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78691U - 新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78691U
CN213178691U CN202021211512.XU CN202021211512U CN213178691U CN 213178691 U CN213178691 U CN 213178691U CN 202021211512 U CN202021211512 U CN 202021211512U CN 213178691 U CN213178691 U CN 213178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air outlet
assembly
closed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115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伟
黄愉太
朱国远
饶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l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uding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uding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uding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1151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78691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2958 priority patent/WO202125844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78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78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装置,包括本体和控制组件,本体内部为中空的封闭腔体,本体的一端设有进风组件,本体的另一端设有与进风组件呈对角设置的出风组件,本体上还设有供进出封闭腔体的开合机构;其中,控制组件协调进风组件与出风组件在封闭腔体内产生负压环境,并使得新风从所述进风组件扩散在所述封闭空间内,且能够从所述出风组件排出所述封闭腔体。通过在本体的腔体的一端设置进风组件,在本体的另一端设置与进风组件呈对角设置的出风组件,以及设置供进出腔体的开合机构,形成一种新风能够在封闭腔体内单向分布的新风装置。

Description

新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狭小封闭的空间内,通常需要设置新风装置,以保持封闭腔体内的空气流通。如何设置进风组件和出风组件才能使得新风在封闭腔体内较大范围内呈现单向分布,如何能够有效的避免污染空气、粉尘、气溶胶等进入封闭腔体,并从封闭腔体内快速的将污染源排出成为关注的焦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将进风组件和出风组件呈对角设置的新风装置。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包括包括本体和控制组件,所述本体内部为中空的封闭腔体,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进风组件,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进风组件呈对角设置的出风组件,所述本体上还设有供进出所述封闭腔体的开合机构;
其中,所述控制组件协调所述进风组件与所述出风组件在所述封闭腔体内产生负压环境,并使得新风从所述进风组件扩散在所述封闭腔体内,且能够从所述出风组件排出所述封闭腔体。
可选地,所述进风组件包括第一风道、第一风机和第一净化网,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内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位置;所述第一净化网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内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位置;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设有一倾角。
可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相互垂直。
可选地,所述出风组件包括第二风道、第二风机和第二净化网,所述第二风道包括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内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的位置;所述第二净化网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内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位置;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设有一倾角。
可选地,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相互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为对角设置。
可选地,所述本体包括可收缩的骨架、包覆在所述骨架上的密封部件,以及多个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均匀分布在所述骨架的周向,所述骨架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
可选地,至少有两组固定部件之间设有变形机构,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变形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变形机构做伸展或折叠所述本体的运动。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件的底部还设有多组脚轮,所述脚轮为所述固定部件导向。
可选地,所述脚轮包括万向轮和定向轮,所述定向轮位于所述固定部件的一侧,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固定部件上与所述定向轮相对的一侧,和/或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定向轮的侧部。
实施本实用新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本体的腔体的一端设置进风组件,在本体的另一端设置与进风组件呈对角设置的出风组件,以及设置供进出腔体的开合机构,形成一种新风能够在封闭腔体内单向分布的新风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风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新风装置一种实施方式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新风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新风装置一种实施方式处于伸展状态的轴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新风装置一种实施方式处于折叠状态的轴侧图。
图中:10-本体;11-封闭腔体;12-骨架;13-密封部件;14-固定部件;15-气压检测传感器;20-进风组件;21-第一风道;211-第一进风口;212-第一出风口; 22-第一风机;23-第一净化网;30-出风组件;31-第二风道;311-第二进风口;312- 第二出风口;311-第二进风口;312-第二出风口;32-第二风机;33-第二净化网; 40-开合机构;50-控制组件;60-变形机构;70-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根据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风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新风装置一种实施方式A-A处的剖视图,参考图1和图2,新风装置包括本体10,本体 10的内部为中空的封闭腔体11,本体10的一端安装有进风组件20,本体10的另一端安装有与进风组件20呈对角设置的出风组件30,本体10上还设有供进出封闭腔体11的开合机构40,还包括控制组件50,控制组件50协调进风组件20 与出风组件30在封闭腔体11内产生负压环境,并使得新风从进风组件20扩散在在封闭腔体11内,且能够从出风组件30排出封闭腔体11。更多地,带有箭头的虚线S用于指示新风的流动方向。
优选地,在封闭腔体11内还设有气压检测传感器15,气压检测传感器15 与控制组件50连接,控制组件50将气压检测传感器15检测到的数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当气压检测传感器15检测到的数值与设定值不符合时,或者大于设定的数据偏差范围时,控制组件50协调进风组件20和出风组件30动态调节封闭腔体11内的气压值,保障封闭腔体11在工作时始终为负压环境。
可选地,进风组件20进入封闭腔体11的进风方向与出风组件30将气流排出封闭腔体11的出风方向呈平行设置,使得新风能够自然地进入密封腔体11内并顺畅地从出风组件30排出。此处所指的出风方向是指从封闭腔体11进入出风组件30的方向。具体地,进风组件20包括第一风道21、第一风机22和第一净化网23,第一风道21包括第一进风口211和第一出风口212,第一风机22设置在第一风道21内靠近第一进风口211的位置;第一净化网23设置在第一风道21 内靠近第一出风口212的位置,第一进风口211与第一出风口212之间设有一倾角,从而减小本实用新型新风装置的外部尺寸,使得新风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小巧。进一步地,第一进风口211与第一出风口212为相互垂直设置,使得进风组件20的整体尺寸较小,与本体的外形结构协调一致。更多的,进风组件20还可嵌设在本体10上,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新风装置在满足其内部封闭腔体11的使用空间的前提下,使得本实用新型新风装置的外部尺寸更加紧凑。出风组件30 包括第二风道31、第二风机32和第二净化网33,第二风道31包括第二进风口 311和第二出风口312,第二风机32设置在第二风道21内靠近第二出风口311 的位置;第二净化网33设置在第二风道31内靠近第二出风口312的位置;第二进风口311与第二出风口312之间也设有一倾角,进一步地该倾角为直角,从而使得出风组件30的尺寸在满足出风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小,从而再进一步地减小了本实用新型新风装置的外部尺寸。进一步地,第一出风口212与第二进风口312 为相互平行设置,使得气流在封闭腔体11内能够顺畅流动。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位于第一风道21内的第一风机22从第一风道21将新风经第一净化网23送入第一出风口212,新风沿第一出风口212的出风方向将新风送入封闭腔体11 的最内侧,新风到达封闭腔体11最内侧的内壁后,转向进行扩散,在第二风机 32的作用下,使得新风向靠近第二风道31的方向运动,到达与第一出风口211 呈对角设置的第二进风口311后,经第二净化网33后将空气送入第二出风口312 排出,从而实现新风在封闭腔体11内的补给,扩散,排出。
图3为图1中新风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A-A处的剖视图,参考图3,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进风组件20位于靠近开合机构40的左侧,出风组件30位于远离开合机构40的右侧;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进风组件20位于靠近开合机构40的右侧,出风组件30位于远离开合机构的左侧,其他结构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新风装置一种实施方式处于伸展状态的轴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新风装置一种实施方式处于折叠状态的轴侧图,参考图4和图5,本体 10包括可收缩的骨架12、包覆在骨架12上的密封部件13,以及多个固定部件 14,固定部件14均匀分布在骨架12的周向,骨架12与固定部件14连接,从而使得骨架12、密封部件13围合形成封闭腔体11。
优选地,至少有两组固定部件14之间设有变形机构60,控制组件50与变形机构60连接,变形机构60与固定部件14紧固连接,控制组件50用于控制变形机构60做伸展或折叠本体10的运动。具体地,变形机构60包括剪式伸缩组件,在剪式伸缩组件的伸展作用和折叠作用下使得新风装置实现变形。当需要新风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剪式伸缩组件驱动固定部件14运动,同时带动本体10 展开,通过开合机构40将所需要的辅助设施置于封闭腔体11便可开启使用;当需要将新风装置收纳时,通过开合机构40将位于封闭腔体11内的辅助设施取出后,通过剪式伸缩组件驱动固定部件14运动,同时带动本体10做折叠运动,从而相对于展开状态能够极大的缩小新风装置的体积,方便进行储存和运输。
优选地,在固定部件14的底部还设有多组脚轮70,脚轮70的设置能够方便固定部件14在展开和折叠过程中的移动要求,以及方便新风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的移动。进一步地,脚轮70包括万向轮和定向轮,定向轮位于固定部件的一侧,万向轮位于固定部件上与定向轮相对的一侧,使得操作人员在移动新风装置的过程中,既能够方便的操作新风装置在设定方向移动,又能够方便灵活地改变新风装置的移动方向,便于新风装置的安装和移动操作。更多地,万向轮既设置在定向轮的对侧,又设置在定向轮的侧部,使得新风装置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和移动性,保障新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个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控制组件,所述本体内部为中空的封闭腔体,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进风组件,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进风组件呈对角设置的出风组件,所述本体上还设有供进出所述封闭腔体的开合机构;
其中,所述控制组件协调所述进风组件与所述出风组件在所述封闭腔体内产生负压环境,并使得新风从所述进风组件扩散在所述封闭腔体内,且能够从所述出风组件排出所述封闭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包括第一风道、第一风机和第一净化网,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内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位置;所述第一净化网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内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位置;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设有一倾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包括第二风道、第二风机和第二净化网,所述第二风道包括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内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位置;所述第二净化网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内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位置;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设有一倾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为对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可收缩的骨架、包覆在所述骨架上的密封部件,以及多个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均匀分布在所述骨架的周向,所述骨架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两组固定部件之间设有变形机构,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变形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变形机构做伸展或折叠所述本体的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的底部还设有多组脚轮,所述脚轮为所述固定部件导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包括万向轮和定向轮,所述定向轮位于所述固定部件的一侧,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固定部件上与所述定向轮相对的一侧,和/或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定向轮的侧部。
CN202021211512.XU 2020-06-24 2020-06-24 新风装置 Active CN213178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11512.XU CN213178691U (zh) 2020-06-24 2020-06-24 新风装置
PCT/CN2020/102958 WO2021258444A1 (zh) 2020-06-24 2020-07-20 新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11512.XU CN213178691U (zh) 2020-06-24 2020-06-24 新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78691U true CN213178691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89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11512.XU Active CN213178691U (zh) 2020-06-24 2020-06-24 新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78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87297B2 (ja) 保管チャンバ
KR101276516B1 (ko) 휴대용 송풍기 시스템
US4202676A (en) Safety enclosure
JP4439730B2 (ja) 独立収容式の隔離および環境保護システム
CA2493346A1 (en) Environmental containment unit
CN111765533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213178691U (zh) 新风装置
CN212619041U (zh) 新风装置
CN111749341A (zh) 密封隔离仓
CN212987517U (zh) 新风装置
CN212987500U (zh) 空气调节装置
WO2021258444A1 (zh) 新风装置
US6014966A (en) Heat transfer unit for a furnace exhaust vent
CN107580446B (zh) 一种可自由切换出风方向的风道结构
CN111677347A (zh) 支撑机构及折叠病房
CN216365687U (zh) 隔离舱可反复使用折叠结构
CN212984759U (zh) 密封隔离仓
CN212984836U (zh) 密封隔离仓
CN213378406U (zh) 一种酵母烘干机废气收集装置
CN212613973U (zh) 密封隔离仓
KR102656993B1 (ko) 3d 프린터 노즐 주변 유해물질 정화 구조
CN218605478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风量的风筒
CN216244788U (zh) 空气处理器和空调组合设备
JP7315994B2 (ja) 収容体
CN218924256U (zh) 一种可双向通风的除湿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25

Address after: 518000 416, building 2, Shenzhen new generation industrial park, No. 136, Zhongkang Road, Meidu community, Meilin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uil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ensheng center, Wenjin square, East Wenjin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2001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juding Medical Co.,Ltd.