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94588U - 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94588U
CN213194588U CN202020927637.6U CN202020927637U CN213194588U CN 213194588 U CN213194588 U CN 213194588U CN 202020927637 U CN202020927637 U CN 202020927637U CN 213194588 U CN213194588 U CN 213194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eparating
assembly
sealing end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276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engg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engg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engg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engg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276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94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94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94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颗粒输送分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包括供料装置、平面振动筛分装置与颗粒分离装置,所述供料装置、平面振动平面振动筛分装置与颗粒分离装置依次通过输送组件连通;所述供料装置包括壳体和叶轮,所述叶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壳体相对的两端部设置有外密封端盖,叶轮相对的两端部设置有与外密封端盖正对的内密封端盖,所述内密封端盖和外密封端盖之间相互正对的壁面上设置有迷宫式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的外密封端盖和叶轮的内密封端盖之间设置迷宫式密封结构,大大提高了供料装置的密封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颗粒输送分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固体颗粒物料时常存在颗粒大小不均,颗粒之间夹杂大量杂质的问题,通常需要使用颗粒分离输送系统对大小不一的固体颗粒物料进行分离。现有的颗粒分离输送系统,通常包括供料装置,供料装置的叶轮以及壳体的内部会发生磨损,尤其是在应用到磨损性物料输送时,叶轮的磨损尤为严重,叶轮严重磨损会导致密封效果差,设备反风严重,使用寿命缩短等诸多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人员研究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其现有的颗粒分离系统分离效果相对较差,分离后得到的颗粒大小不够均匀,且夹杂有大体积杂物颗粒时,气力风选去除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包括供料装置、平面振动筛分装置与颗粒分离装置,所述供料装置、平面振动平面振动筛分装置与颗粒分离装置依次通过输送组件连通;
所述供料装置包括壳体和叶轮,所述叶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壳体相对的两端部设置有外密封端盖,叶轮相对的两端部设置有与外密封端盖正对的内密封端盖,所述内密封端盖和外密封端盖之间相互正对的壁面上设置有迷宫式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两侧外密封端盖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之间设置有贯穿所述壳体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叶轮侧板,所述叶轮侧板远离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内密封端盖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迷宫式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外密封端盖内壁面上的若干圈圆环凹槽和设置于内密封端盖外壁面上的若干圈与所述圆环凹槽相匹配的圆环凸起,或所述迷宫式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内密封端盖外壁面上的若干圈圆环凹槽和设置于外密封端盖内壁面上的若干圈与所述圆环凹槽相匹配的圆环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机与第二输送机,所述平面振动平面振动筛分装置的进料端通过所述第一输送机与所述供料装置连通,所述平面振动平面振动筛分装置的出料端与通过所述第二输送机与所述颗粒分离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筛分杂物出料输送机,所述平面振动筛分装置包括振动筛,所述振动筛与所述筛分杂物出料输送机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承载台,所述供料装置、平面振动筛分装置与颗粒分离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承载台的台面,且所述承载台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带动承重台移动的移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其中,所述内腔中设置有:锥形分散组件,所述锥形分散组件的小端部用于承接所述进料口流入的物料;所述锥形分散组件的周侧与所述内腔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分流流道;供风通道,用于提供所述分流流道内物料流动方向相反的风;以及引风通道,贯穿所述锥形分散组件的周侧。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分散组件包括多层分散板,所述多层分散板由上至下依次堆叠,且所述多层分散板的面积由上至下依次增大,相邻两个分散板之间均留有间隙构成所述引风通道,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料口,最上层的分散板的板面与所述进料口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位于所述锥形分散组件下方,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多个错流板,每个错流板均呈倒锥型或平板设置,所述错流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分离颗粒的通孔,所述多个错流板层层叠加,且相邻两个错流层之间留有间隙构成用于颗粒流通的错流通道,所述供风气道于所述多个错流板的通孔孔内与多个错流板之间的错流通道内流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引风组件,所述引风组件包括出风总管与若干个出风支管,所述出风总管连通有第二除尘机,所述第二除尘机连通有第二引风机,且所述出风总管与所述若干个出风支管连通,所述若干个支管相对于所述锥形分散组件圆周设置,且所述若干个支管贯穿所述外壳外壁与所述分流流道连通,所述分流流道经由所述供风通道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供料装置的壳体的两端以及叶轮的两端相正对的壁面之间设计迷宫密封的结构,叶轮端面与壳体之间,有效的减少了在传输物料过程中发生的从叶轮端面反风,导致物料传输不畅现象的发生,提升了供料装置的压力适用范围,使得供料装置压力应用范围更高,而且将迷宫式密封结构设置于两端盖之间,能够防止物料与迷宫式密封结构直接接触,避免物料对迷宫式密封结构造成磨损,延长迷宫式密封结构的使用寿命,保证供料装置长期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的供料装置的正视图;
图5为图4去掉左侧外密封端盖和内密封端盖后的左视图;
图6为图中A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的颗粒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B的放大图。
图标:1-供料装置,101-壳体,102-叶轮,103-进料口,104-出料口,105-外密封端盖,106-轴承座,107-传动轴,108-迷宫式密封结构,1021-叶轮侧板,1022-内密封端盖,2-颗粒分离装置,201-外壳,202-内腔,203-锥形分散组件,2031-分散板,2032-引风通道,204-分离组件,2041-错流板,2042-错流层,2043-通孔,205-涡旋管道,206-引风组件,2061-出风总管,2062-出风支管,207-进风口,208-分流流道,209-支座层,210-振动器,211-供风通道,3-第一引风机,4-第一输送机,5-平面振动筛分装置,6-筛分杂物出料输送机,7-第二输送机,8-第一除尘机,9-第二除尘机,10-第二引风机,11-承载台,12-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至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包括供料装置1、平面振动筛分装置5与颗粒分离装置2,所述供料装置1、平面振动筛分装置5与颗粒分离装置2依次通过输送组件连通。
且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筛分杂物出料输送机6,平面振动筛分装置5包括振动筛,振动筛与所述筛分杂物出料输送机6连通。同时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机4与第二输送机7,平面振动筛分装置5的进料端通过所述第一输送机4与所述供料装置1连通,所述平面振动筛分装置5的出料端通过所述第二输送机7与所述颗粒分离装置2连通。较大的杂物重量较重且体积较大,大的杂物进入颗粒分离装置2后,凭借颗粒分离装置2气力风选难以去除该中重量较重且体积较大的外壳201。通过振动筛分离颗粒物中的较大的杂物,进一步提高筛分后颗粒大小的均匀性。且在振动筛分离颗粒物中的较大的杂物后,通过筛分杂物出料输送机输送,防止较大的杂物于振动筛上堆积堵塞。
如图4至6所示,在本方案中,所述供料装置1包括壳体101和叶轮102,所述叶轮102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01内。
具体的,所述壳体10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103,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04,壳体101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外密封端盖105,所述外密封端盖105通过螺栓与壳体101固定连接。两侧的所述外密封端盖105的外壁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轴承座106,所述轴承座106之间转动设置有贯穿壳体101的传动轴107,所述传动轴107沿壳体101的中轴线布置。
所述叶轮102包括若干周向均匀焊接于传动轴107外壁面上的叶轮侧板1021,所述叶轮侧板1021的左右两端焊接有与所述外密封端盖105正对的内密封端盖1022,于是由传动轴107、叶轮侧板1021和内密封端盖1022形成若干用于接收物料颗粒的空腔,物料颗粒从进料口103直接落入空腔,所述内密封端盖1022和外密封端盖105相向的壁面之间设置有迷宫式密封结构108,本实施例中,所述迷宫式密封结构108包括一体成型于外密封端盖105内壁面的若干圈同心的圆环凸起和设置于内密封端盖1022外壁面的若干圈同心的圆环凹槽,所述圆环凸起匹配嵌入所述圆环凹槽内,在所述圆环凸起和圆环凹槽相互接触的接触面上堆焊有耐磨层,增强耐磨性能。
由上述内容可知,通过在壳体的两端以及叶轮的两端相正对的壁面之间设计迷宫密封的结构,不仅增强了叶轮端面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效果,有效的减少了在传输物料过程中发生的从叶轮端面反风,导致物料传输不畅现象的发生,提升了供料装置的压力适用范围,使得供料装置压力应用范围更高,而且将迷宫式密封结构设置于两端盖之间,能够防止物料与迷宫式密封结构直接接触,避免物料对迷宫式密封结构造成磨损,延长迷宫式密封结构的使用寿命,保证供料装置长期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同时,本装置将迷宫式密封结构设置于内密封端盖和外密封端盖之间,叶轮在长期转动过程中,若迷宫式密封结构出现磨损,则只需将壳体两侧的外密封端盖拆下,然后将叶轮从传动轴取下,更换外密封端盖和叶轮即可完成更换,无需拆卸整个装置,维修更换更加简单方便。
由于物料颗粒之间不会夹杂有粉末,为此,在所述壳体101上连接有第一除尘机8和第一引风机3,用于提供与物料颗粒下落方向相反的气流,除去物料颗粒中的粉尘。
在本方案中,如图7至9所示,颗粒分离装置2包括外壳201,外壳201设置有内腔202,内腔202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内腔202中设置有:锥形分散组件203、供风通道211与引风通道2032。在本方案中,锥形分散组件203的小端部用于承接进料口流入的物料,锥形分散组的周侧与内腔202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分流流道208。供风通道211,用于提供分流流道208内物料流动方向相反的风。而引风通道2032贯穿所述锥形分散组件203的周侧。
现有的颗粒分离器分离效果相对较差,分离后得到的颗粒大小不够均匀。而本方案中通过锥形分散组件203,物流入腔内后,因为锥形件的作用,物料流呈伞状分离流动,从而实现对进料口流入的物料进行分流输送,防止物料堵塞。
同时因为内腔202内置有供风通道211,所述供风通道211的给风方向与分流流道208内物料的流动方向相反,通过进给方向与颗粒输送方向相反的风带动物料颗粒中的粉末与部分细小的颗粒上浮脱离物料流,从而达到去除轻质粉末与不分细小颗粒的效果,使得出料得到的颗粒之间不会夹杂有粉末,得到的物料干净程度高。
且通过引风通道2032,风还可以由引风通道2032进入分流流道208时再一次与物料接触,增加气流穿透颗粒料层的次数接触时间,进一步提高风选的效果。且固体颗粒在下落的过程中,会落入所述引风通道2032,引风通道2032内的风还可以对引风通道2032内的物料进行风选,再次增加气流穿透颗粒料层的次数接触时间,再一次提高风选的效果。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内腔202的上部为锥形部,锥形分散组件203与锥形部成比例设置,且锥形分散组件203位于锥形部内。通过锥形分散组件203与锥形部成比例设置从而保证气流速度,进而保证轻质粉末与颗粒的分离效果。
具体的,本方案中的锥形分散组件203包括多层分散板2031。多层分散板2031由上至下依次堆叠,且多层分散板2031的面积由上至下依次增大构成所述锥形件,物料最上层的分散板2031的板面与进料口相对设置。同时,相邻两个分散板2031之间均留有间隙构成所述引风通道2032。通过由上至下依次增大的多层分散板2031结构,物料落入第一层分散板2031时四散,因为下一层分散板2031的面积比上一层的分散板2031面积大,物料落入下一层分散板2031再次四散,依次类推。且相邻两个分散板2031之间均留有间隙构成所述引风通道2032,引风通道2032内的风不仅在吹入分流流道208时再次接触物料进行风选,在引风通道2032内还可以对分散层上板面的物料进行风选,增加气流穿透颗粒料层的次数接触时间,进一步提高风选的效果。
另外的,为了保持多个分散板2031之间连接的稳固,且为了保证锥形分散组件203与内腔2022腔体的连接稳固,本方案中,相邻两个分散板2031之间通过固定片连接,且位于最底层的分散板2031通过固定片与内腔202的内壁连接。容易理解的,在保证多个分散板2031之间连接的稳固且保证锥形分散组件203与内腔202腔体的连接稳固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固定结构。
在本方案中,内腔202内还设置有分离组件204,分离组件204位于锥形分散组件203下方。分离组件204包括错流板2041,错流板2041呈倒锥型或平板设置,错流板2041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分离颗粒的通孔2043。错流板2041位于锥形分散组件203的下方,且错流板2041的上端面用于接收沿锥形件的外壁分流输送的物料。供风通道211从下至上贯穿通孔2043,风于通孔2043内流通进行分选。同时,因为错流板呈倒锥型,风由下至上吹过错流板上板面时,在错流板的上面板形成涡旋,落入错流板的上板面的物料形成涡流,通过离心力对物料进行进一步筛选。为了保持固定,错流板的侧壁与所内腔202的内壁连接。锥形分散组件203与分离组件204配合形成二次分离,剔除了细小的颗粒,提高了分离的效果,提高了出料后颗粒的均匀性。
且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本方案中错流板上的通孔大小呈8-15筛分杂物出料输送机mm不等。通过错流板2041呈倒锥型设置,流散至错流板2041板面四周的物料进可依靠重力下滑,经过各个通孔2043,同时逆行风于通孔与错流通道内逆行流动,阻挡细小颗粒下滑,从而对细小颗粒与轻质粉末进行进一步的风选。只有颗粒体积较大的颗粒可以通过通孔,但是通孔的大小限定为8-15筛分杂物出料输送机mm不等,只有8-15筛分杂物出料输送机mm的颗粒可以通过通孔,进而保证了出料后的颗粒大小均匀一致。当然的,不同的颗粒筛选可以设置不同大小的通孔,此处不对通孔的大小做出限制。
进一步地,本方案中的错流板2041的个数为多个,多个错流板2041层层叠加,且相邻两个错流板2041之间留有间隙构成用于颗粒流通的错流通道,错流通道内形成风选的错流层2042。通过多层筛选,提高筛选的效果,且每一层错流通道内均形成涡旋,提高筛选效率。
且为了实现,内腔202内置有供风通道211,供风通道211与分流流道208、引风通道2032连通,供风通道211的给风方向与分流流道208内物料的流动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中外壳201上设置有引风组件206,引风组件206贯穿外壳201的外壁连通所述分流流道208,相邻两个错流板之间的壳体外壁上设置有环形风孔。具体的,引风组件206包括出风总管2061与若干个出风支管2062,若干个出风支管2062相对于所述锥形分散组件203圆周设置,且若干个出风支管2062贯穿所述外壳201外壁与分流流道208连通,出风总管2061连接有第二除尘机9,第二除尘机9连通有第二引风机10。且出风总管2061与所述若干个出风支管2062连通。
同时,本方案中,外壳201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分离组件204通过出料组件与出料口连接。出料组件包括涡旋管道205,内腔202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207,进风口207通过管道连接外部空气泵,进风口207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进风口圆周分布设置于涡旋管道205上,风源从进风口207处内腔202,并利用风压防止物料泄漏。所述涡旋管道205为漏斗型管道。涡旋管道205的一端与分离组件204连通,涡旋管道205的另一端与出料口连通。通过涡旋管道205使得物料进入管道内形成离心力,避免堵塞。且同一高度下物料沿管壁涡旋下降较于直线下降通过的时间长,风与物料的接触时间长,进一步提高风选的效果。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出料口设置于外壳201的侧壁,涡旋管道205的尾端设置有导流板,涡旋管道205通过所述导流板与出料口连通。导流板相对于外壳201的底板倾斜设置,通过物料的重力作用下滑,便于出料。
另外,外壳201的底部设置有支座层209,支座层209内设置有振动器210,振动器210用于带动出料组件与分离组件振动。通过振动器震210动作为动力源,使得物料在分离组件上,即各个错流板上震动,防止物料于错位板上静止不动或堆积,从而保证错流板上物料流动性和均匀性并提高效率和产量,且振动的过程中也能提高出料的速度,也进一步提高了产量。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承载台11,所述供料装置1、平面振动筛分装置5与颗粒分离装置2均设置于所述承载台11的台面,且所述承载台11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带动承重台移动的移动装置。具体的,移动装置包括滑轮12,且方案中还包括自动行走系统,其中包括用于带动滑轮自主转动、换向的电机。通过自动行走系统带动滑轮12自主转动换向,便于承载台11的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装置(1)、平面振动筛分装置(5)与颗粒分离装置(2),所述供料装置(1)、平面振动筛分装置(5)与颗粒分离装置(2)依次通过输送组件连通;
所述供料装置(1)包括壳体(101)和叶轮(102),所述叶轮(102)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01)内,壳体(101)相对的两端部设置有外密封端盖(105),叶轮(102)相对的两端部设置有与外密封端盖(105)正对的内密封端盖(1022),所述内密封端盖(1022)和外密封端盖(105)之间相互正对的壁面上设置有迷宫式密封结构(1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两侧外密封端盖(10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轴承座(106),所述轴承座(106)之间设置有贯穿所述壳体(101)的传动轴(107),所述传动轴(107)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叶轮侧板(1021),所述叶轮侧板(1021)远离传动轴(107)的一端与所述内密封端盖(1022)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式密封结构(108)包括设置于外密封端盖(105)内壁面上的若干圈圆环凹槽和设置于内密封端盖(1022)外壁面上的若干圈与所述圆环凹槽相匹配的圆环凸起,或所述迷宫式密封结构(108)包括设置于内密封端盖(1022)外壁面上的若干圈圆环凹槽和设置于外密封端盖(105)内壁面上的若干圈与所述圆环凹槽相匹配的圆环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机(4)与第二输送机(7),所述平面振动筛分装置(5)的进料端通过所述第一输送机(4)与所述供料装置(1)连通,所述平面振动筛分装置(5)的出料端与通过所述第二输送机(7)与所述颗粒分离装置(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筛分杂物出料输送机(6),所述平面振动筛分装置(5)包括振动筛,所述振动筛与所述筛分杂物出料输送机(6)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台(11),所述供料装置(1)、平面振动筛分装置(5)与颗粒分离装置(2)均设置于所述承载台(11)的台面,且所述承载台(11)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带动承重台移动的移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外壳(201),所述外壳(201)设置有内腔(202),所述内腔(202)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103);其中,所述内腔(202)中设置有:锥形分散组件(203),所述锥形分散组件(203)的小端部用于承接所述进料口(103)流入的物料;所述锥形分散组件(203)的周侧与所述内腔(202)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分流流道(208);供风通道(211),用于提供所述分流流道(208)内物料流动方向相反的风;以及引风通道(2032),贯穿所述锥形分散组件(203)的周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分散组件(203)包括多层分散板(2031),所述多层分散板(2031)由上至下依次堆叠,且所述多层分散板(2031)的面积由上至下依次增大,相邻两个分散板(2031)之间均留有间隙构成所述引风通道(2032),所述外壳(201)上设置有进料口(103),最上层的分散板(2031)的板面与所述进料口(103)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1)内设置有分离组件(204),所述分离组件(204)位于所述锥形分散组件(203)下方,所述分离组件(204)包括多个错流板(2041),每个错流板(2041) 均呈倒锥型或平板设置,所述错流板(2041)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分离颗粒的通孔(2043),所述多个错流板(2041)层层叠加,且相邻两个错流层(2042)之间留有间隙构成用于颗粒流通的错流通道,所述供风通道于所述多个错流板(2041)的通孔(2043)孔内与多个错流板(2041)之间的错流通道内流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1)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207),所述外壳(201)上设置有引风组件(206),所述引风组件(206)包括出风总管(2061)与若干个出风支管(2062),所述出风总管(2061)连通有第二除尘机(9),所述第二除尘机(9)连通有第二引风机(10),且所述出风总管(2061)与所述若干个出风支管(2062)连通,所述若干个出风支管相对于所述锥形分散组件(203)圆周设置,且所述若干个出风支管贯穿所述外壳(201)外壁与所述分流流道(208)连通,所述分流流道(208)经由所述供风通道(211)与所述进风口(207)连通。
CN202020927637.6U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 Active CN213194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7637.6U CN213194588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7637.6U CN213194588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94588U true CN213194588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19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27637.6U Active CN213194588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945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7090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assifying particles
PL124357B1 (en) Rotary apparatus for sifting a fibrous suspension
US3371782A (en) Centrifugal air classifiers
CN110947624A (zh) 一种涡旋错流分级式固体颗粒分离装置
CN213194588U (zh) 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
CN102335656A (zh) 四分离风选分级机
CN211587525U (zh) 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
KR101745296B1 (ko) 덕트구조의 합성수지원료 분진제거장치
US3384238A (en) Classifying system
EP3302809A1 (en) Vertical roller mill
CN211385809U (zh) 一种涡旋错流分级式固体颗粒分离装置
JP4319027B2 (ja) 粉粒体輸送装置の原料混合装置
CN110947627B (zh) 一种一体化固体颗粒输送及分离系统
JP4315905B2 (ja) 粒体の粉取り兼垂直搬送兼集塵の方法及び装置
KR102001630B1 (ko) 로터리 필터링 장치
CN107214089A (zh) 枸杞多级分离系统
JP6821278B1 (ja) 分離装置
CN2497889Y (zh) 离心式气流筛粉机
CN108465637B (zh) 一种土壤修复用离心式土壤筛分装置
CN214557137U (zh) 一种风选离心再生机
CN115283048A (zh) 一种碾米机
CN215963898U (zh) 立磨外循环设备及立磨机
CN210787583U (zh) 球磨机及其筛板
KR20190021305A (ko) 언더플로우의 유출이 방지된 사이클론 분리기
CN217393002U (zh) 一种饲料加工筛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