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05710U - 一种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05710U
CN213205710U CN202021887238.8U CN202021887238U CN213205710U CN 213205710 U CN213205710 U CN 213205710U CN 202021887238 U CN202021887238 U CN 202021887238U CN 213205710 U CN213205710 U CN 213205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right base
coal mine
rack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872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富兰
韦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8872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05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05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057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具体涉及矿井使用支架技术领域,包括右底座、左底座和凹槽,所述右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左底座,且右底座与左底座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右底座与左底座顶端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右底座与左底座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由拉块、复位弹簧、齿条、活动腔室、卡板和滑槽组成,握住右底座将其向右侧拉扯至适宜位置,此时齿条的卡槽与卡板的卡块相契合,便可锁紧右底座的位置,以实现支架宽度可调,拆卸时仅需将两端的拉力向外部拉扯,使卡板离开齿条即可再次调节右底座与左底座的位置,以增强本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使用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
背景技术
我国的煤矿多以开凿地下矿井以进行深度挖掘,此需对施工方的安全作出保障,因此常以支架、支柱、避难腔室支撑井道,以抵抗震动带来的塌方与避免井道产生形变,但传统的支架较为笨重,展开、拼接较为不易,因此现急需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支架,以便随时安装拆卸。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传统的煤矿安全用井下支架多为笨重,其零件较多,需现场拼接固定,十分繁琐不便;
(2)传统的煤矿安全用井下支架的顶部支撑板形状一定,较为脆弱易断裂,难以对井道顶部进行柔性支撑;
(3)传统的煤矿安全用井下支架的宽度难以随井道的宽度而改变,其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支架安装繁琐、不便携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包括右底座、左底座和凹槽,所述右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左底座,且右底座与左底座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右底座与左底座顶端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结构;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分别活动铰接在凹槽内部的一侧,所述固定板与凹槽的一端之间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固定板顶端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通槽,且通槽内部的顶端分别活动铰接有折叠板,所述通槽与折叠板的一端之间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折叠板内部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多组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顶端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铰接座,且铰接座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板。
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由拉块、复位弹簧、齿条、活动腔室、卡板和滑槽组成,所述齿条固定连接在左底座的一侧,所述右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腔室,且活动腔室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卡板,且卡板与右底座一端之间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与拉块处于同一垂直面。
优选的,所述齿条嵌在活动腔室的内部,所述齿条与活动腔室处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卡板关于活动腔室的垂直中分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的直径小于折叠板内部的宽度,所述减震弹簧与折叠板的内部呈等间距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不仅实现了便于携带、安装,实现了对井道顶部进行柔性支撑,而且实现了可随井道宽度而进行调整;
(1)通过在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固定板,握住连接板,将其自通槽的内部拉出,连带固定板垂直于凹槽内部的一侧,此时分别以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将其固定,此时折叠板顶端的顶块便在减震弹簧的弹性支撑下顶住井道顶部的两侧,以保证支架的稳定性,且此折叠式组装既简单又方便,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2)通过在连接板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铰接座,且铰接座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板,当支撑结构展开完毕后,伸缩板亦在铰接座提供力的作用下,呈弧形拱起,以实现柔性支撑井道顶部,避免硬性直接接触而导致的破损、碎裂;
(3)通过在右底座与左底座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由拉块、复位弹簧、齿条、活动腔室、卡板和滑槽组成,握住右底座将其向右侧拉扯至适宜位置,此时齿条的卡槽与卡板的卡块相契合,便可锁紧右底座的位置,以实现支架宽度可调,拆卸时仅需将两端的拉力向外部拉扯,使卡板离开齿条即可再次调节右底座与左底座的位置,以增强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板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结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右底座;2、调节结构;201、拉块;202、复位弹簧;203、齿条;204、活动腔室;205、卡板;206、滑槽;3、左底座;4、凹槽;5、固定板;6、通槽;7、折叠板;8、铰接座;9、伸缩板;10、顶块;11、连接板;12、减震弹簧;13、第一螺栓;14、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包括右底座1、左底座3和凹槽4,右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左底座3,且右底座1与左底座3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2,右底座1与左底座3顶端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凹槽4,且凹槽4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结构;
请参阅图1-4,一种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还包括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固定板5,固定板5分别活动铰接在凹槽4内部的一侧,固定板5与凹槽4的一端之间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二螺栓14,固定板5顶端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通槽6,且通槽6内部的顶端分别活动铰接有折叠板7,通槽6与折叠板7的一端之间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栓13,折叠板7内部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多组减震弹簧12,且减震弹簧12的顶端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顶块10,连接板11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铰接座8,且铰接座8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板9;
减震弹簧12的直径小于折叠板7内部的宽度,减震弹簧12与折叠板7的内部呈等间距排列;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握住连接板11,将其自通槽6的内部拉出,连带固定板5垂直于凹槽4内部的一侧,此时分别以第一螺栓13、第二螺栓14将其固定,此时折叠板7顶端的顶块10便在减震弹簧12的弹性支撑下顶住井道顶部的两侧,以保证支架的稳定性,且此折叠式组装既简单又方便,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当支撑结构展开完毕后,伸缩板9亦在铰接座8提供力的作用下,呈弧形拱起,以实现柔性支撑井道顶部,避免硬性直接接触而导致的破损、碎裂。
实施例2:调节结构2由拉块201、复位弹簧202、齿条203、活动腔室204、卡板205和滑槽206组成,齿条203固定连接在左底座3的一侧,右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腔室204,且活动腔室20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槽206,滑槽206的内部设置有卡板205,且卡板205与右底座1一端之间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02;
复位弹簧202与拉块201处于同一垂直面;
齿条203嵌在活动腔室204的内部,齿条203与活动腔室204处于同一水平面;
卡板205关于活动腔室204的垂直中分线呈对称分布;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握住右底座1将其向右侧拉扯至适宜位置,此时齿条203的卡槽与卡板205的卡块相契合,便可锁紧右底座1的位置,以实现支架宽度可调,拆卸时仅需将两端的拉块201向外部拉扯,使卡板205离开齿条203即可再次调节右底座1与左底座3的位置,以增强本装置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握住右底座1将其向右侧拉扯至适宜位置,此时齿条203的卡槽与卡板205的卡块相契合,便可锁紧右底座1的位置,以实现支架宽度可调,拆卸时仅需将两端的拉块201向外部拉扯,使卡板205离开齿条203即可再次调节右底座1与左底座3的位置,以增强本装置的实用性。
之后,握住连接板11,将其自通槽6的内部拉出,连带固定板5垂直于凹槽4内部的一侧,此时分别以第一螺栓13、第二螺栓14将其固定,此时折叠板7顶端的顶块10便在减震弹簧12的弹性支撑下顶住井道顶部的两侧,以保证支架的稳定性,且此折叠式组装既简单又方便,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最后,当支撑结构展开完毕后,伸缩板9亦在铰接座8提供力的作用下,呈弧形拱起,以实现柔性支撑井道顶部,避免硬性直接接触而导致的破损、碎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包括右底座(1)、左底座(3)和凹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左底座(3),且右底座(1)与左底座(3)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2),所述右底座(1)与左底座(3)顶端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凹槽(4),且凹槽(4)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结构;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分别活动铰接在凹槽(4)内部的一侧,所述固定板(5)与凹槽(4)的一端之间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二螺栓(14),所述固定板(5)顶端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通槽(6),且通槽(6)内部的顶端分别活动铰接有折叠板(7),所述通槽(6)与折叠板(7)的一端之间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栓(13),所述折叠板(7)内部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多组减震弹簧(12),且减震弹簧(12)的顶端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顶块(10),所述连接板(11)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铰接座(8),且铰接座(8)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2)由拉块(201)、复位弹簧(202)、齿条(203)、活动腔室(204)、卡板(205)和滑槽(206)组成,所述齿条(203)固定连接在左底座(3)的一侧,所述右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腔室(204),且活动腔室(20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槽(206),所述滑槽(206)的内部设置有卡板(205),且卡板(205)与右底座(1)一端之间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202)与拉块(201)处于同一垂直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203)嵌在活动腔室(204)的内部,所述齿条(203)与活动腔室(204)处于同一水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205)关于活动腔室(204)的垂直中分线呈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12)的直径小于折叠板(7)内部的宽度,所述减震弹簧(12)与折叠板(7)的内部呈等间距排列。
CN202021887238.8U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05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7238.8U CN213205710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7238.8U CN213205710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05710U true CN213205710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43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8723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05710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057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05710U (zh) 一种煤矿安全用井下便携式支架
CN213478358U (zh) 一种新型煤矿掘进用支护装置
CN214007176U (zh) 一种煤矿巷道支护装置
CN211081898U (zh) 一种钢结构支撑装置
CN215518787U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CN214997741U (zh) 一种矿山开采临时支护装置
CN212958644U (zh) 一种洞室顶拱开挖支护结构
CN216086008U (zh) 一种电子通信工程的线缆支撑设备
CN213743466U (zh) 一种采煤掘进巷道用临时支护装置
CN211422672U (zh) 一种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架
CN208292603U (zh) 一种隧道工程开挖作业台架
CN219431865U (zh) 一种煤矿挖掘的工作面防冲限位装置
CN213869910U (zh) 一种岩土工程施工用支撑防护装置
CN218093080U (zh) 一种矿山采矿用支撑柱
CN218376509U (zh) 一种矿井安全防护支架
CN218093086U (zh) 一种矿井液压支撑设备用快速安装底座
CN220815688U (zh) 一种煤矿采掘支护结构
CN215804649U (zh) 一种煤矿用安全液压支架
CN219622729U (zh) 一种用于煤炭挖掘的端头液压支架设备
CN220166767U (zh) 一种道路防护栏缓冲装置
CN211289479U (zh) 多媒体教学辅助装置
CN219365531U (zh) 一种输电线路铁塔扶正装置
CN216433335U (zh) 一种矿压观测移动平台
CN212614815U (zh) 一种平顶型矿井巷道顶部支架
CN216305973U (zh) 一种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