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19683U - 一种vsd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vsd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19683U
CN213219683U CN202021439818.0U CN202021439818U CN213219683U CN 213219683 U CN213219683 U CN 213219683U CN 202021439818 U CN202021439818 U CN 202021439818U CN 213219683 U CN213219683 U CN 213219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bottle body
valve
wound
vs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398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美美
戴春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de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Tongde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de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Tongde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20214398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19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19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19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SD引流装置,包括伤口引流管、瓶身、通断阀、螺纹接头、可折叠塑料引流袋,所述瓶身的顶端设置有所述伤口引流管,所述伤口引流管与所述瓶身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瓶身上有刻度,倒三角形结构具有可以方便统计引流量的好处;在瓶身底部安装螺纹接头,下方连接可折叠塑料引流袋,塑料引流袋成本低,更换操作方便,在瓶身上设置非接触液位传感器,当内部超过某一液位时,该非接触液位传感器触发使通断阀自动打开,使液体流向下方塑料引流袋中,可以避免因引流量过大而影响正常引流的问题;在瓶身的顶部设置有标识,避免了安装时装反的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VSD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VSD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引流是一种用VSD材料+半透膜+三通接管+负压吸引器进行负压吸引的技术,该技术于1992年由德国人发明,于1994年由裘华德教授引进中国,又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VSD引流技术具有很多特点,例如:1、可控制的负压,促进血流量增长和蛋白合成,促进肉芽生长,加快创面愈合;同时为全方位的主动引流提供了动力;2、生物半透膜的封闭,隔绝了创面与外环境接触的感染机会;3、全方位的引流,是将传统的点状或局部引流,变为了面状引流,保证了能随时将创面的每一处的坏死组织和渗出液,及时排除体外。实现了很多优点:1、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减少病人痛苦,并减轻工作量,病人免除换药之苦,医生免除换药之劳。2、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VSD是在一个密闭的系统内进行,负压引流使引流区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及时清除,使引流区内达零聚积。而且VSD能防止创面污染,充分引流和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和良好生长,加快感染创面愈合吗,减少抗生素的应用;3、高效、全方位、零积聚,保证引流效果促进创面血运采用持续负压吸引的方法,变被动引流为持续主动吸引,不留任何腔隙,其压力的高低基本符合生理条件的要求,故不影响血运。更重要的是,持续负压吸引促进了创面组织的体液向引流管方向不断流动,为创面的血运提供了有效的、持续的、辅助的动力;4、避免死腔形成及缩小创面VSD在引出渗液的同时使引流腔壁内陷,随着医用泡沫材料的渐次退出,腔壁紧密贴合,有效地预防了残余脓肿及死腔的形成,对于浅表创面可以起到靠拢组织,缩小创面,减小植皮面积的功效。
现有的VSD引流装置具有一些客观存在的缺点:
1、整个引流装置总体有三个部分;外固定架、外部瓶身、VSD引流袋;
2、VDS引流袋本身没有刻度,靠外面的瓶身刻度计量,当与瓶身不服帖引流量不容易统计;
3、更换不方便,且更换时需要将负压袋整体更换成本费用高;
4、装置要有固定方向,容易装反,如果装反了会发生倒流导致引流无效,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VSD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VSD引流装置,包括伤口引流管、瓶身、通断阀、螺纹接头、可折叠塑料引流袋,所述瓶身的顶端设置有所述伤口引流管,所述伤口引流管与所述瓶身一体成型,所述瓶身的顶端在所述伤口引流管的一侧安装有负压引流管,所述瓶身的下端安装有所述通断阀,所述通断阀的下方安装有所述螺纹接头,所述螺纹接头的下方安装有所述可折叠塑料引流袋,所述瓶身的外侧在所述通断阀控制部分的上方安装有非接触液位传感器,所述非接触液位传感器与所述瓶身通过粘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瓶身的外侧成型有刻度,且所述瓶身呈倒三角形状,容量为2L,且其上方边缘设置有倒钩。
优选地:所述负压引流管与所述瓶身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通断阀与所述瓶身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接头与所述通断阀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可折叠塑料引流袋与所述螺纹接头通过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瓶身上有刻度,倒三角形结构具有可以方便统计引流量的好处;在瓶身底部安装螺纹接头,下方连接可折叠塑料引流袋,塑料引流袋成本低,更换操作方便,在瓶身上设置非接触液位传感器,当内部超过某一液位时,该非接触液位传感器触发使通断阀自动打开,使液体流向下方塑料引流袋中,可以避免因引流量过大而影响正常引流的问题;在瓶身的顶部设置有标识,避免了安装时装反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VSD引流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VSD引流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VSD引流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伤口引流管;2、瓶身;3、通断阀;4、螺纹接头;5、可折叠塑料引流袋;6、非接触液位传感器;7、负压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VSD引流装置,包括伤口引流管1、瓶身2、通断阀3、螺纹接头4、可折叠塑料引流袋5,瓶身2的顶端设置有伤口引流管1,伤口引流管1与瓶身2一体成型,瓶身2的顶端在伤口引流管1的一侧安装有负压引流管7,瓶身2的下端安装有通断阀3,通断阀3的下方安装有螺纹接头4,螺纹接头4的下方安装有可折叠塑料引流袋5,瓶身2的外侧在通断阀3控制部分的上方安装有非接触液位传感器6,非接触液位传感器6与瓶身2通过粘接连接。
优选地:瓶身2的外侧成型有刻度,且瓶身2呈倒三角形状,容量为2L,且其上方边缘设置有倒钩;负压引流管7与瓶身2一体成型;通断阀3与瓶身2通过螺纹连接,螺纹接头4与通断阀3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可折叠塑料引流袋5与螺纹接头4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在引流时,将伤口引流管1连接伤口端,负压引流管7连接于负压设备,启动负压设备,引流的液体通过伤口引流管1进入到瓶身2内部,非接触液位传感器6实时对瓶身2内部的液位进行检测,当达到某一处液位时,非接触液位传感器6触发,将信号传输给通断阀3的控制部分,进而使通断阀3处于开启状态,使上方的液体流入可折叠塑料引流袋5中,可以避免因引流量过大而影响正常引流的问题,引流结束后,将可折叠塑料引流袋5从螺纹接头4上取下,对液体进行处理,更换新的可折叠塑料引流袋5即可,瓶身2上设置有倒钩,可以将整个装置钩挂在病床上,当瓶身2内的引流液未达到非接触液位传感器6的触发液位时,可以直接按动通断阀3上对应的按钮,使其处于导通状态,瓶身2内的液体就可以直接落入引流袋5内收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VSD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伤口引流管(1)、瓶身(2)、通断阀(3)、螺纹接头(4)、可折叠塑料引流袋(5),所述瓶身(2)的顶端设置有所述伤口引流管(1),所述伤口引流管(1)与所述瓶身(2)一体成型,所述瓶身(2)的顶端在所述伤口引流管(1)的一侧安装有负压引流管(7),所述瓶身(2)的下端安装有所述通断阀(3),所述通断阀(3)的下方安装有所述螺纹接头(4),所述螺纹接头(4)的下方安装有所述可折叠塑料引流袋(5),所述瓶身(2)的外侧在所述通断阀(3)控制部分的上方安装有非接触液位传感器(6),所述非接触液位传感器(6)与所述瓶身(2)通过粘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SD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2)的外侧成型有刻度,且所述瓶身(2)呈倒三角形状,容量为2L,且其上方边缘设置有倒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SD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引流管(7)与所述瓶身(2)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SD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阀(3)与所述瓶身(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接头(4)与所述通断阀(3)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SD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塑料引流袋(5)与所述螺纹接头(4)通过螺纹连接。
CN202021439818.0U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vsd引流装置 Active CN213219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9818.0U CN213219683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vsd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9818.0U CN213219683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vsd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19683U true CN213219683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90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39818.0U Active CN213219683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vsd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196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063464A1 (en) Tube Connector for a Vacuum Therapy Device
JP2935743B2 (ja) 灌注包帯
US8439894B1 (en) Negative pressure bandage with internal storage chamber
KR20120074290A (ko) 환부의 부압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203694185U (zh) 一种集负压检测控制系统和恒温冲洗于一体的引流仪
CN105233353A (zh) 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负压引流装置
CN213219683U (zh) 一种vsd引流装置
CN209827713U (zh) 一种可冲洗及持续负压吸引的四腔引流管装置
CN210583227U (zh) 一种显微骨科用vsd连接管
CN209827527U (zh) 一种眼部清洗装置
CN207384534U (zh) 一种便携式负压引流器
CN111956881A (zh) 引流压力可调可控的伤口引流管
CN221061347U (zh) 一种改良型负压仪冲洗引流装置
CN220213700U (zh) 胸腔引流管转换接头
CN214074490U (zh) 一种肢体伤口冲洗换药装置
CN211244864U (zh) 一种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
CN209500378U (zh) 引流装置固定器
CN216294960U (zh) 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
CN219001351U (zh) 一种可控式vsd冲洗负压吸引装置
CN217724202U (zh) 一种防感染的负压引流球
CN218305267U (zh) 一种新型的防渗漏造口袋
CN220110162U (zh) 一种便携式负压封吸膜治疗系统
CN219001684U (zh) 一种负压引流管
CN212067293U (zh) 一种医疗外科用便携集液装置
CN2555845Y (zh) 一次性引流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