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痕塑形胸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痕胸衣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无痕塑形胸衣。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女性对胸衣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胸衣除了发挥基本内衣的作用外,越多越多人注重其塑形、聚拢效果。现有的聚拢胸衣多数依靠罩杯自身的形状设计来减少内侧包裹空间从而起到聚拢的效果。
而胸衣的尺寸一般是固定的几个尺码,其对胸部的支撑约束状态也往往是提前设计好的一种,而女性在穿着礼服出席正式场合时,会希望胸衣能大程度聚拢胸部,提升魅力,此时就需要胸衣的束缚力较强,对胸部造成的压迫较强,长时间穿着,则会使胸部感到不适,出席结束之后便需要调节胸衣的压力,减轻束缚感,而此时只能通过胸衣的排扣来进行松解,排扣过松,虽然能使胸部放松,但其会使胸衣随着女性的上半身的动作而产生上下位移,影响穿着效果,甚至胸衣底部的钢圈或胶条等定形处反而会压迫到胸部,形成压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无痕塑形胸衣,能根据穿着需要对胸衣的聚拢塑形效果进行调节,调节简单,且不会在胸部留下压痕。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无痕塑形胸衣,包括罩杯、肩带及鸡心,所述罩杯包括外罩层、海绵层及内罩层,所述外罩层与海绵层之间设置聚拢布托,所述聚拢布托底部连接有固定设置在罩杯底部边缘的弧形弹力布,顶部连接有调节绳,所述肩带上设置有一定位环扣,所述定位环扣上转动连接有一限位筒,所述限位筒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调节绳穿过定位环扣延伸至鸡心,且调节绳卡合在限位槽内,所述鸡心设置有一调节部,所述调节绳端部与调节部相连,由调节部控制放松或收紧。
更进一步地,所述聚拢布托与海绵层的外形贴合,且聚拢布托位于罩杯远离鸡心一侧,所述罩杯顶部开设有一连接孔,调节绳穿过连接孔与聚拢布托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聚拢布托为三角形,且其一角与调节绳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部包括与鸡心固定连接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壳体转动连接的绕线轴,所述绕线轴连接有一延伸至壳体外的转动杆,所述绕线轴上固定连接有一棘轮,所述棘轮配设有棘爪,所述棘爪安装在一滑块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供滑块滑动的滑槽,所述滑块连接有一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端部延伸至壳体外,且壳体上设置有一供调节杆滑动的调节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与滑块转动连接,且调节杆端部设置有一与调节杆垂直的限位板,所述调节槽两侧相对设置有与限位板配合的卡板,所述限位板的宽度小于调节槽的宽度,所述限位板的长度大于两卡板之间的距离。
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环扣与调节部之间的调节绳与罩杯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无痕塑形胸衣在穿着时,可对胸部的聚拢程度进行调节,调节时,利用调节部改变调节绳在外保留的长度,收拢调节绳,使其在外长度变短,则聚拢布托带动海绵层一起朝着鸡心靠拢,使胸部进一步收拢,挤出乳沟,提升胸部的挺拔程度;而在需要宽松一点,使胸部放松时,利用调节部放出调节绳即可,此时弹力布会自动带动聚拢布托回缩,使胸衣回到最宽松状态,这一调节过程无需解开排扣,只需在鸡心处调节调节部即可,调节简单快捷,并且也不会出现胸衣过松,上下移动的问题;同时也能对胸衣的穿着效果根据胸部大小进行微调,弥补胸衣只有一部分固定尺寸,与胸部难以完全贴合的问题;另外在穿着过程中,调节绳还能对肩带的位置进行限定,有效解决了胸衣容易滑肩的尴尬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胸衣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定位环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棘轮棘爪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罩杯,2-肩带,3-鸡心,4-聚拢布托,5-弹力布,6-海绵层,7-定位环扣,8-调节绳,9-调节部,10-外罩层,11-调节槽,12-棘轮,13-绕线轴,14-棘爪,15-滑槽,16-滑块,17-调节杆,18-限位筒,19-限位槽,20-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通,也可以是可拆卸连通,或一体地连通;可以是机械连通,也可以是电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无痕塑形胸衣,包括罩杯1、肩带2及鸡心3,所述罩杯1包括外罩层10、海绵层6及内罩层,其中内罩层贴近胸部,所述外罩层10与海绵层6之间设置聚拢布托4,所述聚拢布托4底部连接有固定设置在罩杯1底部边缘的弧形弹力布5,顶部连接有调节绳8,在调节绳8拉动聚拢布托4移动时,弧形弹力布5也会带动海绵层6上提,使得胸部聚拢的同时更为挺拔;所述肩带2上设置有一定位环扣7,所述定位环扣7上转动连接有一限位筒18,所述限位筒18上设置有限位槽19,所述调节绳8穿过定位环扣7延伸至鸡心3,且调节绳8卡合在限位槽19内,其中,限位筒18只能绕着定位环扣7转动,而不会沿着定位环扣7滑动,即限位筒18两端设置有与定位环扣7固定连接的限位部件,在拉动调节绳8时,限位筒18随着调节绳8的移动而转动,有效降低了二者之间的摩擦力,既能对调节绳8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又能使得调节绳8拉动更为轻松;所述鸡心3设置有一调节部9,所述调节绳8端部与调节部9相连,由调节部9控制放松或收紧;其中,可使定位环扣7与调节绳8、聚拢布托4连接处具有一定距离,使得位于定位环扣7与调节部9之间的调节绳8不会与罩杯1接触,即不会对胸部造成压迫。
其中,调节部9可以设置为两排穿线孔,将调节绳8交叉穿设在穿线孔内,通过在调节绳8端部打绳结的方式进行固定,或采用其它现有方式对调节绳8进行固定。而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部9包括与鸡心3固定连接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壳体转动连接的绕线轴13,所述绕线轴13端部连接有一延伸至壳体外的转动杆20,所述转动杆20带动绕线轴13转动,并且转动杆20端部设置一握持部,握持部可以设置为圆形或梅花形等,提升调节部9的美观度,也方便进行握持;所述绕线轴13上固定连接有一棘轮12,所述棘轮12配设有棘爪14,所述棘爪14安装在一滑块16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供滑块16滑动的滑槽15,所述滑块16连接有一调节杆17,所述调节杆17端部延伸至壳体外,且壳体上设置有一供调节杆17滑动的调节槽11。在使用时,如果需要提升胸部的聚拢效果,则转动杆20,使其带动绕线轴13转动,将2根调节绳8同步收拢,使得胸部两边受到相同的聚拢力,使得胸部对称美观,停止转动后,棘爪14能对棘轮12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调节绳8被放开,而在需要减小胸部受到的压力时,则拉动调节杆17,使调节杆17带动棘爪14脱离棘轮12,此时调节绳8则在弹力布5的带动下自动从绕线轴13上松开,减小胸部受到的压力。而为了对调节杆17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得棘爪14对棘轮12具有更为有效的限制作用,所述调节杆17与滑块16转动连接,且调节杆17端部设置有一与调节杆17垂直的限位板,所述调节槽11两侧相对设置有与限位板配合的卡板,所述限位板的宽度小于调节槽11的宽度,所述限位板的长度大于两卡板之间的距离,由于棘爪14只需要具有两个位置即可,一个是与棘轮12相接,对棘轮12的转动方向进行限制,一个是脱离棘轮12,使棘轮12能自由转动,即只需要在调节槽11两端设置卡板即可,在需要调节棘爪14的位置时,直接转动调节杆17,使限位板的长度方向与调节槽11的长度方向平行,然后移动调节杆17至另一端,并转动调节杆17使限位板的长度方向与调节槽11的长度方向垂直,且限位板的两端卡在卡板上即可。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聚拢布托4对胸部的聚拢提升效果,所述聚拢布托4与海绵层6的外形贴合,即其贴合在海绵层6的半球面上,且聚拢布托4位于罩杯1远离鸡心3一侧,所述罩杯1顶部开设有一连接孔,调节绳8穿过连接孔与聚拢布托4相连,聚拢布托4能在调节绳8的带动下有效带动海绵层6及海绵层6包裹的胸部一起朝着中部聚拢,使得胸部聚拢后更为饱满匀称,也不会在胸部留下印痕。同时,可以将聚拢布托4设置为三角形,且其一角与调节绳8相连,进一步提升聚拢布托4对胸部的聚拢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