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24996U - 压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24996U
CN213224996U CN202021522580.8U CN202021522580U CN213224996U CN 213224996 U CN213224996 U CN 213224996U CN 202021522580 U CN202021522580 U CN 202021522580U CN 213224996 U CN213224996 U CN 213224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ressing claw
claw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225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鸽
郭印
杨鹏
赵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225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249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24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249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压合装置,涉及机械加工辅助工具技术领域,用于工件按压贴合。其中,压合装置包括:驱动部、传动部、弹性缓冲件、压爪,其中,传动部与驱动部传动连接;弹性缓冲件设置在传动部上;压爪活动连接在传动部上,压爪的一端接触弹性缓冲件,压爪的另一端用于接触工件,压爪被配置为跟随传动部进行按压操作时抵靠弹性缓冲件并朝向弹性缓冲件移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合装置可实现对工件按压过程中压爪力度进行有效缓冲,避免压爪力度过大造成的工件损坏,降低产品的次品率。

Description

压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常常会用到焊接将两个独立的工件连接在一起。焊接也称作熔接、镕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在电子件机械加工过程中,使用到激光作为工件焊接的主要手段。激光焊接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作为热源,使工件熔化,从而使工件焊接在一起,是一种高效精密焊接方法。焊接过程属热传导型,两个工件如果不能紧密压合在一起,容易出现虚焊,裂痕,气孔等焊接不良品质问题。
相关技术中,对于具有一定强度的工件可以通过直接按压工件的方式实现工件之间的紧密贴合。但对于受到按压容易产生结构损伤的工件以及一些焊接位置特殊的工件,需要对工件按压的力度做精确把控,增加了焊接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压合装置,改善工件按压过程中硬接触工件由于受到按压造成的结构损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合装置,包括:驱动部;传动部,与驱动部传动连接;弹性缓冲件,设置在传动部上;压爪,活动连接在传动部上,压爪的一端接触弹性缓冲件,压爪的另一端用于接触工件,压爪被配置为跟随传动部进行按压操作时抵靠弹性缓冲件并朝向弹性缓冲件移动。
优选的是,弹性缓冲件包括弹片,压爪的一端接触弹片。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传动部设置有安装平面,弹片贴附在安装平面上,弹片包括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压爪抵靠在弹片靠近第一侧的位置,弹片靠近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位置固定在安装平面上,弹片被配置为压爪朝向弹片移动时,靠近第一侧位置的弹片的第一侧离开安装平面。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弹片靠近所述第二侧的一端上开设有安装孔且设置有螺杆,安装平面的对应于安装孔的位置处设置有螺纹孔,螺杆穿过安装孔并与螺纹孔配合将弹片固定在传动部。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传动部包括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安装平面位于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之间,且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基于安装平面朝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传动部开设有轨道槽,轨道槽沿压爪运动方向由传动部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平面,压爪沿轨道槽往复运动。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传动部上设置有限位轴,限位轴垂直于压爪运动方向;在压爪设置有调节孔,限位轴伸入调节孔;调节孔沿压爪运动方向的长度大于限位轴沿压爪运动方向的长度。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压爪远离传动部的一端设置有延展按压件,延展按压件沿垂直压爪运动方向延伸。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驱动部上设置有旋转轴,传动部、弹性缓冲件与压爪各有两个,两个传动部相对设置且分别与驱动部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两个传动部通过旋转轴带动两个压爪彼此靠近或远离。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驱动部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与旋转轴转动连接,传动部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合装置,通过在驱动部上安装弹性缓冲件,压爪一端抵靠弹性缓冲件,在压爪按压工件的力度超过设定值,弹性缓冲件产生形变,有效改善了压爪对工件施加的压力过大造成的工件损坏,降低了产品加工的次品率。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合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合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合装置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或图3所示优选实施例的压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或图2或图3所示实施例的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合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6所示实施例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合装置使用状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驱动部;11-旋转轴;12-安装座;2-传动部;21-安装平面;22-第一支臂;23-第二支臂;24-轨道槽;25-限位轴;26-螺纹孔;3-弹性缓冲件;31-弹片;32-螺杆;33-安装孔;4-压爪;41-调节孔;42-延展按压件;43-旋转载盘;5-固定台;61-第一工件;62-第二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压合装置。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合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压合装置包括驱动部1、传动部2、弹性缓冲件3和压爪4,其中,传动部2与驱动部1传动连接;弹性缓冲件3设置在传动部2上;压爪4活动连接在传动部2上,压爪4的一端接触弹性缓冲件3,压爪4的另一端用于接触工件,压爪4被配置为跟随传动部2进行按压操作时抵靠弹性缓冲件3并朝向弹性缓冲件3移动。
本实施例的驱动部1可以是气缸、液压缸等动力组件,用以驱动传动部2按照设定的方向运动。其中,前述设定方向可以是按照直线的往复运动;也可以是绕设定的角度范围,在该角度范围内的摆动;还可以是以上两者的结合,即在设定角度范围内摆动到设定位置后沿上述设定方向往复运动。本市实施例中设定方向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活动而灵活使用,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压爪4朝向待压合的工件的外形可以是与待压合的工件外形匹配的形状,降低压爪4对待压合工件表面局部压强过大的现象,造成待压合的工件产生结构损伤。
在一例中,使用本实施例的压合装置过程中,驱动部1将动力传输至传动部2,传动部2可以按照图1所示向下运动,传动部2带动压爪4向下,去压紧待压合的工件。待压爪4与待压合的工件接触后,传动部2继续对压爪4施力向下。压爪4受到待压合的工件的止挡作用,开始停止向下运动,传动部2继续向下。由于压爪4另一端抵靠在弹性缓冲件3上,使得压爪4相对于传动部2向上运动,将弹性缓冲件3顶起使弹性缓冲件3的一端翘起或者产生其他形式的形变。当操作人员发现或者自动化设备检测到弹性缓冲件3产生形变,则可停止驱动部1继续提供向下的动力。
待压合一段时间后固化待压合工件之间的胶,或者焊接完成后,驱动部1可以提供给传动部2向上的动力。传动部2向上运动一定距离后带动压爪4向上运动,使压爪4离开已经压合完成的工件。然后取走压合完成的工件后放入需要待压合的工件。重复上述动作即可连续对待压合的工件进行压合操作。
上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压合装置,通过在压爪4的一端设置弹性缓冲件3,有效避免了压爪4施力过多或者过大对待压合的工件造成的结构损伤。操作人员或者自动化检测设备可以通过观察弹性缓冲件3的形变从而确定驱动部1的施力时机以及停止施力的时机,使得对待压合工件的施力大小以及时间长短可视化,方便了操作者对驱动部1的控制。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压合质量,保障了产品的安全避免浪费。对按压过程中压爪4力度进行有效缓冲,避免压爪4力度过大造成的工件损坏,降低产品的次品率。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合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合装置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缓冲件3包括弹片31,压爪4的一端接触弹片31。本实施例中弹片31可以是强度在设定范围内的金属薄片或者非金属薄片。金属薄片可以顶住压爪4对压爪4施加一定的压力,弹片31在其弹性变形范围内所提供的压力可用于压合待压合的工件,且可作为压爪与待压合的工件之间缓冲结构,避免在无缓冲结构的情况下,压爪4可能造成待压合的工件产生结构损伤。长条形的弹片31一端固定在传动部2上,可以是传动部2上与压爪4运动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弹片31的另一端抵住压爪4,给压爪4一定压力并通过形变的方式显示出待压合工件所承受的压爪4的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传动部2设置有安装平面21,弹片31贴附在安装平面21上,弹片3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压爪4抵靠在弹片31靠近第一侧的位置,弹片31靠近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位置固定在安装平面21上,弹片31被配置为压爪4朝向弹片31移动时,靠近第一侧位置的弹片31的第一侧离开安装平面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合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6所示实施例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合装置使用状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图6至图8,本实施例中弹片31可以是长方体片状结构,其中第二侧可以是长方体弹片31传动部2拐折处与传动部2竖直面平行且相对的一侧;第一侧可以是弹片31与第二侧平行且相对的弹片31上的另一侧。
在传动部2上可以设置有安装平面21,安装平面21内设置有弹性缓冲件3,弹性缓冲件3包括弹性垫。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垫可以是固定在安装平面21内的橡胶垫或者其他材料的胶垫。当压爪4接触到待压合工件后,对弹性垫开始施加向上的压力。传动部2继续向下移动,压爪4对橡胶垫的压力增大,导致橡胶垫局部被压爪4顶起产生形变。操作人员或者自动化监测设备监测到橡胶垫的形变达到设定程度后,停止对传动部2施加向下的力,避免对待压合工件施力过大造成待压合工件的结构损伤。
在一例中,如图2、图6至图8所示,传动部2可以包括第一支臂22与第二支臂23,安装平面21位于第一支臂22与第二支臂23之间,且第一支臂22与第二支臂23基于安装平面21朝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通过将压爪4的另一端抵靠在弹性缓冲件3上,既可以对待压合工件施加压合工艺所需的压力,还可以通过形变的形式缓冲传动部2对待压合工件施加过大的压力,弹性缓冲件3还可以通过形变的形式通知操作者或者自动化检测设备对待压合工件施加的压力较大。本实施例可以有效缓解压爪4对待压合工件施力过大造成的待压合工件结构损伤,对待压合工件提供保护措施。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片31靠近第二侧的一端上开设有安装孔33且设置有螺杆32,安装平面21的对应于安装孔33的位置处设置有螺纹孔26,螺杆32穿过安装孔33并与螺纹孔26配合将弹片31固定在传动部2。本实施例中,螺杆32拧紧在安装平面21上可以使弹片31靠近第二侧的一端贴紧在安装平面21上,另一端可以在受到压爪4抵靠时可以被顶起发生形变。
本实施例将弹片31通过螺杆32可拆卸安装在传动部2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待压合工件对弹片31进行更换,例如不同待压合工件压合工艺所需的压力不同,可以更换不同刚度的弹片31。对于压合所需的压力较小的待压合工件,可以更换为刚度较小的弹片31;对于压合所需的压力较大的待压合工件,可以更换为刚度较大的弹片31。本实施例可以在传动部2上更换不同的弹片31,可以增大本实施例的压合装置的适用范围,降低产品生产对压合装置的成本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7所示,传动部2可以开设有轨道槽24,轨道槽24沿压爪4运动方向由传动部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平面,压爪4沿轨道槽24往复运动。通过在传动部2内部开设轨道槽24,限定了压爪4的运动轨迹,避免了压爪4在给待压合工件施加压力的过程中产生偏移,造成弹性缓冲件3意外发生形变,或者造成对待压合工件的压力达不到设定值,使压合效果降低,影响产品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以及图6至图7所示,在传动部2上设置有限位轴25,限位轴25垂直于压爪4运动方向;在压爪4设置有调节孔41,限位轴25伸入调节孔41;调节孔41沿压爪4运动方向的长度大于限位轴25沿压爪4运动方向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的调节孔41可以是贯穿压爪4置于传动部2轨道槽24内的部分设置的长圆孔,长圆孔的长度方向即为压爪4运动的方向。在第二支臂23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尺寸可以与限位轴25的横截面尺寸匹配。限位轴25插入上述通孔以及调节孔41中,由于调节孔41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限位轴25的尺寸,压爪4还可以在轨道槽24中的限定范围内进行运动,但不影响压爪4对待压合工件施加适当的压力完成压合工艺。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限位轴25以限制压爪4在轨道槽24中的活动范围,可以避免压爪4将弹性缓冲件3顶到不能恢复形变的程度,对弹性缓冲件3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还可以在压爪4悬空时避免滑出轨道槽保障了装置的完整性,避免压爪4丢失。抽出限位轴25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待按压工件对压爪4进行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至图4、图6、图8,在压爪4远离传动部2的一端设置有延展按压件42,延展按压件42沿垂直压爪4运动方向延伸。本实施例的压合装置适用于在框架类的第一工件61内焊接第二工件2,由于传动部2或者压爪4的尺寸受到第一工件61的限制,无法直接深入第一工件61内对第二工件62进行按压操作。本实施例将压爪4的末端延伸出延展按压件42。其中,延展按压件42可以是柱状结构也可以是板状结构,可以根据第二工件62朝向传动部2的一侧的外形确定。通过设置延展按压件42,可以将压爪4向下的压力经延展按压件42传递至第一工件61内部的第二工件62上,将第二工件62压在第一工件61的内部结构上,从而可以进行后续的激光焊接等工序。
本实施例通过在压爪4设置延展按压件,可以对第一工件61内部的第二工件62进行按压定位,提高了第一工件61与第二工件62激光焊接或者组装的精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5至图8,为配合上述压爪4在第一工件61内按压第二工件62,在驱动部1上设置有旋转轴11,传动部2、弹性缓冲件3与压爪4各有两个,两个传动部2相对设置且分别与驱动部1通过旋转轴11转动连接,两个传动部2通过旋转轴带动两个压爪4彼此靠近或远离。本实施例的驱动部1上设置旋转轴11,在使用本实施例的压合装置之前可以向相反的方向横向转动连接在旋转轴11上的两传动部2,进而拉大两压爪4之间的间距,这样,两压爪4之间可以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将第一工件61夹在两压爪4之间。在到达第一工件61两侧时再相互靠拢,将压爪4的延展按压件42伸入第一工件61的内部空间内对第二工件62进行按压。本实施例通过转轴11,既可以使传动部2避免脱离驱动部1,还可以通过转轴11转动传动部,避免了第一工件61的框架对压爪4的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1还包括安装座12,安装座12与旋转轴11转动连接,传动部2与安装座12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可以在安装座12上根据不同的待压合工件的需求更换不同的传动部2,扩大了本实施例压合装置的适用范围。除此之外,两安装座12可以通过自身所占空间,避免了传动部2以及压爪4的延展按压件42在空闲状态下产生碰撞造成的结构损伤,延长了本实施例的压合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部(1);
传动部(2),与所述驱动部(1)传动连接;
弹性缓冲件(3),设置在所述传动部(2)上;
压爪(4),活动连接在所述传动部(2)上,所述压爪(4)的一端接触所述弹性缓冲件(3),所述压爪(4)的另一端用于接触工件,所述压爪(4)被配置为跟随所述传动部(2)进行按压操作时抵靠所述弹性缓冲件(3)并朝向所述弹性缓冲件(3)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件(3)包括弹片(31),所述压爪(4)的一端接触所述弹片(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部(2)设置有安装平面(21),所述弹片(31)贴附在所述安装平面(21)上,所述弹片(3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压爪(4)抵靠在所述弹片(31)靠近所述第一侧的位置,所述弹片(31)靠近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安装平面(21)上,所述弹片(31)被配置为所述压爪(4)朝向所述弹片(31)移动时,靠近第一侧位置的所述弹片(31)的所述第一侧离开所述安装平面(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31)靠近所述第二侧的一端上开设有安装孔且设置有螺杆(32),所述安装平面(21)的对应于所述安装孔的位置处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杆(32)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将所述弹片(31)固定在所述传动部(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2)包括第一支臂(22)与第二支臂(23),所述安装平面(21)位于所述第一支臂(22)与所述第二支臂(23)之间,且所述第一支臂(22)与所述第二支臂(23)基于所述安装平面(21)朝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2)开设有轨道槽(24),所述轨道槽(24)沿所述压爪(4)运动方向由所述传动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平面,所述压爪(4)沿所述轨道槽(24)往复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部(2)上设置有限位轴(25),所述限位轴(25)垂直于所述压爪(4)运动方向;在所述压爪(4)设置有调节孔(41),所述限位轴(25)伸入所述调节孔(41);所述调节孔(41)沿所述压爪(4)运动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轴(25)沿所述压爪(4)运动方向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爪(4)远离所述传动部(2)的一端设置有延展按压件(42),所述延展按压件(42)沿垂直所述压爪(4)运动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部(1)上设置有旋转轴(11),所述传动部(2)、所述弹性缓冲件(3)与所述压爪(4)各有两个,两个所述传动部(2)相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驱动部(1)通过所述旋转轴(1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传动部(2)通过所述旋转轴(11)带动两个所述压爪(4)彼此靠近或远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1)还包括安装座(12),所述安装座(12)与所述旋转轴(11)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部(2)与所述安装座(12)可拆卸连接。
CN202021522580.8U 2020-07-27 2020-07-27 压合装置 Active CN2132249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2580.8U CN213224996U (zh) 2020-07-27 2020-07-27 压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2580.8U CN213224996U (zh) 2020-07-27 2020-07-27 压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24996U true CN213224996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91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22580.8U Active CN213224996U (zh) 2020-07-27 2020-07-27 压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249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89722B2 (en) Jo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frictional agitation
US20120280019A1 (en) Ultrasonic welding apparatus
EP345967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ltrasonic welding of wires
US9346120B1 (en) Sonotrode apparatus for use in ultrasoni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KR101727689B1 (ko) 위치 조절용 지그에 대한 고정장치
CN213224996U (zh) 压合装置
CN101913030B (zh) 一种超声波消除变形和应力的金属板材拼焊设备
JP2008229699A (ja) スポット溶接装置およびスポット溶接方法
CA2561053C (en) Friction stir welding tool with counterbearing for mounting on a handling device
CN204673224U (zh) 框架拼焊装置
US10562128B2 (en) Linear friction welding apparatus
JP2022501196A (ja) 電極再調整ツール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6104013B2 (ja) スポット溶接方法及びスポット溶接装置
JP7416562B2 (ja) デュアル・カム・サーボ溶接スプライサ
CN114643403A (zh) 一种超声波连续焊接机械手的末端焊接装置
CN212577777U (zh) 一种方便操作的工艺品点焊机
CN212552411U (zh) 一种车身外覆盖件焊接结构
WO2022035924A1 (en) Self leveling stack assembly with front-loaded amplitude uniform ultrasonic welding horn
CN102672350A (zh) 气流压合线形轨迹透射加工装置
CN205343798U (zh) 超声波焊接气动夹具
KR20170102114A (ko) 이종 금속의 레이저 용접장치
CN112589389A (zh) 车用支座加工方法
CN220127838U (zh) 一种搅拌摩擦焊用夹紧工装
CN220296105U (zh) 一种超声波连续焊接机械手末端焊接装置
CN203712069U (zh) 快速剪切实现金属板材固态连接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