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10673U - 光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10673U
CN213210673U CN202022393046.8U CN202022393046U CN213210673U CN 213210673 U CN213210673 U CN 213210673U CN 202022393046 U CN202022393046 U CN 202022393046U CN 213210673 U CN213210673 U CN 213210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elastic element
driving
optical system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930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侲圻
王英任
吴亚修
蔡昆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Taiw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Taiwan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Taiwa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10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10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学系统,其包括:一第一活动部,用以连接一光学元件;一第一底座,第一活动部可相对第一底座运动;以及一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一活动部相对第一底座运动。光学系统还包括一光量控制机构,用以控制一光线进入光学元件的光量。光量控制机构还包括一基座以及至少部分可相对基座运动的一光量控制组件。光学系统还包括一第二驱动组件,用以控制光量控制组件。

Description

光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光量控制组件的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高效能、高规格视觉享受的追求越来越高,以丰富更棒的产品使用体验。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都配有镜头模块而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当使用者使用配有镜头模块的电子装置时,可能会有晃动的情形发生,进而使得镜头模块所拍摄的影像产生模糊。然而,人们对于影像品质的要求日益增高,故镜头模块的防震功能亦日趋重要,此外也追求产品的小型化、轻便化,以便使用者使用。如何提供一种具高品质的摄像模块是为一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系统,包括:一第一活动部,用以连接一光学元件;一第一底座,第一活动部可相对第一底座运动;以及一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一活动部相对第一底座运动。光学系统还包括一光量控制机构,用以控制一光线进入光学元件的光量。光量控制机构还包括一基座以及至少部分可相对基座运动的一光量控制组件。光学系统还包括一第二驱动组件,用以控制光量控制组件。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学系统还包括:一第二底座,第二底座可相对第一底座运动;以及一第三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一底座相对第二底座运动;其中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一活动部相对第一底座在一第一维度上运动;第三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一底座相对第二底座在一第二维度上运动;基座可相对第二底座运动;基座可相对第一底座运动。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学系统还包括:一弹性组件,第一活动部经由弹性组件活动的连接第一底座;其中,基座经由弹性组件可相对第二底座运动;基座经由弹性组件可相对第一底座运动。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弹性组件还包括:一第一弹性元件,其中基座经由第一弹性元件活动的连接第一底座;一第二弹性元件,第一活动部经由第二弹性元件活动的连接第一底座;一第三弹性元件,第一活动部经由第三弹性元件活动的连接第一底座;以及一第四弹性元件,第一底座经由第四弹性元件活动的连接第二底座。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结构;第二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结构;第三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结构;第四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结构;第一、第二弹性元件互相平行;第一、第三弹性元件互相平行;第一、第四弹性元件互相平行;第二、第三弹性元件互相平行;第二、第四弹性元件互相平行;以及第三、第四弹性元件互相平行。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学系统,还包括:一外壳,与第一底座沿着一主轴方向排列;以及一框架,与第二底座沿着主轴方向排列;其中,沿着垂直主轴方向观察时,第二弹性元件位于第一、第三弹性元件之间;其中,沿着垂直主轴方向观察时,第三弹性元件位于第二、第四弹性元件之间。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框架位于外壳内;其中第一弹性元件位于框架上方,且第一弹性元件连接基座与外壳的内表面;其中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第一弹性元件连外壳的内表面的一连接部,是不与框架重叠的。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二弹性元件电性连接;第二驱动组件经由第二弹性元件与第四弹性元件电性连接;第二驱动组件经由第二弹性元件以及第一底座的一第一电路组件与第四弹性元件电性连接;第一电路组件至少部分埋设且不显露于第一底座;第一电路组件具有显露于第一底座的一凸出部,凸出部沿着主轴方向延伸;第一驱动组件电性连接第三弹性元件;第一驱动组件经由第三弹性元件电性连接第四弹性元件;第一驱动组件经由第三弹性元件以及第一电路组件电性连接第四弹性元件;第二驱动组件的一第二控制单元经由第一电路组件电性连接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第一控制单元;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第一线圈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用以输出一第一驱动电源以控制第一线圈;第二驱动组件的一第二线圈电性连接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用以输出一第二驱动电源以控制第二线圈。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学系统还包括一第二电路组件,其中第二电路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埋设于基座内,且第二电路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显露于基座外;其中第二电路组件具有多个上显露部分;其中以基座的中心定义出四个不同象限,且这些上显露部分是分别位在以四个不同象限。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基座具有一第一抵接面与一第一斜面;第一活动部具有一第二抵接面与一第二斜面;其中,第一、第二斜面相对于第一、第二抵接面倾斜;其中,第一抵接面对应第二抵接面,且第一斜面对应第二斜面;其中,第一抵接面用以限位第二抵接面;其中,第一斜面用以限位第二斜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光学系统组合后的示意图(省略外壳)。
图3是表示光学系统的部分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光学系统的部分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光学系统的俯视图(省略外壳)。
图6是表示光学系统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是表示基座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100:光学系统
2-10:第一底座
2-10G:第一开口
2-108:第一抵接面
2-109:第一斜面
2-15:第一活动部
2-158:第二抵接面
2-159:第二斜面
2-301:第二底座
2-3011:固定凸部
2-304:第四弹性元件
2-3041:活动凸部
2-50:基座
2-50G:开口
2-50P:凸环
2-521:连动件
2-522:叶片
2-523:垫片
2-524:盖片
2-525:保护环
2-80:框架
2-90:外壳
2-91:外壳的内表面
2-B:引导件
2-C1、2-C2:线圈
2-DS1: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2-DS3:底座驱动机构
2-DS5:光量控制机构
2-EE1:第一电路组件
2-EE11:凸出部
2-EE2:第二电路组件
2-EE21、2-EE22:第二电路组件的显露部分
2-F:电路板
2-LS:光学元件
2-MC1、2-MC2:驱动组件
2-M1、2-M2:磁性元件
2-O:光轴
2-Q:主轴
2-QD1、2-QD2、2-QD3、2-QD4:象限
2-R1、2-R1’:转动方向
2-S:弹性组件
2-SN1、2-SN2:控制单元
2-S1、2-S2、2-S3:弹性元件
2-S11:第一弹性元件的连接部
2-WS:第三驱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适用的其他范围将于接下来所提供的详述中清楚易见。必须了解的是,下列的详述以及具体的实施例,当提出有关光学系统的示范实施例时,仅作为描述的目的以及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语(包括技术及科学用语),具有与此篇公开所属的一般技艺者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义。能理解的是,这些用语,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读成具有一与相关技术及本公开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应以一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方式解读,除非在此特别定义。
为了方便说明,在以下内容以及附图中,可能使用第一方向(Z轴)、第二方向(X轴)、第三方向(Y轴)来描述方向或方位。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各自不同且互相不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垂直或大致上互相垂直。
请参阅第1、2图,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2-100的爆炸示意图,而图2则为光学系统2-100组合后的示意图(省略外壳2-90)。光学系统2-100可设置于一电子装置(例如相机、平板电脑或手机)内部,作为摄像单元所具有的机构,以提供拍摄、录影功能。举例而言,当来自外界的光线2-LT从入射端沿其光轴2-O进入光学系统2-100后,光线2-LT得以穿过其中的光学元件2-LS(例如镜头元件或包含多个镜头元件的镜头组件,并至感光元件(未附图,例如为图像感测器(image sensor),可设置于第三驱动机构DS1)以获取影像。其中,通过光学系统2-100,光学元件2-LS与感光元件可相对活动,借此达到光学变焦(Zooming)、自动对焦(Auto-Focusing,AF)或光学防手震(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沿着光轴2-O方向观察时,光学系统2-100具有多边形结构。以下将说明前述光学系统2-100的详细结构。
继续参阅图1,光学系统2-100包括一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DS1、一底座驱动机构2-DS3和一光量控制机构2-DS5。第一驱动机构2-DS1可为光学元件2-LS的承载与驱动机构,设置于底座驱动机构2-DS3上,而底座驱动机构2-DS3可为感光元件(未图示,例如图像感测器)的承载与驱动机构。光量控制机构2-DS5则可为驱动光圈叶片的驱动机构,其是设置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DS1上。
参阅第1、3图,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DS1包含:一第一底座2-10、一第一活动部2-15与一第一驱动组件2-MC1、一框架2-80与一外壳2-90。第一活动部2-15用以连接一光学元件2-LS,并设置在第一底座2-10上,并通过一弹性组件2-S的第二弹性元件2-S2、第三弹性元件2-S3活动地连接第一底座2-10。第一驱动组件2-MC1用以驱动第一活动部2-15相对于第一底座2-10移动,使得光学元件2-LS能够活动,以达光学影像防手震、自动对焦及/或改变焦距的技术效果。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第三弹性元件2-S2、2-S3具有板状结构,分别位在第一活动部2-15的上下两侧,第一活动部2-15经由第二、第三弹性元件2-S2、2-S3可活动的连接第一底座2-10。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底座2-10具有一第一抵接面2-108,第一活动部2-15具有第二抵接面2-158,第一、第二抵接面2-108、2-158两者彼此对应。在第一活动部2-15被驱动到一极限位置,第一、第二抵接面2-108、2-158可彼此抵接、连接或接触。此外,第一底座2-10具有一第一斜面2-109,第一活动部2-15具有第二斜面2-159,两者彼此面对。通过第一、第二抵接面2-108、2-158,和第一、第二斜面2-109、2-159,可让第一活动部2-15相对于第一基座2-10活动时,能够被限位,即第二斜面2-159被第一斜面2-109限位,避免活动部2-15带着光学元件2-LS过度移动、倾斜或倾倒,提升装置品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斜面2-109、2-159相对于第一、第二抵接面2-108、2-158倾斜,或相对于光轴2-O倾斜。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第二斜面2-109、2-159位在第一、第二抵接面2-108、2-158下方,也就是较远离入射端。
外壳2-90可用以保护光量控制机构2-DS5和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DS1的各元件及组件,框架2-80设置于外壳2-90内,可保护第一活动部2-15、第一底座2-10、第一驱动组件2-MC1和光学元件2-LS。于一些实施例中,外壳2-90、第一底座2-10、底座驱动机构2-DS3的第二底座2-301与框架2-80沿着光学系统2-100的主轴2-Q排列,其中主轴2-Q为穿过第一底座2-10或穿过第二底座2-301的中心轴。于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系统2-100的主轴2-Q可与光轴2-O重合或平行于光轴2-O。
第一驱动组件2-MC1可为一电磁驱动组件(Electromagnetic DrivingAssembly),包含第一线圈2-C1和第一磁性元件2-M1。第一线圈2-C1可固定地设置在第一活动部2-15;第二磁性元件2-M2则可固定地设置在第一底座2-10或框架2-80的内壁。
当对第一驱动组件2-MC1施加一驱动信号,使第一磁性元件2-M1与第一线圈2-C1之间产生磁力,可让第一线圈2-C1相对于第一磁性元件2-M1移动,进而可带动第一活动部2-15相对于第一底座2-10移动。前述实施例为动圈式,于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为动磁式,或者可交换线圈与磁性元件的位置。
第一驱动组件2-MC1还包含一第一控制单元2-SN1,其是电性连接至第一线圈2-C1,用以输出驱动电源(第一驱动电源)以控制该第一线圈2-C1。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单元2-SN1可设置于第一底座2-10内。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圈2-C1可经由第一电路组件2-EE1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单元2-SN1。
继续参阅图1和图3,光量控制机构2-DS5是用以控制光线1-LT进入光学元件2-LS的光量,其包括:一基座2-50、可相对基座2-50运动的一光量控制组件2-52和一第二驱动组件2-MC2。前述第二驱动组件2-MC2用以控制和驱动光量控制组件2-52。
详细而言,参阅图1和图4,光量控制组件2-52具有一连动件2-521和多个叶片2-522,活动地设置于基座2-50上,其中连动件2-521连接并穿过叶片2-522。于一些实施例中,光量控制组件2-52还可包含:一垫片2-523和一盖片2-524,分别设置于叶片2-522上下侧,可对其作保护;以及一保护环2-525,设置于基座2-50上并围绕叶片2-522、垫片2-523和盖片2-524。在垂直于光轴2-O的方向上,保护环2-525的高度高于叶片2-522、垫片2-523和盖片2-524,也就是说,从垂直于光轴2-O的方向上观察,保护环2-525覆盖住叶片2-522、垫片2-523和盖片2-524,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
参阅第1、4图,第二驱动组件2-MC2具有电路板2-F、第二线圈2-C2与第二磁性元件2-M2。第二线圈2-C2设置于电路板2-F,例如设置在电路板2-F的上表面,第二磁性元件2-M2则设置于连动件2-521,例如设置于连动件2-521的下表面,第二线圈2-C2与第二磁性元件2-M2彼此面对。
前述电路板2-F和第二线圈2-C2,是与基座2-50固定的。基座2-50具有一凸环2-50P,连动件2-521环绕凸环2-50P并设置于电路板2-F上。连动件2-521通过引导件2-B活动地连接基座2-50,于本实施例中,引导件2-B可作为滚球,可让连动件2-521绕Z轴转动。
第二驱动组件2-MC1亦可为一电磁驱动组件(Electromagnetic DrivingAssembly)。当对第二驱动组件2-MC2施加一驱动信号,使第二磁性元件2-M2与第二线圈2-C2之间产生磁力,让第二磁性元件2-M2可相对于第二线圈2-C2移动,进而可带动连动件2-521相对于基座2-50移动,如连动件2-521、第二磁性元件2-M2、叶片2-522在第一维度(Z轴)上转动,如转动方向2-R1、2-R1’,而转动的光量控制组件2-52的叶片2-522会改变遮蔽基座2-50的开口2-50G面积,如此以达光量控制。
参阅第3、4图,前述弹性元件2-S还包含一第一弹性元件2-S1,基座2-50经由第一弹性元件2-S1活动地连接第一底座2-10。光量控制机构2-DS5还包含一第二电路组件2-EE2,其是部分地埋设于基座2-50,并具有被基座2-50显露出的部分:多个上显露部分2-EE21以及多个下显露部分2-EE22。上显露部分2-EE21连接电路板2-F,下显露部分2-EE22则与第二弹性元件2-S2连接,使得第二驱动组件2-MC2与第二弹性元件2-S2电性连接,而第二弹性元件2-S2可连接至外部电源或电路。如此,藉第二电路组件2-EE2的电性连接,可向第二驱动组件2-MC2提供驱动信号(例如电流)。
第二驱动组件2-MC2还包含一第二控制单元2-SN2,设置于电路板2-F并对应第二线圈2-C2,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单元2-SN2设置于电路板2-F的下表面,并电性连接至第二线圈2-C2。第二控制单元2-SN2可用以输出驱动电源(第二驱动电源)至第二线圈2-C2,借此控制第二线圈2-C2。此外,第二控制单元2-SN2经由第一电路组件2-EE1电性连接第一驱动组件2-MC1的第一控制单元2-SN1。如此一来,通过上述配置,可让第一、第二控制单元2-SN1、2-SN2共用电路,可大幅增进整体光学系统2-100的小型化。
参阅图5,是显示光学系统2-100的俯视图(省略外壳2-90)。第二电路组件2-EE2分别为在基座2-50的不同位置处。详细而言,以基座2-50的中心或主轴2-Q定义出四个不同象限2-QD1、2-QD2、2-QD3、2-QD4,第二电路组件2-EE2的数个显露部分2-EE21(或者说数个与第二驱动组件2-MC2的电路板2-F的电性连接处),是分别位在以四个不同象限2-QD1、2-QD2、2-QD3、2-QD4。如此可增加装置电性连接的灵活度,以利小型化或有利于元件配置而避免磁干扰。
参阅图6,是表示光学系统2-100的局部剖面图。外壳2-90可作为保护光学系统2-100内的组件和元件的壳体,而框架2-80位于外壳2-90内。其中,前述第一弹性元件2-S1是连接基座2-50和外壳2-90。详细而言,第一弹性元件2-S1位于框架2-80上方,第一弹性元件2-S1的连接部2-S11连接基座2-50与外壳2-90的内表面2-91。在垂直于光轴2-O方向上,连接部2-S11,是不与框架2-80重叠的。
参阅图7,前述底座驱动机构2-DS3设置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DS1下方,其可用以承载感光元件,并用以驱动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DS1活动。底座驱动机构2-DS3包含:一第二底座2-301、一第四弹性元件2-304与一第三驱动组件2-WS。第四弹性元件2-304与第三驱动组件2-WS设置于第二底座2-301上,第四弹性元件2-304连接第二底座2-301与第一底座2-10,第三驱动组件2-WS则连接第二底座2-301与第四弹性元件2-304。
第三驱动组件2-WS用以驱动第一底座2-10相对第二底座2-301运动,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驱动组件2-WS驱动第二底座2-301在第二维度(如X轴)或第三维度(如Y轴)或XY平面上运动。通过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DS1的第一基座2-10的带动,使上方的基座2-50也可相对第二底座2-301运动。
于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组件2-WS包含多个偏压元件,本实施例中为四个,分别位在第二基座2-301的不同侧边。第三驱动组件2-WS连接第二底座2-301与第四弹性元件2-304。详细而言,每一偏压元件的一端连接第二底座2-301的固定凸部2-3011,另一端连接第四弹性元件2-304的活动凸部2-3041。于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组件2-WS是在垂直于光轴2-O方向上连接第二底座2-301与第四弹性元件2-304。
第三驱动组件2-WS的偏压元件,例如为具有形状存储合金(Shape MemoryAlloys,SMA)材质的线材,并可通过一外部电源(未图示)对其施加驱动信号(例如电流)而改变其长度。举例来说,当施加驱动信号而使第三驱动组件2-WS升温时,第三驱动组件2-WS可产生形变而伸长或缩短;当停止施加驱动信号时,第三驱动组件2-WS则可恢复到原本长度。换言之,通过施加适当的驱动信号,可控制第三驱动组件2-WS的长度以使第四弹性元件2-304活动,进而带动上方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DS1(包含被承载的光学元件2-LS)以及光量控制机构2-DS5相对第二底座2-301移动,以达对焦、防手震或晃动补偿的功能。
于本实施例中,设在第一底座2-10中的第一电路组件2-EE1,是电性连接第二、第四弹性元件2-S2、2-304。其中,第一电路2-EE1被第一底座2-10所露出的部分为其凸出部2-EE11,沿着主轴2-Q或光轴2-O延伸并连接到第二弹性元件2-S2。如此一来,第二驱动组件2-MC2可按序经由第二弹性元件2-S2和第一电路组件2-EE1,而电性连接至第四弹性元件2-304,以便整体机构的电性连接配置。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组件2-EE1可定义为属于第一底座2-10的一部分,其部分地埋设于第一底座2-10的本体,且部分地显露于第一底座2-10的本体之外。
前述位于第一活动部2-15下侧和位于第一基座2-10的第三弹性元件2-S3,亦与第一电路组件2-EE1连接和电性连接,使得第一驱动组件2-MC1可经由第一电路组件2-EE1、第二弹性元件2-S2和第二电路组件2-EE2而电性连接地三弹性元件2-S3。第一驱动组件2-MC1亦可经由第三弹性元件2-S3电性连接第四弹性元件2-304。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第三与第四弹性元件2-S1、2-S2、2-S3、2-304具有板状结构。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弹性元件2-S1、2-S2互相平行。第一、第三弹性2-S1、2-S3元件互相平行。第一、第四弹性元件2-S1、2-304互相平行。第二、第三弹性元件2-S2、2-S3互相平行。第二、第四弹性元件2-S2、2-304互相平行。第三、第四弹性元件2-S3、2-304互相平行。于一些实施例中,沿着垂直光轴2-O(或沿着垂直于光学系统2-100的主轴2-Q)方向观察,第二弹性元件2-304位于第一、第三弹性元件2-S1、2-S3之间,第三弹性元件2-S3则位于第二、第四弹性元件2-S2、2-304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系统,包括:一第一活动部,用以连接一光学元件;一第一底座,第一活动部可相对第一底座运动;以及一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一活动部相对第一底座运动。光学系统还包括一光量控制机构,用以控制一光线进入光学元件的光量。光量控制机构还包括一基座以及至少部分可相对基座运动的一光量控制组件。光学系统还包括一第二驱动组件,用以控制光量控制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技术效果,通过第二驱动组件控制光量控制组件,可改变进光量,提升装置的效能。此外,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第二驱动组件可共用电路,有助于整体机构的小型化,且以增进光学品质。此外,本实用新型所公开各元件的特殊相对位置、大小关系,不但可使光学系统达特定方向的超薄化和整体机构的小型化,亦可经由搭配不同的光学模块,而进一步提升光学品质,例如拍摄品质或深度感测精度。更进一步地利用各光学模块达到多重防震系统,以大幅提升防手震的效果。
在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等等,彼此之间并没有顺序上的先后关系,其仅用于标示区分两个具有相同名字的不同元件。
上述的实施例以足够的细节叙述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通过上述的描述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装置,以及必须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以及范围内,当可做些许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学系统,包括:
一第一活动部,用以连接一光学元件;
一第一底座,该第一活动部可相对该第一底座运动;以及
一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第一活动部相对该第一底座运动;
其中,该光学系统还包括一光量控制机构,用以控制一光线进入该光学元件的光量;
其中,该光量控制机构还包括一基座以及至少部分可相对该基座运动的一光量控制组件;
其中,该光学系统还包括一第二驱动组件,用以控制该光量控制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系统,还包括:
一第二底座,该第二底座可相对该第一底座运动;以及
一第三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第一底座相对该第二底座运动;
其中该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第一活动部相对该第一底座在一第一维度上运动;
该第三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第一底座相对该第二底座在一第二维度上运动;
该基座可相对该第二底座运动;
该基座可相对该第一底座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光学系统,还包括:
一弹性组件,该第一活动部经由该弹性组件活动地连接该第一底座;
其中,该基座经由该弹性组件可相对该第二底座运动;
该基座经由该弹性组件可相对该第一底座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光学系统,其中该弹性组件还包括:
一第一弹性元件,其中该基座经由该第一弹性元件活动地连接该第一底座;
一第二弹性元件,该第一活动部经由该第二弹性元件活动地连接该第一底座;
一第三弹性元件,该第一活动部经由该第三弹性元件活动地连接该第一底座;以及
一第四弹性元件,该第一底座经由该第四弹性元件活动地连接该第二底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光学系统,其中:
该第一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结构;
该第二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结构;
该第三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结构;
该第四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结构;
该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二弹性元件互相平行;
该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三弹性元件互相平行;
该第一弹性元件、该第四弹性元件互相平行;
该第二弹性元件、该第三弹性元件互相平行;
该第二弹性元件、该第四弹性元件互相平行;以及
该第三弹性元件、该第四弹性元件互相平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光学系统,还包括:
一外壳,与该第一底座沿着一主轴方向排列;以及
一框架,与该第二底座沿着该主轴方向排列;
其中,沿着垂直该主轴方向观察时,该第二弹性元件位于该第一弹性元件与该第三弹性元件之间;
其中,沿着垂直该主轴方向观察时,该第三弹性元件位于该第二弹性元件与该第四弹性元件之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光学系统,其中该框架位于该外壳内;
其中该第一弹性元件位于该框架上方,且该第一弹性元件连接该基座与该外壳的内表面;
其中在垂直于该光轴方向上,该第一弹性元件连该外壳的内表面的一连接部,是不与该框架重叠的。
8.如权利要求4所述光学系统,其中该第二驱动组件与该第二弹性元件电性连接;
该第二驱动组件经由该第二弹性元件与该第四弹性元件电性连接;
该第二驱动组件经由该第二弹性元件以及该第一底座的一第一电路组件与该第四弹性元件电性连接;
该第一电路组件至少部分埋设且不显露于该第一底座;
该第一电路组件具有显露于该第一底座的一凸出部,该凸出部沿着该主轴方向延伸;
该第一驱动组件电性连接该第三弹性元件;
该第一驱动组件经由该第三弹性元件电性连接该第四弹性元件;
该第一驱动组件经由该第三弹性元件以及该第一电路组件电性连接该第四弹性元件;
该第二驱动组件的一第二控制单元经由该第一电路组件电性连接该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第一控制单元;
该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第一线圈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单元;
该第一控制单元用以输出一第一驱动电源以控制该第一线圈;
该第二驱动组件的一第二线圈电性连接该第二控制单元;
该第二控制单元用以输出一第二驱动电源以控制该第二线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光学系统,还包括一第二电路组件,其中该第二电路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埋设于该基座内,且该第二电路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显露于基座外;
其中该第二电路组件具有多个上显露部分;
其中以该基座的中心定义出四个不同象限,且所述上显露部分是分别位在以四个不同象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系统,其中该第一基座具有一第一抵接面与一第一斜面;
该第一活动部具有一第二抵接面与一第二斜面;
其中,该第一斜面、该第二斜面相对于该第一抵接面、该第二抵接面倾斜;
其中,该第一抵接面对应该第二抵接面,且该第一斜面对应该第二斜面;
其中,该第一抵接面用以限位该第二抵接面;
其中,该第一斜面用以限位该第二斜面。
CN202022393046.8U 2019-12-06 2020-10-23 光学系统 Active CN21321067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944496P 2019-12-06 2019-12-06
US62/944,496 2019-12-06
US201962950520P 2019-12-19 2019-12-19
US62/950,520 2019-12-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10673U true CN213210673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27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93046.8U Active CN213210673U (zh) 2019-12-06 2020-10-23 光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106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1666A1 (zh) * 2022-02-14 2023-08-1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马达驱动装置以及摄像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1666A1 (zh) * 2022-02-14 2023-08-1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马达驱动装置以及摄像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47165B2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09975973B (zh) 驱动液体镜头的音圈马达及具有音圈马达的镜头组件
US9491364B2 (en) Camera module
US8866919B2 (en) Shake correction module, camera module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camera module
CN110998433B9 (zh)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以及光学设备
CN104428711B (zh) 相机模块
CN213210673U (zh) 光学系统
EP3770678A1 (en)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same
US20240040257A1 (en) Camera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1955944U (zh) 光学元件用驱动机构
KR20210095834A (ko)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정보기술 기기
TWI726766B (zh) 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WO2023030261A1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5340478U (zh) 光学系统
CN115552877A (zh) 相机装置
US20230176318A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including same
US20230305362A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US11994701B2 (en) Photosensitive module having transparent plate and image sensor
TWI797006B (zh) 潛望式攝像模組及電子裝置
US20230367135A1 (en) Camera device and optical instrument
CN213210677U (zh) 光学系统
CN213461914U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220334453A1 (en) Lens module
CN117979139A (zh) 防抖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500775A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