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44864U - 一种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44864U
CN211244864U CN201921617783.2U CN201921617783U CN211244864U CN 211244864 U CN211244864 U CN 211244864U CN 201921617783 U CN201921617783 U CN 201921617783U CN 211244864 U CN211244864 U CN 2112448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bag
collecting bottle
collecting
bottle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177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敏
龙丹
李丰颜
郭菁菁
张娟
蔡敏
孙学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Cance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Cance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Hubei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16177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448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448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448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包括吸引管、造口袋、输液装置和负压装置,所述造口袋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造口袋的顶部设置有负压连接口,所述输液装置包括输液袋、流速调节器和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连接于输液袋的底部,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穿过造口袋的右侧伸入造口袋的内部,并从通孔伸出造口袋,所述流速调节器设置于输液管的中部。本实用新型先对伤口进行输液清洗,再通过负压装置生成负压使吸引管以及造口袋可更好的收集瘘口、伤口的分泌物,并可通过稳压管上的调节器或中心负压系统来调节负压的大小,可更好的保护瘘口、伤口周围的皮肤,让患者更加舒适。

Description

一种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VSD密封式负压吸引技术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但VSD密封式负压吸引技术材料费较为高,一般的造口袋无法很好的收集瘘口、伤口分泌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该装置能最大程度收集瘘口、伤口分泌物,保护瘘口、伤口周围皮肤。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包括吸引管、造口袋、输液装置和负压装置,所述造口袋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造口袋的顶部设置有负压连接口,所述输液装置包括输液袋、流速调节器和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连接于输液袋的底部,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穿过造口袋的右侧伸入造口袋的内部,并从通孔伸出造口袋,所述流速调节器设置于输液管的中部,负压管下端与负压连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造口袋通过负压管与负压装置连接,所述吸引管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的一端与通孔连接,另一端与输液管并行伸出造口袋,所述内套管位于造口袋外侧的部分外表面包裹有外套管,所述内套管一端与外套管一同从通孔伸出造口袋,另一端通过负压连接口伸入负压管,所述内套管与负压连接口之间有间隙,所述输液管下端比吸引管下端低0.5cm-1cm,所述造口袋的顶端设置有稳压管,所述稳压管的一端伸进造口袋内侧,另一端伸出造口袋与空气相连,所述稳压管位于造口袋外侧的部分上设置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用于调节稳压管排气速度。
所述负压装置包括第一收集瓶、第一收集袋、第一收集瓶盖、第二收集瓶、第二收集瓶盖、第二收集袋、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所述第一收集袋设置于第一收集瓶的内部,所述第二收集袋设置于第二收集瓶的内部,所述第一收集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收集瓶盖,所述第二收集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收集瓶盖,所述第一收集瓶盖和第二收集瓶盖的两侧设置有卡钩,所述第一收集瓶和第二收集瓶的两侧在卡钩下方设置有卡扣,所述卡钩可与卡扣扣合使第一收集瓶盖和第二收集瓶盖固定于第一收集瓶和第二收集瓶顶部,所述负压管的一端穿过第一收集瓶盖顶部与第一收集袋顶部可拆卸密封连接,另一端连接于负压连接口,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穿过第一收集瓶盖顶部与第一收集袋顶部可拆卸密封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收集瓶盖与第二收集袋顶部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一端穿过第二收集瓶盖顶部与第二收集袋顶部连接,另一端与中心负压系统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中部设置有第三连通管,所述第三连通管将第二连通管中部与第二收集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管伸出造口袋外部的部分与外套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引流孔。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连接口内壁上由上到下按顺序设置有截面为长方形的环形槽和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槽,所述负压连接口上端与封闭盖一侧铰接,所述封闭盖用于打开或关闭负压连接口,所述封闭盖为圆柱体且直径等于负压连接口外侧直径,圆柱体的下方设置有与负压连接口内壁直径相同的圆柱体,且外侧设置有与截面为长方形的环形槽和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槽相对应的凸起,所述封闭盖的顶端设置有拉柄。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管与负压连接口连接的一端外侧设置有与截面为长方形的环形槽和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槽相对应的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袋的顶部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用于将输液袋挂在固定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稳压管设置在造口袋内侧的管体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排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稳压管和输液管与造口袋的相交处用水胶体敷料密封。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使用新型通过输液装置先对伤口进行清洗,再通过负压装置生成负压使吸引管以及造口袋可更好的收集清洗液、瘘口和伤口的分泌物,并可通过稳压管上的调节器或中心负压系统来调节负压的大小,可更好的保护瘘口、伤口周围的皮肤,让患者更加舒适;通过输液装置对伤口持续性、小负压的冲洗引流能促进局部组织毛细血管生长,肉芽生长,使伤口能更好的愈合;输液管底部比吸引管底部要长,使伤口先接受冲洗再通过吸引管吸出分泌物;内套管伸出造口袋的一端外侧包覆有外套管,外套管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可以更好的保护受伤部位,防止内套管负压变瘪,以及在负压吸收分泌物时,吸住伤口造成二次伤害;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相对于VSD密封式负压吸引成本更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示意图;
图2为负压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3为局部示意图;
图4为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吸引管;11、外套管;12、内套管;13、引流孔;2、造口袋;21、通孔;22、负压连接口;221、截面为长方形的环形槽;222、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槽;223、封闭盖;224、拉柄;3、输液装置;31、输液袋;311、挂钩;32、流速调节器;33、输液管;4、负压装置;41、第一收集瓶;42、第一收集袋;43、第一收集瓶盖;44、第二收集瓶;45、第二收集瓶盖;451、卡钩;452、卡扣;46、第二收集袋;47、第一连通管;48、第二连通管; 49、第三连通管;410、中心负压系统;5、稳压管;6、调节器;7、负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2所示,一种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包括吸引管1、造口袋2、输液装置3和负压装置4,所述造口袋2的底部开设有通孔21,所述造口袋2的顶部设置有负压连接口22,所述输液装置3包括输液袋31、流速调节器32和输液管33,所述输液管33的一端连接于输液袋31的底部,所述输液管33的另一端穿过造口袋2的右侧伸入造口袋2的内部,并从通孔21伸出造口袋2,所述流速调节器32设置于输液管33的中部,负压管7下端与负压连接口22可拆卸连接,所述造口袋2通过负压管7与负压装置4连接,所述吸引管1包括外套管11和内套管12,所述外套管11的一端与通孔21连接,另一端与输液管33并行伸出造口袋2,所述内套管12位于造口袋2外侧的部分外表面包裹有外套管 11,所述内套管12一端与外套管11一同从通孔21伸出造口袋2,另一端通过负压连接口22伸入负压管7,所述内套管12与负压连接口22之间有间隙,所述造口袋2的顶端设置有稳压管5,所述稳压管5的一端伸进造口袋2内侧,另一端伸出造口袋2与空气相连,所述稳压管5位于造口袋2外侧的部分上设置有调节器6,所述调节器6用于调节稳压管排气速度。
所述负压装置4包括第一收集瓶41、第一收集袋42、第一收集瓶盖43、第二收集瓶44、第二收集瓶盖45、第二收集袋46、第一连通管47、第二连通管48和第三连通管49,所述第一收集袋42设置于第一收集瓶41的内部,所述第二收集袋46设置于第二收集瓶44的内部,所述第一收集瓶4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收集瓶盖43,所述第二收集瓶4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收集瓶盖45,所述第一收集瓶盖43和第二收集瓶盖45的两侧设置有卡钩451,所述第一收集瓶41 和第二收集瓶44的两侧在卡钩451下方设置有卡扣452,所述卡钩451可与卡扣452扣合使第一收集瓶盖43和第二收集瓶盖45固定于第一收集瓶41和第二收集瓶44顶部,所述负压管7的一端穿过第一收集瓶盖43顶部与第一收集袋 42顶部可拆卸密封连接,另一端连接于负压连接口22,所述第一连通管47的一端穿过第一收集瓶盖43顶部与第一收集袋42顶部可拆卸密封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收集瓶盖45与第二收集袋46顶部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48的一端穿过第二收集瓶盖45顶部与第二收集袋46顶部连接,另一端与中心负压系统 410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48的中部设置有第三连通管49,所述第三连通管 49将第二连通管48中部与第二收集瓶44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内套管12伸出造口袋2外部的部分与外套管11 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引流孔13。
如图3所示,所述负压连接口22内壁上由上到下按顺序设置有截面为长方形的环形槽221和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槽222,所述负压连接口22上端与封闭盖223一侧铰接,所述封闭盖223用于打开或关闭负压连接口22,所述封闭盖223为圆柱体且直径等于负压连接口22外侧直径,圆柱体的下方设置有与负压连接口22内壁直径相同的圆柱体,且外侧设置有与截面为长方形的环形槽221和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槽222相对应的凸起,所述封闭盖223的顶端设置有拉柄224,所述负压管7与负压连接口22连接的一端外侧设置有与截面为长方形的环形槽221和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槽222相对应的凸起。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输液袋31的顶部设置有挂钩311,所述挂钩311 用于将输液袋31挂在固定架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稳压管5设置在造口袋内侧的管体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排气孔51。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稳压管5和输液管33与造口袋2的相交处用水胶体敷料密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调节器6为流速调节器或者气压阀。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稳压管5和输液管33伸出造口袋2的部分使用高举平台法固定。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清洗液(如生理盐水)装进输液袋内,再将输液管的一端与输液袋的底部连接,将输液袋挂至高架上,再将输液管与吸引管并行置入瘘口或伤口底部,且输液管底端要比吸引管长 0.5cm-1cm,将负压管有凸起的一端连接造口袋上的负压连接口,将另一端与负压装置连接;
通过调节输液管上的流速调节器,将输液速度调节至一个合适速度,再通过调节稳压管上的调节器和来中心负压系统来调节造口袋和吸引管的负压值,使其在一个适当范围内,输液装置对伤口进行持续清洗,吸引管通过负压装置造成的负压将清洗液、瘘口或伤口的分泌物吸出,吸至造口袋或负压装置内,保证伤口的清洁。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管(1)、造口袋(2)、输液装置(3)和负压装置(4),所述造口袋(2)的底部开设有通孔(21),所述造口袋(2)的顶部设置有负压连接口(22),所述输液装置(3)包括输液袋(31)、流速调节器(32)和输液管(33),所述输液管(33)的一端连接于输液袋(31)的底部,所述输液管(33)的另一端穿过造口袋(2)的右侧伸入造口袋(2)的内部,并从通孔(21)伸出造口袋(2),所述流速调节器(32)设置于输液管(33)的中部,负压管(7)下端与负压连接口(22)可拆卸连接,所述造口袋(2)通过负压管(7)与负压装置(4)连接,所述吸引管(1)包括外套管(11)和内套管(12),所述外套管(11)的一端与通孔(21)连接,另一端与输液管(33)并行伸出造口袋(2),所述内套管(12)位于造口袋(2)外侧的部分外表面包裹有外套管(11),所述内套管(12)一端与外套管(11)一同从通孔(21)伸出造口袋(2),另一端通过负压连接口(22)伸入负压管(7),所述内套管(12)与负压连接口(22)之间有间隙,所述造口袋(2)的顶端设置有稳压管(5),所述稳压管(5)的一端伸进造口袋(2)内侧,另一端伸出造口袋(2)与空气相连,所述稳压管(5)位于造口袋(2)外侧的部分上设置有调节器(6),所述调节器(6)用于调节稳压管排气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装置(4)包括第一收集瓶(41)、第一收集袋(42)、第一收集瓶盖(43)、第二收集瓶(44)、第二收集瓶盖(45)、第二收集袋(46)、第一连通管(47)、第二连通管(48)和第三连通管(49),所述第一收集袋(42)设置于第一收集瓶(41)的内部,所述第二收集袋(46)设置于第二收集瓶(44)的内部,所述第一收集瓶(4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收集瓶盖(43),所述第二收集瓶(4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收集瓶盖(45),所述第一收集瓶盖(43)和第二收集瓶盖(45)的两侧设置有卡钩(451),所述第一收集瓶(41)和第二收集瓶(44)的两侧在卡钩(451)下方设置有卡扣(452),所述卡钩(451)可与卡扣(452)扣合使第一收集瓶盖(43)和第二收集瓶盖(45)固定于第一收集瓶(41)和第二收集瓶(44)顶部,所述负压管(7)的一端穿过第一收集瓶盖(43)顶部与第一收集袋(42)顶部可拆卸密封连接,另一端连接于负压连接口(22),所述第一连通管(47)的一端穿过第一收集瓶盖(43)顶部与第一收集袋(42)顶部可拆卸密封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收集瓶盖(45)与第二收集袋(46)顶部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48)的一端穿过第二收集瓶盖(45)顶部与第二收集袋(46)顶部连接,另一端与中心负压系统(410)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48)的中部设置有第三连通管(49),所述第三连通管(49)将第二连通管(48)中部与第二收集瓶(44)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12)伸出造口袋(2)外部的部分与外套管(1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引流孔(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连接口(22)内壁上由上到下按顺序设置有截面为长方形的环形槽(221)和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槽(222),所述负压连接口(22)上端与封闭盖(223)一侧铰接,所述封闭盖(223)用于打开或关闭负压连接口(22),所述封闭盖(223)为圆柱体且直径等于负压连接口(22)外侧直径,圆柱体的下方设置有与负压连接口(22)内壁直径相同的圆柱体,且外侧设置有与截面为长方形的环形槽(221)和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槽(222)相对应的凸起,所述封闭盖(223)的顶端设置有拉柄(22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管(7)与负压连接口(22)连接的一端外侧设置有与截面为长方形的环形槽(221)和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槽(222)相对应的凸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袋(31)的顶部设置有挂钩(311),所述挂钩(311)用于将输液袋(31)挂在固定架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管(5)设置在造口袋内侧的管体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排气孔(5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管(5)和输液管(33)与造口袋(2)的相交处用水胶体敷料密封。
CN201921617783.2U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 Active CN2112448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7783.2U CN211244864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7783.2U CN211244864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44864U true CN211244864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53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17783.2U Active CN211244864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448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40078011A1 (en) Irrigation dressing
CN207871196U (zh) 一次性使用胸腔引流装置
CN211244864U (zh) 一种伤口负压循环清理装置
CN109481751A (zh) 一种具有防堵塞易固定功能的心胸外科用引流装置
CN203577117U (zh) 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CN213852349U (zh) 一种糖尿病足患者用vsd负压设备的排液装置
CN210812813U (zh) 一种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
CN213219950U (zh) 一种新型输液器
CN210750554U (zh) 一种伤口/切口渗漏冲洗引流装置
CN209827713U (zh) 一种可冲洗及持续负压吸引的四腔引流管装置
CN212880343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心胸外科用闭式引流设备
CN209679116U (zh) 一种带有防脱落结构的多功能引流装置
CN209848124U (zh) 一种新型胸腔引流管
CN208660010U (zh) 一种侧方排液防逆流引流袋
CN207085007U (zh) 一种吸痰冲洗组合装置
CN210873222U (zh) 能大批量配置的胸瓶
CN211461437U (zh) 一种具有一次性密闭式负压引流装置
CN217245743U (zh) 一种脊柱外科用负压吸引器
CN215274821U (zh) 一种胸腔水封瓶的引流管里活瓣结构
CN212016288U (zh) 一种负压引流盒
CN213964550U (zh) 一种重症医学科的护理用引流装置
CN208229150U (zh) 可迅速建立负压的引流容器
CN211024501U (zh) 一种防回血的输液器
CN209137516U (zh) 一种vsd冲洗器
CN211094337U (zh) 一种心外科主动脉辅助排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