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17301U - 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17301U
CN213217301U CN202020830383.6U CN202020830383U CN213217301U CN 213217301 U CN213217301 U CN 213217301U CN 202020830383 U CN202020830383 U CN 202020830383U CN 213217301 U CN213217301 U CN 213217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rigid perforated
perforated pipe
operating rod
rig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303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飞
曹怡
关凯
张思萌
冀沛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7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7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08303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17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17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173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包括:牵开器本体;辅助牵开部,其可拆卸地固定于操作杆上,且位于第一刚性穿孔管和第二刚性穿孔管之间,辅助牵开部包括刚性的挡板、设置于挡板的末端的拉钩和从拉钩与挡板的连接处设置的延伸片,延伸片与拉钩位于挡板的两侧,延伸片呈弧形、且向下弯折,拉钩和延伸片的外部均包裹有弹性层,其中,挡板的上端通过缓冲部件连接至操作杆;动力机构,其包括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挡板内的直线驱动器和与直线驱动器电连接的踏板,当踏板受力时,直线驱动器带动挡板向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不仅大大减轻了第一助手牵拉的保护颈内脏鞘的强度负担,而且术野显示清晰,临床效果良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
背景技术
颈椎前路手术是颈椎外科常用手术方式,其优势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能实现对来自于脊髓前方压迫的直接减压。但由于手术术野小,前方重要组织多,因此实现充分暴露的同时对重要结构有效的保护是颈椎前路手术的重要步骤。
为了实现椎间隙的显露,牵开器是必用的手术工具,通过在预手术椎间隙上下椎体置入椎体撑开钉,安放牵开器来撑开椎间隙,扩大手术操作空间。左右两侧的组织牵开多通过助手使用拉钩来实现,由于颈椎内脏鞘内容物较多,要实现对其牵开及保护对于往往较为费力,占用了第一助手大量精力及体力,从而对其与术者手术配合造成一定影响。
为了节省第一助手牵拉保护颈内脏鞘的负担,提高手术效率,因此对颈椎前路牵开器进行了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包括:
牵开器本体,其包括操作杆、固定于所述操作杆一端的第一刚性穿孔管和可沿所述操作杆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刚性穿孔管,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和所述第二刚性穿孔管均垂直于所述操作杆,并位于所述操作杆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二刚性穿孔管的上端可与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的上端接触;
辅助牵开部,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操作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和第二刚性穿孔管之间,所述辅助牵开部包括刚性的挡板、设置于所述挡板的末端的拉钩和从所述拉钩与所述挡板的连接处设置的延伸片,所述延伸片与所述拉钩位于所述挡板的两侧,所述延伸片呈弧形、且向下弯折,所述拉钩和所述延伸片的外部均包裹有弹性层,其中,所述挡板的上端通过缓冲部件连接至所述操作杆;
动力机构,其包括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挡板内的直线驱动器和与所述直线驱动器电连接的踏板,当所述踏板受力时,所述直线驱动器带动所述挡板向下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中,所述缓冲部件包括连接杆和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接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操作杆上,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中,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还设置有一柱形的定位枢转轴,所述定位枢转轴包括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的定位槽和与可滑动地固定于所述定位槽内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下端与所述挡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的外周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弹性凸起,所述定位槽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弹性凸起与所述凹槽对应设置,当转动所述定位块或定位槽时,弹性凸起在不同的凹槽中转动,以实现旋转定位。
优选的是,所述的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中,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和所述第二刚性穿孔管为中空管体,椎体牵开钉的上端插入到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和所述第二刚性穿孔管中,并通过一螺帽固定于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和第二刚性穿孔管上,通过螺帽将椎体牵开钉固定在第一刚性穿孔管和第二刚性穿孔管上,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椎体牵开钉发生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中,所述操作杆的表面具有齿条。
优选的是,所述的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中,所述弹性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优选的是,所述的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中,所述拉钩部的末端向上弯起。
优选的是,所述的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中,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和所述第二刚性穿孔管均于靠近中部处弯折。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牵开器本体的第一刚性穿孔管和第二刚性穿孔管打开相邻的椎体,第一助手将挡板下肌肉深层滑动并固定,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拉钩能够确保其牵拉到底层软组织,能够使得拉钩将软组织向外侧滑动并通过适当旋转勾起末端组织,同时还设置有延伸片,延伸片在拉钩背面向下弯折,能够防止滑脱,并通过用力踏下踏板给挡板提供向下的力,将其位置固定,大大减轻了第一助手牵拉保护境内脏鞘的负担,减轻了助手工作强度,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牵开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枢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包括:
牵开器本体,其包括操作杆1、固定于所述操作杆1一端的第一刚性穿孔管2和可沿所述操作杆1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刚性穿孔管3,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2和所述第二刚性穿孔管3均垂直于所述操作杆1,并位于所述操作杆1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二刚性穿孔管3的上端可与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2的上端接触。
辅助牵开部,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操作杆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2和第二刚性穿孔管3之间,所述辅助牵开部包括刚性的挡板4、设置于所述挡板4的末端的拉钩401和从所述拉钩401与所述挡板4的连接处设置的延伸片402,所述延伸片402与所述拉钩401位于所述挡板4的两侧,所述延伸片402呈弧形、且向下弯折,所述拉钩401和所述延伸片402的外部均包裹有弹性层,其中,所述挡板4的上端通过缓冲部件连接至所述操作杆1;缓冲部件通过卡箍可拆卸地固定到操作杆1上。
动力机构,其包括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挡板4内的直线驱动器7和与所述直线驱动器7电连接的踏板,当所述踏板受力时,所述直线驱动器7带动所述挡板4向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牵开器本体的第一刚性穿孔管2和第二刚性穿孔管3打开相邻的椎体,第一助手将挡板4下肌肉深层滑动并固定,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拉钩401能够确保其牵拉到底层软组织,能够使得拉钩401将软组织向外侧滑动并通过适当旋转勾起末端组织,同时还设置有延伸片402,延伸片402在拉钩401背面向下弯折,能够防止滑脱,并通过用力踏下踏板给挡板4提供向下的力,将其位置固定,不仅大大减轻了第一助手牵拉的保护颈内脏鞘的强度负担,而且术野显示清晰,临床效果良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使手术完成更顺利。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缓冲部件包括连接杆5和与所述连接杆5的上端固接的复位弹簧6,所述复位弹簧6的上端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操作杆1上,所述连接杆5的下端与所述挡板4固定连接。复位弹簧6的设置保证了挡板4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影响牵开器本体的工作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作为优选,如图4所示,所述挡板4与连接杆5之间还设置有一柱形的定位枢转轴8,所述定位枢转轴8包括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的定位槽801和与可滑动地固定于所述定位槽801内的定位块802,所述定位块802的下端与所述挡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802的外周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弹性凸起8021,所述定位槽801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8011,所述弹性凸起8021与所述凹槽8011对应设置,所述弹性凸起8021可滑动地固定于所述凹槽8011内,当转动所述定位块802或定位槽801时,弹性凸起8021在不同的凹槽8011中转动,以实现旋转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2和所述第二刚性穿孔管3为中空管体,椎体牵开钉的上端插入到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和所述第二刚性穿孔管中,并通过一螺帽固定于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和第二刚性穿孔管上,通过螺帽将椎体牵开钉固定在第一刚性穿孔管和第二刚性穿孔管上,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椎体牵开钉发生移动。将椎体牵开钉固定于要手术部位的两个椎体上,牵开,以打开手术环境。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操作杆1的表面具有齿条。使得第二刚性穿孔管3移动后固定更加稳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与人体接触弹性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拉钩401部的末端向上弯起。进一步防止滑脱。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2和所述第二刚性穿孔管3均于靠近中部处弯折。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提供如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包括:
牵开器本体,其包括操作杆1、固定于所述操作杆1一端的第一刚性穿孔管2和可沿所述操作杆1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刚性穿孔管3,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2和所述第二刚性穿孔管3均垂直于所述操作杆1,并位于所述操作杆1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二刚性穿孔管3的上端可与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2的上端接触;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和所述第二刚性穿孔管为中空管体,椎体牵开钉的上端插入到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和所述第二刚性穿孔管中,并通过一螺帽固定于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和第二刚性穿孔管上。所述操作杆1的表面具有齿条。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2和所述第二刚性穿孔管3均于靠近中部处弯折。
辅助牵开部,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操作杆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2和第二刚性穿孔管3之间,所述辅助牵开部包括刚性的挡板4、设置于所述挡板4的末端的拉钩401和从所述拉钩401与所述挡板4的连接处设置的延伸片402,所述延伸片402与所述拉钩401位于所述挡板4的两侧,所述延伸片402呈弧形、且向下弯折,所述拉钩401和所述延伸片402的外部均包裹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其中,所述挡板4的上端通过缓冲部件连接至所述操作杆1;所述缓冲部件包括连接杆5和与所述连接杆5的上端固接的复位弹簧6,所述复位弹簧6的上端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操作杆1上,所述挡板4与连接杆5之间还设置有一柱形的定位枢转轴8,所述定位枢转轴8包括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的定位槽801和与可滑动地固定于所述定位槽801内的定位块802,所述定位块802的下端与所述挡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802的外周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弹性凸起8021,所述定位槽801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8011,所述弹性凸起8021与所述凹槽8011对应设置,所述弹性凸起8021可滑动地固定于所述凹槽8011内,当转动所述定位块802或定位槽801时,弹性凸起8021在不同的凹槽8011中转动,以实现旋转定位。
动力机构,其包括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挡板4内的直线驱动器7和与所述直线驱动器7电连接的踏板,当所述踏板受力时,所述直线驱动器7带动所述挡板4向下移动。
这里说明的模块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对本实用新型的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牵开器本体,其包括操作杆、固定于所述操作杆一端的第一刚性穿孔管和可沿所述操作杆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刚性穿孔管,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和所述第二刚性穿孔管均垂直于所述操作杆,并位于所述操作杆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二刚性穿孔管的上端可与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的上端接触;
辅助牵开部,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操作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和第二刚性穿孔管之间,所述辅助牵开部包括刚性的挡板、设置于所述挡板的末端的拉钩和从所述拉钩与所述挡板的连接处设置的延伸片,所述延伸片与所述拉钩位于所述挡板的两侧,所述延伸片呈弧形、且向下弯折,所述拉钩和所述延伸片的外部均包裹有弹性层,其中,所述挡板的上端通过缓冲部件连接至所述操作杆;
动力机构,其包括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挡板内的直线驱动器和与所述直线驱动器电连接的踏板,当所述踏板受力时,所述直线驱动器带动所述挡板向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包括连接杆和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接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操作杆上,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还设置有一柱形的定位枢转轴,所述定位枢转轴包括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的定位槽和与可滑动地固定于所述定位槽内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下端与所述挡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的外周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弹性凸起,所述定位槽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弹性凸起与所述凹槽对应设置,所述弹性凸起可滑动地固定于所述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和所述第二刚性穿孔管为中空管体,椎体牵开钉的上端插入到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和所述第二刚性穿孔管中,并通过一螺帽固定于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和第二刚性穿孔管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的表面具有齿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钩的末端向上弯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穿孔管和所述第二刚性穿孔管均于靠近中部处弯折。
CN202020830383.6U 2020-05-15 2020-05-15 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17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30383.6U CN213217301U (zh) 2020-05-15 2020-05-15 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30383.6U CN213217301U (zh) 2020-05-15 2020-05-15 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17301U true CN213217301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67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3038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17301U (zh) 2020-05-15 2020-05-15 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173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06615B1 (en) Vaginal speculum
CN201537102U (zh) 叉状镂空椎板拉钩
JPH1170148A (ja) 麻痺した下肢の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装置
CN213217301U (zh) 颈前路椎间牵开装置
CN211749793U (zh) 一种可保护肋间神经胸外科手术拉钩装置
CN210383954U (zh) 一种骨科用牵开器
CN210019569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腹腔镜手术用外置举宫装置
CN101091668A (zh) 万向式桡骨远端骨外固定器
CN206080921U (zh) 充气式颈部固定枕
CN211883901U (zh) 一种腹腔镜下膨胀式支撑装置
CN2910124Y (zh) 颈胸腰椎前后路手术拉钩
CN216933311U (zh) 一种新型脊柱后路手术撑开器
CN219662037U (zh) 一种妇产科用上环器
CN220025162U (zh) 一种子宫加压缝合辅助器
CN216876525U (zh) 一种便于超声定位的心脏介入手术用输送鞘管
CN216495676U (zh) 脊柱手术切口保护套
CN218684337U (zh) 一种脊柱内镜的多功能导杆
CN212394979U (zh) 一种肌肉植入物的植入辅助装置套装
CN213283127U (zh) 一种可视化微创的深部组织暴露通道扩开器
CN216394122U (zh) 一种可变形的一次性子宫内膜收刮器
CN212307921U (zh) 阴道深部拉钩
CN219720956U (zh) 一种无切口的盆腔脱垂手术用器械
CN216319202U (zh) 一种新型灌肠器肛管
CN214633198U (zh) 一种神经外科颅内引流装置
CN213940833U (zh) 一种妇产科手术辅助器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