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07855U - 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07855U
CN213207855U CN202021265184.1U CN202021265184U CN213207855U CN 213207855 U CN213207855 U CN 213207855U CN 202021265184 U CN202021265184 U CN 202021265184U CN 213207855 U CN213207855 U CN 213207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flue gas
fluidized bed
temperature flue
dry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651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惠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YI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YI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YI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YI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651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07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07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07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泥输送模块、污泥干燥模块、污泥焚烧模块、余热利用模块和烟气排放处理模块,污泥输送模块包括污泥仓和输送泵,污泥干燥模块为流化床干燥室,污泥焚烧模块包括燃烧炉和旋风分离器,余热利用模块包括高温烟气管路和余热锅炉,烟气排放处理模块包括除尘器、连接在除尘器的烟气出口上的低温烟气管路,低温烟气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风机、脱硫塔和烟囱,高温烟气管路从余热锅炉出来后连接至除尘器的烟气入口;其中,流化床干燥室、燃烧炉和旋风分离器在水平方向依次相邻设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污泥干燥和焚烧的一体化,能量利用率高,可实现污泥焚烧的能量自供给。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焚烧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和工业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污泥,这些污泥入不加以处理,将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重要污染源。目前对于污泥的处理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等。其中,采用填埋方式会占用大量土地,还会造成严重的次污染以及新的环境问题,给生态环境带了隐患。而污泥焚烧技术由于具有处理速度块、污泥处理后的灰渣体积小且可制成有用的产品、安全型好等优势,己经成为处理污泥的主流。
现有技术中的污泥焚烧处理技术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一是污泥要采用专门的脱水设备先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再送入焚烧炉内燃烧,没有实现污泥干燥和焚烧的一体化,还增加了污泥的运输流程;
二是污泥焚烧的能量未充分利用,不能实现污泥焚烧的能量自供给。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旨在实现污泥干燥和焚烧的一体化,进而实现污泥焚烧的能量自供给。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泥输送模块、污泥干燥模块、污泥焚烧模块、余热利用模块和烟气排放处理模块,所述污泥干燥模块为流化床干燥室,所述污泥输送模块包括污泥仓和和连接在所述污泥仓与所述流化床干燥室之间的加料装置,所述污泥焚烧模块包括燃烧炉和旋风分离器,所述余热利用模块包括连接所述污泥焚烧模块的高温烟气管路、连接所述高温烟气管路的余热锅炉,所述烟气排放处理模块包括除尘器、连接在所述除尘器的烟气出口上的低温烟气管路,所述低温烟气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风机、脱硫塔和烟囱,所述高温烟气管路从所述余热锅炉出来后连接至所述除尘器的烟气入口;其中,所述流化床干燥室、燃烧炉和旋风分离器在水平方向依次相邻设置,且所述旋风分离器与所述燃烧炉的上部相邻设置,所述燃烧炉的内部被分为相互连通的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为主燃烧室,上部分为混合二次燃烧室,所述流化床干燥室上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以及使用低温烟气作为流化风的流化风入口和流化风出口,所述流化床干燥室的出料口连接有给料机,所述给料机连接主燃烧室,所述流化床干燥室的流化风出口与所述混合二次燃烧室的下部相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上分别设置有分离器入口、分离器排料口和分离器烟气出口,所述混合二次燃烧室的上部与所述分离器入口相连通,所述分离器排料口与所述主燃烧室相连通。
污泥燃烧炉设置有上下两个室,下部为干化污泥的主燃烧室即第一炉膛,由于污泥可以干化到百分之十以下,所以炉膛温度可以确保在850度以上,稳定燃烧任何水分的污泥且扼制二噁英的生成。上部为混合二次燃烧室即第二炉膛,主要将从流化床干燥室出来的细粉进行悬浮燃烧,同时除臭。
其中,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均为绝热炉膛。流化床干燥室为低温低速内置热流化床,主燃烧室为绝热高速循环流化床。
其中,流化床干燥室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烟气及蒸气(也可将蒸汽替换为导热油)对湿污泥进行低温干燥并自动造粒,满足主燃烧室对燃料的需求,干燥后的水分及烟气及细粉进入混合二次燃烧室。
本实用新型中,从混合二次燃烧室出来的烟气经大一号的旋风分离器进行分离,一部分未燃烬的粉料返回主燃烧室中部进行循环燃烧。经旋凤分离器分离的烟气进入余热回收系统进行热能回收,产生系统所需要的蒸气(或导热油)供干燥所需的内置热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在所述主燃烧室与所述混合二次燃烧室分界处的燃烧炉内炉壁的一侧部位设置有向着燃烧炉炉膛内部方向延伸的鼻子形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旋风分离器上的分离器烟气出口上连接所述高温烟气管路,所述高温烟气管路连接余热锅炉的蒸发器,所述低温烟气管路内的烟气通过第一风机输送至脱硫塔,所述脱硫塔连接烟囱。
其中,所述余热锅炉上设置有汽包和连接所述汽包的蒸汽循环管路,所述蒸汽循环管路连接至所述流化床干燥室作为污泥加热的第一干燥热源。
优选的,所述低温烟气管路上设置有复合冷凝器,所述复合冷凝器包括按照烟气进入的顺序依次设置的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和第三板式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加热的热水循环管路连接至所述流化床干燥室作为污泥加热的第二干燥热源,通过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加热的空气形成一次热风进入所述主燃烧室,通过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加热的空气形成二次热风进入所述主燃烧室。
上述经除尘后的烟气进行二段式换热,通过第一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段换热产生90~95℃度热水供流化床干燥室的内置热循环使用;通过第二板式换热器和第三板式换热器的第二段换热加热空气提供主燃烧室的一次热风、二次热风。
优选的,所述低温烟气管路上还设置有连接至所述流化床干燥室的低温烟气分支管,且所述低温烟气分支管上设置有用于将低温烟气送入流化床干燥室和给料机的第二风机。
上述低温烟气分两部分,一部分回流化床干燥室流化载湿用,另一部分脱硫出烟囱。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料装置选用以下两种结构之一实现加料作业:一种结构是通过输送泵和管路直接将污泥仓内的污泥送入流化床干燥室的进料口,另一种结构是在所述污泥仓与流化床干燥室之间依次设置污泥压滤机、污泥破碎机和螺旋给料机,污泥仓内的污泥先进入污泥压滤机进行压滤,再通过污泥破碎机破碎后由螺旋给料机送入流化床干燥室的进料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流化床干燥室的进料口位置安装有污泥分散撒播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流化床干燥室的出料口包括一个粗颗粒出料口和一个细颗粒出料口,粗颗粒出料口和细颗粒出料口均连接到给料机,给料机连接到主燃烧室的入料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流化床干燥室内设置若干加热区,各加热区配置模块式加热单元,模块式加热单元的热源来自所述的热水循环管路和蒸汽循环管路。另外,流化床干燥室中配置有格栅、模块式加热单元、布风板及风帽、流化风分配调节器等零部件。所述主燃烧室上设置有一次风室、二次风室、布风板、风帽、下部布料层等零部件。为了方便操作和维修,主燃烧室上还设置有手孔和人孔。
污泥焚烧处理时,所述主燃烧室的温度为800~1100℃,所述混合二次燃烧室的温度为400~600℃。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其污泥焚烧处理的工艺流程如下:
(1)物料及烟气流程
由输送泵将污泥仓内的80%含水污泥送入流化床干燥室入口,通过污泥分散撒播装置使得污泥在流化床干燥室内分散布置,通过加热干燥形成污泥颗粒后,在烟气流化风的作用下污泥颗粒进入给料机,通过第二风机的热风送风(热风来自燃烧后的低温烟气)污泥颗粒进入燃烧炉的主燃烧室进行800~1100℃焚烧,焚烧后的灰渣从炉底排出,焚烧后的烟气上升至混合二次燃烧室并与来自流化床干燥室的流化风粉尘混合,在400~600℃温度下燃烧成300℃的高温烟气,高温烟气经过旋风分离器分离掉粉尘后进入余热锅炉的蒸发器进行换热形成120℃的低温烟气,低温烟气经除尘器除尘后再进入复合冷凝器降温除水,通过复合冷凝器中的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第三板式换热器换热使得烟气温度降为65℃,随后通过第一风机送入脱硫塔脱硫后由烟囱排出。其中,由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的粉尘回送至主燃烧室。
(2)污泥干燥热量供给流程:
65℃的烟气中的一部分通过第二风机被送入流化床干燥室作为流化风的热风,余热锅炉上的蒸汽循环管路通过蒸发器与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获得热量,并在蒸汽循环管路内形成1.3Mpa的饱和蒸汽,蒸汽循环管路连接至流化床干燥室作为污泥加热的第一干燥热源;第一板式换热器的热水循环管路与低温烟气换热得到热量,热水循环管路连接至所述流化床干燥室作为污泥加热的第二干燥热源。热水循环管路进入流化床干燥室的温度为95℃,从流化床干燥室出来的温度为 70℃。
(3)燃烧室送料送风流程:
送料流程:燃烧炉上连接有给料机,通过第二风机将65℃的烟气送入给料机的输送口,将污泥颗粒送入燃烧炉的主燃烧室内。
送风流程:通过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加热的45℃空气形成一次热风进入所述主燃烧室,通过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加热的45℃空气形成二次热风进入所述主燃烧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通过将流化床干燥室与燃烧炉相邻设置,形成一体化的污泥焚烧处理炉,使得污泥在流化床干燥室中干燥后可以直接进入燃烧炉内,其工艺流程端、安全性好,且大幅度减少了物料输送带来的能量损失和环保问题,由此克服了传统污泥处理时需要先干燥,再将干燥的污泥运输到燃烧炉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把干燥系统与焚烧系统一体化考虑,无需二套系统,投资省。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污泥焚烧炉内设置上下两个燃烧室,上下两个燃烧室之间设置有鼻子形凸起,从而能够形成上下两个燃烧室之间温度差,并保证主燃烧室的温度在850度以上,且能够适应各种水分的污泥燃烧且稳定性好,从而能够扼制二噁英的生成;上部的混合二次燃烧室主要将从流化床干燥室出来的细粉进行悬浮燃烧,同时可以起到良好的除臭作用。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燃烧后的高温烟气通过余热锅炉的蒸发器与余热锅炉的蒸汽循环管路进行换热,并利用蒸汽循环管路的热量作为污泥加热的第一干燥热源,从余热锅炉出来的低温烟气依次进入到复合冷凝器的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和第三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和降温除水,连接第一板式换热器的热水循环管路得到的热量作为污泥加热的第二干燥热源,通过第二板式换热器和第三板式换热器加热后的空气送入燃烧炉内,并将一部份的低温烟气回送至流化床干燥室作为流化风,使得能量被分级利用,相比常规的污泥焚烧处理炉其热效率高出百分之三十以上,由此提高了烟气能量的利用率并实现了污泥焚烧的能量自供给。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干燥采用的是低温低速流化床技术,可合理使用包括90-95度热水在内的凡是与65度有一定温差的热源,为系统使用水的汽化潜热及低温烟气流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另外,流化床干燥室与明火的燃烧室直接相通,系统安全性高。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所有能源,包括水的汽化潜热,效率极高,能适应各种水分的污泥,水分不影响燃烧;燃烧后的高水份烟气在除尘后又能够通过复合冷凝器除水,因此其对各种水分污泥的适应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涉及污泥干燥模块和污泥焚烧模块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流化床干燥室,2、燃烧炉,3、旋风分离器,4、主燃烧室,5、混合二次燃烧室,6、进料口,7、出料口,8、流化风入口, 9、流化风出口,10、给料机,11、分离器入口,12、分离器排料口, 13、分离器烟气出口,14、鼻子形凸起,15、余热锅炉,16、蒸发器, 17、高温烟气管路,18、低温烟气管路,19、第一风机,20、脱硫塔, 21、烟囱,22、汽包,23、蒸汽循环管路,24、第一板式换热器,25、第二板式换热器,26、第三板式换热器,27、热水循环管路,28、低温烟气分支管,29、第二风机,30、污泥仓,31、输送泵,32、污泥分散撒播装置,33、除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的实施例,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泥输送模块、污泥干燥模块、污泥焚烧模块、余热利用模块和烟气排放处理模块,所述污泥干燥模块为流化床干燥室1,所述污泥输送模块包括污泥仓30和连接在所述污泥仓与所述流化床干燥室之间的加料装置,所述污泥焚烧模块包括燃烧炉 2和旋风分离器3,所述余热利用模块包括连接所述污泥焚烧模块的高温烟气管路17、连接所述高温烟气管路17的余热锅炉15,所述烟气排放处理模块包括除尘器33、连接在所述除尘器33的烟气出口上的低温烟气管路18,所述低温烟气管路18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风机19、脱硫塔 20和烟囱21,所述高温烟气管路17从所述余热锅炉15出来后连接至所述除尘器33的烟气入口;其中,所述流化床干燥室1、燃烧炉2和旋风分离器3在水平方向依次相邻设置,且所述旋风分离器3与所述燃烧炉 2的上部相邻设置,所述燃烧炉2的内部被分为相互连通的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为主燃烧室4,上部分为混合二次燃烧室5,所述流化床干燥室1上分别设置有进料口6、出料口7以及使用低温烟气作为流化风的流化风入口8和流化风出口9,所述流化床干燥室1的出料口7连接有给料机10,所述给料机10连接主燃烧室4,所述流化床干燥室1的流化风出口9与所述混合二次燃烧室5的下部相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3上分别设置有分离器入口11、分离器排料口12和分离器烟气出口13,所述混合二次燃烧室5的上部与所述分离器入口11相连通,所述分离器排料口12与所述主燃烧室4相连通。
污泥燃烧炉2设置有上下两个室,下部为干化污泥的主燃烧室4 即第一炉膛,由于污泥可以干化到百分之十以下,所以炉膛温度可以确保在850度以上,稳定燃烧任何水分的污泥且扼制二噁英的生成。上部为混合二次燃烧室5即第二炉膛,主要将从流化床干燥室出来的细粉进行悬浮燃烧,同时除臭。
其中,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均为绝热炉膛。流化床干燥室1为低温低速内置热流化床,主燃烧室4为绝热高速循环流化床。
其中,流化床干燥室1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烟气及蒸气(也可将蒸汽替换为导热油)对湿污泥进行低温干燥并自动造粒,满足主燃烧室 4对燃料的需求,干燥后的水分及烟气及细粉进入混合二次燃烧室。
本实施例中,从混合二次燃烧室5出来的烟气经大一号的旋风分离器3进行分离,一部分未燃烬的粉料返回主燃烧室4中部进行循环燃烧。经旋凤分离器3分离的烟气进入余热回收系统进行热能回收,产生系统所需要的蒸气(或导热油)供干燥所需的内置热使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在所述主燃烧室4与所述混合二次燃烧室5分界处的燃烧炉2内炉壁的一侧部位设置有向着燃烧炉炉膛内部方向延伸的鼻子形凸起14。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旋风分离器3上的分离器烟气出口13上连接有高温烟气管路17,所述高温烟气管路17连接余热锅炉15 的蒸发器16,所述低温烟气管路18内的烟气通过第一风机19输送至脱硫塔20,所述脱硫塔20连接烟囱21。
其中,所述余热锅炉15上设置有汽包22和连接所述汽包22的蒸汽循环管路23,所述蒸汽循环管路23连接至所述流化床干燥室1作为污泥加热的第一干燥热源。
优选的,所述低温烟气管路18上设置有复合冷凝器,所述复合冷凝器包括按照烟气进入的顺序依次设置的第一板式换热器24、第二板式换热器25和第三板式换热器26;通过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24加热的热水循环管路27连接至所述流化床干燥室1作为污泥加热的第二干燥热源,通过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25加热的空气形成一次热风进入所述主燃烧室4,通过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26加热的空气形成二次热风进入所述主燃烧室4。
上述经除尘后的烟气进行二段式换热,通过第一板式换热器24 的第一段换热产生90~95℃度热水供流化床干燥室1的内置热循环使用;通过第二板式换热器25和第三板式换热器26的第二段换热加热空气提供主燃烧室4的一次热风、二次热风。
优选的,所述低温烟气管路18上还设置有连接至所述流化床干燥室1的低温烟气分支管28,且所述低温烟气分支管28上设置有用于将低温烟气送入流化床干燥室1和给料机10的第二风机29。
上述低温烟气分两部分,一部分回流化床干燥室1流化载湿用,另一部分脱硫出烟囱21。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料装置选用以下两种结构之一实现加料作业:一种结构是通过输送泵和管路直接将污泥仓30内的污泥送入流化床干燥室1的进料口6,另一种结构是在所述污泥仓30与流化床干燥室 1之间依次设置污泥压滤机、污泥破碎机和螺旋给料机,污泥仓30内的污泥先进入污泥压滤机进行压滤,再通过污泥破碎机破碎后由螺旋给料机送入流化床干燥室1的进料口6。
本实施例中,所述流化床干燥室1的进料口6位置安装有污泥分散撒播装置32。
本实施例中,所述流化床干燥室1的出料口7包括一个粗颗粒出料口和一个细颗粒出料口,粗颗粒出料口和细颗粒出料口均连接到给料机,给料机连接到主燃烧室4的入料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流化床干燥室1内设置若干加热区,各加热区配置模块式加热单元,模块式加热单元的热源来自所述的热水循环管路27和蒸汽循环管路23。另外,流化床干燥室1中配置有格栅、模块式加热单元、布风板及风帽、流化风分配调节器等零部件。所述主燃烧室4上设置有一次风室、二次风室、布风板、风帽、下部布料层等零部件。为了方便操作和维修,主燃烧室4上还设置有手孔和人孔。
污泥焚烧处理时,所述主燃烧室4的温度为800~1100℃,所述混合二次燃烧室5的温度为400~600℃。
采用本实施例的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其污泥焚烧处理的工艺流程如下:
(1)物料及烟气流程
由输送泵31将污泥仓30内的80%含水污泥送入流化床干燥室入口,通过污泥分散撒播装置32使得污泥在流化床干燥室1内分散布置,通过加热干燥形成污泥颗粒后,在烟气流化风的作用下污泥颗粒进入给料机10,通过第二风机29的热风送风(热风来自燃烧后的低温烟气) 污泥颗粒进入燃烧炉2的主燃烧室4进行800~1100℃焚烧,焚烧后的灰渣从炉底排出,焚烧后的烟气上升至混合二次燃烧室并与来自流化床干燥室1的流化风粉尘混合,在400~600℃温度下燃烧成300℃的高温烟气,高温烟气经过旋风分离器3分离掉粉尘后进入余热锅炉15的蒸发器16进行换热形成120℃的低温烟气,低温烟气经除尘器33除尘后再进入复合冷凝器降温除水,通过复合冷凝器中的第一板式换热器24、第二板式换热器25、第三板式换热器26换热使得烟气温度降为 65℃,随后通过第一风机19送入脱硫塔20脱硫后由烟囱21排出。其中,由旋风分离器3分离出的粉尘回送至主燃烧室4。
(2)污泥干燥热量供给流程:
65℃的烟气中的一部分通过第二风机29被送入流化床干燥室1作为流化风的热风,余热锅炉15上的蒸汽循环管路23通过蒸发器16与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获得热量,并在蒸汽循环管路23内形成1.3Mpa的饱和蒸汽,蒸汽循环管路23连接至流化床干燥室1作为污泥加热的第一干燥热源;第一板式换热器24的热水循环管路27与低温烟气换热得到热量,热水循环管路27连接至所述流化床干燥室1作为污泥加热的第二干燥热源。热水循环管路27进入流化床干燥室1的温度为95℃,从流化床干燥室1出来的温度为70℃。
(3)燃烧室送料送风流程:
送料流程:燃烧炉2上连接有给料机10,通过第二风机29将65℃的烟气送入给料机10的输送口,将污泥颗粒送入燃烧炉2的主燃烧室4 内。
送风流程:通过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25加热的45℃空气形成一次热风进入所述主燃烧室4,通过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26加热的45℃空气形成二次热风进入所述主燃烧室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泥输送模块、污泥干燥模块、污泥焚烧模块、余热利用模块和烟气排放处理模块,所述污泥干燥模块为流化床干燥室,所述污泥输送模块包括污泥仓和连接在所述污泥仓与所述流化床干燥室之间的加料装置,所述污泥焚烧模块包括燃烧炉和旋风分离器,所述余热利用模块包括连接所述污泥焚烧模块的高温烟气管路、连接所述高温烟气管路的余热锅炉,所述烟气排放处理模块包括除尘器、连接在所述除尘器的烟气出口上的低温烟气管路,所述低温烟气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风机、脱硫塔和烟囱,所述高温烟气管路从所述余热锅炉出来后连接至所述除尘器的烟气入口;其中,所述流化床干燥室、燃烧炉和旋风分离器在水平方向依次相邻设置,且所述旋风分离器与所述燃烧炉的上部相邻设置,所述燃烧炉的内部被分为相互连通的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为主燃烧室,上部分为混合二次燃烧室,所述流化床干燥室上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以及使用低温烟气作为流化风的流化风入口和流化风出口,所述流化床干燥室的出料口连接有给料机,所述给料机连接主燃烧室,所述流化床干燥室的流化风出口与所述混合二次燃烧室的下部相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上分别设置有分离器入口、分离器排料口和分离器烟气出口,所述混合二次燃烧室的上部与所述分离器入口相连通,所述分离器排料口与所述主燃烧室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燃烧室与所述混合二次燃烧室分界处的燃烧炉内炉壁的一侧部位设置有向着燃烧炉炉膛内部方向延伸的鼻子形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上的分离器烟气出口上连接所述高温烟气管路,所述高温烟气管路连接余热锅炉的蒸发器,所述低温烟气管路内的烟气通过第一风机输送至脱硫塔,所述脱硫塔连接烟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上设置有汽包和连接所述汽包的蒸汽循环管路,所述蒸汽循环管路连接至所述流化床干燥室作为污泥加热的第一干燥热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烟气管路上设置有复合冷凝器,所述复合冷凝器包括按照烟气进入的顺序依次设置的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和第三板式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加热的热水循环管路连接至所述流化床干燥室作为污泥加热的第二干燥热源,通过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加热的空气形成一次热风进入所述主燃烧室,通过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加热的空气形成二次热风进入所述主燃烧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烟气管路上还设置有连接至所述流化床干燥室的低温烟气分支管,且所述低温烟气分支管上设置有用于将低温烟气送入流化床干燥室和给料机的第二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装置选用以下两种结构之一实现加料作业:一种结构是通过输送泵和管路直接将污泥仓内的污泥送入流化床干燥室的进料口,另一种结构是在所述污泥仓与流化床干燥室之间依次设置污泥压滤机、污泥破碎机和螺旋给料机,污泥仓内的污泥先进入污泥压滤机进行压滤,再通过污泥破碎机破碎后由螺旋给料机送入流化床干燥室的进料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干燥室的进料口位置安装有污泥分散撒播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泥焚烧处理时,所述主燃烧室的温度为800~1100℃,所述混合二次燃烧室的温度为400~600℃。
CN202021265184.1U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 Active CN213207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5184.1U CN213207855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5184.1U CN213207855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07855U true CN213207855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32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65184.1U Active CN213207855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078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1559A (zh) * 2021-07-21 2021-10-22 重庆乐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含水污泥自维持阴燃处理控制系统
CN113531556A (zh) * 2021-07-21 2021-10-22 重庆乐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含水污泥自维持阴燃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1559A (zh) * 2021-07-21 2021-10-22 重庆乐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含水污泥自维持阴燃处理控制系统
CN113531556A (zh) * 2021-07-21 2021-10-22 重庆乐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含水污泥自维持阴燃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5008B (zh) 污泥干燥焚烧联合处理方法
CN102537975B (zh)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及其污染控制系统
CN102864674B (zh) 草浆造纸黑液循环流化床气化、燃烧碱回收处理方法
CN105202549B (zh) 基于两介质烟气干燥和气力输送的煤‑污泥混烧系统
CN105314812A (zh) 污泥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2607040A (zh) 适用于生活垃圾与市政污泥共同焚烧处理的方法
CN105276603A (zh) 基于高温烟气干燥和气力输送的煤-污泥混烧系统
CN105318337A (zh) 基于高温烟气干燥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煤-污泥混烧系统
CN213207855U (zh) 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系统
CN105258134A (zh) 基于两介质烟气干燥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煤-污泥混烧系统
CN100432532C (zh) 一种垃圾组合焚烧处理方法及专用立式富氧连续焚烧风火炉
CN1912354A (zh) 垃圾燃料合成和焚烧发电一体化工艺及设备
CN101526220B (zh) 双工质双循环污泥焚烧炉
CN101708940B (zh) 利用气固余热的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系统
CN111637465B (zh) 一种可燃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置系统和方法
CN201137945Y (zh) 高、低温过热器分置式垃圾焚烧炉
CN100498069C (zh) 掺烧吹风气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CN111895420B (zh) 一种复合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炉
CN205170639U (zh) 污泥处理系统
CN214332741U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飞灰再利用系统
CN201066118Y (zh) 掺烧吹风气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CN113929276A (zh) 一种煤气化污泥的处理方法和煤气化生产方法
CN207527599U (zh) 一种有效降低co排放量的垃圾焚烧系统
CN112032725A (zh) 一种超高温热旋风式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CN207632751U (zh) 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