且所述光源部件电连接于所述导电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透明绝缘层,所述透明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导电线路远离所述透明薄膜的一侧,所述透明绝缘层具有开口以使得部分的所述导电线路露出于所述透明绝缘层外,所述光源部件对应所述开口处安装且与所述导电线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处的所述导电线路露出于所述透明绝缘层外以形成焊盘,所述光源部件焊接于所述焊盘上;所述光源部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光源部件分别焊接于其对应的各所述焊盘上且各所述光源部件的发光方向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部件为发光二极管;所述光源部件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光源部件依次串联于所述导电线路上;所述发光二极管为mini LE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路为多条,所述多条导电线路沿预设方向延伸,每条所述导电线路安装有多个所述光源部件;所述后盖本体包括长度方向及与所述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所述预设方向为所述宽度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路为透明金属网格,所述透明金属网格的线宽为1um-10u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后盖,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导电线路的均匀间隔排布;每条所述导电线路安装的多个所述光源部件均匀间隔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本体包括内表面及位于所述内表面相背一侧的外表面,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表面,所述后盖本体为透明壳体,使得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可穿过所述后盖本体射出。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后盖,所述后盖罩设于电路板的一侧;其中,所述电路板还与所述导电线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光源部件的发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前盖、触控显示模组、中框及柔性线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中框上,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后盖的一侧,所述前盖设置于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导电线路电连接。
CN202022224025.3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后盖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3244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4025.3U CN213244063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后盖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4025.3U CN213244063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后盖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44063U true CN213244063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77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4025.3U Active CN213244063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后盖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440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8523B (zh) 发光模块
KR102027416B1 (ko) Led 투명 전광판용 필름기판을 이용한 led 투명 전광판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6523179B2 (ja) 発光ユニット、発光装置及び発光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CN203849700U (zh) 触控板与触控显示设备
JP6833722B2 (ja) 発光モジュール
TWM528464U (zh) 發光輸入裝置
US2017029564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6970680A (zh) 显示模组
CN213244063U (zh) 一种后盖及电子设备
JP5914051B2 (ja) 発光素子基板、面光源および発光素子基板の設置方法
CN207116673U (zh) 电子设备
CN217406791U (zh) 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多层载板及其设备
CN214541404U (zh)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
JP2017116887A (ja) Led表示装置
CN212907129U (zh) 导电膜
CN201051253Y (zh) 电磁式数字板用的天线模块
CN218384420U (zh) 一种全彩点阵数码显示屏
WO2023122824A1 (en) Led assembly and 3d video display therewith
CN217279935U (zh) mini LED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9756182U (zh) 一种超薄led面板灯
KR101878130B1 (ko) 커넥터가 장착된 연성 회로기판
CN112654144B (zh) 背光板、立体背光板及两者的制作方法
TWI773207B (zh) 觸控顯示裝置
CN110752109B (zh) 背光模块及其背光模块制造方法
CN113946237A (zh) 触控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