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79802U - 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79802U
CN213179802U CN202021776678.6U CN202021776678U CN213179802U CN 213179802 U CN213179802 U CN 213179802U CN 202021776678 U CN202021776678 U CN 202021776678U CN 213179802 U CN213179802 U CN 213179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ratchet
point contact
ratchet wheel
internal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766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载旺
刘风帆
唐建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Numeric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Numeric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Numeric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Numeric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766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79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79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79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Measur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包括微分头和安装支架;微分头包括本体、安装在本体内且向前伸出的测微螺杆和设置在本体后端的操作柄,测微螺杆的前端安装一活动测头;安装支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固定测头模块,第一连接段与本体的前端固定连接,微分头的测微螺杆向前穿过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设置在微分头的一侧,固定测头模块位于操作柄的后方,固定测头模块设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固定测头,固定测头自固定测头模块的后端面向外凸伸。利用活动测头和两个固定测头呈三点接触待测面进行测量,具有自动定心特点,位置唯一,稳定性好,保证测量的准确程度。

Description

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长度测量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针齿壳是RV减速器上的主要组成零件,零件结构类似于内齿直齿轮。它也是减速器零件中,精密程度高且加工难度最大的零件之一;该零件在生产过程中,对内齿跨距尺寸的精确控制尤为重要。行业内目前对内齿跨距的测量,通常使用三坐标测量仪或齿形测量仪,两种测量设备虽能实现精确测量,但不适用于加工现场的在机检测。在加工现场,行业内普遍采用两只量棒分别置于相对的齿槽中,用千分尺测量两只量棒的间距而得出内齿跨距值。该方法检测起来不够便捷,操作耗时,效率低;且操作时较难找到正确的测量点,对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要求高,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影响大,并且间接测量存在一定的累积误差。所以现有技术并不适合高精度场合的测量,且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操作简单、检测精度高的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包括微分头和安装支架;所述微分头为数显微分头,所述微分头包括本体、安装在本体内且向前伸出的测微螺杆和设置在本体后端的操作柄,所述测微螺杆的前端安装一活动测头;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固定测头模块,第一连接段与所述本体的前端固定连接,微分头的测微螺杆向前穿过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设置在微分头的一侧,所述固定测头模块位于操作柄的后方,所述固定测头模块设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固定测头,固定测头自固定测头模块的后端面向外凸伸。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后端与固定测头模块通过螺钉固定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动测头通过一连接帽与所述测微螺杆的前端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帽包括第一套环和设于第一套环前侧的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测微螺杆的前端固定,所述第二套环套接所述活动测头并与所述第一套环的外周螺纹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操作柄设有中心轴、棘轮和外套环;所述中心轴旋转驱动测微螺杆伸缩,所述棘轮套接中心轴并与中心轴固定,外套环设置在棘轮外周,并安装有弹性压接棘轮外周的压接装置。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套环的外壁设有防滑纹。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动测头和所述固定测头为硬质合金球面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操作柄包括包括中轴、复位弹簧、第一棘轮、第二棘轮和外套筒;所述中轴包括大径段和自大径段向后延伸的小径段,第一棘轮沿中轴轴线方向相对移动地套接小径段,于圆周方向上与小径段固定;所述第一棘轮的后侧面设有第一棘齿;复位弹簧抵接大径段和第一棘轮前端;所述第二棘轮位于第一棘轮后方,并可旋转地套接小径段,其前侧设有配对第一棘齿的第二棘齿,外套筒可旋转地套接小径段并与第二棘齿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该测量装置结构简单、刚性好,且其测量方法易于操作,适用于现场加工过程测量。
2、利用活动测头和两个固定测头呈三点接触待测面进行测量,具有自动定心特点,位置唯一,稳定性好,保证测量的准确程度。
3、操作柄带有棘轮式测力机构,测量准确、重复性好。
4、测头可拆装地安装在装置上,可对各种规格的RV减速器针齿壳、摆线齿壳中的内齿跨距进行测量,也可用于标准内齿轮跨距的测量,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5、采用比对式测量,排除了因操作人员不同的操作习惯导致的绝对值误差,更好的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1中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测微螺杆和活动测头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标准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6是图5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中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微分头-1;本体-11;测微螺杆-12;连接帽-121;第一套环-1211;第二套环-1212;操作柄-13;中心轴-131;棘轮-132;棘齿-1321;外套环-133;压接装置-134;基体-1341;弹簧1342;压接件-1343;中轴-135;大径段-1351;小径段--1352;第一棘轮136;第二棘轮-137;外套筒-138;连接部-1381;延长部-1382;复位弹簧-139;安装支架-2;第一连接段-21;第二连接段-22;固定测头模块-23;测头安装孔-231;活动测头-3;环状凸起-31;固定测头4;标准规5;基准槽51;待测工件100;待测齿槽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可用于对多种规格的RV减速器针齿壳、摆线齿壳的内齿跨距进行测量,或者对标准内齿轮的内齿跨距进行测量。所述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包括微分头1和安装支架2。其中,所述微分头1包括本体11、安装在本体11内且向前伸出的测微螺杆12和设置在本体11后端的操作柄13,所述操作柄13可绕本体11旋转并带动所述测微螺杆12前后伸缩。所述测微螺杆12的前端安装一活动测头3,所述活动测头3与所述测微螺杆12同轴。微分头1优选电子数显式微分头,以方便读取数值,但在对较小直径内齿测量的工况下,要求结构更紧凑时,可选用高精度机械式螺旋测微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测头3通过一连接帽121与所述测微螺杆12的前端相连。所述连接帽121包括第一套环1211和设于第一套环1211前侧的第二套环1212,所述第一套环1211通过定位销与所述测微螺杆12的前端固定,第一套环1211的前侧套接活动测头3后端部。所述活动测头3设置有环状凸起31。于前后方向,环状凸起31夹持在第一套环1211和第二套环1212之间,所述第二套环1212套接所述活动测头3并与所述第一套环1211的外周螺纹连接。替换活动测头3时,可旋转第一套环1211再将活动测头3取出,操作方便。
如图1,所述安装支架2呈U型,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段21、第二连接段22和固定测头模块23。其中,第一连接段21与所述本体11的前端固定连接,微分头1的测微螺杆12向前穿过第一连接段21的通孔;第二连接段22与第一连接段21一体连接并设置在微分头1的一侧,所述固定测头模块23位于操作柄13的后方,并通过螺钉与第二连接段22锁紧固定,便于拆装替换。所述固定测头模块23设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固定测头4,固定测头自固定测头模块23的后端面向外凸伸。所述固定测头4的中心轴131线与所述活动测头3的中心线平行,并且,两个固定测头后端点的连线与所述固定测头的中心轴131线相垂直。在测量时,固定测头和活动测头3分别抵接待测齿槽,两个活动测头3与固定测头呈三点与待测内齿稳定接触,具有自动定心特点,位置唯一,稳定性好。
本实施例中,固定测头4为可更换形式,固定测头模块23设置有测头安装孔231,所述固定测头设置在对应的测头安装孔231并通过对应的螺钉锁紧。
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操作柄13设有中心轴131、棘轮132和外套环133。所述中心轴131用于旋转驱动测微螺杆12伸缩,所述棘轮132套接中心轴131并与中心轴131固定,其外周设有棘齿1321。外套环133设置在棘轮外周,所述外套环133设有一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用于弹性压接棘轮外周的压接装置134。所述压接装置134包括基体1341、弹簧1342和压接件1343,所述基体1341外壁与安装孔螺纹固定,所述基体1341靠近棘齿的一侧开设一收容槽,压接件1343的头部穿出收容槽,所述弹簧1342两端分别抵接收容槽的底壁和压接件1343,使得压接件1343的头部压接棘齿,测量时,压接件1343和棘轮配合起到恒压作用,当活动测头3与对应齿槽的呈一定挤压时,继续拧动外套环133,弹簧1342收缩,外套环133相对棘轮滑动并发出响声,棘轮和中心轴131不再继续转动,利于保证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环133的外侧壁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所述活动测头3和所述固定测头为硬质合金球面结构。
如图4-6,本实施例中,所述跨距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如下:
1、先选取适合工件尺寸量程的固定测头模块23,将其固定至安装支架2;
2、将测量装置置于标准规5的两凹槽之间,将两个固定测头的端点紧贴其中一个基准槽51,旋动操作柄13,使活动测头3接触另一个基准槽51,直到操作柄13发出连续的声响即可,此时测得的距离为理论值;
3、将读数清零,然后取出跨距测量装置并放入待测工件100中任意相对的待测齿槽101,用相同方法,将三个测点接触待测齿槽面,此时的读数为两齿跨距相对于理论值的偏差。
测量过程测量装置与测量工件呈稳定三点接触,且齿槽有自动定心的特点,测量操作简单便捷,精度高,相比三坐标测量仪或齿形测量仪更加适合生产现场使用。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操作柄13的结构不同。具体的,如图7和图8,本实施例的操作柄13包括包括中轴135、复位弹簧139、第一棘轮136、第二棘轮137和外套筒138。所述中轴135用于旋转驱动测微螺杆12伸缩,其包括大径段1351和自大径段1351向后延伸的小径段1352,第一棘轮136沿中轴135轴线延伸方向可移动式地套接小径段1352,于圆周方向上与小径段1352固定,所述第一棘轮136的后侧面设有第一棘齿;复位弹簧139抵接大径段1351和第一棘轮136前端;所述第二棘轮137位于第一棘轮136后方,并可旋转地套接小径段1352,其前侧设有配对第一棘齿的第二棘齿。外套筒设有连接部1381和延长部1382,连接部1381可旋转地套接小径段1352的后端并与第二棘齿固定,延长部1382向前延伸并从外周包围第一棘轮136、第二棘轮137和复位弹簧139。测量时,旋转外套筒138,第一棘轮136、第二棘轮137同步转动,活动测头3向前推进,当活动测头3与对应齿槽的呈一定挤压时,继续拧动外套筒138,复位弹簧139收缩,第二棘轮137相对第一棘轮136滑动,第一棘轮136和中轴135停止转动,即活动测头3不继续前进,可保证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分头和安装支架;所述微分头包括本体、安装在本体内且向前伸出的测微螺杆和设置在本体后端的操作柄,所述测微螺杆的前端安装一活动测头;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固定测头模块,第一连接段与所述本体的前端固定连接,微分头的测微螺杆向前穿过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设置在微分头的一侧,所述固定测头模块位于操作柄的后方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可拆装式固定,所述固定测头模块设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固定测头,固定测头自固定测头模块的后端面向外凸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后端与固定测头模块通过螺钉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测头通过一连接帽与所述测微螺杆的前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帽包括第一套环和设于第一套环前侧的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测微螺杆的前端固定,所述第二套环套接所述活动测头并与所述第一套环的外周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柄设有中心轴、棘轮和外套环;所述中心轴旋转驱动测微螺杆伸缩,所述棘轮套接中心轴并与中心轴固定,外套环设置在棘轮外周,并安装有弹性压接棘轮外周的压接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环的外壁设有防滑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测头和所述固定测头为硬质合金球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柄包括中轴、复位弹簧、第一棘轮、第二棘轮和外套筒;所述中轴包括大径段和自大径段向后延伸的小径段,第一棘轮沿中轴轴线方向相对移动地套接小径段,第一棘轮于圆周方向上与小径段固定;所述第一棘轮的后侧面设有第一棘齿;复位弹簧抵接大径段和第一棘轮前端;所述第二棘轮位于第一棘轮后方,并可旋转地套接小径段,其前侧设有配对第一棘齿的第二棘齿,外套筒可旋转地套接小径段并与第二棘齿固定。
CN202021776678.6U 2020-08-24 2020-08-24 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 Active CN213179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6678.6U CN213179802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6678.6U CN213179802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79802U true CN213179802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67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76678.6U Active CN213179802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79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019783A (ja) 内径測定器
JP5222557B2 (ja) 非回転スピンドルを備えて構成されるマイクロメータ
EP0791801B1 (en) Micrometer
CN213984876U (zh) 一种管件内径直线度和圆度的检测装置
CN112066933A (zh) 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13179802U (zh) 三点接触式内齿跨距测量装置
JP3735546B2 (ja) 内側マイクロメータ
CN201748874U (zh) 多用内径千分尺
CN209043176U (zh) 槽宽测量装置
CN212363046U (zh) 端面环形槽内外圆尺寸测量装置
US11583985B2 (en) Combination tool for tensioned fasteners
CN201277842Y (zh) 一种带有标尺的内卡尺
CN210603106U (zh) 一种测量圆孔内径的测量仪
CN111189375A (zh) 一种孔腔直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4543611B (zh) 一种台阶轴类零件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18511631U (zh) 内锥孔测量工具
CN215281155U (zh) 线镗机刀具长度的调整测量装置
CN220322209U (zh) 百分表检测用微分头
CN215864978U (zh) 一种盲螺孔内螺纹有效长度的测量装置
CN212779036U (zh) 用于数控龙门镗床加工的内径测量装置
CN212203782U (zh) 一种内孔测量旋转机构
CN211262068U (zh) 一种孔腔直径测量装置
CN112833750B (zh) 一种双倒角深度的检具
CN211696193U (zh) 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检定装置
CN218066402U (zh) 一种半径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