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01706U - 一种残疾人用胸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残疾人用胸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01706U
CN216701706U CN202123016604.XU CN202123016604U CN216701706U CN 216701706 U CN216701706 U CN 216701706U CN 202123016604 U CN202123016604 U CN 202123016604U CN 216701706 U CN216701706 U CN 216701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ulder strap
buckle
strap buckle
shoulde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166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小梅
倪宁钧
李鑫泰
李爽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Health and Rehabili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Health and Rehabilit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Health and Rehabilitation filed Critical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Health and Rehabilitation
Priority to CN2021230166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01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01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017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rsets Or Brassie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残疾人用胸罩,常态下为宽松的背心,通过设置可调节肩带扣实现对胸罩肩带长度的单手调节,通过在胸罩底部两侧设置可拆卸连接件对胸罩进行连接定型,使受伤或单侧手臂残疾的人可独自完成穿脱。在胸罩背部设置多个透气孔,在实现了良好透气性的同时避免了大量排汗带来的瘙痒、红肿。

Description

一种残疾人用胸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医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残疾人用胸罩。
背景技术
胸罩是一种内衣,多为女性穿戴,可为乳房提供保护、支撑或塑形。双搭扣造型常见于聚拢型胸罩,由于其重点旨在提供聚拢胸部、塑形乳房的功能,不能单手完成穿脱,因此不方便患有残疾、手部受伤或独臂的人独自穿脱。
常见的胸罩款式有背扣式、前扣式、双搭扣式、背心式等多种连接方式,其中背扣式和前扣式的弯钩与搭扣或其他连接构造位于系带两端,需使用者双手拉拽系带同时完成扣紧的动作。背心式胸罩往往非常紧,需双手配合使用较大力量才能完成穿脱。而双搭扣式胸罩在紧身的背心式胸罩基础上添加了两侧系带,两侧系带末端有弯钩,可扣上系带下方的搭扣实现聚拢乳房的目的,穿脱时需在拉拽系带的同时抬起系带才能将弯钩扣在搭扣上。
以上四种类型的胸罩,手部有残疾的人几乎都不能独自完成穿脱。而宽松的背心虽然可以方便穿脱,却不能实现对乳房的保护,没法遮掩乳头凸起、修饰乳房形状,更不能像运动内衣一样在运动时对使用者的乳房进行有效支撑,在外形和功能性上均有很大缺陷,并且现市面上未见专为残疾人设计的胸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需求,提出了一种残疾人用胸罩,常态下为宽松的背心,通过设置可调节肩带扣实现对胸罩肩带长度的单手调节,通过在胸罩底部两侧设置可拆卸连接件对胸罩进行连接定型,使受伤或单侧手臂残疾的人可独自完成穿脱。在胸罩背部设置多个透气孔,在实现了良好透气性的同时避免了大量排汗带来的瘙痒、红肿。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内容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残疾人用胸罩,包括前衣片、后衣片和可调节肩带;
所述可调节肩带包括两段肩带部和一个可调节肩带扣;两段所述肩带部的一端通过可调节肩带扣可调节长度地连接在一起,两段所述肩带部的另一端分别与前衣片和后衣片连接;
所述前衣片和后衣片的两侧设置有配合使用的可拆卸连接件。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肩带扣包括连接部、轴承部、调节部和固定限位部;
用于调节固定限位部的所述调节部与固定限位部相连;
所述轴承部的顶端与调节部相连,且所述轴承部穿过固定限位部;
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在轴承部的对立两侧,且不与轴承部连接的一端分别与两段所述肩带部对应固定连接。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连接部为拉力线;
所述轴承部包括肩带扣轴和肩带扣收线轴;
所述调节部为肩带扣旋转盖;
所述固定限位部包括释放开关、肩带扣棘轮、齿槽和弹簧片;
所述肩带扣旋转盖固定在肩带扣轴的上方,所述肩带扣轴贯穿所述肩带扣棘轮,所述肩带扣收线轴固定设置在肩带扣轴的下端;所述拉力线固定在所述肩带扣收线轴上,且拉力线的两端从肩带扣收线轴对立的两侧延伸出并分别与两段所述肩带部连接;所述齿槽包括长挡板部和短挡板部,长挡板部和短挡板部组合形成凹槽结构;所述弹簧片弹性安装在所述齿槽上,所述长挡板部与弹簧片形成偏向限位结构;所述肩带扣棘轮的棘齿为沿着长挡板部的方向斜向设置的单向棘齿;所述释放开关与所述弹簧片不与齿槽安装的一侧可伸缩地连接。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肩带扣还设置了肩带扣上顶盖、肩带扣外壳和肩带扣底盖;
所述肩带扣上顶盖设置在肩带扣旋转盖上方;所述肩带扣底盖设置在肩带扣收线轴下方;所述肩带扣外壳上端与肩带扣上顶盖连接,下端与肩带扣底盖连接,形成圆柱结构;
所述肩带扣旋转盖上设置有肩带扣刻度;所述肩带扣上顶盖设置有肩带扣指示标志;所述肩带扣外壳上设置有肩带扣收线孔。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衣片底部的左侧粘扣、右侧粘扣,以及设置在所述后衣片的左、右两侧底部的左侧底带、右侧底带;
所述左侧底带与右侧粘扣可拆卸地粘连;所述右侧底带与左侧粘扣可拆卸地粘连。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前衣片和后衣片上配套使用的子母扣。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前衣片内部设置有杯垫、按摩圈、弹性底圈、定型圈、杯垫拆卸开口;
所述杯垫设置在前衣片的内侧对应人体胸部的位置处;所述按摩圈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杯垫上与胸部贴合的位置处;所述定型圈设置在左、右两侧杯垫下方;所述杯垫拆卸开口设置在左侧杯垫和右侧杯垫中央。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地,所述后衣片上设置有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需求,提出了一种残疾人用胸罩,常态下为宽松的背心,通过设置可调节肩带扣实现对胸罩肩带长度的单手调节,通过在胸罩底部两侧设置可拆卸连接件对胸罩进行连接定型,使受伤或单侧手臂残疾的人可独自完成穿脱。在胸罩背部设置多个透气孔,在实现了良好透气性的同时避免了大量排汗带来的瘙痒、红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子母扣连接法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肩带与肩带扣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肩带扣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肩带扣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可调节肩带,2、前衣片,3、可调节肩带扣,4、左侧底带,5、右侧底带,6、左侧粘扣,7、右侧粘扣,8、弹性底圈,9、杯垫,10、按摩圈,11、定型圈,12、杯垫拆卸开口,13、后衣片,14、透气孔,15、拉力线,16、肩带扣上顶盖,17、肩带扣旋转盖,18、释放开关,19、弹簧片,20、肩带扣轴,21、肩带扣棘轮,22、齿槽,23、肩带扣外壳,24、肩带扣收线轴,25、肩带扣底盖,26、棘齿,27、肩带扣刻度,28、肩带扣指示标志,29、肩带扣收线孔,30、子母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残疾人用胸罩,如图1、图2所示,包括前衣片2、后衣片13和可调节肩带1;
所述可调节肩带1包括两段肩带部和一个可调节肩带扣3;两段所述肩带部的一端通过可调节肩带扣3可调节长度地连接在一起,两段所述肩带部的另一端分别与前衣片2和后衣片13连接;
所述前衣片2和后衣片13的两侧设置有配合使用的可拆卸连接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可调节肩带扣3包括连接部、轴承部、调节部和固定限位部;
用于调节固定限位部的所述调节部与固定限位部相连;
所述轴承部的顶端与调节部相连,且所述轴承部穿过固定限位部;
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在轴承部的对立两侧,且不与轴承部连接的一端分别与两段所述肩带部对应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2任一项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如图5、图6所示,连接部为拉力线15;
所述轴承部包括肩带扣轴20和肩带扣收线轴24;
所述调节部为肩带扣旋转盖17;
所述固定限位部包括释放开关18、肩带扣棘轮21、齿槽22和弹簧片19;
所述肩带扣旋转盖17固定在肩带扣轴20的上方,所述肩带扣轴20贯穿所述肩带扣棘轮21,所述肩带扣收线轴24固定设置在肩带扣轴20的下端;所述拉力线15固定在所述肩带扣收线轴24上,且拉力线15的两端从肩带扣收线轴24对立的两侧延伸出并分别与两段所述肩带部连接;所述齿槽22包括长挡板部和短挡板部,长挡板部和短挡板部组合形成凹槽结构;所述弹簧片19弹性安装在所述齿槽22上,所述长挡板部与弹簧片19形成偏向限位结构;所述肩带扣棘轮21的棘齿26为沿着长挡板部的方向斜向设置的单向棘齿;所述释放开关18与所述弹簧片19不与齿槽22安装的一侧可伸缩地连接。
工作原理:当外力驱动肩带扣旋转盖17旋转一个棘齿角度时,通过肩带扣轴20带动肩带扣棘轮21旋转一定角度后,弹簧片19一端与齿槽22的长挡板部弹性连接,另一端插入肩带扣棘轮21的相邻棘齿之间;而当外力消失后,弹簧片19便固定在齿槽和肩带扣棘轮21的棘齿之间,阻止了肩带扣棘轮21反向旋转;当弹簧片19受外力作用退出齿槽22后,肩带扣棘轮21便能反向运动。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2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如图5、图6、图7所示,可调节肩带扣3还设置了肩带扣上顶盖16、肩带扣外壳23和肩带扣底盖25;
所述肩带扣上顶盖16设置在肩带扣旋转盖17上方;所述肩带扣底盖25设置在肩带扣收线轴24下方;所述肩带扣外壳23上端与肩带扣上顶盖16连接,下端与肩带扣底盖25连接,形成圆柱结构;
所述肩带扣旋转盖17上设置有肩带扣刻度27;所述肩带扣上顶盖16设置有肩带扣指示标志28;所述肩带扣外壳23上设置有肩带扣收线孔29。
工作原理:肩带扣拉力线15穿过肩带扣拉力线孔29固定于肩带扣收线轴24两侧。当肩带扣旋转盖17转动时,通过肩带扣轴20带动肩带扣收线轴24,使肩带扣拉力线15缠绕包覆在肩带扣收线轴24上,肩带扣拉力线15带动可调节肩带1的同时向可调节肩带扣3聚拢,从而达到收紧肩带的作用;当需要放松肩带时,肩带扣释放开关18顶动肩带扣弹簧片19,解除肩带扣棘轮21的单向转动,由可调节肩带1的弹性带动拉力线15从肩带扣收线轴24上退绕,进而实现可调节肩带1的松弛。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可拆卸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衣片2底部的左侧粘扣6、右侧粘扣7,以及设置在所述后衣片13的左、右两侧底部的左侧底带4、右侧底带5;
所述左侧底带4与右侧粘扣7可拆卸地粘连;所述右侧底带5与左侧粘扣6可拆卸地粘连。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可拆卸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前衣片2和后衣片13上配套使用的子母扣30。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6任一项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前衣片内部设置有杯垫9、按摩圈10、弹性底圈8、定型圈11、杯垫拆卸开口12;
所述杯垫9设置在前衣片2的内侧对应人体胸部的位置处;所述按摩圈10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杯垫9上与胸部贴合的位置处;所述定型圈11设置在左、右两侧杯垫下方;所述杯垫拆卸开口12设置在左侧杯垫和右侧杯垫中央。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6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7任一项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后衣片上设置有透气孔14。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7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残疾人用胸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衣片(2)、后衣片(13)和可调节肩带(1);
所述可调节肩带(1)包括两段肩带部和一个可调节肩带扣(3);两段所述肩带部的一端通过可调节肩带扣(3)可调节长度地连接在一起,两段所述肩带部的另一端分别与前衣片(2)和后衣片(13)连接;
所述前衣片(2)和后衣片(13)的两侧设置有配合使用的可拆卸连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残疾人用胸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肩带扣(3)包括连接部、轴承部、调节部和固定限位部;
用于调节固定的所述调节部与固定限位部相连;
所述轴承部的顶端与调节部相连,且所述轴承部穿过固定限位部;
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在轴承部的对立两侧,且不与轴承部连接的一端分别与两段所述肩带部对应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残疾人用胸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拉力线(15);
所述轴承部包括肩带扣轴(20)和肩带扣收线轴(24);
所述调节部为肩带扣旋转盖(17);
所述固定限位部包括释放开关(18)、肩带扣棘轮(21)、齿槽(22)和弹簧片(19);
所述肩带扣旋转盖(17)固定在肩带扣轴(20)的上方,所述肩带扣轴(20)贯穿所述肩带扣棘轮(21),所述肩带扣收线轴(24)固定设置在肩带扣轴(20)的下端;所述拉力线(15)固定在所述肩带扣收线轴(24)上,且拉力线(15)的两端从肩带扣收线轴(24)对立的两侧延伸出并分别与两段所述肩带部连接;所述齿槽(22)包括长挡板部和短挡板部,长挡板部和短挡板部组合形成凹槽结构;所述弹簧片(19)弹性安装在所述齿槽(22)上,所述长挡板部与弹簧片(19)形成偏向限位结构;所述肩带扣棘轮(21)的棘齿(26)为沿着长挡板部的方向斜向设置的单向棘齿;所述释放开关(18)与所述弹簧片(19)不与齿槽(22)安装的一侧可伸缩地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残疾人用胸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肩带扣(3)还设置了肩带扣上顶盖(16)、肩带扣外壳(23)和肩带扣底盖(25);
所述肩带扣上顶盖(16)设置在肩带扣旋转盖(17)上方;所述肩带扣底盖(25)设置在肩带扣收线轴(24)下方;所述肩带扣外壳(23)上端与肩带扣上顶盖(16)连接,下端与肩带扣底盖(25)连接,形成圆柱结构;
所述肩带扣旋转盖(17)上设置有肩带扣刻度(27);所述肩带扣上顶盖(16)设置有肩带扣指示标志(28);所述肩带扣外壳(23)上设置有肩带扣收线孔(2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残疾人用胸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衣片(2)底部的左侧粘扣(6)、右侧粘扣(7),以及设置在所述后衣片(13)的左、右两侧底部的左侧底带(4)、右侧底带(5);
所述左侧底带(4)与右侧粘扣(7)可拆卸地粘连;所述右侧底带(5)与左侧粘扣(6)可拆卸地粘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残疾人用胸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前衣片(2)和后衣片(13)上配套使用的子母扣(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残疾人用胸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衣片内部设置有杯垫(9)、按摩圈(10)、弹性底圈(8)、定型圈(11)、杯垫拆卸开口(12);
所述杯垫(9)设置在前衣片(2)的内侧对应人体胸部的位置处;所述按摩圈(10)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杯垫(9)上与胸部贴合的位置处;所述定型圈(11)设置在左、右两侧杯垫下方;所述杯垫拆卸开口(12)设置在左侧杯垫和右侧杯垫中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残疾人用胸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衣片上设置有透气孔(14)。
CN202123016604.XU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残疾人用胸罩 Active CN216701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6604.XU CN216701706U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残疾人用胸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6604.XU CN216701706U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残疾人用胸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01706U true CN216701706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80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16604.XU Active CN216701706U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残疾人用胸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017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092408A1 (en) Athletic Wear Nursing Bra
US9700083B2 (en) All of me strapless bra
US6361398B1 (en) Nursing garment
CN216701706U (zh) 一种残疾人用胸罩
JP3150496U (ja) 補整機能を有するハーフトップ
CN211483019U (zh) 一种护脊塑形功能背心
CN112244371A (zh) 一种方便穿戴的透气型胸衣
CN212852518U (zh) 一种多用途杯运动型内衣
CN219480530U (zh) 一种方便穿脱的约束固定马甲
CN212650404U (zh) 一种新型无缝内衣
CN216019209U (zh) 一种高回弹不落肩背心
CN213487035U (zh) 适用于固定各类面罩的头套式固定装置
CN213188108U (zh) 一种新型无痕塑形胸衣
CN214509460U (zh) 一种舒适型内衣
CN215020312U (zh) 乳房冷敷结构
CN210329377U (zh) 一种石墨烯塑身衣
CN216318398U (zh) 一种胸外科用胸带
CN216124552U (zh) 一种腕部可调节的医用手套
CN213156799U (zh) 一种肋骨固定带
CN215936311U (zh) 一种儿童医护保暖肚兜
CN220024190U (zh) 一种胸托
CN220675193U (zh) 一种具有多重弹性支撑的哺乳文胸
CN218045497U (zh) 乳腺癌放疗后保护罩
CN215958402U (zh) 一种适用于瑜伽运动的内衣
CN216059273U (zh) 一种可拆卸胸垫的打底背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