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83867U - 变压器的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压器的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83867U
CN213183867U CN202022568502.8U CN202022568502U CN213183867U CN 213183867 U CN213183867 U CN 213183867U CN 202022568502 U CN202022568502 U CN 202022568502U CN 213183867 U CN213183867 U CN 2131838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ottom plate
transformer
reinforc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685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Welding Systems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Welding Systems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Welding Systems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Welding Systems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685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838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838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838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usings And Mounting Of Transform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变压器的安装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座,具有外壁、底板和至少一个卡扣,其中,所述外壁环绕所述底板设置并与所述底板连接,且向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外壁和所述底板围成安装腔,所述外壁的外周面与所述底座连接,且具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外壁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和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一一对应,且所述卡扣位于所述开口内,所述卡扣具有固定部、连接部和卡合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外壁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固定部远离底板的一侧连接,并向远离底板的方向延伸,卡合部与连接部靠近安装腔的一侧连接,并向远离连接部的方向延伸。该安装装置能够快速安装变压器,并且可靠性和散热性好。

Description

变压器的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焊接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的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焊接电源技术领域,电焊机的变压器安装大都需要将变压器直接穿入电缆,通过电缆将变压器安装在焊接电源上,因而会导致变压器一直处于悬空状态,使得变压器无防护。另外,在该技术领域,还利用螺钉将变压器进行固定,因而每次在拆卸和安装变压器时会十分的麻烦,极大地浪费拆卸和安装变压器的时间。同时多次拆卸螺钉后,还会导致螺钉和螺孔配合不紧密,使得变压器在焊接电源上无法牢靠的固定,从而减少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的安装装置,该变压器的安装装置能够对变压器进行快速、牢固的安装,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
本公开提供了变压器的安装装置,包括:
底座;
安装座,具有外壁、底板和至少一个卡扣,
其中,所述外壁环绕所述底板设置并与所述底板连接,且向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外壁和所述底板围成安装腔,所述外壁的外周面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外壁具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外壁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具有至少一个开口,
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和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一一对应,且所述卡扣位于所述开口内,所述卡扣具有固定部、连接部和卡合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外壁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并向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安装腔的一侧连接,并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包括:
扣合面、引导面和支撑部,其中,
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
所述扣合面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端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
所述引导面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四端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四端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外壁的延伸方向。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还包括:
加强面,所述加强面位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之间,所述加强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端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与相邻的所述外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与相邻的所述外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外壁的外周面上具有多个在第一方向排列的凹槽组,相邻的所述凹槽组之间具有第一加强筋,
每个所述凹槽组具有多个沿所述外壁的周向方向排列的第一凹槽,相邻的所述第一凹槽之间均具有第二加强筋,每个所述第一凹槽中均设置一个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邻的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具有距离。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
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加强筋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可以包括:
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多条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三加强筋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四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和所述第四加强筋交叉设置,且所述加强板远离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侧与所述第四加强筋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具有多个第二通孔。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器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为圆环形,所述底板在第一方向的投影为圆环形,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为弧形,且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和所述外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交叠。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所提供的变压器的安装装置设置有底座和安装座,其中底座可以固定安装在焊接电源内,从而能够牢固固定该变压器的安装装置。安装座设置有外壁、底板和至少一个卡扣,通过将外壁环绕底板并且与底板连接从而能够形成一个安装变压器的安装腔,以用于容纳变压器。同时,通过在第一开口内设置卡扣,从而能够通过卡扣的卡合部将安装在安装腔中的变压器进行固定。并且,本公开在外壁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从而能够满足变压器的散热要求,从而不会影响变压器的正常工作。
因此,本公开所提供的变压器的安装装置通过卡扣来固定变压器,从而能够快速、可靠的拆卸和安装变压器,并能够很好的满足变压器的散热问题。总的来说,本公开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不会使变压器处于悬空状态,从而增加了变压器固定的可靠性,并且不需要通过螺钉来固定变压器,也就简化了变压器拆装的流程,提高了拆装速度。同时,本公开的变压器的安装装置也不会造成由于变压器多次拆卸螺钉,而导致螺钉和螺孔配合不紧密,使得变压器在焊接电源上无法牢靠的固定,从而减少变压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压器的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压器的安装装置的后视图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变压器;2、底座;3、外壁;4、底板;5、卡扣;6、第一间隙;7、第二间隙;21、螺钉孔;22、加强板;23、第二凹槽;24、第三加强筋;25、第四加强筋;31、第一通孔;32、第一加强筋;33、第一凹槽;34、第二加强筋;41、第二通孔;42、第三通孔;51、固定部;52、连接部;53、卡合部;531、引导面;532、支撑部;533、加强面。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的安装装置,该变压器的安装装置可以应用在焊接电源上,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其他任何地方,这都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该变压器的安装装置能够快速、可靠的拆卸和安装变压器1,并能够很好的满足变压器1的散热问题。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不会使变压器1处于悬空状态,从而增加了变压器1固定的可靠性,并且不需要通过螺钉来固定变压器1,也就简化了变压器1拆装的流程,提高了拆装速度。同时,本公开的变压器的安装装置也不会造成由于变压器1多次拆卸螺钉,而导致螺钉和螺孔配合不紧密,使得变压器1在焊接电源上无法牢靠的固定,从而减少变压器1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变压器的安装装置可以包括底座2和安装座。其中,底座2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的形状可以为矩形,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底座2上可以设置至少一个螺钉孔21,通过螺钉孔21可以将底座2牢牢固定在焊接电源上,也就意味着变压器的安装装置可以通过螺钉孔21固定在焊接电源上。举例而言,该变压器的安装装置可以设置四个螺钉孔21,分别位于底座2的四个角,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其他数量。
另外,底座2的四个角可以为圆角,通过将底座2的四个角设置为圆角,能够提高底座2的受力稳定性。底座2的高度可以为3~10mm,例如:3mm、5mm、7mm、9mm、10mm。将底座2的高度设置在3~10mm时,能够在保证底座2具有较高承载能力的同时尽可能的节约成本,但是本公开对底座2的高度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安装座可以具有外壁3、底板4和至少一个卡扣5。其中,外壁3可以环绕底板4设置并与底板4连接,同时向远离底板4的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外壁3的一端与底板4连接,并且外壁3环绕的形状与底板4的形状相同。该外壁3的厚度可以为3mm,通过将外壁3的厚度设置为3mm,能够在保证外壁3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的同时降低外壁3的制造成本,但本公开对外壁3的厚度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通过外壁3和底板4能够围成安装腔,该安装腔可以用于容纳变压器1,即:变压器1可以放置在安装腔内。另外,外壁3的外周面可以与底座2连接,通过将外壁3与底座2连接,从而将安装座和底座2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底板4也可以与底座2连接,通过将底板4与底座2连接,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安装座和底座2连接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外壁3、底板4和底座2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也可以分开进行制造,例如:将外壁3、底板4和底座2焊接在一起等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外壁3上可以具有多个第一通孔31,该第一通孔31可以为长圆孔,该长圆孔的短轴的长度可以为20mm,但不限于此,本公开对多个第一通孔31的形状、数量和长度均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通过设置多个第一通孔31,能够为变压器1散热提供通道,保证变压器1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多个第一通孔31可以在外壁3上均匀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一通孔31可以等间距的排列在外壁3上。通过将多个第一通孔31均匀设置,能够使得变压器1能够均匀散热,更有利于变压器1的工作。
更进一步的,底板4上可以具有多个第二通孔41。举例而言,底板4上可以具有排布均匀的四个第二通孔41,每个第二通孔41可以为长圆孔,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对多个第二通孔41的形状、数量和长度均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通过设置多个第二通孔41,能够增强变压器1在底板4附近的散热能力。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外壁3的外周面上可以具有多个在第一方向X排列的凹槽组,相邻的凹槽组之间可以具有第一加强筋32。每个凹槽组可以具有多个沿外壁3的周向方向排列的第一凹槽33,相邻的第一凹槽33之间均可以具有第二加强筋34,每个第一凹槽33中均可以设置一个第一通孔31,且第一通孔31的边缘与第一通孔31相邻的第一加强筋32和第二加强筋34之间具有距离。上述第一方向X可以为外壁3的延伸方向。
具体地,外壁3的外周面上可以具有三个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凹槽组,每一个凹槽组可以具有三个第一凹槽33。每一个第一凹槽33的深度可以为外壁3厚度的一半,举例而言:当外壁3的厚度为3mm时,每一个第一凹槽33的深度可以为1.5mm。当第一凹槽33的深度为外壁3厚度的一半时,能够在节省材料的同时,提高外壁3的结构强度,即:相对于没有开设第一凹槽33的外壁3来说,开设第一凹槽33的外壁3的结构强度更高。另外,每一个第一凹槽33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可以为矩形。但不限于此,本公开对凹槽组的数量、第一凹槽33的形状、数量和深度均不做限制,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进一步的,多个凹槽组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均匀排列,即:每个凹槽组在第一方向X上的间隔均相同。每个凹槽组中的多个第一凹槽33可以在外壁3的周向上均匀排布,即:每个凹槽组中的第一凹槽33在外壁3周向上的间隔均相同。当每个凹槽组之间的间隔相同,且每个凹槽组中的每个第一凹槽33间隔相同时,能够使得外壁3的受力更加均匀,使得外壁3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提升。
多个第一加强筋32设置在相邻的凹槽组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外壁3上相邻两个凹槽组之间没有去除的部分即为第一加强筋32,即:相邻两个凹槽组之间的间隔部分为第一加强筋32,该第一加强筋32可以沿外壁3的周向方向设置。该第一加强筋32的宽度和相邻两个凹槽组之间的间隔宽度相同。当相邻两个凹槽组之间的间隔宽度为20mm时,第一加强筋32的宽度也为20mm。另外,第一加强筋32的高度可以与第一凹槽33的深度相同,但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加强筋32的高度可以小于可以第一凹槽33的深度,这也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多个第二加强筋34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凹槽33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外壁3上相邻两个第一凹槽33没有去除的部分即为第二加强筋34,即:相邻两个第一凹槽33的间隔部分为第二加强筋34,该第二加强筋34可以沿第一方向X设置。该第二加强筋34的宽度和相邻两个第一凹槽33之间的间隔宽度相同。当相邻两个第一凹槽33之间的间隔宽度为20mm时,第二加强筋34的宽度也为20mm。另外,第二加强筋34的高度可以与第一凹槽33的深度相同,但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二加强筋34的高度可以小于可以第一凹槽33的深度,这也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32和第二加强筋34能够为外壁3提供支撑,从而保证外壁3的结构强度。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32和第二加强筋34相交,且第一加强筋32和第二加强筋34的宽度和高度可以相同。
另外,在多个凹槽组中远离底板4的凹槽组远离底板4的一侧也可以设置有一条第一加强筋32,多个凹槽组中靠近底板4的凹槽组靠近底板4的一侧也可以设置一条第一加强筋32。通过在多个凹槽组中远离底板4的凹槽组远离底板4的一侧和多个凹槽组中靠近底板4的凹槽组靠近底板4的一侧也设置第一加强筋32,能够进一步的对外壁3结构进行支撑,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外壁3的承载能力。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每个第一通孔31的边缘和相邻的第一加强筋32和第二加强筋34之间设置一定的距离,能够保证在变压器1散热的同时,尽可能的提高外壁3的结构强度。本公开对第一通孔31边缘和相邻的第一加强筋32和第二加强筋34之间的距离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只要在满足变压器1散热的同时,保证外壁3的结构强度即可,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底座2可以包括加强板22,该加强板22可以位于底座2靠近安装座的一侧,并且可以与第一加强筋32连接。通过设置加强板22,能够对安装座提供进一步的支撑,从而能够加强安装座和强度以及安装座与底座2连接强度。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底座2在第一方向X上可以设置多组加强板22,每组可以具有两个加强板22,两个加强板22可以分别位于外壁3在第二方向Y上的两侧,并均与相邻的第一加强筋32连接。该第二方向Y可以与第一方向X垂直。
进一步的,上述加强板22的组数可以和第一加强筋32的数量相同。例如:当外壁3上具有四条第一加强筋32时,底座2可以具有四组加强板22,即:底座2可具有八个加强板22。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底座2还可以包括第二凹槽23,该第二凹槽23可以位于底座2远离安装座的一侧。该第二凹槽23内可以设置有多条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第三加强筋24和沿第二方向Y设置的第四加强筋25,第三加强筋24和第四加强筋25可以交叉设置,且加强板22远离第一加强筋32的一侧可以与第四加强筋25相连。通过设置第二凹槽23,能够减轻底座2的重量,并且能够易于底座2的加工。同时,设置第三加强筋24和第四加强筋25能够显著提高底座2的支撑强度,使得底座2在降低成本、减轻重量的同时提高结构强度。另外,由于加强板22远离第一加强筋32的一侧与第四加强筋25相连,从而能够将每组的两个加强板22通过第四加强筋25连在一起,从而能够提高加强板22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的,上述第二凹槽23的深度可以为底座2高度的一半,第三加强筋24和第四加强筋25的高度可以与第二凹槽23的深度相同。但不限于此,本公开对第二凹槽23的深度不做限制,只要小于底座2的高度即可,同时,第三加强筋24和第四加强筋25的高度可以不相同,且第三加强筋24和第四加强筋25的高度可以小于第二凹槽23的深度,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举例而言,底座2可以设置三条第三加强筋24,当底座2具有四组加强板22时,底座2可以设置四条第四加强筋25,但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如图1所示,上述外壁3远离底板4的一端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上述至少一个卡扣5可以和至少一个开口一一对应,且卡扣5可以位于开口内,可以理解的是,每一个卡扣5对应一个开口。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卡扣5可以具有固定部51、连接部52和卡合部53。其中,固定部51可以与外壁3连接。连接部52的一端可以与固定部51远离底板4的一侧连接,并且可以向远离底板4的方向延伸。卡合部53可以与连接部52靠近安装腔的一侧连接,并且可以向远离连接部52的方向延伸。通过设置卡扣5,能够固定安装在安装腔内的变压器1。
固定部51的宽度可以与开口的宽度相同,即固定部51可以与相邻的外壁3均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部51和外壁3可以一体制造,也可以分开制造,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该固定部51的厚度可以与外壁3的厚度相同,但也可以不同,例如固定部51的厚度可以小于外壁3的厚度。
连接部52的延伸方向可以和第一方向X相同。连接部52的厚度可以与固定部51相同,当连接部52的厚度与固定部51相同时,可以保证连接部52的结构强度,防止连接部52在卡合变压器1的过程中断裂。另外,该连接部52的在第一方向X上的延伸的长度可以大于开口的深度。通过使连接部52的长度大于开口的深度,使得卡扣5能够固定住变压器1。举例而言,该连接部52的长度可以为22.5mm,宽度可以为8mm,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的,连接部52远离底座2的一侧与相邻的外壁3之间可以具有第一间隙6,连接部52靠近底座2的一侧与相邻的外壁3之间可以具有第二间隙7。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部52的宽度小于开口的宽度。通过在连接部52的两侧设置第一间隙6和第二间隙7,能够使得连接部52更容易发生弹性形变。从而,该连接部52能够在变压器1安装和拆卸时张开,在变压器1安装和拆卸完成后恢复原状。
举例而言,上述第一间隙6可以为3mm,第二间隙7可以为3mm,但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上述卡合部53可以包括:扣合面、引导面531和支撑部532。其中,支撑部532可以与连接部52连接并向远离连接部52的方向延伸,以用做整个卡合部53的骨架。
扣合面可以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可以和连接部52连接,并位于支撑部532靠近底板4的一侧,第二端可以向远离连接部52的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扣合面与支撑部532靠近底板4的一侧贴合,并且第二端延伸的水平长度和支撑部532延伸的长度相同,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端延伸的水平长度指的是第二端与连接部52之间的水平距离。通过设置扣合面,能够在变压器1安装完成后紧贴变压器1,从而锁紧变压器1。
进一步的,第二端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一方向X之间具有第二夹角β。举例而言,该第二夹角β可以为35°。可以理解的是,该扣合面可以斜面,并且第二端向远离底板4的方向倾斜。通过将扣合面设置为向远离底板4方向倾斜的斜面,能够在变压器1拆卸的过程中为变压器1提供导向,使得变压器1更容易远离安装腔。本公开对第二夹角β的数值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引导面531可以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其中,第三端可以与连接部52连接,并可以位于支撑部532远离底板4的一侧,第四端可以向远离连接部52的方向延伸,并可以与所述第二端相连。同时,第四端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一方向X之间具有第一夹角α。举例而言,该第一夹角α可以为135°。可以理解的是,引导面531与支撑部532远离底板4的一侧贴合,并且第四端延伸的长度和支撑部532延伸的水平长度与支撑部532延伸的长度相同,需要说明的是,该第四端延伸的水平长度指的是第四端与连接部52之间的水平距离。另外,引导面531可以为斜面,并向靠近底板4的方向倾斜,从而能够在变压器1安装的过程中为变压器1提供导向,使得变压器1更容易进入安装腔。本公开对第一夹角α的数值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卡合部53还可以包括加强面533,该加强面533可以位于支撑部532远离连接部52的一侧,并且位于第二端与第四端之间。该加强面533的一端可以与第二端连接,另一端可以与第四端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加强面533可以与支撑部532远离连接部52的一侧贴合。通过设置加强面533,能够使得扣合面和引导面531之间具有过渡,防止由于引导面531和扣合面直接连接而造成连接处为尖角,从而在变压器1进入和远离安装腔时对变压器1产生损坏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增加引导面531和扣合面连接处的结构强度。本公开对加强面533的宽度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另外,当卡合部53具有扣合面、引导面531和加强面533时,支撑部532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可以为楔形。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外壁3可以具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可以分别位于外壁3远离底板4的一端的相对两侧。变压器的安装装置可以设置两个卡扣5,分别位于两个开口内,即:两个卡扣5也相对设置。通过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扣5,能够对变压器1提供更好地固定。本公开对卡扣5和开口的数量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变压器1为中空的圆柱体,电缆可以从变压器1的中心穿过。即:变压器1安装在变压器的安装装置中时,其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可以为圆环形。
如图3所示,当变压器1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可以为圆环形时,底板4在第一方向X的投影也可以为圆环形,即:底板4的中心和变压器1中心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三通孔42,以用于安装电缆,并且还能够增加变压器1的散热。同时,第二通孔41可以均匀的环绕在圆环形的底板4上。
当底板4在第一方向X的投影为圆环形时,外壁3与底板4围成的安装腔为圆柱形。但是为了使得底板4、外壁3与底座2更好地连接,底板4靠近底座2的一侧可以设置为平面,从而外壁3环绕底板4并延伸后靠近底座2的一侧也为平面。
进一步的,由于加强板22与第一加强筋32连接,从而加强板22与第一加强筋32连接的一侧为圆弧形,以用于更好地和第一加强筋32接触并连接。本公开对加强板22与第一加强筋32连接的一侧的弧度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置。
更进一步的,固定部51和连接部52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也可以为弧形,且固定部51和连接部52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和外壁3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交叠。即:固定部51和连接部52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包含在外壁3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内。通过将固定部51和连接部52设置为弧形,使得固定部51和连接部52在整个变压器的安装装置一体化制造的过程中更加便捷。
本公开提供的变压器的安装装置,在变压器1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只需要将变压器1放入安装腔或从安装腔直接取出即可,不需要拆卸已经固定好的变压器的安装装置,从而能够更快捷便利的安装和拆卸变压器1。同时,由于变压器的安装装置固定在焊接电源上,从而提高了变压器1安装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变压器的安装装置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41,从而提高了变压器1的散热能力,从而保证了变压器1的正常工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变压器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安装座,具有外壁、底板和至少一个卡扣,
其中,所述外壁环绕所述底板设置并与所述底板连接,且向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外壁和所述底板围成安装腔,所述外壁的外周面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外壁具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外壁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具有至少一个开口,
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和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一一对应,且所述卡扣位于所述开口内,所述卡扣具有固定部、连接部和卡合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外壁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并向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安装腔的一侧连接,并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包括:
扣合面、引导面和支撑部,其中,
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
所述扣合面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端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
所述引导面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四端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四端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外壁的延伸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还包括:
加强面,所述加强面位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之间,所述加强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与相邻的所述外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与相邻的所述外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壁的外周面上具有多个在第一方向排列的凹槽组,相邻的所述凹槽组之间具有第一加强筋,
每个所述凹槽组具有多个沿所述外壁的周向方向排列的第一凹槽,相邻的所述第一凹槽之间均具有第二加强筋,每个所述第一凹槽中均设置一个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邻的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具有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加强筋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压器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可以包括:
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多条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三加强筋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四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和所述第四加强筋交叉设置,且所述加强板远离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侧与所述第四加强筋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多个第二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为圆环形,所述底板在第一方向的投影为圆环形,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为弧形,且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和所述外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交叠。
CN202022568502.8U 2020-11-09 2020-11-09 变压器的安装装置 Active CN2131838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68502.8U CN213183867U (zh) 2020-11-09 2020-11-09 变压器的安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68502.8U CN213183867U (zh) 2020-11-09 2020-11-09 变压器的安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83867U true CN213183867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81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68502.8U Active CN213183867U (zh) 2020-11-09 2020-11-09 变压器的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838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83867U (zh) 变压器的安装装置
US11272635B2 (en) Frame and electronic frame
KR101361003B1 (ko) 시트 걸이부가 일체로 형성된 가이드 블록을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장치 조립구조
US20200183447A1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rear housing of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510130B1 (ko) 건축용 석재판 고정장치
CN216212681U (zh) 变压器组件
CN214177722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机械外壳
CN219181905U (zh) 电路板盒及集成灶
CN216596736U (zh) 一种显示屏的装配结构
CN218956969U (zh) 显示设备
CN216310471U (zh) 背光板、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219832101U (zh) Led显示单元及具有其的led显示装置
CN216842370U (zh) 一种箱式百叶风机的前压板
CN214429449U (zh) 固定设备
CN215216707U (zh) 加热器组件和集成吊顶电器
CN218039731U (zh) 一种复合端板及电池模组
CN218883606U (zh) 固定架和显示设备
CN218678686U (zh) 端盖组件、电机及洗衣机
CN211808542U (zh) 一种易装卸自动电雕机版辊装置
CN213188772U (zh) 一种钱箱中抽屉与面板的连接结构
CN214226363U (zh) 一种点阵屏显示结构
CN219435275U (zh) 紧固件及人机交互模组
CN216951135U (zh) 一种用于发光成像装置的拼接结构
CN216280133U (zh) 一种卡接组件及包括其的壁挂设备
KR100658841B1 (ko) 프로젝션 tv의 crt와 커플러의 고정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